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陽蟋蟀節

鎖定
寧陽鬥蟋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因其個大、性烈、強悍善鬥、品種繁多著稱,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寧陽鬥蟋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因其個大、性烈、強悍善鬥、品種繁多著稱,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被奉為皇宮貢品。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蟋蟀的鬥養日趨活躍。每逢秋季,國內外蟋蟀愛好者都會來寧陽“朝聖”,年平均達6萬多人次,呈現出“百種名蟲爭霸主,八方好者湧城池”的盛景。國內外新聞媒體把寧陽譽為“蟋都”、“蟋蟀聖地”、“中華蟋蟀的搖籃”。寧陽蟋蟀市場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場,依託這一產業,該縣農民每年都有上億元收入。特別是1999年鬥蟀大賽列入泰山國際登山節活動後,寧陽蟋蟀更是聲名遠播。
中文名
寧陽蟋蟀節
流行地區
山東地區
節日起源
秦漢
節日活動
鬥蟋
設定地點
寧陽

目錄

寧陽蟋蟀節發展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寧陽縣委、縣政府對蟋蟀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高度重視,把鬥蟋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併成立了中國寧陽蟋蟀研究院,引導開發蟋蟀市場。使蟋蟀市場由原來的泗店鎮土城(漢高祖元年建寧陽城舊址),輻射到縣城、鄉飲、磁窯伏山、鶴山等10多個鄉鎮100多平方公里。鬥蟋遠銷到港澳台、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為了弘揚中國蟋蟀文化,寧陽縣定於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舉辦“中華蟋蟀友誼大賽”,以大賽為載體,組織開展“中華蟋蟀研討會”、“寧陽名蟲展銷會”、“泰山、曲阜梁山、神童山旅遊”等系列文化活動,被泰山國際登山節列為重點項目之一。
蟋蟀產業的發展,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寧陽縣已把蟋蟀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開發利用蟋蟀資源。2012年投入巨資,拓寬了濟(南)兗(州)公路泗店段,為蟋蟀交易提供了便利條件;舉辦了全國蟋蟀友誼大賽,有8個省市36支隊伍,近400名隊員參賽,交易額達1億元之巨。2013年,縣裏成立了中國寧陽蟋蟀研究院,以組織協調蟋蟀資源的開發、保護、交易等活動,並定於9月上旬舉辦第二屆中華蟋蟀友誼大賽,此項目活動已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13屆國際登山節比賽項目:同時,在泗店鎮劃出部分良田,進行蟋蟀資源的開發試驗,聘請中科院和京滬等地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教授、專家前來指導工作;縣裏還出台了“高築聚賢台,誠招八方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使蟋蟀資源的開發利用得以健康發展,為開拓國際市場打牢基礎。

寧陽蟋蟀節面臨問題

年年秋天,年年喧鬧,年年蟲秋,潮湧山東寧陽,全國十萬大軍直逼寧陽,為的是一個目的——收蟋蟀。
寧陽的秋天是沸騰的,蟲季一到,火車超載,賓館爆滿,綿綿的青紗帳里人影閃現,村與村,鎮與鎮,幾十萬農民男女老少齊上陣,青紗帳裏抓蟋蟀,打響了一場致富的人民戰爭。 寧陽因蟋蟀而聞名,寧陽也因蟋蟀而富了。
8月下旬,形形色色的抓蟲人,形形色色的收蟲人,演繹出的故事都與蟋蟀有關,近似瘋狂的捕捉,又似痴狂的收買,這不啻是一年一次的絕殺……
寧陽是火爆的,寧陽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蟋蟀王國”,它最終將在火爆中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