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封敕文

鎖定
封敕文(?―466年),本姓是賁 [1]  ,代郡(今山西代縣)人。北魏時期將領,冀青二州刺史封豆之孫 [2-3]  ,定州刺史封涅之子。
初以門蔭,授中散大夫,遷西部尚書,出任散騎常侍、鎮西將軍、護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封天水郡公,鎮守上邽。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率軍擊敗吐谷渾國王慕容利延之侄慕容拾歸,俘獲甚眾。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平定邊冏、梁會、王元達等人的關西叛亂。太安四年(458年),宋孝武帝劉駿殷孝祖築城於清水東岸,威脅北魏南部邊境。封敕文奉命攻打,遇到宋軍將領傅乾愛頑強抵抗和顏師伯主力攻擊,大敗而回。
天安元年(466年)五月,封敕文去世。
本    名
封敕文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鮮卑族
逝世日期
466年
主要成就
平定秦、益二州的叛亂

封敕文人物生平

封敕文鎮守上邽

始光初年(424年),封敕文開始進入官場,初任中散大夫,後逐漸升至西部尚書。後來出朝擔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開府,兼任護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封爵天水公,鎮守上邽。 [4-5] 

封敕文攻吐谷渾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四月,封敕文奉命率領步兵、騎兵七千人在枹罕(一作桴罕)攻打吐谷渾君主慕利延的侄子拾歸(一作什歸)。由於封敕文兵少不能制敵,朝廷便命令安遠將軍、廣川公乙烏頭等二軍與封敕文在隴西會合,一同攻打拾歸。 [6]  八月,魏軍進至武始,拾歸乘夜逃走。封敕文進入枹罕,俘獲拾歸的妻子兒女及其部眾,分出一千多户百姓遷到上邽 [7]  ,讓乙烏頭留守枹罕。 [8-10] 

封敕文平定秦益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金城人邊冏(一作邊固)、天水人梁會造反,煽動秦、益二州各族部眾一萬多户據守上邽東城和南城,他們的攻勢直逼西城。封敕文已預先設防,誅殺叛軍一百多人,傷者眾多,叛軍於是撤退。邊冏、梁會再次率領四千人攻城。氐、羌兩族一萬多人屯聚在南嶺,休官、屠各以及各族部眾二萬多人在北嶺屯集,都起兵響應邊冏等人。封敕文派出兩位將領率領二百騎兵在城門內預做準備,另派騎兵出城迎擊,隨即假裝敗退,邊冏率眾奔馳追趕,封敕文率領門內輕裝騎兵衝出橫截攻擊,大敗叛軍,斬殺邊冏。據守北嶺的叛軍,從高處射封敕文的軍隊,飛來的箭矢如雨,梁會因此得以逃奔北嶺,封敕文的騎兵返回。叛軍共同推舉梁會做主帥 [11-12]  ,同封敕文相對抗。 [13]  封敕文分出士兵二百人突襲南城,點燃門樓,叛軍望見火焰衝起,部隊驚慌混亂。封敕文再令步兵攻打城門,門破之後,封敕文即率騎兵馳入南城,叛軍餘眾開門出走,逃入東城,封敕文尾隨追擊,殺死叛軍一千多人。 [14] 
同年五月,朝廷派安豐公閭根率軍前往上邽,協助封敕文討伐叛軍。 [15]  封敕文上表朝廷説:“安定賊帥路那羅派使者送信給叛首梁會,梁會將路那羅的信射入城中,路那羅説已糾集兵力,約定日期就來幫助梁會。還有仇池百姓李洪,自稱應王,已得天賜玉璽,私造符書,欺騙迷惑百姓。梁會派人招引楊文德,而楊文德派權壽胡領兵二十人來到梁會處,煽動百姓,説李洪自稱應王,兩雄不併立,若想讓我來,先殺死李洪,我自然親身前來。梁會想引來楊文德,就騙李洪進入東城,隨即斬下李洪頭顱,送交楊文德。仇池鎮將、淮陽公皮豹子密派使者,於本月二十四日到達臣處,説楊文德接受南朝宋的官爵,領兵聚眾,在仇池境內,恐嚇煽動百姓,謀取城鎮。自梁會叛變以來,南聯楊文德,成為互援的形勢,武都的氐、羌都結為唇齒關係,為響應楊文德起兵,到處屯聚,戰士已集結,不久將到來。臣守備邊鎮,與賊對峙,賊據東城,僅隔一牆。但因腹背受敵,攻城頗有疑慮,推測楊文德,近期將來援助梁會。若楊文德來到,百姓響應,賊黨就更多,用兵更難。目前楊文德未到,麥子還未成熟,時機利於速戰,對大局有利。伏望皇上明察,及時派遣大軍,幫助臣誅滅敵人。” [16-17] 
封敕文的表文未得上報,梁會已謀劃逃走。此前,封敕文在東城外已開掘數道壕溝,以隔斷叛軍的退路。深夜,梁會用飛梯越過壕溝逃走。封敕文預布重兵在壕溝外攔擊,戰鬥從夜裏一直打到第二天早晨。封敕文與眾將士商議説:“困獸猶鬥,何況是人。叛軍知道他們沒有活路,同我們拼死對抗,殺死和殺傷我們很多士卒,我們不容易戰勝他們。如果給他們一條活路,叛軍一定會上下離心,就容易攻克取勝。”眾將士都非常認同。於是,封敕文舉起一塊白虎幡,大聲告訴叛軍,投降的可得到赦免。叛軍立刻崩潰,當即就有六百多人投降。梁會知道人心離散,於是分散部眾逃走。封敕文分別派兵緊隨追討,誅殺眾多叛軍部眾,俘獲四千五百多人 [17-18]  ,平定此次叛亂。 [19] 
當時,略陽人王元達趁梁會叛亂,集結民眾攻打城池,招誘休官、屠各部眾,推舉天水休官族人王官興為秦地王。封敕文與臨淮公莫真率軍討伐,行至略陽,封敕文派使者撫慰開導亂民。當時王元達等三千多人屯兵於松多川。封敕文部署各軍,三路並進。叛軍出營迎戰,魏軍大敗叛軍,俘獲三千人 [20-21]  ,再一次平定叛亂。 [22] 

封敕文討宋兵敗

太安四年(458年)十月,南朝宋孝武帝劉駿派遣積射將軍殷孝祖在清水東岸建造兩座城池,以威脅北魏南部邊境。封敕文奉命與新平公周盆前往攻打殷孝祖,宋清口鎮將、振威將軍傅乾愛率軍抵抗,大敗封敕文。 [23-26]  劉駿繼而再遣虎賁主將龐孟虯奔赴前線,宋青、冀二州刺史顏師伯派遣中兵參軍苟思達助之,又在沙溝大破封敕文的魏軍。劉駿調遣司空參軍卜天生率領大軍和傅乾愛及中兵參軍江方興會師,在顏師伯的坐鎮指揮下,一起抗擊北魏大軍,他們幾次大敗魏軍,並斬殺了北魏大將窟公等幾人。 [27]  十一月,北魏文成帝派徵西將軍皮豹子等人率領三萬騎兵援助封敕文,入侵劉宋的青州,結果遭到顏師伯的頑強抵禦,皮豹子被宋軍將領焦度刺中,墜馬出逃。 [28]  後封敕文繞過清口,試圖進攻劉宋的樂安城(今山東省濱州東南),顏師伯派軍增援樂安城,劉宋建威將軍、平原、樂安二郡太守分武都與卜天生等人抗擊,再次大敗魏軍,封敕文狼狽逃走,魏軍於是奔逃退去。封敕文率殘餘魏軍撤回至清口,重新圍攻傅乾愛,傅乾愛隨機應變堅壁清野,抵禦敵軍,不久殷孝祖等人追擊至此,封敕文率領殘餘魏軍撤回黃河北岸,大敗而回。 [29] 
天安元年(466年)五月,封敕文去世。 [30-31] 

封敕文主要成就

太平真君六年,封敕文攻打拾歸,拾歸逃走,封敕文俘獲他的妻子兒女及其部眾,分出一千多户百姓遷到上邽。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封敕文兩次統軍擊敗叛軍首領邊冏、梁會、王元達等人,平定秦、益二州的叛亂,使北魏政局得以穩定。 [32] 

封敕文歷史評價

魏收《魏書》:“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之為將也,皆以沉勇篤實,仁厚撫眾。功成事立,不徒然矣。與夫苟要一戰之利,僥倖暫勝之名,豈同年而語也!” [32] 

封敕文史籍記載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 [33] 
《魏書·卷五·帝紀第五》 [34]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32]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35]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 [3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 [37] 

封敕文親屬成員

封敕文祖父

封豆,皇始初年(396年)領兵三萬東征幽州,平定三郡,授任幽州刺史。後任使持節、都督冀青二州諸軍事、前將軍、開府、冀青二州刺史,封關內侯。 [2]  [3] 

封敕文父親

封涅(一作封灊),北魏明元帝的侍御長。追贈龍驤將軍、定州刺史、章武侯,諡號隱。 [2]  [3] 

封敕文兒子

長子:封萬護,將父親天水公的爵位讓給弟弟封翰。 [38]  [31] 
兒子:封翰,接受兄長封萬護的讓爵,襲封天水公。 [38]  [31] 
參考資料
  • 1.    《魏書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2-28]
  • 2.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封敕文,代人也。祖豆,皇始初領眾三萬東征幽州,平定三郡,拜幽州刺史。後為使持節、都督冀青二州諸軍事、前將軍、開府、冀青二州刺史、關內侯。父涅,太宗時為侍御長。卒,贈龍驤將軍、定州刺史、章武侯,諡曰隱。
  • 3.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封敕文,代人也,本姓是賁。祖豆,位開府、冀青二州刺史、關內侯。父灊,侍御長,贈定州刺史、章武侯,諡曰隱。
  • 4.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敕文,始光初為中散,稍遷西部尚書。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開府、領護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賜爵天水公,鎮上邽。
  • 5.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敕文始光初為中散,稍遷西部尚書,出為使持節、開府、領護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賜爵天水公,鎮上邽。
  • 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夏,四月,庚戌,魏主遣徵西大將軍高涼王那等,擊吐谷渾王慕利延於白蘭,秦州刺史代人封敕文、安遠將軍乙烏頭擊慕利延兄子什歸於枹罕。
  • 7.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秋八月丁亥,封敕文入桴罕,分徙千家還上邽。
  • 8.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詔敕文率步騎七千徵吐谷渾慕利延兄子拾歸於枹罕,眾少不能制,詔遣安遠將軍、廣川公乙烏頭等二軍與敕文會隴右。軍次武始,拾歸夜遁。敕文引軍入枹罕,虜拾歸妻子及其民户,分徙千家於上邽,留烏頭守枹罕。
  • 9.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詔敕文徵吐谷渾慕利延兄子拾歸於枹罕。眾少不制,詔廣川公乙烏頭等二軍與敕文會隴右。軍次武始,拾歸夜遁,敕文引軍入枹罕,虜拾歸妻子及其人户,分徙千家於上邽,留烏頭守桴罕。
  • 10.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吐谷渾什歸聞魏軍將至,棄城夜遁。八月,丁亥,封敕文入枹罕,分徙其民千家還上邽,留乙烏頭守枹罕。
  • 11.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是月,金城邊冏、天水梁會反,據上邽東城。秦州刺史封敕文擊之,斬冏,眾復推會為帥。
  • 12.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金城邊冏,天水梁會謀反,據上邽東城南城,攻逼西城。敕文先已設備,賊乃退。冏、會復攻城,氐、羌一萬屯南嶺,休官、屠各及雜户二萬餘人屯北嶺,為冏等形援。敕文設奇兵大破之,斬冏。眾復推梁會為主。
  • 13.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魏金城邊固、天水梁會,與秦、益雜民萬餘户據上邽東城反,攻逼西城。秦、益二州刺史封敕文拒卻之。氐、羌萬餘人,休官、屠各二萬餘人皆起兵應固、會,敕文擊固,斬之,餘眾推會為主,與敕文相攻。
  • 14.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金城邊冏、天水梁會謀反,扇動秦益二州雜人萬餘户,據上邽東城,攻逼西城。敕文先已設備,殺賊百餘人,被傷者眾,賊乃引退。冏、會復率眾四千攻城。氐羌一萬屯於南嶺,休官、屠各及諸雜户二萬餘人屯於北嶺,為冏等形援。敕文遣二將領騎二百設備門內,別令騎出擊之。既而偽退,冏率眾騰逐,敕文輕騎橫衝,大破之,斬冏。而北嶺之賊,從高射敕文軍人,飛矢如雨,梁會得奔北嶺,騎乃引還。復推會為主。敕文分兵二百人突入南城,燒其門樓,賊見火起,眾皆驚亂。又遣步卒攻門,克之。便率騎士馳入,賊餘眾開門出走,奔入東城,乘背追擊,殺千餘人。
  • 15.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五月癸亥,安豐公閭根率騎詣上邽,與敕文討梁會。
  • 16.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安豐公閭根率軍助敕文。敕文表曰:“安定逆賊帥路那羅遣使齎書與逆帥梁會,會以那羅書射於城中,那羅稱纂集眾旅,剋期助會。又仇池城民李洪,自稱應王,天授玉璽,擅作符書,誑惑百姓。梁會遣使招引楊文德,而文德遣權壽胡將兵二十人來到會間,扇動州土,雲李洪自稱應王,兩雄不併,若欲須我,先殺李洪,我當自往。梁會欲引致文德,誘説李洪來入東城,即斬洪首,送與文德。仇池鎮將、淮陽公臣豹子遣使潛行,以今月二十四日來達臣鎮,稱楊文德受劉義隆職爵,領兵聚眾,在仇池境中,沮動民人,規竊城鎮。且梁會反逆以來,南勾文德,援勢相連,武都氐羌盡相唇齒,為文德起軍,所在屯結,兵眾已集,克來不遠。臣備邊鎮,與賊相持,賊在東城,隔牆而已。但以腹背有敵,攻城有疑,討度文德,克來助會。若文德既至,百姓響應,賊黨遂甚,用功益難。今文德未到,麥復未熟,事宜速擊,於時為便。伏願天鑑,時遣大軍,助臣誅翦。”
  • 17.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安豐公閭根率軍助敕文,敕文又表求助,未及報。梁會欲謀逃遁。先是敕文掘重塹於東城之外,幾斷賊走路。夜半,會乃飛梯騰塹而走。敕文先嚴兵於塹外,拒鬥,從夜至旦。敕文謀於眾曰:“困獸猶鬥,而況於人。”乃以白武幡宣告賊眾,若能歸降,原其生命,應時降者六百餘人。會知人心沮壞,於是分遁。敕文縱騎騰躡,死者太半。
  • 18.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表未及報,梁會謀欲逃遁。先是,敕文掘重塹於東城之外,斷賊走路。夜中,會乃車陳飛梯,騰塹而走。敕文先嚴兵於塹外拒鬥,從夜至旦。敕文謀於眾曰:“困獸猶鬥,而況於人。賊眾知無生路,人自致死,必傷士眾,未易可平。若開其生路,賊必上下離心,克之易矣。”眾鹹以為然。初敕文以白虎幡宣告賊眾曰:“若能歸降,原其生命。”應時降者六百餘人。會知人心沮壞,於是分遁。敕文縱騎躡之,死者大半,俘獲四千五百餘口。
  • 19.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五月,癸亥,魏主遣安豐公閭根帥騎赴上邽,未至,會棄東城走。敕文先掘重塹於外,嚴兵守之,格鬥從夜至旦。敕文曰:“賊知無生路,致死於我,多殺傷士卒,未易克也。”乃以白虎幡宣告會眾,降者赦之,會眾遂潰;分兵追討,悉平之。
  • 20.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略陽王元達因梁會之亂,聚眾攻城,招引休官、屠各之眾,推天水休官王宦興為秦地王。敕文與臨淮公莫真討之。軍次略陽,敕文遣使慰喻。而元達等三千餘人屯於松多川。乃部分諸軍,三道並攻。賊出營拒戰,大破之,俘三千人。
  • 21.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略陽王元達因梁會之亂,聚黨攻城,招引休官、屠各之眾,推天水休官王官興為秦地王。敕文與臨淮公莫真討破之。
  • 2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略陽人王元達聚眾屯松多川,敕文又討平之。
  • 23.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高宗時,與新平公周盆擊劉駿將殷孝祖於清東,不克。
  • 24.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劉駿遣其將殷孝祖修兩當城於清東,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擊之,不克。
  • 25.    《魏書·卷五·帝紀第五》:劉駿將殷孝祖修兩城於清水東,詔鎮西將軍、天水公封敕文等擊之。
  • 2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積射將軍殷孝祖築兩城於清水之東。魏鎮西將軍封敕文攻之,清口戍主、振威將軍傅乾愛,拒破之。
  • 2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遣虎賁主龐孟虯救清口,崐青、冀二州剌史顏師伯遣中兵參軍苟思達助之,敗魏兵於沙溝。師伯,竣之族兄也。上遣司空參軍卜天生將兵會傅乾愛及中兵參軍江方興共擊魏兵,屢破之,斬魏將窟公等數人。
  • 2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十一月,魏徵西將軍皮豹子等將三萬騎助封敕文寇青州,顏師伯御之,輔國將軍焦度刺豹子墜馬,獲其鎧具裝,手殺數十人。
  • 29.    《宋書 列傳第三十七》:虜天水公又攻樂安城,建威將軍、平原樂安二郡太守分武都與卜天生等拒擊,大破之,虜乃奔退,追戰克捷,直至清口。虜攻圍傅乾愛,乾愛隨方拒對,孝祖等既至,虜徹圍遁走。
  • 30.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天安元年五月卒。
  • 31.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天安元年卒,長子萬護讓爵於弟翰。於時讓者唯萬護及元氏侯趙辟惡子元伯讓其弟次興,朝廷義而許之。
  • 32.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3-21]
  • 33.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3-21]
  • 34.    《魏書·卷五·帝紀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3-21]
  • 35.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3-21]
  • 3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3-21]
  • 3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3-21]
  • 38.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長子萬護,讓爵於弟翰。於時讓者,惟萬護及元氏侯趙辟惡子元伯讓其弟次興,朝廷議而許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