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審美反映

鎖定
審美反映,審美活動的一種心理形式,又是用以表述藝術與藝術客體,包括文學與文學客體的關係的一個理論命題。 [1]  作為一種文學觀,又稱審美文學論。
中文名
審美反映
定    義
審美活動的一種心理形式,又是用以表述藝術與藝術客體,包括文學與文學客體的關係的一個理論命題

目錄

審美反映觀點

核心觀點是“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審美反映”。審美反映是人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體現着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但它不同於一般哲學認識論的認識,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其特殊性就在於這種反映和認識是審美的。“審美”或“審美的”本義是“感性”或“感性的”,“審美”一詞有時也與“美”或“美的”通用。
實際上,“審美”與“美”是有區別的,“美”是指能引起人的精神愉快的感性存在,而“審美”的專門意義則“相當於整個美感經驗”,屬於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審美”作為“審美的”一詞使用,是對某種事物或現象的特質的規定,如“審美心理”就是“審美的心理”,“審美反映”就是“審美的反映”。
審美作為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實質上是審美主體對對象是否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主要是情感需要所作出的一種體驗性心理反應,也即對對象的審美價值所作出的一種評價或判斷。
這種評價、判斷與作為科學認識的反映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科學反映是通過理性,運用概念和邏輯推理把握客觀世界的思維形式,以求真為最終目的,與實際功利相聯繫,反映成果是知識體系。

審美反映特點

審美反映的特點是:
①它是感性的,即以感性直觀的思維形式把握客觀世界。
②它是情感的,即以情感體驗的方式把握客觀世界。
③審美主體在對對象的把握過程始終表現為一種無慾望、無實際利益追求的超脱心理狀態。
④它的最終目的是求美,尋求精神愉悦或創造審美價值。
⑤它的反映成果是一種形象體系。文學審美反映作為審美反映的一種,同樣是以直觀性、情感性、非功利性、形象性等為特徵的特殊認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