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寰枕關節

鎖定
寰枕關節是指兩側枕髁與寰椎側塊的上關節凹構成的聯合關節,屬雙軸性橢圓關節。 [1] 
中文名
寰枕關節
外文名
atlantooccipital joint [1] 
科    室
骨科

寰枕關節臨牀解剖

兩側關節同時活動,可使頭作俯仰和側屈運動。關節囊和寰枕前、後膜相連結。寰枕前膜(anterior atlantooccipital membrane)是前縱韌帶的最上部分,連結枕骨大孔前緣與寰椎前弓上緣之間。寰枕後膜(posterior atlantooccipital membrane)位於枕骨大孔後緣與寰椎後弓上緣之間。 [1] 

寰枕關節相關疾病

寰枕關節微小的移位除可引起眩暈、頭痛外,還是一些頸源性相關疾病的原因,是一種極易忽略,而又易與椎動脈型頸椎病混淆的一種常見疾患,有必要提醒注意。

寰枕關節1、病因病機

軟組織勞損是其病理基礎,外傷及不協調的動作往往只是誘因。長時間持續的微小移位狀態,一般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在軟組織慢性無菌性炎症時,遇有誘因則可發生微小移位,但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後自行復位,或被醫生手法矯正而恢復正常的解剖位置。主要致病的軟組織是附着在上項線上的淺層肌(斜方肌、胸鎖乳突肌)中層肌(頭、頸夾肌)和深層肌(頭最長肌)等。
移位的方向難以鑑別,可理解為是關節面間的正常對合關係改變。由於移位輕復位較易,也無須分類,使用手法即可恢復正常對合關係。
出現眩暈症狀,是因為微小移位改變了環枕間隙的正常距離或比鄰關係椎動脈及其外周的交感神經網不能寬鬆地通過,導致供血不足而眩暈;頭痛則是由於枕大神經在其筋膜穿出孔或走行過程中受到勞損痙攣的肌肉牽拉或環枕關節位置異常累及所致。當微小移位矯正後,眩暈及頭痛症狀將會緩解和逐步消失。

寰枕關節2、臨牀特點

(1)多有既往病史,及此次發病前有輕微外傷,姿勢不正或卧枕不適等誘因。
(2)做“點頭”動作時,枕後不適多伴有不吻合的摩擦聲或摩擦感。但是頸部前屈、後仰時則症狀不明顯。
(3)枕部僵硬,肌肉緊張,壓痛及軟組織異常改變在C1棘突,上項線上以及兩顳骨乳突邊界線中點旁開2.5~3cm處。
(4)大多數患者有眩暈及頭痛,少數患者有耳鳴、項強、容易向肩部放散等症狀。
(5)X光片不能顯示移位情況,但有的病例可有環枕間隙小於6~8mm的環枕間隙變窄的表現。
(6)鑑別診斷
與椎動脈型頸椎病鑑別:椎動脈型頸椎病有鈎椎關節橫向增生改變,在X光片上可以看到,但一般沒有環枕間隙變窄改變。椎動脈型頸椎病多在旋轉頸部時眩暈症狀加重;而環枕關節微小移位則多在後仰或抗阻力主動前屈時症狀加重。
參考資料
  • 1.    丁文龍,劉學政. 系統解剖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