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封禪

鎖定
封禪,拼音是fēng shàn,漢語詞語,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意思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一般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上舉行。 [1]  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説。出自《管子·封禪篇》。
中文名
封禪
拼    音
fēng shàn
含    義
古代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
注    音
ㄈㄥ ㄕㄢˋ
出    處
管子·封禪篇》

目錄

封禪釋義

1、封禪,封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又稱封祀、封巒、封嶽。秦漢時特重此禮。 [1]  2、另外一種解釋,《白虎通》中説“或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封之印璽也”,後世學者認為這是封禪過程中的儀式,是指將封禪所用的文書以“金泥銀繩”或“石泥金繩”封之,埋於地下。太史公《史記·封禪書》也有“飛英騰實,金泥石記”之記。

封禪出處

《管子》 《管子》
1、最早出現於《管子·封禪篇》,後太史公在《史記·封禪書》中曾引用《管子·封禪篇》中的內容,並對其內容加以演釋,唐代張守節解釋《史記》時曾對“封禪”進行了釋義,並指出了封禪的目的,大意是説,在泰山頂上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腳下的小丘之上築方壇以報地之功。即《史記·封禪書》中的“登封報天,降禪除地”。戰國時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嶽中泰山為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舉行過封禪大典
2、《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羣生,告太平於天,報羣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
4、唐李商隱韓碑〉詩: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1] 
5、《史記·孝武本紀》:“元年,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乂安,薦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伺得趙綰等奸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者皆廢。後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上徵文學之士公孫弘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