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津街道

鎖定
寧津街道,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下轄街道,地處榮成市區東南部,東瀕黃海,東南與桃園街道毗鄰,南瀕黃海,西鄰東山街道,北瀕黃海。行政區域面積68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寧津街道總人口有22081人。 [1] 
1958年9月,成立公社;同年10月,更名寧津公社。1984年4月,屬寧津鄉。1989年12月,撤鄉,改置寧津鎮。2000年,鏌鋣島鎮併入寧津鎮。2005年,撤寧津鎮,將西南海、東南海、苑家、南夏家、前股家劃歸桃園街道,餘下的村莊置寧津街道。 [1]  截至2020年6月,寧津街道下轄1個社區、46個行政村。 [2] 
2011年,寧津街道財政總收入6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317萬元,比上年增長23.3%。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0.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00元。 [1] 
中文名
寧津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
地理位置
榮成市區東南部
面    積
68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4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寧津所村
電話區號
0631
郵政編碼
264312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魯K
人    口
22081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寧津街道建置沿革

寧津街道
寧津街道(1張)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境域屬榮成縣第六區;同年12月,改為第十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縮區設鄉,屬第七區的寧津鄉、東海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屬甲子山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劃歸石島特區,稱甲子山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改屬第十二區。
1951年3月,區下建鄉,屬第十二區的寧津、錢家、所東、馬家、東墩、濱海、渠隔等鄉。
1954年4月,石島縣成立,屬石島縣。
1956年2月,石島縣撤銷,復歸榮成縣。
1957年1月,屬甲子山區的寧津鄉、渠格鄉。
1957年7月—1958年3月,撤區,屬寧津鄉;
1958年9月,成立公社;同年10月,更名寧津公社。
1984年4月,屬寧津鄉。
1989年12月,撤鄉,改置寧津鎮。
2000年,鏌鋣島鎮併入寧津鎮。
2005年,撤寧津鎮,將西南海、東南海、苑家、南夏家、前股家劃歸桃園街道,餘下的村莊置寧津街道。 [1] 

寧津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寧津街道下轄8個社區:寧津所、富甲山莊、鋣鑫、盧家莊、橋上、東楮島、林家流、前興,41個行政村:東耩、金莊、劉莊、呂家莊、西道、後海崖、島西莊、西耩、南窪、止馬灘、東王家、東張家、馬欄耩、西錢家、東錢家、尹家莊、大岔河、季家、南港頭、南泊、東墩、東蘇家、前王家、北場、渠隔、留村、口子、於家、周莊、鞠家、小河東、後馬家、後楊家、窪裏、後盧家、後店子、澇灘子、馬家寨、后王家、龍雲、龍泉。 [1] 
截至2020年6月,寧津街道下轄1個社區、46個行政村:富甲山莊,渠隔村、北場村、留村、口子村、東墩村、南泊村、南港頭村、季家村、所前王家村、大岔河村、東蘇家村、鞠家村、周莊村、於家村、小河東村、所東張家村、所東王家村、東錢家村、西錢家村、尹家莊村、止馬灘村、馬欄耩村、窪裏村、龍雲村、龍泉村、馬家寨村、後店子村、所後楊家村、所後馬家村、所后王家村、所後盧家村、澇灘子村、島西莊村、後海崖村、金莊村、島東耩村、劉莊村、南窪村、呂家莊村、西道村、寧津所村、盧家莊村、橋上村、東楮島村、林家流村。 [2]  街道辦事處駐寧津所村。 [1] 

寧津街道地理環境

寧津街道位置境域

寧津街道地處榮成市區東南部,東瀕黃海,東南與桃園街道毗鄰,南瀕黃海,西鄰東山街道,北瀕黃海。行政區域面積68平方千米。 [1] 

寧津街道地形地貌

寧津街道境內大部為山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點位於留村山山頂,海拔263米;最低點位於馬欄耩村與東楮島村交匯處,海拔3.5米。 [1] 

寧津街道氣候

寧津街道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温11.5—11.8℃。無霜期248天。 [1] 

寧津街道水文

寧津街道境內東墩河發源於架子山東麓,夏家河發源於朝陽洞山北麓,均向東流入黃海。

寧津街道自然災害

寧津街道的主要自然災害有風災低温霜凍等。 [1] 

寧津街道自然資源

寧津街道的主要礦產以花崗岩石為主。 [1] 

寧津街道人口

截至2010年末,寧津街道總人口22017人。 [3] 
2011年末,寧津街道轄區總人口2208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00人,城鎮化率1.8%。另有流動人口2200人。總人口中,男性11034人,佔49.3%;女性11047人,佔50.7%;18歲以下1654人,佔8.8%;18—60歲11048人,佔50.7%;60歲以上8054人,佔40.4%。2011年,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9.2‰,人口自然增長率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0人。 [1] 

寧津街道經濟

寧津街道綜述

2011年,寧津街道財政總收入6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317萬元,比上年增長23.3%。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0.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00元。 [1] 

寧津街道農業

2011年,寧津街道有耕地面積3.2萬畝,園地面積0.05萬畝。主要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面積0.86萬畝,綠化草地面積0.17萬畝。轄區內建有特色動物養殖、高檔苗木培育、茶葉種植三大產業基地,特種動物養殖以貂、貉子、狐狸為主,總存養量突破40萬頭。海帶養殖1000公頃,牡蠣養殖1106.7萬平方米,蝦池100公頃、潮間帶養參200公頃,蝦池養參740公頃,海蔘底播1350公頃,灘貝養殖670公頃,工廠化養殖魚苗6萬立方水體。大小漁船840條。 [1] 

寧津街道工業

2011年,寧津街道有規模以上企業14家。2011年,工業總產值195億元,同比增長29.1%。 [1] 

寧津街道商業

2011年末,寧津街道實際利用外資179萬美元,同比增長41.4%;實際利用內資10.6億元,同比增長5.4%;2011年,進出口總額2310萬美元,同比增長34.4%。 [1] 

寧津街道社會事業

寧津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寧津街道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2所,在校生5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0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寧津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寧津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1個,各類文化專業户40個;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3餘萬冊。 [1] 

寧津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寧津街道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20張。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7人。 [1] 

寧津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寧津街道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14户,人數658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1人;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2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75萬人,參保率42.5%。 [1] 

寧津街道交通運輸

寧津街道境內有X031、X035公路穿過。

寧津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寧津街道因街道辦事處駐寧津所而得名。 [1] 

寧津街道風景名勝

  • 寧津所故城
寧津所故城位於原寧津所村,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所城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城垣呈正方形,系用黃土與灰褐土夯築,四面各開一門。現僅有北門左右兩側尚有一段殘垣可見。其西段長150米,東段長120米(在烈士陵園後面被剷平約30米),共計270米。現存殘垣高為6米、上寬1.5米、基寬16米。 [4] 
  • 留村石墓羣
留村石墓羣 留村石墓羣
留村石墓羣位於寧津鎮留村西南,為程氏祖墓。原佔地13畝,有石墳三四十座。1958年毀其半數,1964年整地後僅剩7座,石墓為球形,花崗岩砌築。保存較好的一座高2.3米、腹徑17.5米。底層多作八角形台基,飾有獅獸花草浮雕。台基前方,一般坎有碣銘,銘文多半風化剝蝕,可辨者有元代元統三年(1335年)。 [4] 
  • 海草房
海草房
海草房(1張)
海草房位於寧津街道東墩村,2018年對海草房進行保護性開發,策劃打造了石島民俗館、國學大講堂、思源廣場等一批紅色文化和民俗旅遊項目。目前,全村已形成“一院一主題、一館一特色”海草房主題院落羣,成為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和威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 
  • 朝陽洞
朝陽洞 朝陽洞
朝陽洞又名竹林洞,位於寧津街道山前村後的山谷中。民國《榮成縣稿》稱其“海邊深僻,有洞幽黑。相傳一夕雷震所為”。石洞高2米、寬2.6米、進深8米,洞口面南向海,每值朝暾乍升,洞壁煥然。 從前洞外廟宇規模較大,佔地5000平方米,分東、中、西三進院落,還有鐘樓、戲台等建築。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是這裏廟會,香火興盛。 朝陽洞廟毀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抗戰期間。現在殘牆廢基掩于山巖林木之中,猶可見當年規模。 [4] 
  • 寧津革命烈士陵園
寧津革命烈士陵園 寧津革命烈士陵園
寧津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寧津街道寧津所村北。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由原甲子山區人民捐資興建,命名寧津烈士陵園, 佔地面積3333平方米,四周有高2米的圍牆。園內正中建一座五層六角紀念塔,高13.3米,花崗石結構。塔頂上塑有國旗,旗下有紅五星,塔身正面上部鐫刻着“流芳百世”、“於史有光”、“雖死猶生”、“浩氣長存”16個金色大字,下部刻有“抗日戰爭殉難烈士紀念序文”,兩側石碑鏤刻着抗戰英烈的姓名及其簡歷。塔前分佈着三排烈士陵墓共41座,其中有土地革命時期烈士1名,抗日戰爭時期烈士17名,解放戰爭時期烈士8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烈士15名。 [4] 

寧津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8月25日,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 [6-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