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波象山港大橋

鎖定
寧波象山港大橋是寧波繼杭州灣跨海大橋之後的第二座特大型跨海橋樑,於2008年12月30日開工興建。大橋及接線工程位於寧波市鄞州區、象山縣境內,北起始於鄞州雲龍鎮,向南經鄞州櫟斜,穿櫟斜隧道後與71省道平行至管江,經裏蔡互通,跨越象山港,接小蔚莊橋位,經前山,穿大斜橋隧道、黃避岙隧道、黃避岙互通及安基山隧道,跨白墩港,止於牆頭鎮戴港。
中文名
寧波象山港大橋
興建時間
2008年12月30日
工程全長
約47公里
跨海灣大橋長
約6.7公里

寧波象山港大橋簡介

工程全長約47公里,其中跨海灣大橋長約6.7公里,北岸接線長約25公里,南岸接線長約15公里。大橋為雙塔雙索麪斜拉橋,主跨688米,寬度25.5米。該項目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路基寬度26米,行車道寬度15米,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

寧波象山港大橋建設進程

2006年2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批覆,同意建設寧波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
2006年6月中旬,寧波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確定象山港大橋工程於第九屆中國開漁節期間奠基。
2008年12月30日,寧波象山港大橋開工興建。
2009年1月,象山港大橋鑽孔灌注樁施工全面展開。
2009年9月,主橋首座橋墩澆築成功。
2010年3月,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一合同段首個墩身順利澆築。
2010年4月,大橋建設進入兩主塔的主墩承台施工階段。
2010年8月,象山港大橋接線工程正式轉入上部構造施工階段。
象山港大橋取得了六項“之最”
在大橋建設過程中,近萬名建設者克服了條件複雜、生態環保要求高、技術難點多等困難,通過11項自主創新取得了六項“之最”:大橋主跨長達688米,是省內跨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大橋索塔總高度為225.5米,為同類橋樑浙江省最高﹔大橋設計抗風要求達到每秒46.5米,可抵抗14級颱風的衝擊,抗風能力為全國之最﹔大橋通航等級為5萬噸級,為全國最高﹔大橋主塔橋墩可抵禦5萬噸級船舶撞擊,防撞等級國內最高﹔大橋通航淨高達53米,為國內最高。
大橋試通車後,沿線寧波雲龍、橫溪、塘溪、鹹祥、象山北、象山6處互通收費站均開通使用,實現車輛上下。屆時,寧波市將實現所有縣(市)區高速公路全覆蓋,象山縣城所在地丹城到寧波的距離也由目前的120公里縮短到52公里,車程由2小時變為35分鐘,寧波實現了大市區“半小時高速圈”的目標。
抗風能力國內最強 集5大技術特點於一身
這座將寧波市區至象山的距離從2個小時車程縮短到30分鐘的跨海大橋,集5大技術亮點集於一身。第一,象山港大橋的抗風能力是目前國內同類型橋樑中最強的;第二,它的通航等級是目前國內同類型橋樑中最高的;第三,它是省內主跨最長的橋樑;第四,它是省內主塔高度最高的橋樑;同時,它的橋隧比例佔整個線路的64%。
據瞭解,浙江是一個颱風多發的省份,而象山是眾多台風登陸口中的一個,象山港大橋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這點。它的設計使所能承受的風速達到每秒46.5米,足以抵抗41.5米/秒以上的14級強颱風,是目前國內抗風能力最強的。同時,象山港大橋的主跨長度和主塔高度是省內同類型橋樑中最大的,分別達到688 米和225.5米。
據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陳世申介紹,象山港是一個集商港、漁港於一身的綜合性生態港灣,通航等級達5萬噸級,是目前國內橋樑之最。同時,為儘可能減少對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佈局以及延線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大橋和基建工程共有隧道10座、大中型橋樑18座。橋隧比例佔整個線路的64%。 [1] 

寧波象山港大橋建設意義

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是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複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國家和浙江省高速公路網絡結構佈局,徹底改變象山半島交通末梢地位,形成寧波大市區”一小時交通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