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谷遺址

鎖定
寧谷遺址位於安順城區以南6公里的寧谷鎮,為漢代古牂牁郡治所,年代為西漢至東漢。
遺址分建築、陶窯和墓羣三個部分。佔地約10萬平方米,出土了木櫝、長樂未央瓦當等重要文物,對於西漢中央在西南地區統治權轄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2006年5月25日,寧谷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寧谷遺址
位    置
貴州安順以南6公里的寧谷鎮
漢墓數量
160座
時    期
西漢末至東漢初
批准單位
國務院 [1] 
編    號
Ⅰ-185  [1] 
批准文號
國發〔2006〕19號 [1] 

寧谷遺址出土文物

寧谷遺址 寧谷遺址
該遺址發掘獲得大量漢代文物乳釘幾何紋方磚、秦半兩、漢五銖、大泉五十等圓形方孔小錢;金器、銅器、鐵器、陶器、木器等生產、生活軍事用器數百件。從出土的文物來看,遺址可推斷為西漢末(淮陽王劉玄)至東漢初(光武帝劉秀)時期。

寧谷遺址研究

上世紀70年代,一個在地下沉寂兩千餘年的古漢遺址浮出水面。在安順市西秀區寧谷鎮連續發掘出土了大量漢代遺物,包括幾何紋方磚、秦半兩、漢五銖、大泉五十等圓形方孔小錢,金器、青銅器、鐵器、陶器、木器等生產、生活用器數百件。之後,這片不大的地域成了貴州考察和研究漢代歷史的寶庫。
特別是1996年出土的“長樂未央”瓦當、鐵鏡、青銅龜燈,為西漢末至東漢初時期的官方專用物品,這次發掘,還首次發現了貴州唯一一片木牘。經過30餘年不間斷的努力,發掘的漢墓有32座,經專家確定在大寨、龍潭、潘孟、白泥、上苑、龍潭坡、龍泉寺、跑馬地等七八個村有漢墓120餘座,估計有千餘座;上苑龍泉寺南分佈磚瓦窯50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陶窯;在龍泉寺西南的開闊田野下,存在一個規模為9萬平方米的建築羣遺址。
如此三位一體的漢代遺址為西南考古史上所罕見。於是人們把眼光投向兩千多年前的西漢,通過分析大量史料後,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為漢代中央集權的第一個地方政權——牂牁郡,其郡守治所是否就建立在這片土地上?
經過出土文物與史籍相印證,省內外歷史學界的不少專家們認為:在安順寧谷發現的漢代遺址,規模大、規格高、範圍廣,漢文化氣息濃厚,無疑是貴州古代最大的漢遺址。
據《華陽國志》所載,從西漢到東漢,牂牁郡轄地人口狀況分別為:西漢24219户,人口153360人;東漢31523户,人口167252人。從今天的角度分析,牂牁郡轄地雖廣,但人口狀況有限。象寧谷這樣擁有9萬平方米建築遺址的地方,在貴州絕無僅有。因此推斷,寧谷在當時是大規模的人口聚居地,已經具有郡城的規模,也就是説寧谷應該是牂牁郡首府所在地。
翻開歷史典籍,同夜郎一樣,牂牁是安順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識。如果將漢代牂牁郡的建立作為一塊凸現於歷史的文化高地的話,那麼在此之前和之後的數百年裏,其演化的過程同樣充滿曲折。

寧谷遺址歷史沿革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漢帝國向西南開疆拓土,出兵滅南越國,回師除掉且蘭國,沒有裁除夜郎國,在頒夜郎王印前,在夜郎國地置牂牁郡,行中原郡縣制。於是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地方政府在這塊土地上出現。
到公元前28—25年,牂牁郡太守陳立滅掉夜郎王興之後,夜郎國的歷史結束,牂牁郡完全取代了夜郎國。
牂牁郡的設置範圍大體上是古夜郎的範圍。根據《漢書》和《後漢書》的記載,西漢轄17縣,東漢轄16縣,範圍基本上是一致的,大體包括今天貴州的西部,廣西的西北角,即現廣西百色地區,雲南的東南部,《安順府志》稱“幾有貴州之全,規雲南四之一,粵南五之一”。
西漢、東漢歷經四百餘年,作為牂牁郡首府的安順,在大漢帝國西南版圖上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牂牁郡的歷史是安順繼夜郎國之後的又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在激烈的社會變化中,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頑強地與自然作鬥爭,創造了矚目的文化。寧谷古漢遺址為我們提供了漢代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信息,它説明兩漢時期的安順已進入青銅時代,從在漢代牂牁郡轄地範圍內發現的漢代青銅器看,種類繁多。生產工具有钁、鋤、犁、鏵口、鑿;兵器有戈、矛、鏃;生活用具有鍪、貯貝器;樂器有、鼓、羊角鈕鍾;雜用器具有刀、鑽、魚鈎。此外尚有鈎、鎧甲、甲臂、扣飾、鈴、手鐲、耳環、髮釵、帽飾等裝飾品。説明西漢時青銅器已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軍事等社會各個方面。自武帝始,隨着兩漢對西南的開發,大批移民進入貴州,帶來了先進的文化,生產力得到巨大改變。
農業是牂牁的主要經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稻穀。考古部門不僅在黔西北戰國至西漢中期的土著居民墓葬中,發現了稻穀與大豆的遺蹟,還從當時屬牂牁郡管轄的興義漢墓中出土了一座水田稻作模型。
《史記·西南夷列傳》説:其地“椎結、耕田、有邑聚”。《華陽國志》説這裏的人“畲山為田”。《漢書》記載屬牂牁郡管轄的鈎町國,曾向漢王朝“入粟千斛”;又説漢軍與夜郎交戰時,採用“攻絕其水道”之法。凡此種種,都足以證明牂牁農業文明的發達程度。
為開發西南諸地,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漢朝廷即決心打通西南夷道,形成一條由巴蜀經夜郎通往南越的通道。交通的改善和邑聚的興起,是夜郎商業活動的基礎。牂牁與巴蜀、南越與之間已有商業往來。從寧谷漢代墓葬中出土的半兩錢和五銖錢,也是牂牁對外商業交往的一種證據。
多年來的考古發掘證明,牂牁的製造業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大量出土的青銅器和漆器,製作精細,造型優美,紋飾繁縟。
1956年到1958年修紅楓湖水庫時,在清鎮、平壩交接的琊瓏壩、尹關一帶,文物考古部門發掘了一批漢代墓葬,出土若干珍貴文物,其中琊瓏壩出土的漆耳杯3件、漆盤2件,根據上面的銘文考定是供皇室使用的御用物品,為兩漢之交牂牁郡大姓龍、傅、尹、董氏歸附光武帝劉秀所得賞賜。由此可見,以今安順為中心的漢代牂牁郡兩千年前已經存在一種繁榮景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