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寺人

(漢語詞語)

鎖定
寺人,讀音sì rén,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中文名
寺人
拼    音
sì rén
近義詞
太監
注    音
ㄙˋ ㄖㄣˊ
出    處
聊齋志異·巧娘》

目錄

寺人出處

周禮》謂天官冢宰所屬有寺人,為宮中侍御之宦官。春秋時各國都設置。掌王宮中女御和女奴的戒令,在王后的路寢(正室)設五人。
蒲松齡《聊齋志異·巧娘》:“巧娘戲問:‘寺人亦動心佳麗否?’生曰:‘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視。’”
《左傳· 晉公子重耳之亡》:“呂,郄畏逼,將焚公宮而弒晉侯。寺人披請見,公使讓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寺人貂曰:‘君索衣冠,為爵甯戚乎?’”
《小雅· 巷伯》中有句:“寺人孟子,作為此詩。”鄭玄箋:“巷伯,奄官,寺人,內小臣也。”
胡承珙《毛詩後箋》:“此詩或作者自稱寺人,而采詩者名之巷伯。”寺人:即奄官。詩題巷伯亦是寺人的意思。 [1] 

寺人解釋

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2] 
後世引申為性功能有缺陷的男子。
官名,亦作侍人。
參考資料
  • 1.    鄭玄.《毛詩鄭箋》:學海出版社,2005
  • 2.    寺人  .漢典[引用日期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