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江口

(浙江省寧波市的景點)

鎖定
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條江水匯聚在寧波,三江交匯的地方就形成了三江口。寧波域區的三個行政區就是按三江口江岸而分,東面是鄞州區,西南面是海曙區,北面是江北區 [1] 
三江口是寧波最早的“寧波港港埠,就是從靈橋腳下到江北的下白沙一帶,到了70年代,寧波已經建有港務客運碼頭,但這一帶仍然百舟靠泊,非常繁榮。
中文名
三江口
地理位置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鄞州區、江北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河    流
甬江姚江奉化江
類    型
港口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三江口地域簡介

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條江水匯聚在寧波,三江交匯的地方就形成了三江口,那裏的景色十分美麗。寧波域區的三個行政區就是按三江口江岸而分,東面是江東區,西南面是海曙區,北面是江北區
三江口是寧波最早的“寧波港”港埠,就是從靈橋腳下到江北的下白沙一帶,到了70年代,寧波已經建有港務客運碼頭,但這一帶仍然百舟靠泊,非常繁榮。
自古以來明州(寧波)始終是一個極其優良的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港口,特別是到唐朝,“海外雜國、賈船交至”,寧波成為全國著名的對外貿易港,並與揚州、廣州一起列為中國對外開埠的三大港口;宋代,又與廣州、泉州並列為我國三大主要貿易港;鴉片戰爭以後,寧波被定為“五口通商”口岸的其中之一。

三江口歷史沿革

2021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寧波將迎來三江口城址落成1200週年。作為中國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寧波三江口城址不僅是寧波、浙東區域發展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座城市,其之於古代王朝東南經略,對千餘年來東亞乃至更大範圍世界秩序的整合,以及對於中國海洋文明的生成生長均影響深遠。
公元821年,在甬江、餘姚江、奉化江交匯處,這座以日月為名的“明州”城厚積薄發,聽運河船櫓,揚海舶叢帆,興四明文脈,榮膺“東南鄒魯”,得譽“天下港城”。
寧波地區有確證可考的文明史,已可上推至距今8000多年的井頭山遺址。因而從體量看,1200年在寧波文明史上不過是幾頁篇幅而已。不過要論持續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廣,三江口城址在寧波城市史上的意義無可替代。
寧波河汊縱橫的地理環境,使得古代寧波城鎮營建、發展無法撇開“水”這一決定性要素。在寧波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內發掘出大量臨河護岸等瀕水遺存,證明寧波先民在“水城營建”方面得心應手,可以説是世代相承。1200年間,四明大地先後被冠以“明州”、“慶元”等地名。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朝廷借“海定則波寧”的吉言,確立了“寧波”之稱,迄今七百年未有改變。寧波這一地名帶“水”而來,恰如三江口畔這座城市,1200年間與水相依,城水共榮。
明成化《寧波郡志》凝練地概括了三江口時代寧波的地理骨架:“濱海、枕山、臂江”。對寧波城而言,山海是遠處“憑依”,而江水,實是內化於城市形塑過程的“臂膀”。倘若繼續這一比喻,滔滔三江好似骨架,支撐起了三江口城址的基本空間。這座城從踏足三江口的第一秒起,便結下了深深的“水緣”。
唐長慶元年(841),時任明州刺史韓察以州城臨近鄞江,“地形卑隘”為由,將明州治搬遷到三江口片區,並徵發民夫修築了羅城。近年考古工作證明:在841年升格之前許久的漢晉時期,三江口片區已是寧波重要居民區所在,房屋林立,人口叢密。
1997年,文物部門對建城初期的寧波子城遺址進行了系統考古調查。結果表明,早在三江口城市建設起點,寧波城已然鋪設了完善排澇系統,窨井、明溝、暗渠隨處可見。
先民依風水勘定寧波城址有“三江交匯,一水入海”之勢,實屬絕佳“中”地。古代寧波“三江”所謂,與今日有所不同。今餘姚江舊稱慈溪江,今日甬江在鎮海大浹江段以上的水道被稱作“鄞江”。而幾百年前,“三江口”也曾不以“江”為名,而是寫作“三港口”。在寧波方言裏,“江”與“港”異字同音,“港”在古漢語裏亦可指水道。
寧波城的內部水系與城外水體間留有多個通道,其中“水喉”、“食喉”、“氣喉”這三處尤為關鍵——清人有讚道“三喉出水,最宜暢通”。南宋文豪陸游曾作《明州》一詩,詩中描繪了寧波城內繁忙水上交通景象:“村步有船銜尾舶,江橋無柱架空橫”,河埠頭後船緊接着前船,東門外東津浮橋連結起寧波城與商貿繁華的江東岸。
陸游詩中提及的東津浮橋始建於唐長慶三年(823),可以説是緊隨三江口建城而設。這座浮橋雖屢次換名,卻一直橫亙寧波城東,千年不斷。直至1930年代,寧波本地及寧波幫紳商集資將浮橋改作三軸鋼筋環橋,靈橋由此獲得新生。
1936年6月27日,鋼結構靈橋順利通車,成為中國首座鋼樑單孔環行橋。它依舊承載着寧波老城兩岸交通,以元老之姿,迎接着來往過客的注目禮。
三江口是中國大運河南端,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東南重鎮。1200年間,在這座城畔,無數海舶揚帆遠渡,無數河船搖櫓北上。
三江口城址離甬江出海口不過20公里左右水路,且由於是湧潮河道,甬江各河段完全允許舊式帆船乘漲潮之機逆流而上,抵達寧波城。
這一水運環境賦予古代寧波城極為優越的建港條件——自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乃至更遙遠處來航的外國商船都可以直接靠泊城市邊沿,省去了許多轉運麻煩。
對於寧波的港口優勢,古人早已心知肚明。宋代,地方誌《乾道四明圖經》便稱讚寧波是“海道輻輳之地”。197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寧波老城內探明瞭唐宋船場、宋代海運碼頭等港口相關遺址,也發掘出了頗具盛名的適航內港與近海的“和義路南宋沉船”,寧波古港的盛譽由此更顯實至名歸。
寧波老城內的永豐庫遺址,就曾出土西亞的波斯孔雀藍釉陶片。考古發現的許多著名古代海船,也與寧波密不可分:韓國全羅南道附近海域發現的元代“新安沉船”載有20000餘件影青、龍泉、景德鎮窯貿易瓷以及28噸中國曆代銅錢。專家推測,這艘大體量商船很可能啓航於寧波三江口古港,甚至就是一艘往來於寧波與其他東亞古港間的貿易船。
相較“新安沉船”,寧波象山海域清代道光年間沉船“小白礁1號”,則有更直接的“寧波起航”確證——壓艙物裏發現了近300件鄞西石板。古代寧波城外的港埠曾是梅園石遠銷“海絲”沿線國的起錨地。劉恆武教授認為,古代鄞西特有石材梅園石曾自寧波港出海遠銷東瀛,被製成日本諸多佛教禮儀建築的構件。
寧波港的優越條件也使得18世紀英帝國在構建全球貿易網絡時,極度渴望將寧波闢作中國通商口岸。
1842年“五口通商”後,甬江西岸“洋船路”(今諧音寫作“揚善路”)一帶以及如今得名“寧波老外灘”的姚江北岸都是外國船隻通達寧波的碼頭“根據地”。得益於港埠發展,這些本是非城市化區域的地塊也快速成長,變為近代寧波城市空間擴張、空間近代化的主力軍。
許多人並不知曉,“中國大運河”這一概念並不僅指稱婦孺皆知的“京杭大運河”,大運河真正的起點是浙東運河末端——寧波三江口。
在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等學者的大力倡導下,“中國大運河南至寧波入海”這一觀點已成為主流共識,如此描述也充實了大運河當選世界遺產的關鍵內涵——“通江達海”。
寧波三江口是中國大運河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空間交點,千里河道在這裏連結起萬里海波。1793年,丹尼爾·笛福在《魯濱遜二次漂流記》裏提到寧波是通往京城運河的起點,將寧波詩意地描述為“大海與江河相遇的地方”。
在寧波三江口矗立有一座“海上茶路啓航地”紀念碑,訴説着寧波與中國茶走向世界的淵源,寧波是長江流域產茶區重要的茶葉外銷口岸。
早在“五口通商”前許久,寧波就已有較大規模茶葉外貿。1700年“伊頓”號在寧波購買了約320擔茶葉。翌年,“開赤普爾”號又在寧波訂購了時價8000兩白銀的茶葉。1843年,“茶葉大盜”羅伯特·福鈞受英國倫敦園藝學會委託調查中國茶葉,他將寧波與其他幾個區域一併列為“中國茶鄉”,可以説寧波是近代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一扇重要窗口。
1000餘年間,天封塔鳥瞰寧波城,甚至被來華西人命名為“寧波塔”。同治十一年(1872),天主教浙江教區蘇主教興建了位於江北岸的天主教堂。1899年,這座法國人捐資建設的近代寧波新城標誌建築添設鐘樓,成為100餘年間寧波江北岸的不二象徵。天封塔與天主堂分立寧波老城南北兩端,與身旁的奉化江、甬江相看兩不厭,一同靜靜地守望着寧波城。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