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封舟

(明朝派往琉球冊封琉球王顯示國威用的船)

鎖定
楊槱的《帆船史》中説到“封舟”,是明朝派往琉球冊封琉球王,顯示國威用的。1532年的使臣記載:船長十五丈,闊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艙,前後豎五掩大桅,長七丈二尺,圍六尺五寸。
中文名
封舟
出    處
《帆船史》
47米
倉    深
16.5米
楊先生説,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這船太大,不便操作,船到琉球時無風,50多隻划槳船拖進港,回程遇大風,折桅和失舵。船工們後來建議用較小操縱靈活的海船,官方認為有失天威而堅持用大船。
與英國比較,1633年的明朝封舟和同時期1637年英國建造的當時西方最大的戰艦“海上君王”號是相當的。
封舟長47米,寬12米,倉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
英艦長51米,寬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海面高度16.37米。
明朝出使的“封舟”亦為福船,規模可觀,做工精良。如陳侃督造的五桅封舟,大桅長7.2丈,粗6.2丈;徐葆光監造的封舟,舵葉高2.55丈,寬7.9尺。
正是在這巨大的造船能力的支持下,才出現了九桅十二帆、“最大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的獨步四海,冠絕東西的鄭和寶船隊。
封舟到港
封舟 封舟
封舟六月朔旦至那霸港,泊海口;迎舟數十,獨木船雙使一帆者又數百槳。世曾孫尚敬守次,先遣法司以下諸陪臣來迎詔;隨來隨遣,前後數輩致牲禮迎勞如儀。午潮上,島民艤船數百,或在船、或入水施百綆引舟至迎恩亭下(亭建自洪武中武寧王時,修葺如新):陪臣班列,儀仗、金鼓皆集亭左右,迎請龍亭。未刻,以次登岸。眾官前導至館,奉安詔敕。行禮訖,以次入謁:法司王舅、紫金大夫、紫巾官為一班,三叩頭;天使立受,揖答之。耳目官、正議大夫、中議大夫為一班,三叩頭;天使立受,拱手答之。那霸官、長史、察侍紀官、遏闥理官、都通事為一班,三叩頭;天使坐受,抗手答之。嗣後,朔、望及逢五、十日,王遣法司王舅以下至館一起居;見天使皆下坐,應對皆起立。每月初二日、十六日,天使亦遣使至王府答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