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寶珠山

(山東日照山峯)

鎖定
寶珠山位於五蓮縣石場鄉西北部,莒縣桑園鎮東部,主山系有兩峯,南北相向,北峯海拔503.2米,南峯海拔526.7米,南面羣山環繞,植被茂密,是少有的原生態自然風景區。
中文名
寶珠山
北峯海拔
503.2米
南峯海拔
526.7米
歷史傳説
寶珠山原名寶豬山,小時候老人講,寶豬山南面有一條河叫袁公河
寶珠山 寶珠山
,有天一老農在河邊耕種,一頭黑豬帶領一羣小豬在河邊嬉戲,老農走近一數共九頭小豬一頭大豬,老農前去追趕,豬羣受驚往北邊的羣山中跑去,消失在羣山中,老農帶領全村人來山中尋找,大家發現山上的石崖上豬羣經過的地方都烙上了深深的豬腳印,同時在寶珠山的主峯南邊多出來九座小山峯,大家認為這是寶豬,後起名為寶豬山,前面的九座小山峯為九子崖。
傳説.很久以前,寶珠山下有一個小村子,村裏有一户人家,母子倆過日子。兒子虎娃自小無爹,十多歲就幫母親幹活,母子倆相依為命。虎娃娘為人厚道,和睦鄰居。虎娃十八歲那年春天大旱,地裏下不了種,家裏也斷了糧。實在沒辦法,只得向為富不仁的土財主林老四借糧。春借一斗,秋還二斗。林老四捋着鬍子美滋滋地説:“天下雨我地裏長,天不下雨我囤里長。”虎娃娘知道是火坑,也只好瞪着眼往裏跳。一天,虎娃喝了兩碗野菜湯上山打柴。砍了一會兒柴,就覺得四肢無力,頭暈眼花,只好停下來躺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朦朧中見一個白鬍子老頭手裏撮着一個豬形盛錢罐站在他面前説:“我平日攢了一點錢放在這小豬肚子裏,你拿回去和鄉親們度春荒吧!”虎娃趕緊説:“老人家,你這麼大年紀掙點錢不容易,我怎麼好拿你的錢呢?”老人説:“年輕人,不要這麼説,我們是鄰居,應該互相照顧。”虎娃接過儲蓄罐一看,小豬身上沒有開口,用手一晃,小豬肚子裏嘩啦嘩啦響。虎娃皺着眉頭想:“這錢是怎麼放進去,又怎樣哪出來呢?”老人好像看透了虎娃的心事,笑着説“你回家後,到半夜時把小豬放在桌子上,用木勺子頭輕輕敲一下豬頭,錢就出來了,可千萬不能多敲或用力太大。半月敲一回,包你過春荒。”説完,轉眼不見了。虎娃醒來,手裏確拿着一個盛錢罐,心裏高興極了,趕緊脱下小褂包好,又砍了一但柴,太陽老高就回了家,把老人贈送小寶豬的事告訴了母親。母親樂壞了説:“這是山神顯靈,普救眾生,應趕快將這一好消息告訴大家!”吃過晚飯,虎娃將鄰居請到自己家,告訴大家山神贈送小寶豬的事,並將小豬拿出來讓大家見識了一下,大家看了自然高興。等到半夜子時,虎娃將盛錢罐放在桌子上,當着大家的面用木勺子頭輕輕在小豬頭上敲了一下,就聽噹的一聲,從小豬後腚裏掉出一塊金子來,足有一兩重,閃閃發光。大家高興得叫起來。虎娃把盛錢罐收好,生怕壞人盜去。第二天虎娃與鄉親們把金子兑成銅錢,分頭去買糧。過了半月,又敲了一次,小豬腚裏又拉出了一塊白嘩嘩的銀子,足有二兩重,大家又兑成銅錢買糧食。
這樣,兩個月過去,等來了一場雨,地裏下了種。兩個多月過去了,林老四沒見村裏的人來借糧,非常納悶,就派狗腿子到村子裏以查看苗情為由探聽原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小寶豬拉金銀的事讓狗腿子探聽到了。狗腿子趕緊回去報告了林老四,林老四又氣又喜,氣是是人們不向他借糧斷了財路,喜的是想法把小寶豬弄到自己手裏,就是無窮的財富。他知道硬要不行,就決定偷。找來了在他家護院的武林高手,許以重金要他去盜寶。經過幾個夜晚的刺探,終於趁虎娃睡熟之際將小寶豬盜走了。林老四得到了小寶豬,心裏樂開了花。他迫不及待地將小寶豬放在桌子上,由於狗腿子沒打聽清什麼時間敲,有什麼敲,林老四找來了一把小鐵錘,這時已過子時進入丑時。他用鐵錘在豬頭上猛敲一下,只聽轟隆一聲,小豬眨眼之間成了一頭活的大肥豬,那大豬尾巴一翹,從後腚裏噴出一堆粘糊糊的薄屎,噴了林老四一臉一身。緊接着大肥豬蹬翻了桌子,竄出房門,向山上跑去。這時林老四不顧屎臭,用手抹了一把臉,高喊着:“快追!”夥同家人追出村子,哪裏還有豬的影子?林老四吩咐人到山上找,十幾個人折騰了一夜,也沒有找到。第二天,虎娃發現小寶豬被盜,非常傷心,出門一打聽,知道是林老四派人偷去後,約幾個鄰居到山上找,小豬沒有找到,只發現了石頭上的豬爪印和豬用嘴拱過的痕跡。從此,人們把這山叫寶豬山。後來人們在山上的淺草裏,松樹底下,發現長出許多松菇(俗稱粘莪子),有黃的、白的,黃的金燦燦,白的亮晶晶。人們意識到這就是寶豬拉的金銀。人們把松菇採回家炒成美味佳餚,也可賣錢買米。松菇年年生年年長,人們年年採,年年換錢,圓圓的松菇像一顆顆珍珠,所以人們把此山叫做“寶豬山”,後改為“寶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