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鎖定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位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為滇南要衝,與思茅、墨江、江城、景谷、鎮沅五個區(縣)山水相連,北距離省會昆明市370公里,南距離市政府駐地思茅區33 公里。全縣轄6鎮3鄉、85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9.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55.5%;轄區總面積3670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96.8%。 [1]  [39]  寧洱縣全境皆山,地貌縱橫交錯,地質構造屬喀斯特地貌。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兼有熱帶、中亞熱帶、南温帶等氣候類型。 [1-2]  截至2023年末,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15.55萬人。 [44] 
2020年9月,被授予雲南省“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5] 
2020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億元;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8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9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含農户)6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8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5000元、13000元。 [39] 
中文名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中國 雲南省普洱市
地理位置
雲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
面    積
3670 km²
下轄地區
寧洱鎮、磨黑鎮
政府駐地
寧洱鎮
電話區號
0879
郵政編碼
665000
氣候條件
兼有熱帶、中亞熱帶、南温帶等氣候類型
人口數量
15.55 萬(2023年末)
著名景點
普洱山
著名景點
錦袍山公園
民族團結園
觀音山
火車站
寧洱站 [36] 
車牌代碼
雲J
地區生產總值
68 億元(2020年)
方    言
普洱方言(漢)、哈尼、彝
建立時間
1729年
名    人
楊麗坤
行政代碼
530821
曾用名
普洱縣
途經鐵路
玉磨鐵路 [36] 
人    口
162711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建制沿革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寧洱縣境為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屬地。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滇國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將勢力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境內設置縣(據點),“勐達光”(哀牢國)向西退讓;今寧洱縣境成為自由地
公元69年,“勐達光”(哀牢國)歸附漢朝、其地置永昌郡,先前在“勐達光”境內設的縣(據點)由益州郡劃入永昌郡;今寧洱縣境屬永昌郡。
公元225年,蜀漢分建寧、越雋、永昌三郡地置雲南郡;今寧洱縣境屬雲南郡。
公元271年,西晉將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合置寧州;今寧洱縣境仍屬雲南郡。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之後的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逐步退出雲南高原,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 [2]  今寧洱縣境成為傣族土目自治領地。
寧洱縣行政區劃
寧洱縣行政區劃(8張)
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龍”(漢譯“南詔國”)政權;公元765年,“勐舍龍”(南詔國)在“勐谷”(景東盆地)設銀生節度、統轄“勐谷”及其以南地區,“領有銀生城、開南城、威遠城、奉逸城、利潤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撲敗、通遺川、河普川、大銀孔等地”;今寧洱縣境屬銀生節度奉逸城。 [2] 
公元937年,前“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谷”置銀生節度;公元1096年,大理國廢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設八府、四郡、四鎮; [2]  今寧洱縣境先屬銀生節度、後屬威楚府步日部。
公元1254年,大蒙古國滅大理國;公元1256年,在大理國直轄地區設萬户、千户、百户等各級軍事轄區, [1]  穩定大理國局勢後便轉攻南宋;公元1274年,元朝(原大蒙古國)在大理國故地設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廢萬户、千户、百户等軍事轄區,設路、府、州、縣等各級行政區,同時平定前大理國外圍屬地;公元1288年,元軍平定前大理國威楚府南部的羅盤、馬籠、步日、思麼、羅醜、羅陀、步騰、步竭、台威、台陽、設棲、你陀等十二部設元江路, [1]  今寧洱縣境屬元江路步日部。
公元1301年, [2]  “勐泐”(車裏軍民府)傣族土目攻佔元江路所屬的羅陀、步騰等部(今思茅區西、江城縣西), [1]  元江路將步日、思麼等部設普日思麼甸長官司(今寧洱縣、思茅區東、江城縣東); [6]  公元1360年,普日思麼甸長官司長官父子、兄弟因承襲問題相互攻殺, [7]  普日思麼甸長官司等於廢置; [8]  今寧洱縣境屬元江路普日思麼甸長官司。
公元1382年,明朝擊垮雲南的元朝勢力設雲南都指揮使司(軍事機構)與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機構),前元江路改設元江府,前普日思麼甸長官司所轄的把邊江流域劃入元江府、瀾滄江流域劃入車裏軍民府;今寧洱縣境分屬元江府、車裏軍民府(後改車裏宣慰司)。 [1] 
公元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仍沿明制設元江府、車裏宣慰司; [1]  公元1729年,清朝析車裏宣慰司瀾滄江以東轄地設普洱府; [2]  公元1732年,元江府下設他郎廳;公元1735年,普洱府下設寧洱縣、思茅廳; [2]  今寧洱縣境的把邊江流域屬元江府他郎廳、瀾滄江流域屬普洱府寧洱縣。 [7] 
寧洱縣地圖 寧洱縣地圖
公元1913年,民國政府裁府,在全國推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元江府他郎廳所屬的把邊江流域劃入寧洱縣, [2]  寧洱縣改名普洱縣, [2]  上屬滇南道; [2]  公元1914年, [2]  滇南道改為普洱道,普洱縣複名寧洱縣, [7]  上屬普洱道;公元1929年, [2]  民國政府裁道, [2]  縣一級行政區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 [1]  寧洱縣先後歸雲南省第十二區、第十五區、第六區、第八區、第一區、第四區、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管轄。 [2] 
公元1949年,共產黨在寧洱縣成立人民政府, [2]  上屬寧洱專區。公元1951年4月,寧洱專區改為普洱專區,寧洱縣改為普洱縣,普洱專區行署駐普洱縣。 [2]  公元1953年3月,普洱專區改為思茅專區,行署駐地由普洱縣遷至思茅縣。 [2] 
1955年6月,普洱縣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3月,普洱縣通關區(面積361平方千米)劃歸墨江縣。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撤銷思茅縣,將原思茅縣的行政區域並歸普洱縣(1958年11月撤併)。1970年,思茅專區改為思茅地區,普洱縣屬思茅地區。1981年5月9日國務院批覆設立思茅縣。 [9] 
1985年6月11日國務院批覆撤銷普洱縣,設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以原普洱縣的行政區域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12月15日正式成立。
2003年10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思茅地區,設立地級思茅市,普洱縣屬地級思茅市。
2005年,普洱縣撤銷鳳陽鄉併入寧洱鎮;撤銷把邊鄉併入磨黑鎮。
2007年1月21日,國務院批准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4月8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正式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地理環境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位置境域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為滇南要衝,與思茅、墨江、江城、景谷、鎮沅五個區(縣)山水相連。縣政府駐寧洱鎮,北距離省會昆明市370公里,南距離市政府駐地思茅區33 公里。全縣總面積3670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96.8%。 [1]  [10]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地形地貌

寧洱縣全境皆山,地貌縱橫交錯,地質構造屬喀斯特地貌。 [1]  寧洱縣地處橫斷山脈南段。東西遙對的把邊江和小黑江沿縣界呈帚狀向南擴展,無量山脈縱穿南北,形成分水嶺。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海拔差距大,平均每公里海拔高度下降22米。最高點為梅子鄉與景谷縣交界的幹壩子大山,海拔為2851.1米;最低點為黎明鄉窯房把邊江與勐野江的合江口,海拔551.7米。 [2]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氣候

寧洱縣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兼有熱帶、中亞熱帶、南温帶等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温18.2℃,最熱月(6月)平均氣温22℃,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12℃,無霜期334天,年均降雨量1414.9毫米,5月至10月為雨季。年平均日照時數1921.2小時。 [2]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自然資源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生物資源

截止到2014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現有林地面積425.5萬畝,森林覆蓋率74.04%,活立木畜積量2076萬立方米。
截止到2014年,寧洱縣野生動物種類有獼猴長臂猿金絲猴、黑熊、鹿、野豬、豹、岩羊、穿山甲、蟒蛇、靈貓綠孔雀錦雞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11] 
寧洱縣野生菌類有大紅菌、羊肝菌、雞樅、奶漿菌、見手青、馬屁泡、掃把菇等。 [40]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水能資源

截止到2014年,寧洱縣境內河流縱橫交錯,長5千米以上的有121條。水能藴藏量53.68萬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16.1萬千瓦。 [11]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4年,寧洱縣有銅、鐵、鉛、鋅、岩鹽、煤等礦藏資源。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土地資源

截止到2014年,寧洱縣轄區總面積3670平方公里,熱區土地面積240萬畝,佔44%,宜林、宜農、宜牧荒山灌叢175萬畝,耕地面積37萬畝,人均佔有耕地面積2.5畝。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林業用地面積284103.4公頃,佔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土地總面積77.42%,人均林業用地面積22.9畝。 [6]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4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轄6個鎮,3個鄉,85個村民委員會,4個城鎮社區:寧洱鎮磨黑鎮同心鎮德化鎮勐先鎮梅子鎮普義鄉黎明鄉德安鄉 [4]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口民族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口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户籍人口19.32萬人,常住人口18.57萬人。
2016年12月,全縣總人口19.2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78萬人。 [12] 
2017年9月,全縣總人口19.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55.5%。 [1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162711人。
截至2023年末,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15.55萬人。 [44]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9個鄉(鎮)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88101人,佔總人口的47.4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97618人,佔總人口的52.56%。其中,哈尼族人口為45998人,佔總人口的 24.77%;彝族人口為35726人,佔總人口的19.24%;拉祜族人口為1911人,佔總人口的1.03%;佤族人口為361人,佔總人口的0.02%;傣族人口為6442人,佔總人口的3.47%;布朗族人口為223人,佔總人口的0.01%。 [7]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經濟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

工業區
工業區(2張)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GDP)35705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9783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7.3%,拉動GDP增長1.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9969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9.4%,拉動GDP增長7.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2729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7.2%,拉動GDP增長2.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2.5%。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2年的26.6:37.1:36.3調整為25.1:39.2:35.7。按常住人口計算,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均生產總值(GDP)達到18832元,比2012年增加1971元,同比2012年增長11.7%。 [8]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四大支柱產業“茶葉、林業、建材業、電力”創總產值239447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5.6%。其中:茶產業創總產值77984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4.3%;林產業創總產值73506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7.3%;建材業創總產值33473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10.0%;電力產業創總產值54484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74.8%。 [8] 
2015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42.67億元,財政公共預算收入3.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5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5元。 [3] 
2020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億元;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8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9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含農户)6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8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5000元、13000元。 [39]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第一產業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4611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7.5%;其中:農業產值72754萬元,增長6.8%;林業產值21606萬元,增長5.2%;牧業產值47155萬元,增長11.1%;漁業產值9720萬元,增長2.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376萬元,增長4.4%。 [8]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29615畝,比2012年增加229畝;同比2012年增長0.05%;實現糧食總產量8.9萬噸,同比2012年增長7.4%。 [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第二產業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實現工業增加值7873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2年增長19.5%;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7637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21.1%。其中:輕工業增長16.5%,重工業增長64.8%。 [8]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25102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1.4%,其中第一產業投資80446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1.9倍;第二產業投資83581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6.0%;第三產業投資161075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3.1%。施工項目119個,同比2012年增長75%;本年新開工項目110個,同比2012年增長71.9%。 [8]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50691萬元,比2012年增長21.6%。 [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第三產業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863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3.7%。從銷售地域看,鄉村消費增長快於城鎮,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361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4.2%;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1503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3.6%。從經濟成份看,非公有經濟增長快於公有經濟增長。非公有經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565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4.9%;公有經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214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6.3%。 [8]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全年共接待遊客90.499萬人次,同比2012年增長36.7%,實現旅遊收入6.2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7.6%。 [8] 
截止到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61935萬元,比2012年增加52971萬元,增長17.1%;其中:個人儲蓄存款餘額為252099元,比2012年增加31954萬元,增長14.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44143萬元,比2012年增加29977萬元,增長14.2%。按常住人口計算,2013年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13296元,比2012年11648元增加1648元。 [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社會事業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基礎設施

2004年,寧洱縣開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13] 
2004年到2012年,寧洱縣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投資2294.45萬元,建成了寧洱鎮曼連村、德化鄉乾田村、黎明鄉窯房等13個移民新村。 [13] 
2012年,距寧洱縣城有60公里的糯扎渡庫區寧洱碼頭開工,設置1個碼頭,5個停靠點,預算總投資2691萬元。 [14] 
2013年,寧洱縣實施寧洱鎮寬宏村困鹿山組和同心鄉大凹子村熊腳組兩個易地扶貧搬遷點項目。 [13] 
2004年到2013年,僅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建蓋安居房723幢,建築面積28960平方米;建蓄水池26個644立方米,架飲水管網63.08千米和輸電線路30.95千米,改擴建村組串户路29.6千米,建524口沼氣,完成農田灌溉溝渠建設27千米和中低產田改造4877畝。 [13] 
2013至2015年,全縣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學校改造等項目共投入資金9806.4萬元,學校D級危房全部拆除,完成教育工程項目建築總面積52336平方米。 [12] 
止2015年底,完成了新一輪的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全縣所有鄉(鎮)集鎮規劃編制工作,全縣1263個自然村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通過市級驗收,村莊規劃實現全覆蓋。縣城規劃核心區面積19.56平方公里,縣城建成區面積達.5平方公里,城市公共綠地面積達204.24萬平方米,城區綠地覆蓋率達40%。 [3] 
2019年底,全縣累計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30件,共有8000多公里的鄉村供水管網。原水窖水、自流水、山泉水等飲水取水用水方式全部被淘汰,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9.85%,水質抽樣檢測合格率為94.2%。 [15] 
2020年底,寧洱縣實現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無害化公廁全面覆蓋,85個行政村已建成水衝式公廁172座。 [3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科技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279期79145人次;全年共組織實施省、市科技項目9項,投入資金85萬元;組織專利申請52件。 [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教育

1729年,寧洱設學官,之後先後創辦廟學、書院、省立師範等。 [12] 
1902年,創辦普洱中學,普洱中學是雲南省第一所開設新學課程的百年老校。 [12] 
1995年,普洱縣實現了“普及六年義務教育”。 [12] 
2000年,普洱縣普及實驗教學工作通過省、地兩級評估驗收為合格。 [12] 
2010年,寧洱縣“兩基”工作順利通過了“國檢”,並被雲南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兩基”先進單位。 [12]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20張)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有各級各類學校63所,其中:普通中學11所,在校學生7837人;其中高中生2403人,初中生5434人,專任教師684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649人,專任教師49人;普通小學44所,在校學生10830人,專任教師1255人;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3918人,專任教師180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3%;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2.4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4.14%。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共774人蔘加普通高考,一本上線27人,二本上線99人,三本上線163人,一專上線79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高考綜合上線率達99.32%,本科上線率達38.15%。初中學業水平測試質量穩步上升。700分及以上365人,727分及以上274人,800分及以上53人,普洱中學兩考生以總分841名列普洱市第一名;小學教學質量穩居普洱市第三名。 [8] 
2016年,寧洱縣共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57所,在職教職工1743人,專任教師1677人,全縣義務教育學校總佔地面積74.3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1.86萬平方米,基本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 [12]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文化

普洱洞經音樂於清朝雍正設普洱府時期傳入,幾經演變流傳至今。 [16] 
1995年4月,普洱縣(今寧洱縣)恢復成立普洱洞經音樂團,是以傳承洞經古樂為主旨,兼備多種文化藝術功能的羣眾組織。 [16] 
2013年10月,普洱洞經音樂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審定為雲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16] 
崖羊山電站
崖羊山電站(2張)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有文化館、圖書館各1個,藏書4.86萬冊,鄉(鎮)文化站9個,全年開展藝術門類培訓、廣場舞培訓、禮儀歌曲等免費培訓60餘場次,參與1.3萬人次。2013年共為農民羣眾放映免費科教電影1019場,觀眾人數達20.9萬人次。競技體育在地區級比賽中取得1金2銀4銅。全年報送的新聞中央電視台採用2條;省電視台採用10條,市電視台採用187條。寧洱新聞播出155期,1012條。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有廣播電視轉播台1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7.8%,電視綜合覆蓋率98.8%,有線電視用户16767户,數字電視用户2156户。 [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衞生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3張)
2013年,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共有衞生機構18個,衞生機構病牀位720張,比2012年增加13張;其中縣醫院病牀位547張,衞生院病牀位173張。擁有專業衞生技術人員846人,比上年增加110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314人;護理人員320人。每萬人擁有醫生人數17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健康運行,全年共有14.64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65%,參合標準由上年的人均290元提高到340元。傳染病發病率為161.94/10萬;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6.46%。 [8]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交通

寧洱地處普洱市中部,境內交通運輸唯有依託公路。因有國道213線縱貫寧洱全境,國道323線又於縣城北郊與213線相銜接。
至2008年11月止,寧洱縣境內公路通車裏程達1182.64公里(不含村道1607公里,其中:進入國家數據庫334.93公里),其中:國道、省道、省管縣道243.97公里,縣道200.62公里,鄉道588.41公里,專用公路79.64公里。公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0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58.5公里。 [17] 
止2015年底,縣、鄉、村公路通車裏程達3687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887公里。85個村委會實現硬化通達。 [3] 
2017年7月,寧洱縣境內公路通車裏程達4082.17公里,公路密度為111.23公里/百平方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213.5公里。 [18] 
2021年12月3日,寧洱火車站開通運營,結束了寧洱縣不通火車歷史。 [42-43]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旅遊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

寧洱各景色之間距離不超過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龍潭、龍洞、太乙洞、温泉旅遊線;向北有東洱河水庫、松山自然保護區、觀音山、小黑江旅遊線,且民族團結紀念園已建成開園。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主要景點

遠眺普洱山(2018年攝) 遠眺普洱山(2018年攝) [19]
普洱山屬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因位於古普洱府西城門外,俗稱“西門巖子”,海拔1838.3米,與縣城相對高差518.8米。寧洱人常説:先有普洱山,後有普洱茶。據《元江府志》記載,普洱山歷史上是出產普洱貢茶的名山,所產茶性温味重,異於他產,名普洱茶,道府官員用以入貢,稱為“眾茶之冠”。 [20] 
茶馬古道源頭地理標識 茶馬古道源頭地理標識 [21]
自唐宋時期“茶馬互市”始已形成,是以古普洱府(今寧洱縣城)為中心向國內外輻射出的馬幫驛道,馬幫驛道又是以販運普洱茶為主的民間商貿通道,在古代是中國西南地區面向國內外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所以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在寧洱境內現存的茶馬古道遺址有三段,分別是茶庵塘茶馬古道、那柯里茶馬古道和孔雀屏茶馬古道。 [20] 
2015年6月,“茶馬古道源頭地理標誌”在寧洱縣茶源廣場落成,成為雲南省第二座地理標誌。 [22] 
茶馬驛站那柯里(2015年) 茶馬驛站那柯里(2015年) [23]
同心鄉那柯里村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與昆曼國際大通道隔河相望,整個驛站佔地大約70畝,四面環山,兩條小河相匯於此。那柯里在清朝光緒年間屬於關消汛塘之一,稱做“那柯里塘”,官府派出6名兵丁在這裏駐守。那柯里仍然具保存有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百年榮發馬店、碾子房、風雨橋還有當年馬幫用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遺物。2014年9月,那柯里村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歷史古村)之一。 [20]  [23] 
錦袍山公園山頂的東塔(也稱文筆塔) 錦袍山公園山頂的東塔(也稱文筆塔) [24]
困鹿山位於無量山南段餘脈,為瀾滄江水系和紅河水系的分水嶺。困鹿山歷史上為皇家專用貢茶園,貢茶的採摘和製作均由官府派兵監製。在最高海拔2271米、總面積10122畝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地域內,散落着千年以上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和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古茶樹,樹齡久遠,種類齊全,可謂茶葉自然博物館,是我縣發現的最大的古茶園,也是雲南省距離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樹最密集、種類最豐富、周圍植被最好的古茶園。 [25] 
寧洱縣城東山路的錦袍山公園大門(2017年6月) 寧洱縣城東山路的錦袍山公園大門(2017年6月)
寧洱城東的錦袍山,因地處古普洱府東城門外,俗稱“東門山”。錦袍山巔矗立寶塔,塔寓“天濟文昌”,輔助文化昌盛,自古普洱府讀書之人大考之前都要登山對寶塔頂禮膜拜,保佑上走為官仕途,“脱下布衣穿錦袍”,所以叫“錦袍山”。錦袍山多蘭萼,陰曆三月,各色蘭花盛開,古稱“東岑蘭萼”,也是“普陽八景”之一。山頂的寶塔當地人俗稱“東塔”,古稱“凌雲塔”、“文筆塔”,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塔高35.1米,共17層,為古普洱府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20] 
錦袍山公園有東塔、文化廣場、茶馬古道、風雨橋、文筆樓和茶園等景點。 [24] 
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 [26]
民族團結園佔地面積4437平方米,建有牌坊大門、古式六角碑亭、仿古彩繪主大樓、佛雕等建築,是一座集觀賞、參觀、教育於一體的園地。2003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雲南省第二批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8月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稱號。 [27] 
園內有“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民族團結誓詞碑,1951年元旦,普洱專區26種民族的代表和黨政軍領導剽牛、喝咒水盟誓,立下此碑,為滇南民族團結鑑證物。 [26] 
磨黑古鎮
2012年西嶺温泉 2012年西嶺温泉 [28]
磨黑古鎮是著名電影演員楊麗坤和全國英模張培英的故鄉。磨黑為傣語,以“磨”為井,“黑”為鹽,因產鹽而聞名。磨黑鎮歷史悠久,茶馬古道從鎮內經過,是解放前邊疆前往省城昆明乃至全國的十四個重要驛站之一。磨黑古鎮是革命老區,是解放思普地區的革命根據地。1997年4月,磨黑中學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列為國防教育基地。 [20] 
西嶺温泉古為“普陽八景”之一,位於縣城7公里處的陽廣河頭,温泉水質清澈見底,潭底數十眼突泉噴湧而出,水含硫磺,可治皮膚病,浴後周身舒爽。分為攀龍温泉和大自然温泉,不分冬夏水温約30℃—32℃。 [28] 
小黑江森林公園
小黑江是寧洱與景谷的天然分界線,向西南流入瀾滄江。小黑江森林公園距普洱縣城西約20公里,森林覆蓋面積10餘萬公頃,是國家1A級景點,也是雲南省自然生態保護得較好的林區之一。公園內修了普賢寺、茶聖祠、觀林亭等景點。
2012年觀音山 2012年觀音山 [29]
觀音山位於縣城東北約6公里處,古時這裏曾建有三層殿堂,供奉觀音菩薩、如來佛像,是時遊人如雲,香火旺盛。惜殿堂在“文革”期間毀於一旦,1987年4月,成立修復普洱觀音勝景理事會,在大殿原址重建廟宇。寺院內鳥語花香,寺外松林茂盛,殿後有山泉流水,半山坡松濤陣陣,環境異常清幽優雅。吃一頓寺院素齋,健康自然,是難得的享受。 [29] 
茶源廣場建於2005年,是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成立20週年的獻禮工程。茶源廣場以普洱茶文化為軸線,體現出“文化寧洱、風情茶鄉、普洱茶都”的精神風貌。整個廣場投資1600萬元,佔地82畝,是普洱市內最大的城市廣場。 [27]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歷史文化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文化

跳笙
“跳笙”,也叫“跳歌”或“笙歌”。意為邊吹笙邊跳和邊跳邊唱或邊奏邊唱,哈尼族稱“打跳”。寧洱的跳笙是流傳於以彝族和漢族為主的遍及多民族的一種民間歌舞樂藝術形式,遍佈全縣各鄉鎮。
跳笙有多種套路,各地有各地的跳法。從舞蹈上分,主要套路有:三跺腳、三腳笙、五跺腳、兩腳半、倒回龍、二折歌、斑鳩吃水、順江邊、白魚翻身、蒼蠅搓腳、合腳笙、綿羊四打、挖地笙等;從曲調和伴奏樂器上分類,可分為蘆笙調、嗩吶調和絃子調;從調式上來分,可分為徵調式和羽調式。
伴奏樂器主要是小三絃、葫蘆笙和嗩吶。 [30]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地方特產

普洱民族銀飾
磨黑香腸
寧洱山藥
磨黑檳榔芋
寧洱蛋糕
普洱茶  [31]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所獲榮譽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32]  2018年9月29日,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經雲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貧困縣。
2018年12月,入選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33] 
2019年7月,榮獲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34]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縣城。 [35] 
2020年9月,被授予雲南省“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5] 
2021年5月10日,入選雲南省第一批學校體育綜合改革試點縣名單。 [37] 
2022年11月,被列為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 [4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