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寺仙鎮

鎖定
寺仙鎮,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富縣。地處富縣西南部,東與吉子現鎮接壤,南與黃陵縣隆坊鎮相連,西與黃陵縣隆坊鎮為鄰,北接張村驛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3千米 [1]  ,總面積162.11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6月,寺仙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寺仙鎮户籍人口9836人 [2]  。2011年,寺仙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80萬元。 [1] 
中文名
寺仙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延安市富縣
地理位置
富縣西南部
面    積
162.11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寺仙村
電話區號
0911
郵政區碼
727509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J
人    口
9836人(2018年)

寺仙鎮歷史沿革

鄜州志》記載為四仙。相傳四位仙家在村邊土台對弈賞月,故名四仙,後訛為寺仙。
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大義一里。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寺仙聯保。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廢保設大義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大義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設緝綏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復為大義區。
1956年,設寺仙鄉。
1958年,改和平公社。
1959年,為張村驛公社寺仙管理區。
1961年,改寺仙公社。
1984年7月,改設鄉。
2011年6月,改設鎮。 [1] 
寺仙鎮電子地圖 寺仙鎮電子地圖

寺仙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轄前桃園、窯科、寺仙、王家莊、青兒塬、高家河、太平、後桃園、雷家塬、吳家村、姚家塬、李家坬、現頭、興民、棗林子、東道德、西道德、後北溝、東現頭、新莊科、狼虎頭、丁家塬、謝家坬23個行政村;下設5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寺仙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寺仙村。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628109001
121
南道德社區
610628109200
121
寺仙村
610628109201
220
太平村
610628109202
220
桃園村
610628109203
220
李家窪村
610628109204
220
新莊科村
610628109205
220
姚家塬村
610628109206
220
棗林子村
610628109207
220
丁家塬村
610628109208
220
雷家塬村
610628109209
220
王家莊村
610628109210
220
青兒塬村

寺仙鎮地理環境

寺仙鎮位置境域

寺仙鎮地處富縣西南部,東與吉子現鎮接壤,南與黃陵縣隆坊鎮相連,西與黃陵縣隆坊鎮為鄰,北接張村驛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3千米 [1]  ,總面積162.11平方千米。 [2] 
富縣寺仙鎮人民政府

寺仙鎮地形地貌

寺仙鎮地處富縣西南塬區,屬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川塬結合。境內最高點姚家塬村,海拔1561.2米;最低點後桃園村溝底,海拔1106.8米。 [1] 

寺仙鎮氣候特徵

寺仙鎮氣候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1℃,1月平均氣温-5.4℃,極端最低氣温-27.6℃(1969年);7月平均氣温24.1℃,極端最高氣温37.9℃(1966年)。生長期年平均238天。無霜期年均128天,最長達176天,最短為11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45小時,年總輻射129千米/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40天(一般為3月5日—次年11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780.5毫米(1975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91.3毫米(1972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其中8月最多。 [1] 

寺仙鎮自然資源

寺仙鎮境內河道均屬葫蘆河流域,總流長1.3千米。 [1] 

寺仙鎮自然災害

寺仙鎮主要災害有冰雹、霜凍、乾旱、暴雨、連陰雨等。災害年均6次,主要發生在7—9月。 [1] 

寺仙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轄區總人口985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0人,城鎮化率4.1%。另有流動人口235人。總人口中,男性5341人,佔54.2%;女性4515人,佔45.8%;14歲以下2986人,佔30.3%;15—64歲5875人,佔59.6%;65歲以上995人,佔10.1%。2011年,寺仙鎮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長率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3人。 [1] 
截至2018年,寺仙鎮户籍人口9836人 [2] 

寺仙鎮經濟

寺仙鎮綜述

2011年,寺仙鎮財政總收入720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7018.8元。 [1] 

寺仙鎮第一產業

2011年,寺仙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46%。農業耕地面積2.53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5萬畝,林地面積9.2萬畝。是國家優質蘋果生產基地。
寺仙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寺仙鎮糧食生產600噸。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累計造林4900畝,其中防護林612畝,經濟林386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00株,林木覆蓋率45%,活立木蓄積量230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3.4萬畝,以蘋果為主,人均2.2畝,蘋果總產量1.3萬噸,產值0.6億元。
寺仙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寺仙鎮生豬飼養量2000頭,年末存欄1000頭;黃牛飼養量20頭,年末存欄18頭;家禽飼養量5000羽,上市家禽4100羽。2011年,寺仙鎮畜牧業總產值4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4%。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農業機械312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蘋果。 [1] 

寺仙鎮第二產業

2018年,寺仙鎮有工業企業1個。 [2] 

寺仙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商業網點65個。2011年,寺仙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80萬元,比上年增長7.5%;城鄉集貿市場成交額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6%。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陝西農村合作銀行1所。 [1] 
2018年,寺仙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個。 [2] 

寺仙鎮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鎮級公路3條,總長23千米,日發送客車8輛,日客運量300人次。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7千米;道路鋪裝面積0.5平方千米。 [1] 

寺仙鎮社會事業

寺仙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6個,建築面積240平方米,藏書1.8萬餘冊;鄉村文化廣場2個,面積2320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秧歌等。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線電視用户1500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5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4600小時。 [1] 

寺仙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26人,專任教師47人;小學1所,在校生256人,專任教師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1] 

寺仙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各級各類醫衞生療機構21個。專業衞生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20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寺仙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000人次,出院病人4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553人,參合率96%。 [1] 

寺仙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仙鎮有健身廣場1個,2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1] 
參考資料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333—1334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17
  • 3.    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