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審計信息化

鎖定
審計信息化,全覆蓋數據聯網 精良的裝備系統。
信息化審計(或審計信息化),指的是在審計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並深入應用的信息系統。
中文名
審計信息化
外文名
audit informatization,auditinfo
基本原則
客觀性重在應用開放性全員參與
主要內容
全覆蓋數據聯網 精良的裝備系統
開始時間
上世紀90年代

審計信息化發展歷程

自上世紀90年代,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使審計工作由手工審計轉向計算機審計,由此而誕生的計算機審計軟件,在早期作為一種輔助審計工具,僅限於以檢查會計中有無差錯及財務上有無弊端為目的,提供了財務收支審計作業的基本功能,對審計現場作業給予了一定的計算機支持。此階段屬於審計軟件的初級階段——“財務收支作業軟件包時代”。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審計的職能早已超越了查賬的範疇,涉及到對各項工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查核。這就需要與之相配套的審計信息化產品不再侷限於財務收支審計,而應拓展到對各類業務數據的審核。在美國安然公司(Enron)和世通(WorldCom)財務欺詐案爆發後,2002年美國出台了薩班斯法案(SOX),“審計”得到了政府、企業和行政機關單位的高度重視,成為企業內控、信息系統治理、安全風險控制等的不可或缺的關鍵手段。我國的國資委、銀監會及各行業主管機關也紛紛出台內部審計管理要求,極大地加速了審計信息化建設進程。
1990年,山西省審計局開發出我國第一套通過審計署鑑定的審計軟件-“工業企業財務收支審計軟件”。
1998年,審計署提出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充分肯定和重視,審計署開始規劃和籌備國家層面的審計信息化工程。
2000年,本土軟件廠商鼎信諾、中審等相繼推出鼎信諾V1.6、審易軟件等實用型初級審計作業工具。
2001年,國家審計署要求各審計機構着手實現審計信息系統現代化初步建設。2002年7月28日,國家計委批准審計署開工申請,並下達2002年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5000萬元,專項用於審計信息化系統一期工程建設。
2004年,加拿大CaseWare IDEA 有限公司進軍中國市場,提供審計信息化系列產品。同時,ACL和Wolters Kluwer等歐美一流審計信息化產品提供商紛紛進入中國。
2011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註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戰略全面啓動。
至此,中國進入全面的審計信息化時代,審計信息化建設覆蓋國家、行業、企業組織以及審計工作者等不同維度以及國家審計、社會審計、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安全審計等多個領域。

審計信息化必然性

1.審計信息化是審計技術創新的最重要方面。從免疫過程看,發揮免疫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免疫識別。審計要發揮“免疫系統”功能,首先要進行審計“免疫識別”。而審計“免疫識別”離不開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就如同傳統“望、聞、問、切”診療方法發展到各種高科技診療方法一樣。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手工條件下的審計技術遇到了來自計算機技術的嚴竣挑戰。審計對象的信息化要求審計手段必須信息化,否則審計人員面臨進不了門、打不開賬的無奈局面。因此,當前對審計技術創新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實現審計手段的信息化,如何走好科技強審之路。否則,面對“病毒”,免疫系統無法識別、確認,其功能也就無法發揮。
2.信息化審計手段的固有優勢與“免疫系統”功能的特點相吻合。審計真正發揮“免疫系統”功能,其產生的作用與常規監督性審計的作用是有區別的,集中體現在“三性”上,一是宏觀性,傳統審計關注的都是某個具體的受託責任關係,而審計免疫系統論關注的則是整個社會經濟系統中的受託責任關係。通過解剖麻雀,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產生直接原因和深層次原因全面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建議,為領導宏觀決策提供依據。信息化審計則突破了原有手工條件的束縛,對單位大量業務和財務數據,包括信息化系統本身進行分析、審查,顯然更有利於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二是預見性,免疫系統的最大功能就是在病毒入侵時,就能及時識別、確認,並將其清除,而不是等病毒擴散之後處理,體現了預見性,信息化審計則很好的契合了這一點,一方面工作效率極大提高,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技術,如聯網審計,可以使審計關口前移、事先介入,隨時跟蹤,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予以解決;三是建設性,審計工作建設性的作用是審計作為經濟社會運行一個“免疫系統”的基本要求,要在全面認識的基礎上科學分析,努力揭示體制、機制上原因,從根本上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國家經濟平穩、健康運轉。而建設性與宏觀性是相輔相成的,信息化審計做到了微觀與宏觀的有機結合,特別是實現了數據的宏觀分析,有利於提出建設性意見。

審計信息化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各地有各地的情況,每個審計機關也都有各自的情況,搞審計信息化要從客觀實際和現實需求出發,當前最重要的是要防止貪大求全和“一窩蜂”。要做人力、物力和財力範圍內的事,做到立足現實和長遠打算相結合。
2.重在應用原則。走審計信息化之路、目的是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更好的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只有充分將其應用到審計實踐中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否則搞再多的軟硬件設施、裝備都是擺設。
3.開放性原則。金審工程的成果目前正在全面推廣,這是審計信息化工作的統一要求,但各地審計機關在審計信息化工作中形成的有特色的工作方法、經驗和成果應當予以繼承和發展,不應輕易放棄,要鼓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信息化工作不只是高層審計機關的事,應當是開放性的,各地工作中形成的好的成果,如專家經驗、實用性強的小軟件等,都應大力推廣。
4.全員參與原則。審計信息化涉及全部審計人員,在這場審計技術變革中,沒有人可以作壁上觀,否則就將失去審計的資格。

審計信息化主要內容

走科技強審之路,打造信息化審計系統的總體目標是:為有效履行國家審計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建設國家審計信息系統,培養適應信息化的審計隊伍,全面提升審計監督能力,最終實現審計信息化。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一.是精良的裝備系統。各級審計機關應當高度重視硬件設施的建設,這是走審計信息化之路的基礎性工作。隨着政府財力的充足,在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下以及審計機關的努力之下,目前審計機關的信息化裝備基本可以滿足工作的需要,這為推進這項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下一步要探索將一些“高、精、尖”設備運用於審計領域,如對環境資源審計,部分項目中就需使用GPS等專用設備,不使用這些設備,審計就不能達到目的。因此,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科技裝備不能滿足於日常使用,要有長遠的打算。
二.是強大的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審計要發揮免疫系統的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將“病毒”消滅,現場審計是關鍵。因此,必須打造功能強大的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實現審計實施過程信息化,這也是審計技術創新的關鍵所在。審計署實施的“金審工程”開發了三類應用系統,其中之一“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即AO系統,基本實現了審計過程信息化。這一系統使審計人員擺脱了傳統的紙、筆和算盤,極大提高了審計效率和質量,強大的功能使被審計單位經濟業務數據盡在審計人員掌握之中。全面推廣應用該系統和實現該系統與其他系統的對接將是下一步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重點。
三.是全覆蓋的數據聯網系統。審計免疫系統論把維護國家經濟社會系統運行的安全作為審計工作的“第一要務”。當前,無論是財政、税務、金融,保險還是社保等,都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化運轉體系,審計要及早發現問題,就必須有效地對上述信息化系統中的數據以及系統本身進行事前和隨時核查。因此,審計有必要與有關係統實現聯網,這樣可以提前介入或者加大監督頻率,有效監督國有資金的運行情況和國有資產的管理情況。從國家層面講,最終應實現“金審”系統與“金財”、“金税”、“金保”等系統的聯網;從基層來講,在國家層面未實現聯網前,可以探索本地化的聯網方式、方法,儘快實現地方性的聯網審計。
四.是完善的辦公系統。辦公自動化是審計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審計機關辦公自動化要有兩大功能,一要與當地政府和其他部門實現公文資料的自動傳輸,二要與上下級審計機關(包括機關內部)實現公文資料的自動傳輸。同時這一辦公系統要與審計現場實施系統有效結合,這樣一是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可以節約行政成本和資源。當前,各級審計機關依託各地政府政務網絡,基本建立起了適合自身的辦公系統。
五.是科學的審計管理系統。審計管理主要包括內勤管理和外勤管理,從項目計劃、經費安排、人員調整到項目資料庫、法律法規庫的建立、人員培訓等,除審計現場實施外,都可以歸入審計管理系統。建立科學的審計管理系統,實現審計機關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促進審計管理上規範、上層次。目前用友審計開發的"審計管理系統"就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審計管理系統,它是審計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是合理配置的人才隊伍。人才是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審計也不例外,免疫功能能否發揮作用,最根本的還要依賴於審計人員的事業心、責任感、能力和水平。目前國家審計系統中的審計人員數量和質量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特別是不適應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需要,複合型人才偏少。因此,一要把好人員進入關,要挑選真正適合審計需要的人才進入審計機關;二要把好人員培訓關,要重視審計人員後續教育,將計算機應用培訓放到重要位置上;三要把好審計人員組合關,在實施每個項目前,要科學合理配置審計組人員,要考慮審計人員的經驗程度、計算機應用能力高低甚至年齡的大小等,儘量組成結構合理的審計小組,這對審計實施有重要意義。四是把好優秀人才選拔關,要培養和樹立一批典型,將他們培訓成審計信息化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審計信息化主要做法

推進審計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當前,各級審計機關在信息化道路上形成了各自的做法和經驗,要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帶有規律性的做法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面對目前的形勢,各級審計機關要理清思路,要憑着對事業發展的敏鋭性和審計職業的判斷,清醒地認識到審計信息化建設事關審計事業的生存發展,事關審計質量審計效率的提高,事關審計人員的職業資格和技能,事關審計機關能力建設,只有走科技強審之路才能更好的發揮審計的職能,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審計也才能有立足之地。
二.是制度上提供保證。制度能夠為經濟社會系統中的人或組織提供一個穩定、有序、可預測的環境,減少了不確定性,降低了獲取和加工信息的成本,有利於做出正確的決策、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個人或組織目標。單純思想上重視不能保證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要在制度上落實,各級審計機關都應將信息化建設納入“一把手工程”,制定信息化發展規劃,建章立制,將信息化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考評之中。
三.是學習培訓上下功夫 。複合型人才的缺乏不可能在短時期內解決,因此,現有人員的學習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領導帶頭,作出表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幹部迎難而上,極易帶動其他審計人員;其次是要全員參與,形成氛圍。要進一步增強審計人員學習應用計算機審計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營造學習和應用計算機審計軟件的濃厚氛圍。第三是後續教育提供保障,要保證每年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後續教育,並加大計算機審計培訓的內容和力度。
四.是運用上求突破。實踐證明審計信息化效果如何,關鍵在於審計人員如何做到將計算機技術與現場審計有機結合。審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特別是審計質量,能夠發現手工條件下無法發現的問題,這也是審計信息化能更大程度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根本所在。計算機審計取得的效果如何是檢驗審計信息化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唯有運用上取得突破,我們才能認定信息化工作產生了好的效果。
2012年8月23日,由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中國計算機報社等國家信息化領域權威機構和權威媒體共同組織開展的“第四屆中國行業信息化獎項評選活動暨2012中國行業信息化頒獎盛典”在北京國賓酒店隆重舉辦。來自行業信息化領域的500餘位企業代表、政府領導、業內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本次大會和頒獎典禮。大會揭曉了2012中國行業信息化評選活動獲獎榜單,併為200餘個獲獎企業、個人、產品和解決方案頒獎。其中審計信息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內著名的多家廠商角都提供了自身最優的審計信息化解決方案。最後北京微昂的睿智審計信息系統榮獲2012年度中國審計行業最佳解決方案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