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將姓

鎖定
第一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公族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衞國君主衞靈公裔孫姬彌牟,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子偃子游,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中文名
將姓
拼    音
jiāng
出    處
百家姓
類    別
姓氏

將姓基本介紹

將
將[將,讀音作jiāng(ㄐㄧㄤ),不可讀作jiàng(ㄐㄧㄤˋ)]

將姓姓氏淵源

將姓第一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公族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史籍《秦紀》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分衍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將梁,即今河南省的汝州市,為西周時期西戎之地。據傳,嬴姓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非子的人,非常善於養馬,於是周孝王便讓他負責養馬,結果養馬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周孝王很高興,就封秦邑給他,被稱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是周宣王時期的大夫,奉命征討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殺。後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繼續攻打西戎,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終於打敗西戎,收復了失地。秦仲的小兒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國,史稱梁康伯。梁康伯以後的君主稱梁伯,他十分喜歡建造華麗的宮殿,時常大興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紛紛外逃。後來秦穆公滅了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後的梁國子孫中的大部分逃到了晉國,他們大多以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是後世的梁氏源流之一,亦有以“將梁”為姓氏者,稱將梁氏,意為復國。
在將梁氏家族的後裔子孫中,後大多又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梁氏。在史籍《姓苑》中記載的“石趙常山太守將容”,就是將梁氏的後代。嬴姓將氏、梁氏族人皆尊奉梁康伯為得姓始祖。

將姓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衞國君主衞靈公裔孫姬彌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按典籍《禮記·檀弓疏》引《世本》的記載:“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文子生簡子瑕,瑕生衞將軍文氏。”在典籍《古今姓氏書辨證》中也引《世本》記載“郢生文子彌牟,為將軍氏。”
姬彌牟時為衞國的大將軍,主持軍政事宜,因此他的後裔子孫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將軍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軍氏,世代相傳至今。

將姓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子偃子游,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左傳》記載:“鄭穆公子偃子游,其後為遊氏。”漢朝學者王符在史籍《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鄭穆公之子,各以其字為姓,有豐將氏。”公子偃,是鄭穆公姬蘭的兒子,字子游,足智多謀,文武精通,在魯國出任上大夫,號稱“賽呂望”,他與著名的“三鼓論戰”之曹劌是同一時代人,曾率軍擊敗前來侵擾魯國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麾下的強大軍隊。在春秋時期,“遊”與“將”二字通假,因此,公子偃又稱子將。
公子偃的後裔子孫中有被分封在豐邑(今江蘇沛縣)者,遂把邑名合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豐將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豐氏,世代相傳至今。姬姓將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偃為得姓始祖。

將姓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毋將氏,屬於以至理名言為氏。史籍《公羊傳》中記載:“君親毋將,將而必誅”。就是後來的“人臣毋將,將而必誅焉”,也就是“人臣毋將,將即反,罪死無赦”。在古代,“將”字,就是“逆亂”之義,含有兇妄之意。“人臣無將,將而必誅焉”,就是説為人臣子者,不得叛亂謀反,若要逆亂,就是無赦死罪,必得誅殺。例如,在歷代朝廷對庭下以及外駐軍隊首領的詔令之中都有這樣一條極令:“大將在外,必命文臣監。若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如奏報盡欺罔,殺降人難民冒功,二當斬!人臣毋將,將則必誅!”“毋將”,就是“無將”,即告戒執掌有軍、政權力的臣下不要背叛朝廷。
毋將氏,就是取“人臣毋將,將則必誅”這句至理名言而為姓氏者,多為軍政首領之後裔,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毋氏,世代相傳至今。

將姓得姓始祖

梁康伯、公子偃(姬偃)、姬彌牟。

將姓遷徙分佈

將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八十二位。
今上海市,安徽省的霍山縣,四川省的巴中市,河北省的唐山市、邱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吉林省的公主嶺市,江西省的贛州市,台灣省等地,均有將氏族人分佈。

將姓將姓名人

將姓將慰孫

將慰孫:(公元1926~今),上海人。著名過程控制學專家。九三社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上海市第八屆人大代表、第七屆政協常委。1989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現任華東理工大學自動化研究所名譽所長,是我國過程控制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其主持的過程動態數學模型、過程智能控制與調度等項目,先後獲國家和部委科技進步獎十餘次。發表論文四百餘篇,著作十餘種,其中《過程控制工程》獲全國優秀教材獎。

將姓將葵

將葵:(公元1933~今),安徽霍山人。著名地方集郵愛好者。高經濟師,任職於潛山縣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員會。系縣集郵協會常務理事。主集郵票郵品,專題有奧運會、名人、古典文學郵票,藏品頗豐。1989年,參加《北方集郵》徵文獲三等獎。

將姓將道正

將道正:(公元1937~今),四川巴中人。中國當代文學函大畢業。在四川省商業學校龍泉分部任中學校長二十餘年,中國城市詩歌藝術研究所高級創研員,中國未來研究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等多家特約研究員。有較強的管理、教學、研究、寫作能力。任職期,學校整體、分項工作多次獲地、縣、區、黨政、業務部門表獎。個人教學工作多名列全市前茅,成功地探索了歌訣數學、科學記憶、多向思維訓練、寫實作文教學等新經。總結的經驗論文獲中央、省、市獎勵。
出版有《心靈躍動的音符》、《格言聯點評》、《教學歌訣》等專著。撰區志十五萬字,參編理論鉅著《課程導學與思維訓練研究成果集錦》九十八卷。發表理論、文學作品二百餘多篇,楹聯二百多副。作品被選入三十多部集子,在中央、省、市級獲獎五十多次,十餘篇文章被轉載、在京展出、國家級學術會上交流、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
論文入國家級的理論鉅著有《“民族英雄”説》、《素質教育需全面徹底轉變觀念》、《史先生之結論亦非金科玉律》入《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智力雜組》入《中國知識經濟文選》;《"用左手畫開發右腦"利弊談》入《世界學術文庫》;《評史鐵出的一個文學例題~~兼論作家的機遇》入《中國世紀發展議論大系》;《智力摭談》;《論當前兒少作文之通病》入《中華新論》;《精要讀書法淺解》等入《萬向新世紀的中國》。另有多篇論文入選大學、省級鉅著中。傳略已入中外二十多部專家、學者、名人大典、光盤、國內和全球華人專家網絡系統。

將姓將慶玲

將慶玲:(公元1939~今),女;河北唐山人。著名基礎教育家。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華巖園社會體育指導站站長,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她熱愛體育事業,在全民健身活動中處處起模範帶頭作。
1996年用自己積攢的兩千多元退休金組織了“慶玲健身操舞邀請賽”,連外區愛好者也趕來參加。她平時自己省吃儉用。為全隊製作服裝五十四米布料,卻不捨得花五元錢“打的”,六十歲的她走一段,歇一段,扛回家。她自己裁剪、製作,有時要忙到深夜一兩點鐘。
1998年,她又拿出六千多元錢,請人作曲、編舞、排演了具有唐山地方特色的皮影舞“俏夕陽”,率全隊自費去石家莊參賽,獲省一等獎,並受到省領導接見,還推薦她們參加12月在上海舉行的全國比賽。因此,她被評為唐山市路北區老年體育先進工作者。

將姓將矢林

將矢林:(公元1950~今),河北邱縣人。著名地方公安幹警。河北省邱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長,黨支部書記。在部隊服役時,年年受到部隊的表揚、獎勵,並榮立三等功一次。任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長後,對工作兢兢業業,以頑強拼搏的精神、加大交警工作改革力度,推出“五個一交通安全”工程,對駕駛員推行“十對星級管理”新機制。使邱縣交警大隊連續五年分別被縣、市授予先進標兵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紅旗大隊、安全文明單位、治理公路三亂先進單位、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功勳單位稱號。他對工作認真負責,開拓進取、團結務實,成績突出,被縣委、縣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個人、模範幹部、形象工程先進個人、精神文明先進個人、優秀人民警察、先進黨務工作者等稱號。1998年被邯鄲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佳軍隊轉業幹部,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層轉業退伍軍人。

將姓將菊細英

將菊細英:(公元1957~今),女;江蘇南京人。著名基礎教育家。江蘇省南京市實驗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她自任校長以後,先後攻讀了《教育管理》、《教育學》、《心理學》等書籍,她還抽空參加了全國刊授中心學習,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教育教學的實踐,使教學秩序步入正軌。在此基礎上,她開始搞教研課題,搞教改實踐。在國家教委《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膠未頒發之前,西郊中心小學已紅紅火火地井展了“教師、學生、家長行為規範”、“落實行為規範,培養一代新人”等課題的研究,成立了家庭、社區教育委員會,將小學教育與家庭、社會溝通,走出了一條使小學生明理一立標一示範一訓練一反饋的教育模式。開展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的課題,充分發揮少年兒童的主動性、積極性,在養成教育中培養健康的人格、學校出現了蓬勃向上的新氣象,學生在課內課外一個樣,校內校外一個樣,受到家長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學校的這一課題被列為省級課題,其經驗先後在江蘇省中心小學政治思想研討會、全國少先隊勞動勞拉操作現場會、全國高等院校政治思想研討會上介紹。學校也成了觀摩現場,香港、廣東、內蒙古等上萬名教育界人士和中宣部、國家教委有關領導來校參觀、視察。
1991年,國家教委委託中國廣播電視師範大學拍攝的西郊中心小學的道德教育專題片,通過衞星向亞太地區作了轉播。1995年國家教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委託省教委拍攝《嚴格要求,培養一代新人》的電視錄像片成為我國遠距離教育目標實施項目之一。學校先後被評為省德育教育先進學校、省模範小學,她本人也於1989~1992年連續被評為無錫市、江陰市優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4年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她撰寫的《加強規範教育,培養一代新人》等十多篇論文分別在省級以上的教育雜誌上發表,並先後兩次獲省級論文三等獎。

將姓將紅軍

將紅軍:(公元1963~今),吉林公主嶺人。著名基礎教育家。吉林省通化煤礦技工學校校長助理。在教學工作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突出學生技能水平,開創性地工作,推動了全校實習教學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以嚴細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嚴格的制度管理相結合,使所帶的班級連年被評為先進班級。他善於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1993年撰寫的《實行專業課與生產實習一體化教學是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有效形式》一文,在全省技工教育改革工作會議上作為經驗材料交流。1996年撰寫的《產教結合在煤炭技工教育中的思考》被評為吉林省煤炭技校系統論文一等獎,同年撰寫的《淺談生產實習中的課堂化教學》被評為全國煤炭技校系統論文一等獎。在擔任校長助理以後,注意理順和協調好實習教學與實習工廠生產間的關係,狠抓實習基地的基礎建設,為發展生產、促進教學作了大量的工作。
1993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優秀教師稱號,1995年被通化礦務局評為“八五”期間先進科技工作者,1997年8月被國家勞動部命名為“全國技工學校優秀教師”。

將姓將力生

將力生:(公元1963~今),江西人。著名中醫古籍專家。副教授,碩士導師。現任江西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江西中醫學院醫古文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全國醫古文研究會理事及全國中醫文獻學研究會理事、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領導小組成員、江西省語言學會理事、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醫古籍文獻整理、中醫文化及道教醫學研究。十七歲開始學《易》,始得《易經旁訓》本,後得讀《四庫》及《道藏》所收《易》書。發表論文有《<周易>“卦時”學説是六經辯證的理論淵源》等數篇,論著有《周易綱要》,主編有《中國養生文獻全書》、《中國曆代名食辭典》、《中國道教經典叢書》及《中國道教醫藥叢書》等,並著有《中國道教醫學概論》、《中國道教房中術》。主持及獨自校理的古籍有《醫學入門校注》、《雲笈七籤校注》、《道框校注》等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