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陝縣

鎖定
寧陝縣,隸屬陝西省安康市。位於陝西省南部、安康市北部,東連商洛,西接漢中,南依安康,毗鄰西安,總面積3678.53平方千米 [9]  [18]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轄11個鎮 [21]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常住人口59099人。 [22] 
寧陝之名取“安寧陝西”之意,“棧道千里,通於蜀漢”,古子午棧道由北向南縱貫其境,唐楊貴妃所吃的荔枝就是從川東涪陵經西鄉至寧陝快馬加鞭送往長安。寧陝縣氣候温暖濕潤,環境舒適宜居,森林覆蓋率達92.8%,居全國第一,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羚羊、朱䴉匯聚之地。境內羣山環繞,林下特產眾多,寧陝天麻、寧陝豬苓、寧陝香菇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18] 
2022年,寧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5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9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0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4798元。 [22] 
中文名
寧陝縣
外文名
Ningshan County
別    名
關口
行政區劃代碼
61092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安康市
地理位置
陝西省南部、安康市北部
面    積
3678.53 km²
下轄地區
11個鎮
政府駐地
城關鎮
電話區號
0915
郵政編碼
711699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型氣候
人口數量
59099 人(2022年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陝G
地區生產總值
26.55 億元(2022年)

寧陝縣歷史沿革

寧陝縣地名由來

寧陝,意為鎮守五郎關口,確保陝西安寧。 [6] 

寧陝縣建置沿革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
今寧陝縣境北屬秦,南屬,丹陽戰後全都屬秦。
秦(前221—前206年)
北屬中央直轄地內史杜縣,南屬漢中郡南鄭
西漢(前206—前23年)
寧陝縣在陝西省的位置 寧陝縣在陝西省的位置
北屬右扶風盩厔,及京兆尹杜陵,南屬益州刺史部漢中郡西城縣(今安康)、旬陽縣
東漢(25—220年)
北屬司隸校尉部鄂縣,西南屬城固安陽縣(今洋縣東北)。
三國(220—280年)
魏時北屬扶風郡杜縣,南屬漢中郡。
西晉(265—420年)
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北屬司隸校尉部長安縣,南屬梁州漢中郡及魏興郡(今安康)。
南北朝(420—581年)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北屬北魏雍州,南屬梁州晉昌郡;齊建武四年(497年),北屬北魏雍州盩厔縣,南屬安康郡安康縣;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北屬北魏雍州長安縣,南屬東粱州安康郡;北朝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北屬恆州周南郡,南屬洋州儻城郡及直州安康郡。
隋(581—618年)
大業八年(612年),北屬京兆郡長安、始(今周至東北)二縣,南屬西城郡石泉縣。
唐(618—907年)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北屬京畿道盩厔、鄠縣,南屬山南東道金州石泉縣及山南西道洋州黃金縣。
五代十國(907—979年)
爭戰頻繁,統屬複雜。至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北屬京兆府,南屬金州。
宋(960—1279年)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北屬永興軍路鄠縣,南屬京西南路金州石泉縣,西屬洋州真符縣。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北屬金京兆府路鄠縣,南屬利州石泉縣。
元(1260年—1368年)
元末明初,因禁流民,今縣境內絕少居民。
明(1368年—1644年)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今縣境內置柴家關、五郎壩巡檢司。
清(1644年—1912年)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劃長安、盩厔、洋縣、石泉、鎮安5縣邊境,置五郎廳,直隸於省,廳署暫設焦家堡(今老城城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廳治遷老城。嘉慶五年(1800年),五郎廳改名寧陝廳。先隸省,再屬漢中府,後屬興安府。嘉慶十一年(1806年),寧陝兵變,廳署被毀。嘉慶十三年(1808年),廳署遷駐寧陝營懇兵署內(今關口新城)。嘉慶十八年(1813年),修築廳署城垣,工程告竣,廳治遷回老城。
中華民國(1912年—1949年)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先隸陝西省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直隸於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以後,隸於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
1950年5月,屬安康專區。1969年,專區改稱地區,寧陝縣隸安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11月27日,寧陝縣小秦嶺以北的蕎麥地、乾溝、雞窩子、喂子坪等處720平方千米劃歸長安縣。1956年5月20日,鎮安縣的後池鄉和慄柞鄉的第四村劃歸寧陝縣。同年6月將漢陰縣的鐵爐、龍王鄉劃歸寧陝縣。1958年12月,寧陝縣併入石泉縣,寧陝設置為協作區。1961年9月,恢復寧陝縣建制。1969年,安康專區改稱地區,寧陝縣隸安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6] 
2002年,安康地區改市,寧陝隸屬安康市。 [6]  [7] 

寧陝縣行政區劃

寧陝縣區劃沿革

清道光八年(1828年),寧陝縣轄東、南、西、北、中5路,17個保,205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縣轄11個聯保共53個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聯保制改為鄉保制。全縣設8個鄉、40個保、791甲。
1950年11月17日,安康專員公署民政字第146號通知,寧陝縣設置6區36鄉。
1952年10月1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462號命令,寧陝縣行政區劃由原來6區增為9區,由36鄉增為58鄉。
1953年5月13日,省人民政府44號命令,寧陝縣仍設9區,縮編為50鄉。撤銷獅子壩、斜峪、莫王、海棠、舊貫、太平、皂礬、賈營等8鄉。
1956年5月,將原漢陰縣轄鐵爐、龍王、魚洞、火鐮碥4鄉劃歸寧陝縣,在太山廟區置鐵爐、龍王2鄉。與此同時,將原鎮安縣轄後池鄉和慄柞鄉的第四村劃歸寧陝縣,在太山廟區置新建鄉。全縣將原來的9區50鄉,縮編為6區37個鄉、鎮。
寧陝縣行政區劃 寧陝縣行政區劃
1958年12月,寧陝縣併入石泉縣,寧陝設置為協作區,轄5個公社23個管理區,共有169個大隊,476個生產隊。
1961年9月,恢復寧陝縣建置,全縣轄4區21個公社,12月將原石泉縣轄建豐大隊劃歸寧陝縣,隸於鐵爐壩公社。
1962年11月全縣仍轄4區,公社由21個增為27個,共有大隊151個,生產隊525個。
1964年,撤銷關口公社,設置城關鎮,增設老城公社(縣直屬)。全縣共為4區、1鎮、27個公社。
1967年,寧陝縣40%的公社更換名稱,大隊則70%以上更名。1972年仍恢復“文化大革命”前名稱,僅保留紅旗、東風2公社名稱,並將紅衞公社改稱武農公社。
1973年3月26日,縣民衞局以寧革民字3號文件通知,大隊仍恢復原名稱。但因多種原因,6個大隊未能恢復原名。
1982年4月,經安康地區行政公署批准更改重名公社:沙溝改稱廣貨街;鐵爐改稱鐵爐壩。同年5月,華嚴(紅旗)、五龍(武農)、龍王(東風)公社恢復原名稱。 [6] 
根據中共中央(1983)1號文件和安康地區行政公署(1983)13號文件,寧陝縣分別於1983年7、8月和1984年9、10月進行農村體制改革,政社分設,建立鄉政權。全縣改5區、2鎮、26鄉、144村、553組。區鄉名稱與原區社相同。 [16] 
2011年,撤銷湯坪鎮、旬陽壩鎮,併入城關鎮。撤銷太山廟鄉,設立太山廟鎮。撤銷梅子鄉,設立梅子鎮。撤銷豐富鄉,設立豐富鎮。撤銷新場鄉,設立新場鎮。 [8] 
2015年鎮村綜合改革後轄城關鎮、筒車灣鎮、皇冠鎮、四畝地鎮、江口回族鎮、龍王鎮、廣貨街鎮、金川鎮、太山廟鎮、梅子鎮、新場鎮共11鎮;68個行政村,12個社區。 [19] 

寧陝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轄11個鎮 [21]  ,68個行政村,12個社區,村民小組354個 [22]  。寧陝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長安東街1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610923100000
城關鎮
610923101000
四畝地鎮
610923102000
江口鎮
610923104000
廣貨街鎮
610923105000
龍王鎮
610923106000
筒車灣鎮
610923108000
金川鎮
610923109000
皇冠鎮
610923110000
太山廟鎮
610923111000
梅子鎮
610923113000
新場鎮

寧陝縣地理環境

寧陝縣位置境域

寧陝縣位於秦嶺中段南麓,東連商洛市柞水縣、鎮安縣,南接安康市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西與漢中市佛坪縣接壤,北與西安市周至縣、鄠邑區、長安區為鄰。介於東經108°2′33″—108°56′48″、北緯33°7′11″—33°50′38″之間,南北長80千米,東西寬84千米,總面積3678.53平方千米。 [9] 

寧陝縣地質構造

地層
寧陝縣的地層區劃,在全省地層表上的位置屬於秦嶺區,跨及北秦嶺分區和南秦嶺分區,境內出露地層自震旦系至白堊系均有。其中,震旦系零星出露於江口的冷水溝及旬陽壩附近。白堊系僅在北部皇冠鎮的黃草坪有出露。古生界地層,在全縣境內廣泛出露。
構造
全縣大地構造位置屬於秦嶺準地槽——褶皺系中段,境內地質構造具有多期次、多級別發育特點,褶皺軸總體呈近東西向展布。斷裂展布則有多方向性,其走向分三組:近東西向一組縱斷層一般規模較大,北東向斜斷層和北東向橫斷層次之。
黃草坪——廣貨街以北邊緣地帶,捲入褶皺的地層為前奧陶系秦嶺羣(Anoan)。縣境僅見其南部邊緣部分。根據秦嶺羣片麻岩層內大理石夾層產海百合莖等下古生界常見化石,將褶皺回返期定為加里東期。
黃草坪——廣貨街以南至花石崖——小川以北地帶,是以震旦系——奧陶系為基底,以泥盆系褶皺為主體的構造帶。泥盆系總體屬向北傾的大型單斜層,傾角一般在50度以上,許多地段岩層產狀近乎直立。
境內花石崖——小川以南,基底和構造層內部次級褶皺比北帶更發育,形態保留更完整。自北而南,有沙坪復向斜、朝陽廟——黃金復背斜、柴家關——懶板凳復背斜、華嚴寺——長坪復背斜、獅子壩——龍王街復向斜等等。除上述三大褶皺帶外,尚有一系列斷裂構造形成。斷裂構造方向分為東西、北東和北向三組,以前一組和後一組較重要。
東西向斷裂。有黃草坪——廣貨街斷裂、花石崖——小川斷裂、華嚴寺——太山廟斷裂三條。
黃草坪——廣貨街斷裂。作為北秦嶺與南秦嶺的天然分界,是一條規模大、切割較深的區域性大斷裂。沿斷裂帶有印支期二長花崗崖體侵入,説明其切割較深。
花石崖——小川斷裂。是北部海西褶皺帶與中南部印支褶皺帶的分界線,對泥盆系的沉積岩相有明顯的控制作用。斷裂以北,泥盆系以碎屑沉積為主,岩石化學成分以相對富硅富鋁為特徵;斷裂以南,泥盆系以碎屑——碳酸鹽沉積為主,岩石化學成分相對富鈣。
華嚴寺——太山廟斷裂。斷裂破碎帶寬達40—50米,沿此斷裂帶及其南側,平行斷裂和分支斷裂甚為發育,總體控制了梅子坡——太山廟一帶的花崗偉晶岩牆羣的分佈,該斷裂規模較大,切割也較深,具有基底斷裂性質。
岩漿岩
境內岩漿岩分佈廣泛,巖體出露面積約佔全縣面積二分之一。北帶為黃草坪巖體和江口複式巖體;南帶為城關複式巖體、金家山岩體和手扒崖巖體。
在南北兩大岩漿岩帶之間及其外側,尚有一系列規模不大的岩脈分佈,在梅子坡——獅子壩——太山廟一帶,花崗偉晶岩牆成羣分佈,顯示為寬度近10千米的花崗偉晶岩體。以梅子坡一帶的巖牆規模較大,分異性也較好,為縣境內雲母和長石礦產的含礦母巖。 [9] 

寧陝縣地形地貌

寧陝縣山嶺縱橫、溝壑交錯,地形複雜。秦嶺主脊橫亙於北境,平河梁橫貫境中,這兩大主要山脈構成了本縣地形地貌的主要骨架。地形北高南低。地勢高差2425米。全縣可分為高山、中山、低山河谷三種地貌類型。
高山區
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分佈在秦嶺主脊山脈和平河梁山脈的上中部地帶,面積2184.7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59.4%,是用材林的主產區和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基地。高山區含新場、皇冠、旬陽壩3個鄉鎮。多為旱坪地,農作物一年一熟,主產洋芋、玉米和雜糧。
中山區
海拔820—1000米的地區,屬寧陝中、西部。是長安河、汶水河、蒲河、旬河和池河的上游。含江口、廣貨街、豐富、太山廟4個鄉鎮。氣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林特資源豐富,適應於小麥、水稻、玉米、洋芋、雜糧等農作物生長,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低山河谷區
海拔820米以下地區,位於本縣南部,分佈在長安河、蒲河、汶水河、旬河、池河的下游河谷地帶。含城關、湯坪、四畝地、龍王、金川、梅子7個鄉鎮,為北亞熱帶氣候,温暖濕潤,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是本縣的糧食和油料主產區。
主要山脈
寧陝縣屬秦嶺南麓山脈,境內主要山脈分佈,可分為秦嶺主脊山脈、平河梁山脈和南部山脈三個類型。
秦嶺山脈主脊的一段東西橫貫縣境北部。東起黃花嶺與柞水交界,由此向西經沙溝嶺、秦嶺東梁、草埡子、光頭山等高峯,西至天華山與佛坪縣接壤。是本縣與長安、周至、鄠邑區等鄰縣(區)的自然分界線。
平河梁為第二大山脈,橫貫於縣境中部偏東。整個山樑由北向南延伸,山勢逐漸低緩。皇冠、旬陽壩、太山廟、城關等鄉鎮的部分村組,分別分佈在平河梁四周腹地。
南部山脈分佈在縣境南端,主要有:
火燒寨位於龍王鎮與石泉縣交界處,山頂海拔1862米。
三星寨位於龍王鎮、湯坪鎮與石泉縣交界處,山頂海拔1863米。
老鷹寨位於筒車灣鎮與石泉縣交界處,山頂海拔1450米。
雲霧山位於湯坪鎮和龍王鎮與石泉縣交界處,最高海拔2008米,是縣境南部最高山。 [9] 

寧陝縣氣候特徵

寧陝縣地處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地帶,四季分明,日照短缺。降雨量各季節分佈不均勻,一般年份降雨量多集中在5月至10月份,佔全年79.6%,7月降雨量最大,佔全年20.4%。春季少雨,冷暖變化頻繁,前期乾燥後期潮濕。氣温回升快,日平均氣温變化幅度大,降水量較冬季明顯增多;夏季各月平均氣温20℃左右,其中7月23℃左右,無酷暑,降雨集中在7、8月份,暴雨容易造成洪澇危害;秋季天氣涼爽,氣候變化明顯,適年會出現連陰雨;冬季氣温較穩定,温冷無嚴寒,降雨量少,積雪時間短,風向以北風為主。 [9] 

寧陝縣水系水文

寧陝縣境內5平方千米以上流域面積的河流共120條,其中5—10平方千米的23條、11—50平方千米的75條、51—100平方千米的11條、101—500平方千米的8條、501—1000平方千米的2條、1000平方千米以上1條,均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縣境內又劃為子午河、旬河、池河三個分水系:
子午河水系
流域面積1971.3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53.6%。其中流域面積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溝有53條,主要支流有蒲河、汶水河、長安河。
旬河水系
流域面積1187.7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32.3%。其中流域面積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溝有41條,主要支流有江河、冷水溝、竹山溝等。
池河水系
流域面積586平方千米,境內流域面積519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14.15%。其中流域面積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溝26條,主要支流有東河、油房溝、龍王溝、北溝等。 [9] 

寧陝縣土壤類型

寧陝縣有4個土壤類型,10個亞類,22個土屬,65個土種。4個土類是潮土、水稻土、黃棕壤、棕壤。 [9] 

寧陝縣自然災害

寧陝縣由於山地阻隔,受季風和地形影響,具有光熱資源不足,水分資源有餘的特徵。旱澇、連陰雨、冰雹和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繁。旱澇是境內主要災害。 [16] 

寧陝縣自然資源

寧陝縣水資源

寧陝縣水能理論藴藏量42.74萬千瓦,人均5.87千瓦。水面面積6.76萬畝,養魚面積1萬多畝。 [6] 

寧陝縣土地資源

寧陝縣土地總面積3678平方千米(5517000畝),其中:山地佔96.41%,平地和緩坡佔2.73%,水域佔0.86%。土地利用結構中:林地佔89.4%,耕地僅佔4.11%,草場草坡佔4.87%,水域佔0.86%,農林牧漁業用地結構0.4∶9∶0.05∶0.1。 [6] 

寧陝縣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寧陝縣有植物資源136科、591屬、1178種。主要樹種60科、2432種。其中用材樹45科、176種,經濟樹18科、36種,觀賞樹9科、31種。
動物資源
寧陝縣動物資源20目、59科、177種。其中鳥類13目36科120種,獸類7目23科57種。
藥材資源
寧陝縣已查明375種,其中家種75種,野生320種。 [6] 

寧陝縣礦產資源

金屬礦產
寧陝縣已發現的金屬礦產有鐵、鉛、鋅、鉬、銅、釩、鈾、金等8個礦種,計有礦牀、礦點、礦化點32處。其中鐵礦產地17處,銅礦產地5處,鉛鋅礦產地5處,鉬礦產地3處,釩鈾礦產地2處。
非金屬礦產
有滑石、雄黃、硫鐵礦、石煤、石灰岩、藍晶石、礦泉水等。 [16] 

寧陝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常住人口59099人,比上年減少325人。出生率5.72‰,死亡率7.32‰,自然增長率-1.6‰。城鎮化率49.31%。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户籍總户數26654户,户籍總人口69313人(城鎮人口26484人),其中,男性37349人,女性31964人。 [22] 

寧陝縣政治

寧陝縣縣委

縣委書記:鄭紅丹
縣委副書記:周錦政、孫坤
縣委常委:羅新瑋、程軍練、賀海寧、王飛、吳德才、陳珂熠、蔡軍、楊永傑

寧陝縣人大

主任:劉愛軍
副主任:餘永軍、袁琳隆、藺學美、周康禮

寧陝縣政府

縣長:周富林 [20] 
副縣長:羅新瑋、賀海寧、魯曉旭、陳康、毛海霞、張瑩、姚念偉

寧陝縣政協

主席:陳述勇
副主席:鄭吉友、張龍虎、葛書榮 [17] 

寧陝縣經濟

寧陝縣綜述

2022年,寧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55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7億元,同比增長3.1%,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7%;第二產業增加值6.93億元,同比增長12.7%,佔比26.1%;第三產業增加值13.05億元,同比增長4.4%,佔比49.2%。人均生產總值44798元,比上年40793元增加4005元。2022年,寧陝縣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5.98億元,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2%,較上年提升0.2個百分點。 [22]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寧陝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投資和跨市投資)比上年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61.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1.5%(工業投資增長31.5%);第三產業投資下降6.5%。2022年,寧陝縣民間投資比上年下降24.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3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3.8倍;文化產業投資增長92.2%。 [22] 
人民生活
2022年,寧陝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均含自產自用)20524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86元,增長6.7%。
2022年,寧陝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68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87元,增長5.4%。其中,工資性收入12358元,佔比39.8%;經營淨收入9206元,佔比29.6%;財產淨收入1715元,佔比5.5%;轉移淨收入7789元,佔比25.1%。
2022年,寧陝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0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93元,增長7.4%。其中,工資性收入5493元,佔比42.6%;經營淨收入4115元,佔比31.9%;財產淨收入285元,佔比2.2%;轉移淨收入2997元,佔比23.3%。
2022年,寧陝縣城鄉收入比為2.41:1,較上年同期縮小0.05。 [22] 

寧陝縣第一產業

2022年,寧陝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80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農業增加值4.42億元,增長3.1%;林業增加值0.49億元,增長7.8%;牧業增加值0.91億元,增長0.1%;漁業增加值0.74億元,增長3.3%。 [22] 
農業
2022年,寧陝縣糧食播種面積45403畝,比上年增長1.6%,其中,夏糧面積9791畝,增長0.1%;秋糧面積35612畝,增長2.0%。油料面積3032畝,增長0.5%,其中油菜籽面積2521畝,增長0.3%。2022年,寧陝縣糧食產量12459噸,下降0.2%,其中,夏糧2125噸,增長0.9%;秋糧10334噸,下降0.4%。蔬菜面積37314畝,增長5.1%。藥材面積31332畝,增長6.3%。2022年,寧陝縣穀物產量9386噸,下降1.2%,其中,稻穀產量3211噸,增長5.2%;玉米產量6175噸,下降3.1%。油料產量409噸,增長3.8%。蔬菜產量43347噸,增長0.9%;食用菌產量1144噸,增長46.9%。 [22] 
林業
2022年,寧陝縣森林覆蓋率96.2%,全年營造林面積6.2萬畝,義務植樹21萬株。林地保有量532.22萬畝,濕地公園總面積46654.4畝,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面積18.56萬畝。 [22] 
畜牧業
2022年,寧陝縣肉類總產量2202.1噸,下降 6.5%。禽蛋產量659.6 噸,增長2.4%。養蜂38683箱,蜂蜜產量236.7噸,增長16.8%。年末生豬存欄12604頭,比上年末增長5.0%;牛存欄 2230頭,增長 0.9%;羊存欄 12545只,下降 2.8%;家禽存欄 12.91萬隻,增長 0.2%。 [22] 
漁業
2022年,寧陝縣水產品產量1104噸,增長5.7%。 [22] 

寧陝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寧陝縣全部工業增加值4.89億元,同比增長12.4%。2022年,寧陝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03.2%,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78.7%。按照安康六大支柱及特色工業增加值分類看:清潔能源同比下降42.5%;富硒食品同比下降16.6%;新型材料同比增長17.2%;裝備製造同比增長33.1%。2022年,寧陝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27.3%。從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看:黑色金屬礦採選業下降10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9.2%;食品製造業下降27.2%;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下降22.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32.4%;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464.6%。 [22] 
建築業
2022年,寧陝縣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04億元,比上年增長13.6%。10傢俱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61億元,增長47.6%;2022年,寧陝縣簽訂合同額6.14億元,增長24.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07萬平方米,增長21.0%。 [22] 

寧陝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寧陝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3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6.70億元,增長17.3%。按經營地分,城鎮市場零售額6.74億元,增長8.1%;鄉村市場3.98億元,增長9.0%。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8.96億元,增長8.7%;餐飲收入1.76億元,增長7.4%。2022年,寧陝縣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單位)實現網上零售390元,比上年下降9.4%。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3.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0.6%,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4.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4.9%,中西藥品類增長42.7%,飲料類增長22.2%,傢俱類增長34.2%,日用品類增長42.4%,煙酒類增長21.3%,糧油、食品類下降7.9%。 [22] 
房地產業
2022年,寧陝縣房地產開發投資4.62億元,比上年下降3.6%;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6.07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期房銷售)面積18598平方米,無待售商品房。 [22] 
郵電通信
2022年,寧陝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559萬元,增長18.9%,其中快遞業務量108718件。電信業務總量2.17億元,增長7.2%。年末固定電話用户5670户;移動電話用户84984户,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户46344户。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户33587户。實現智慧鄉村(光網)村村通。 [22] 
旅遊業
2022年,寧陝縣接待國內遊客38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2.92億元,接待人次及旅遊收入比上年下降。無旅遊外匯收入。 [22]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5.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9%,比年初增加5.47億元,其中:住户存款40.47億元,增長15.6%,比年初增加5.5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比年初增加1.57億元。 [22] 
保險業
2022年,寧陝縣保險市場保費收入6268.7萬元,比上年下降0.1%,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4100.0萬元,比上年下降3.4%;財產險保費收入2168.7萬元,增長6.7%。財產險賠付1849.3萬元;人身險公司理賠支付330萬元(不含滿期給付)。 [22] 

寧陝縣交通運輸

寧陝縣交通

民國年間,陝西省計劃修建西安至石泉公路,勘測和編制了工程預算計劃,但沒有實施。
1956年4月19日,寧陝縣開始修建第一條公路——石(泉)寧(陝)路,當年成立工程隊,抽調上路民工446人。1957年3月,由石泉、寧陝兩縣聯合成立石寧路工程處,實行全線統一指揮,以縣為單位成立了兩個施工大隊。1958年5月1日正式通車,全程71千米。
1958年,陝西省交通局決定修建西萬公路。由省公路局工程處第三工程隊施工,寧陝縣予以配合。1958年9月開工,1959年10月通車。在西萬公路帶動下,1958—1965年期間,寧陝縣先後修建了關賈(關口至賈營)、沙黃(沙坪至黃金)、華獅(華嚴至獅子壩)等架子車路。1965年8月曾動員修建沙小(沙坪至小川)架子車路,但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僅修建了一部分架子車路和民間小橋。
為支援“三線”建設,1970年6月29日動工修建關口至上壩河新礦林場的公路共20千米,經過6個月的“會戰”,於年底竣工通車。1971年以後,又先後修建了關(口)鐵(爐壩)公路、黃(花嶺)豐(富)公路。
1976年3月以後,為加強寧陝縣公路建設的步伐,計劃在1977年實現全縣社社通汽車,學習推廣鎮坪縣修建山區公路的經驗,修建湯油、沙小、筒五、四柴、華獅、船竹等公路,出現了全縣區、社築路“大會戰”,到1979年實現了社社通公路。通公路的大隊91個,佔全縣大隊總數的63%。通公路的生產隊297個,佔全縣生產隊總數的53%。到1985年底,全縣已有公路33條,總里程702.452千米。其中幹線公路2條147.2千米,地方公路11條257.93千米,林區專線公路10條217.30千米,村、組簡易公路10條80千米。以上公路,除黃豐公路因路基路面太差不能正常通車,西萬公路和地方支線公路均能晴雨通車。
寧陝縣境內210國道縱貫,鄉村公路、林區公路四通八達,各種公路里程共計1217千米,公路密度達0.33千米/平方千米。2007年,縱貫縣境南北的西(安)漢(中)高速公路開通。
户縣經洋縣至勉縣高速公路是國道主幹線(GZ40)二連浩特至河口在陝西境內的一段,是陝西省“米”字型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路北起户縣澇峪口,接已建成通車的西安至户縣高速公路,途經户縣、寧陝、洋縣、佛坪、城固、南鄭、漢台、勉縣等8縣(區),南止勉縣元墩,接在建的勉縣至寧強高速公路。路線主線全長258.65千米,全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根據地形條件分級設計計算行車速度60—100千米/小時,路基寬度20—26米,全封閉,全立交。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境內公路總里程1595.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1.4千米,普通國省幹線公路228千米,縣鄉村道1222.5千米。 [22] 

寧陝縣運輸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民用車輛擁有量1651輛(不包括外縣牌號),其中,載客汽車33輛,載貨汽車92輛。普通摩托車5348輛,輕便摩托車是542輛。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共有7路公交車路,實有公共營運車輛13輛。2022年,寧陝縣全縣公路運輸總週轉量比上年增長2.1%。 [22] 

寧陝縣社會事業

寧陝縣科技事業

2022年,寧陝縣無地方登記的科技成果。2022年,寧陝縣簽訂各類技術合同37項,均為技術服務合同,合同成交總額3625.16萬元。2022年,寧陝縣專利申請量14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11件。2022年,寧陝縣專利授權量13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12件。 [22] 

寧陝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共有學校27所,其中普通中學5所(高中階段1所;初中階段4所,含蒲河九年制學校),小學22所(未含小學教學點4個)。22所小學在校學生4035人;普通中學在校生2677人(其中初中1772人、高中905人);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初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100%。全縣共有教職工人數883人,其中專任教師741人(小學362人、普通中學230人)。全縣共有幼兒園22所,其中普惠性幼兒園21所,佔95.45%。在園幼兒(含附設幼兒班)1610人。 [22] 

寧陝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1個,縣級文化館1個,鎮級圖書館、文化站11個,無羣眾藝術館、博物館。全縣共有電影院1個。有廣播電視台1座。全縣擁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個,館藏87個全宗,館藏資料2萬冊、館藏檔案48853卷、39828件。 [22] 

寧陝縣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共有體育健身場所112個,其中:村級體育健身工程68個,體育部門體育設施2個,鄉鎮健身設施11個,社區體育健身設施3個,學校體育設施28個。2022年,寧陝縣共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5場次,新增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0名。全縣體育彩票銷售網點5個,專營店4個,佔銷售網點80.0%。2022年,寧陝縣銷售金額共406.41萬元,比上年392.78萬元增長3.5%。 [22] 

寧陝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共有擁有衞生健康機構84個,其中,醫院2家,衞生院14家,村衞生室65家。全縣共有牀位400張,其中,醫院病牀250張,衞生院病牀150張。共有衞生人員579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485人,衞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208人,註冊護士205人。 [22] 

寧陝縣社會保障

2022年,寧陝縣新增城鎮就業673人,登記失業277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76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40人。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623人(含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其中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8035人(含企業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0682人。2022年,寧陝縣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50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441人。全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65723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065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8658人。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4652人。
截至2022年末,寧陝縣共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有8個,其中,公辦民營的老年公寓1個,現有敬老院7個,共有牀位1248張。城鎮居民低保對象165户258人,農村居民低保對象2190户4250人。農村特困救助供養人員(五保户)1128人,城鎮特困救助供養人員34人。2022年,寧陝縣城鄉臨時救助5806人次,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64人次。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2231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1707人。全縣共有孤殘兒童1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3名,農村留守兒童236人,困境兒童492人。福利彩票銷售915.5萬元。 [22] 

寧陝縣環境保護

2022年,寧陝縣中心城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二級以上天數363天,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微克/立方米,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出縣斷面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22] 

寧陝縣安全生產

2022年,寧陝縣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比上年減少2起。兩年來生產安全事故均無直接經濟損失,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22] 

寧陝縣平安建設

2022年,寧陝縣省級平安建設滿意度99.87%,市級平安建設滿意度97.45%。 [22] 

寧陝縣風景名勝

老城城隍廟
城隍廟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廟宇,位於210國道183千米處,縣城北5千米,長安河中的沙洲上,四面環水。始建於乾隆五十年(1786年),是陝南唯一一座保存完好、設計獨特的廟宇。每當明月當空,左右兩河,銀波盪漾,相映生輝。故此,有“月鏡雙輝”的美名。數百年來,城隍廟仍完好無損,這就引出了“金鴨浮舟”的傳説。城隍廟的基座是由巨石砌成,高出河面一米五左右。地形為南北兩頭逐漸縮尖,中斷開闊而伸長,南北長172.5米,東西寬33.5米,佔地約10畝。
秦嶺大峽谷漂流
寧陝秦嶺漂流是陝西省首家採用蓄水漂流的項目。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漂流點。寧陝秦嶺漂流位於寧陝縣廣貨街鎮鐵橋(西萬公路即210國道1020千米)處,漂流河段起點鐵橋(海拔1019米),終點向坪,全長約9千米;落差150米;平均比降1.5%,是中國海拔最高的漂流點;河牀最窄處寬20米,最寬處180米;河谷主要為“V”字型,兩岸高山相峙,村落民舍較少,具有“險、幽、野、靜、秀”等特點。
秦嶺朝陽溝旅遊
寧陝縣境內的秦嶺山中,有個叫朝陽溝的地方,這裏有處山嶺被當地老百姓戲稱為“花果山”,因為那裏是金絲猴的“風水寶地”。山嶺海拔大約1300米左右,南面朝陽一側地勢陡峭,針葉、闊葉、灌木、草叢等植被自上而下梯次密集分佈,很多樹木都被藤蔓纏繞。一條溪水從大山深處流經溝底。還有半山腰中一處山洞,在樹林中隱隱綽綽。
天華山自然保護區
陝西天華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中段南坡,東、南同省寧西林業局接壤,西鄰佛坪縣,北與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秦嶺主脊為界。保護區東西寬約17.3千米,南北長約24.5千米。保護區總面積25485公頃。保護區現有野生種子植物1528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9種,其中Ⅰ級保護1種,Ⅱ級保護8種;列入陝西省重點保護植物14種;野生脊椎動物227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28種,其中Ⅰ級保護6種,Ⅱ級保護22種;已知昆蟲2788種,是秦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天華山自然保護區是秦嶺大熊貓六大種羣分佈區之一——天華山種羣的核心分佈區,在大熊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秦嶺中段南麓腹地,距省會西安148千米,距寧陝縣城13千米。公園於2003年7月經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2006年11月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佔地10726公頃,園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8%。值得一提的是公園的最高峯—平河梁(海拔2868米),同時也是陝西南部的最高山峯。森林公園內物種豐富,地理分異明顯,生態系統和動植物種類豐富而特殊,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9種,其中包括秦嶺冷杉、紅豆杉、水杉、連香樹、水曲柳、七葉樹、秦嶺紅杉等具有科學意義和經濟價值的植物種類。森林公園處於古北界和東洋界動物種類的交匯和過渡地帶,是中國動物區系最為豐富地區之一。
寧陝南夢溪
南夢溪藏於終南山腹地寧陝縣江口鎮沙坪村大堰溝西溝,西安西南114千米,210國道1047千米西側,距西漢高速出口45千米,主幹流溪長8千米,總面積12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9.9%,有山峯128座,大小溪水48條,瀑布86處;有麝鹿、黃麂、狗熊、紅腹錦雞、雉雞、狼、豹子、羚牛、鹿、麻羊、大鯢、豪豬等珍稀野生動物,其中極具美學觀賞價值的紅腹錦雞,區域內已超過2萬隻。有黃檀樹、紫檀樹、野生蝴蝶蘭、木本茉莉、食人花、野生茶樹、野生白玉蘭、藤蔓木瓜、野生棗皮、野生杜仲、紅豆杉、迎春、細辛、苦竹等植物。

寧陝縣地方特產

寧陝天麻
寧陝天麻 寧陝天麻
寧陝天麻,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寧陝天麻呈長橢圓形,略扁,皺縮而彎曲;上端帶有枯乾的杆莖,下端呈凹陷圓盤圈狀根痕,帶數枚膜質鞘;外表呈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常有淺色片狀的外皮殘留,多縱皺,可見數行不明顯的鬚根痕組成橫向環紋;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寧陝天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10] 
寧陝豬苓
寧陝豬苓 寧陝豬苓
寧陝豬苓,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寧陝豬苓個體肥大,色澤烏亮無夾砂。菌核呈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部分有分枝,表面皺縮或有瘤狀突起。體輕,質硬,斷面白色或淺黃色、淺黃褐色。無臭,味甘淡。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寧陝豬苓”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10] 
寧陝香菇
寧陝香菇 寧陝香菇
寧陝香菇,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寧陝香菇,表面菱色、淺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鱗片,而邊緣往往鱗片色淺至污白色,有毛狀物或絮狀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細密,菌褶白色,密、彎生、不等長。
2008年11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寧陝香菇”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11] 

寧陝縣著名人物

唐洪濱
唐洪濱,1912年7月生,1935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南京雷達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預警學院)物資部副部長;浙江半山鋼鐵廠設備處處長,衢州化工廠顧問。 [12] 

寧陝縣榮譽稱號

2013年9月,寧陝縣入選首批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 [13] 
2013年10月,寧陝縣入選陝西省教育強縣。 [3] 
2017年,寧陝縣入選國家園林縣城。 [4] 
2019年,寧陝縣入選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第一批)。 [5] 
2020年6月,寧陝縣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 
2020年7月,寧陝縣被重新確認為2019年國家衞生縣城。 [1] 
2021年1月,寧陝縣入選陝西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14] 
2021年11月25日,入選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擬保持稱號地區。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