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審美鑑賞力

鎖定
審美鑑賞力簡稱“鑑賞力”。欣賞、鑑別、判斷、評價美醜和審美創造的特殊能力。是審美知覺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斷力、理解力、創造力的綜合。西班牙格拉西安一莫拉萊斯在《案頭預言家》一書中最先提出研究人的鑑賞力問題,認為它同判斷一樣是人的特殊的理性的能力。法國布瓦洛、狄德羅等人認為它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以認識的逼真性、合理性、明確性為特徵的理智能力。英國夏夫茲博裏、哈奇生等人認為它是天生的,是人的“內在的眼睛”、“內在感官”,即心靈的能力。博克等人認為它是人的生理感官的知覺力,與理智活動無關.德國康德認為它是與同情感結合在一起的無利害感的主觀判斷力,決定着美的存在。黑格爾認為它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人將自己的生氣、生命灌注於對象,從對象中達到自我實現,由此才能以高度鑑賞力去認識美。審美鑑賞力是人所獨有的一種特殊能力,它來自長期生活實踐、審美實踐、藝術實踐和社會、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知識積累,具有特定時代的社會歷史內容,不同時代、民族的人和具有不同思維能力、知識積累、文化藝術素養的個人,具有不同的審美鑑賞力。審美鑑賞力既表現於審美感性直覺的敏鋭性,分析、綜合、判斷、理解等理智活動的深邃性,又表現於聯想、想象、情感活動的能動性、創造性,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認識與創造的統一。它是迅速、完整、深刻地把握事物審美特性和創造審美意象的必要條件,是創造美與藝術的必要前提。 [1] 
中文名
審美鑑賞力
適用領域
美學領域
審美鑑賞力,亦稱審美能力。人們認識美、評價美的能力。包括審美感受力、判斷力、想像力、創造力等。在人學習、訓練和實踐經驗、思維能力、藝術素養的基礎上形成與發展,是以主觀愛好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對客體美的認識、評價和再創造,是感性與理性、認識與創造的統一。主要在藝術創造與欣賞中形成並獲得發展,因此有時也稱“藝術鑑賞力”。它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審美鑑賞力的提高,有助於以美的規律和美的理想去改變世界,發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學的生活方式。
參考資料
  • 1.    朱立元.美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