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漢語詞彙。拼音:fēng suǒ 指用強制力量使與外界斷絕聯繫或往來。
封鎖釋義
編輯封鎖出處
編輯封鎖例句
編輯1. 亦作“ 封鏁 ”。封閉加鎖。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至一宅,封鎖正密,打鎖破開之,婢及高麗並在其中。”
宋 歐陽修 《論史館日曆狀》:“躬親入櫃封鎖,候諸司供報齊足,修為日曆。”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 國忠方醒,惶懼甚,遽走下樓,急令封鏁之。”
元 無名氏 《延安府》第一折:“你和媳婦兒先去,我封鎖了門户便來也。”
2. 封閉、 斷絕與外界的聯繫。
封鎖解釋
編輯使用強制手段控制某一區域或地點,切斷其對外聯繫或阻止人員、交通工具通行的行動。按空間,分為地面封鎖、海上封鎖、空中封鎖和立體封鎖等;按規模,分為戰略封鎖、戰役封鎖和戰術封鎖。目的是阻攔、限制敵行動,或破壞敵方的軍事、經濟實力,削弱敵方集團的作戰能力,為而後殲滅該集團或迫使其投降創造條件。古代戰爭中就已經採用封鎖。公元前490年希波戰爭中,波斯艦隊對希臘就進行過海上封鎖。隨着戰爭物質、技術條件的改善,實施封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斷髮生變化。17~19世紀,地面封鎖被廣泛運用於奪佔要塞等作戰行動。蘇德戰爭期間,德軍於1941年10月對列寧格勒進行的長達900天的封鎖和圍困是典型的地面封鎖。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空中封鎖。1942年11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中,蘇聯紅軍航空兵曾對被圍德軍進行空中封鎖,有效地截斷了德國空軍對其被圍部隊的支援和補給。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局部戰爭中,地面封鎖、海上封鎖和空中封鎖相結合進行的立體封鎖得到廣泛運用。1944~1945年蘇聯陸海空軍對盤踞在庫爾蘭半島的德軍“北方”集團軍羣殘部的封鎖,1982年4~5月英國特混艦隊對馬爾維納斯羣島(福克蘭羣島)的阿根廷守軍進行的海空封鎖,1990年海灣戰爭前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的海空封鎖,1999年科索沃戰爭前北大西洋條約組織軍隊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海空封鎖,都屬於大規模的立體封鎖。封鎖的組織,通常根據作戰需要,選擇封鎖目標和地區,確定封鎖方式,進行周密部署和準備。在實施過程中,通常多種方法並用,以提高封鎖效果,確保封鎖目的的實現。基本要求:①集中兵力對敵形成足夠優勢。②着眼於作戰目的,選準封鎖目標和地區,依據戰場環境確定封鎖方式。③周密部署,充分準備。④靈活運用封鎖方式、方法,攻防結合、封打結合。未來作戰中,人力、物力消耗將增大,封鎖的地位和作用將提升,封鎖作為達成戰役或戰略目的的特殊樣式將得到廣泛運用。
[4]
封鎖年度詞彙
編輯柯林斯詞典:“封鎖”(lockdown)這個詞最能代表2020年。
2020年11月30日,德國語言協會公佈2020年度十大熱詞榜,“封鎖”位列第二,成為德國2020年度詞彙。
- 參考資料
-
- 1. 柯林斯詞典:這個詞最能代表2020年 - 資訊 - 海外網 .海外網.2020-11-10[引用日期2020-11-10]
- 2. 德十大熱詞榜發佈:新冠大流行獲榜首,入選詞彙多與疫情相關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0-12-01]
- 3.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14]
- 4.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5. 封鎖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