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洋縣

鎖定
寧洋(英文:Ningyang County),福建省舊縣名,已撤銷,原轄區今分屬福建省永安市龍巖市新羅區漳平市 [1]  位於福建省的中西部 ,東接大田縣,西鄰連城縣,南毗漳平縣龍巖縣,北與永安縣接壤。縣中心距永安縣45公里,離福州市325公里,總面積1390.3平方公里。
寧洋縣於1956年撤銷。
中文名
寧洋
外文名
Ningyang
行政區類別
縣級行政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中西部
面    積
1390.3 km²
政府駐地
雙洋鎮小陶鎮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編碼
36602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2.98萬
著名景點
寧洋古城
甘乳巖
天台山
火車站
雙洋站
車牌代碼
閩G、閩F
方    言
閩南語漳州話閩中語永安話
現    狀
已撤銷

寧洋縣建制沿革

《寧洋縣誌》雲:寧洋縣府西北四百里。東北至延平府大田縣百八十里,北至延平府永安縣百四十里,西北至汀州府連城縣二百五十里,南至漳平縣百二十里,西南至龍巖縣二百里。《志》雲:龍巖縣東北境有東西洋,界於漳平、永安、大田、連城四縣之間。溪洞深邃,鳥道險峻。
正統年間,鄧茂七等於龍巖縣集賢裏聚眾起義,被鎮壓後,正統十一年(1446年)在此置東西洋巡檢司,因境內東西洋(又名前後洋,即今雙洋鎮雙洋溪;洋:溪)而得名,治集賢裏(今雙洋鎮)。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此地爆發了以蘇阿普為首的農民暴動,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被鎮壓。
隆慶元年(1567年,一説隆慶五年或六年,即1571年或1572年),以龍巖縣的東西洋巡檢司,永安縣的(二十八都——今永安市西洋鎮、二十九都——今永安市洪田鎮、三十都——今永安市小陶鎮),大田縣的部分地置寧洋縣。取“寧靖東西洋地”之意,“以東西洋皆安靜為名”(《大清一統志·龍巖直隸州》),治東西洋(今雙洋鎮,俗稱“舊寧洋”)。屬漳州府。
清代基本沿明制,設福建布政使司,轄9府2州,先後增設龍巖州、永春州和台灣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龍巖縣為直隸州後,龍巖州下領漳平、寧洋2縣。
民國時,縣治東西洋改名雙洋(因雙洋溪——舊名東西洋——而得名;一説因東洋村、西洋村合稱“雙洋”)。
民國初年(1914年6月)改府為道,並改廳、州為縣。寧洋縣統屬汀漳道。
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制,實行新的省、縣制,各縣直隸福建省政府。
民國22年(1933年)11月,“閩變”發生,國民黨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下轄閩海、延建、興泉、龍汀4省及福州、廈門兩個特別市。寧洋縣屬龍汀省。民國23年(1934年),“閩變”失敗,4省撤銷。
民國23年(1934年)7月,改組後的福建省政府實行行政區督察專員制,將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區。寧洋縣屬第六行政區。1934年繪製的《寧洋縣全圖》,全縣劃分為第一、二、三、四區。
民國27年(1938年)4月,省政府內遷永安。民國28年(1939年)2月,為便於管理,福建省政府決定以三元鎮為中心。
1956年5月9日,中共龍巖地委發出《關於永安、寧洋、清流、寧化縣劃歸龍巖專區所轄的通知》。(6日已在永安正式交接)。同年7月9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4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撤銷水吉、周寧、柘榮、寧洋四縣並將三元、明溪兩縣合併為三明縣的決定》,撤銷寧洋縣,將其分隸漳平、永安、龍巖三縣。 [2] 

寧洋縣行政區劃

1938年10月,將永安縣小陶鎮劃歸寧洋縣。
1941年,劃出龍巖縣白沙鄉的中硿、章坑、磜頭、大坂洋、洋西坑等自然村,屬寧洋縣。
民國35年(1946年)9月,全省行政區調整為9個行政督察區。永安縣、寧洋縣、大田縣、清流縣、明溪縣、三元縣改屬第九區(永安專署)。1946年,寧洋縣劃為2鎮(城廂、小陶),4鄉(赤水、徐溪、羅溪、麟厚)。民國36年(1947年),全省行政區又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永安專署改稱第六區。
1949年10月1日,全國最小的縣份——寧洋縣解放,同日成立了縣人民政府,縣政府駐地為雙洋鎮
1950年,小陶鎮解放。寧洋縣即在小陶設立區人民政府,屬寧洋縣第二區。
1950年1月29日,在福州組成的中共永安地委和永安專員公署及中共永安縣委、永安縣人民政府進入永安辦公,專署下轄有:永安、三元、明溪、寧化、大田、寧洋、德化等8個縣市。
1950年,寧洋縣時任領導認為從縣城雙洋前往上級永安專區駐地永安縣交通不便,遂申請遷駐交通方便的小陶鎮。
1951年6月1日,政務院內務部批准:寧洋縣駐地由雙洋遷至小陶。年底,縣政府遷至小陶。
1952年,全縣劃分為第一、二、三區:
第一區(雙洋區)下轄城廂、員當、徐溪、溪口、城口、中村、温坑、坑源、赤水、田兜、安坑、香寮、虎山等13個鄉。
第二區(大陶區)下轄小陶、湖口、堅村、古竹、磉溪、麟厚、吳地、大陶洋、松山、洪沙、石峯、留山等12個鄉。
第三區(小溪區)下轄珍坑、陳地、鄒山、小溪、營兜、大科、羅畲等7個鄉。
1954年8月,永安縣將其下屬的五區中的馬洪、磉竹、大陶口、桐林、上峯5個鄉劃歸寧洋縣第二區(大陶區)。
1955年,析出第一區(雙洋區)的羅赤片(赤水、田兜、香寮等鄉)及第三區(羅山)安坑鄉的安坑、石寮2村,設立第四區(赤水區)。
1956年7月9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4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撤銷水吉、周寧、柘榮、寧洋四縣並將三元、明溪兩縣合併為三明縣的決定》,撤銷寧洋縣,將其分隸漳平、永安、龍巖三縣。 [2] 

寧洋縣自然資源

雙洋鎮(今屬漳平市)礦產資源極其豐富,有優質石灰石煤炭鐵礦高嶺土鈉長石礦等礦產資源;而且是全省的煙煤基地。這裏水電資源豐富,全鎮大小水電站七座,總裝機容量為9300千瓦時。雙洋是林業大鎮,現有林木蓄積量1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4.4%,部分屬漳平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的規劃範圍,其四個主要景區中的紫雲洞山、九鵬溪景區就坐落在雙洋境內。境內竹業發展良好,這裏還富有獨特的天然珍品紅菇梨菇水仙茶風鴨苦筍冬筍明筍乾等頗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雙洋鎮石灰石儲量達2.3億噸,主要分佈在嶺兜、香寮,是紅獅集團在投資興辦年產400萬噸水泥廠的原料基地;鉛鋅礦分佈在香寮村;石英石分佈在羅坑村。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林用地27萬畝,木材蓄積量110萬立方米,毛竹面積3.2萬畝。水力資源。已建成的有嶺兜、西溪、天台山、蓋竹溪、黃山等水電站,在建的有風溪、石寮水電站,全鄉水電裝機容量已超過超過1萬千瓦,年發電3000萬度。 [3] 
赤水鎮(今屬漳平市)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煤、鉛鋅、石灰石等。鐵礦儲量1300萬噸,以掛山鐵礦為龍頭企業,年產精礦粉9萬多噸,產值5000萬元;煤儲量1600萬噸,主要分佈在赤水、香寮、石寮等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年產煤5萬噸,產值1200萬元。
虎山林場、虎山農場、虎山牧場(今屬永安市西洋鎮)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積8萬多畝,擁有耕地面積14279畝,村有林4.2萬畝,其中毛竹林1.1萬畝,經濟林0.6萬畝,用材林1.1萬多畝,生態公益林1.35萬畝。
小陶鎮(今屬永安市)是有名的錳礦之鄉,有“閩中錳城”的美譽產地15處,其中小型礦牀有青竹坑、湖溪山甲2處,礦點有西學,礦化點有團結、麟厚2處。遠景儲量17.8萬噸。青竹坑和湖溪山甲小型礦牀及麟厚礦化點由含鐵錳質砂岩經風化淋濾而富集成礦,礦體多呈層狀或似層狀,共有15個礦體,其中1號礦體長500米,寬50~80米,厚0.14~14.28米;礦石成份以軟錳礦為主,硬錳礦和錳土次之,含錳量20.9~42.8%,平均34.2%,含礦率0.34~0.90噸/立方米,遠景儲量11.8萬噸。

寧洋縣旅遊名勝

温泉度假區
玉帶龍泉温泉度假區 玉帶龍泉温泉度假區
玉帶龍泉温泉度假區位於小陶鎮下湖口村寧湖大道旁。四周層巒疊嶂,碧水環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8℃。玉帶龍泉温泉歷史悠久,《八閩通志》記載“湯池—在上村(即湖口村),池水尤熱,泉湧如沸,患疥癬者浴之輒愈,俱縣南二十九都”。温泉水從地下自然流出,平均温度為65℃,富含硅、鋰、鍶、氟、氡、鋅、硼、硒等10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對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痛風、皮膚病等有醫療作用。度假區以温泉療養為特色,集住宿、餐飲、商務、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度假首選之地。
2017年1月,經省旅遊局評審決定批准玉帶龍泉温泉度假區命名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美坂古民居
美坂古民居位於小陶鎮美坂村,代表閩中山林鄉土文化的美坂村古村落歷史悠久,村中大姓羅氏至今已有128代,3200年曆史,歷代科甲鼎盛,人才輩出。這裏的古村建築韻味獨特,堂院、堡樓、文昌塔、貞節坊、建功柱等各具風格。她們古樸而精緻的輝光和這裏保持着歷史原貌的村落佈局、民居型制、水系、道路一起構成了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人類遺產,是研究古建築、古文化及閩學不可缺少的現存文物,也是發展旅遊的好資源,保護的價值和意義十分重大。
美坂村在建築及環境上呈現出這種書院文化的風格。當時美坂村各堂院聳立的34根建功柱和石旗杆就是證明這麼多的建功柱和石旗杆集中在一個美坂村,説明古代美坂村出過很多的優秀人才,因為“文革破四舊”,美坂村的根建功柱和石旗杆多數放倒了,但古民居還在。美坂村保留至今的古民居至少有23座。在美坂村看古民居,不能不看“乾隆八大座”。所謂的“乾隆八大座”是指真輝公的第八代孫羅國材本人及其四個兒子書典、書孫、書載、書承所建的8座傳統民居,分別為國材公所建的國材公上厝奎輝堂、國材公下厝迎旭堂和四個兒子所建的惇德堂、樹德堂、積慶堂、物恆堂、崇德堂等。
甘乳巖
甘乳巖 甘乳巖
甘乳巖地處小陶鎮五一村南部。最早的建築始建於宋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在明代已頗具規模,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甘乳巖位於大陶洋盆地的西陲由溶洞、地下河和石林組成,分為三個層次,古稱“上界、中界、下界”,是一個神秘莫測的奇特風景區。現已開發可供觀賞的有眾多的溶洞羣和小石林羣,長百米的大石廳可容納千人集會,地下河潺潺流水,七級瀑布為同類溶洞所罕見。
2017年1月,經省旅遊局評審決定批准甘乳巖命名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4] 
新西古村落
新西村地處小陶鎮新西村西南部,距縣城約5公里,是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全村土地面積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19畝,山林面積8084,總人口946人,10個村民小組,共有241户。
新西古民居 新西古民居
新西村是以馮氏宗族衍生而來的傳統村落,馮氏歷代祖先注重耕讀傳家,外出從政經商,注重原始積累,發展祖宗家業,勤儉持家,造就了明清時期“金姑田、銀麟厚”歷史積澱。馮氏繁衍生息,瓜瓞綿延,已經成為麟厚鎮大姓之首,從古至今流傳着“沒有馮劉朱,小陶趕不了墟”的口頭禪,不少從新西走出的馮氏子孫飄揚過海,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為人類進步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明清時期馮氏開始大規模的建造活動,逐步建設形成社會的、文化的、生活的和空間結構的整體村落古建築羣。新西人傑地靈,馮氏家族注重教書育人,每個房族都建有書齋、私塾等,致使馮氏家族人才輩出,曾出過五品官二名,六品官二名,監生二十八名,在民國期間有二十一位馮氏子孫在民國政府,部隊,地方政府,保安團等部門任職。近代還有著名的“永安留法三博士”與周恩來在法國留學的馮作舟,中國飛機制造第一人劉佐成給馮氏儒士馮錦輝(又名聯高)的“熱心教育”“斯文泰斗”牌匾。
新西村的傳統建築是閩中(鄉土建築)的一顆瑰寶,如果説新西的青山和綠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詩畫,那一座座厚重古樸的民宅就像是為這幅詩畫裱上了雋永的邊框,它保羅了傳統建築藝術、文化底藴、官位升遷等文化。建築物以土木、石條、竹篾、青磚、青瓦、白灰為構架,廳面、門窗、柱頭等處鏤空雕刻,配以石雕柱礎、壁面彩畫,蔚為大觀。
新西村的許多古屋與土堡雖歷盡百年滄桑,但屋內壁畫、字畫的顏色依然鮮豔,字畫清晰可見,這些老宅子仍將執守於此,與村民們共同訴説着歷史的變遷,在這裏,感受着安寧與充實,古樸與俊逸。同樣,這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捏揹帶,竹馬燈、等都藴含着濃郁的人文氣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5] 
寧洋古城
雙洋鎮是原寧洋古縣的縣城所在地,寧洋縣建於明隆慶元年(公元 1567 年)。2003 年,雙洋鎮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古鎮。古城碧水縈繞,風光旖旎,文化古蹟眾多。
寧洋文廟 寧洋文廟
歷史悠久的寧洋古城,上溯幾千年,至今仍保存較多的文物古蹟,有文廟、關帝廟、祝聖廟、廊橋、古民居等古建築,尤其是在城南、城外、城西、東洋水尾等地分別建有“太平橋”“青雲橋”“登瀛橋”“化龍橋”,四橋均為古香古色的石墩雙孔梁式廊屋橋,均始建於明清時期,木構橋廊,瓦蓋翹檐,風格古樸典雅。城內有建築年代久遠的文廟、關岳廟、天后宮等古廟宇和保存良好的古祠堂、古巷、古井、古民居等 70 多處,建築古拙,雕琢精細,極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周邊的村落多處富有保存價值的古民居,保留原有歷史風貌,民風淳樸。 [6] 
城東麒麟山上,有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的圓覺塔,古為寧洋八景之一。古橋古塔,是舊寧洋縣的歷史遺韻,也是根植一方地域的傳統建築文化標誌,因而歷盡滄桑、儀態不改、鄉情濃郁,風采依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度遊覽寧洋溪景,在雙洋嵌下了遊歷足跡和留下“程愈迫,則流愈急”的名句。正是:
悠悠古鎮老區村,久久寧洋烈士魂。
扼守明朝添建制,提升置縣轉乾坤。
長流綠水仙茶餅,載入國家檔案存。
世外廊橋無限美,麒麟塔景豔陽焜。 [6] 
天台山
天台山 天台山
天台山位於赤水鎮的香寮村。嶺兜村溪流清澈,景色秀麗。村中有成片古棒、翠竹和梅林,有穿雲洞和鐘鼓洞等石灰岩溶洞羣。穿雲洞口石壁陡峭,有明代摩崖石刻“風翔千仞”四個大字,洞內鐘乳石密佈 ,形態各異,似荷花似飛禽走獸似盤足觀音,栩栩如生,令人讚歎。山下的香寮村是明初著名航海家王景弘的故里。村口有始建於唐朝的石拱橋香山橋,橋頭有 “王景弘故里”標誌碑,為原省政協主席遊德馨所題寫。村子西北部的天台山,是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山上有龍潭石窟、飛瀑、 古圓拱橋、丁香樹林、古驛道、古庵天台寺和建於宋代的舍利塔等。
香寮村
香寮村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蹟,是偉大航海家、外交家、軍事家、海上絲綢之路領軍人物王景弘故里;是省定的少數民族村;有近百個姓氏,被譽為“百家姓村”;是福建省“生態村”、寧洋縣首屆“最美村莊”之一;是“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據考古調查,早在商周時期,這裏已有古聚落文化遺址。唐代中晚期以後,漢人相繼徙居此地。歷史上有過不少蜚聲一時的人物,有宋代高僧慧真祖師、道教教主曹肆公和明代農民起義軍首領蘇阿普、隱士王鏡等。境內有始建於唐代的曹氏祖祠和香山橋,宋代舍利塔、凌雲橋、天台庵、元代通真宮,明代王家祠、萬安橋等文物古蹟,為典型的傳統村落,民俗民間文化,源遠流長。
香寮民俗館是由香寮舊糧站倉庫改造而成,佔地面積970平方米,建築面積470平方米,總投入150萬元,於2014年4月份起規劃設計,2015年4月正式對外開發。館內陳列“生態文化”、“海絲文化”和“百家姓文化”等相關文字、圖片及遺存物品,旨在挖掘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培植民俗文化的根基,展示傳統文化魅力。
展示館內設有:實物模型展台、圖文展覽、3D影院三個部分,主要展示內容分為三大板塊:百家姓館—香寮村村史、“百家姓村”介紹以及畲族文化展示;王景弘紀念館—展示海洋文化和王景弘的航海曆程及影響;鄉村生態文明館—香寮村優渥的生態環境鄉村田園風光以及天台國家森林公園—天台山介紹。
香寮民俗文化展示館,是香寮村人文、歷史以及新農村建設發展的一個見證縮影,承載着傳承文化的功能,進一步深化旅遊文化內涵,延伸旅遊產業鏈,也是人們認識瞭解香寮的重要窗口。 [7] 
馬山紫雲洞山
馬山是閩江支流沙溪與九龍江源流寧洋溪的分水嶺,與永安市毗鄰。馬山景區峯巒疊幢,高山環峙。山上古木蒼鬱,終年雲霧飄繞,景色宜人。明代大旅遊家徐霞客曾經步行路過,並在《徐霞客遊記》中作了精彩描述。與馬山相連的紫雲洞山,海拔1634米,山勢高峻,古樹葱籠,雲海湧動,有明代農民起義軍鄧茂七的古營寨,有成片野生杜鵲林和各類珍貴的動植物品種。
此外還有小溪水庫,石峯抗戰遺址,巖連寧紅色旅遊區,虎山生態觀光園,馬洪紅軍村等眾多旅遊產品。

寧洋縣地方特產

寧洋風鴨
寧洋風鴨 寧洋風鴨
雙洋鎮地處偏遠山區,這裏霜凍低温,陽光充沛,空氣新鮮。當地百姓加工風鴨有百年曆史。鴨肥肉香,便於藴藏的風鴨,過去加工只是為了自家過年食用。如今,經過精心加工改進的寧洋風鴨,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帶的霜風、陽光、純淨的空氣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選用以稻穀為主飼料的地方良種番鴨為原料,經山泉水浸透後,採用地方傳統工藝和科學配方,適時精製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裝,成為特具色澤金赤潤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風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是送禮迎賓之佳品,被譽為閩西佳餚一絕。 [8] 
水仙茶
水仙茶是原寧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雙洋溪和九鵬溪地區是原寧洋水仙茶主產區,其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了水仙茶獨特的品質。水仙茶餅更是烏龍茶類緊壓茶,品質珍奇,具濃郁的傳統風味,香氣清高幽長,具有如蘭氣質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細潤,鮮靈活潑,經久藏,耐沖泡,茶色赤黃,細品有水仙花香,喉潤好,有回甘,更有久飲多飲而不傷胃的特點,暢銷於閩西各地及廣東、廈門一帶,並遠銷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中國農副產品博覽會金獎。
寧洋水仙茶 寧洋水仙茶
獨特的色、香、味得益於九鵬溪兩岸土壤、水、空氣的優越立地環境條件。雙洋鎮位於福建中南,閩西東部,閩南金三角北端。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地處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温熱濕潤,雨水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温16.9℃-20.7℃,降水1450-2100毫米,無霜期251-317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853小時,有利於作物多熟和林木速生,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繁育。為茶葉的生產提供有利的自然條件。
水仙茶葉有悠久的歷史和深遠厚重的茶文化。從元代就開始了茶葉種植,到明清時期已有相當規模,並有了專門茶葉加工作坊。而在境內出土的明代紫砂茶壺,説明寧洋很早以前就盛行功夫茶、講究飲茶文化了。雙洋中村茶人鄧觀金於1914年用獨創的工藝創制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茶類——水仙茶餅,在寧洋生產的數十種烏龍茶品種中,堪稱一枝獨秀。 [9] 

寧洋縣民俗文化

寧洋有着濃重的鄉土特質和明麗的閩南文化色彩。民俗文化,就建築在這無與倫比的沃土之上。呈現了多彩風姿的景象,它形象而真切地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雙洋鎮位於寧洋縣的中部,文化底藴深厚。傳統民間文化有漢劇、木偶戲;春節、元宵等節日有龍燈、舞獅、竹馬、花船、採茶燈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它孕育出了漢劇、木偶戲等民間藝術奇葩,民間的漢劇和木偶戲,古香古色的戲服和樂曲,浸透了歷史文化的瑰麗色彩。
漢劇是雙洋民間傳統劇種,漢劇也被稱 “外江戲”或“亂彈”,傳承至今已近百年曆史,在廣大農村中生命力強,深受羣眾的喜愛。雙洋鎮業餘漢劇團前身是1914年由吳世傑創辦的“大鑼天”漢劇班,當時的“大鑼天”名盛一時,後更名為“新景天”。現劇班30餘個農民演員能演百餘部戲,長年在永安、漳平、蘇坂等地演出。1979年更名為“雙洋鎮業餘漢劇團”,吸收10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學戲,曾出現新老演員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1982年劇團整頓後,吸收10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學戲,到各地演出,深受羣眾好評。是由二十多個演員組成一個漢劇、木偶劇班子,到各鄉鎮進行演出活動,併為政府各項政策宣傳服務,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每年都將演出近百場,深受羣眾的喜愛和好評,是雙洋鎮民間藝術上的一朵奇葩。雙洋漢劇與閩西漢劇是同一劇種,漢劇已經被列入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6月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共有10類518項,屬第四類傳統劇種92項中的一項,在傳統劇種類中排名第33個,是我省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6箇中的一個)。當地民眾獨創的以打擊樂和嗩吶吹奏為主的器樂曲“武點紅”、“大三通”等十多個曲目,動人心絃。
民間文化氣息十分濃郁。民間文藝主要有舞龍、舞獅、竹馬戲、採茶燈、花船等傳統民俗文化節目和活動,每逢元宵、婦女節、中秋節、國慶、元旦等節日活動,城內、城外、東西洋的龍燈、金坑的竹馬、中村的舞獅,尚有采茶燈、花船等表演活動,在雙洋圩上爭奇鬥妍,色彩斑斕。
值得一提是流傳於雙洋的花船別具一格,上部花轎結構,下部用竹片仿製木船,中間乘坐靚女,由船伕在迂迴曲折、忽高忽低中行進,有如在驚濤駭浪中奮勇前行,表現了勞動人民與大自然搏鬥的大無畏精神和戰天鬥地的歡樂景象,而火龍鬧元宵。開初,村民的爆竹是在各家門前迎龍時燃放,後來村民發現爆竹往龍身上丟,舞龍的為避免價格不菲的龍被燒壞,只好搖頭擺尾躲着爆竹,這龍也就舞得更為壯觀,很快就形成爆竹炸龍——火龍鬧元宵的風俗。最多時有九條火龍匯聚雙洋,這風俗一直延續了400多年。 [10] 

寧洋縣著名人物

王景弘,寧洋縣(今漳平市赤水鎮香寮村許家山自然村)人,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軍事家。明洪武年間入宮為宦,侍奉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年)隨朱棣起兵奪取帝位,得明成祖朱棣賞識。永樂三年(1405年),奉成祖之命,首次以副使太監身份協助正使太監鄭和統率巨型寶船62艘,官兵、水手2.78萬餘人,組成龐大船隊出使西洋(今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東海岸一帶海域)。28年間,先後五次以副使太監、正使太監身份參與組織和領導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動,先後到達亞洲、非洲等37個國家和地區,鋪就了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亞洲、非洲之間的經濟、文化、科技交流。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