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河戲

鎖定
寧河戲起源於江西修水,由酬神還願的的儺戲發展而成的傳統戲曲劇種,明隆慶元年(1567年)即有專業班社,唱高腔,清初又從徽班中吸收吹腔,崑腔,從漢劇中吸收西皮,從宜黃戲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間,寧河戲的高腔,崑腔逐漸衰落,皮黃由十分繁榮,至清末亦趨衰落,腳色分類與徵劇相似,但更為細密,舞蹈動作特點甚多,唱腔以二犯與西皮為主。傳統劇目中《文公走雪》《銅橋渡》《採石磯》等劇較為罕見。
中文名
寧河戲
起    源
起源於江西修水
代表作
《文公走雪》、《銅橋渡》

寧河戲特點介紹

寧河戲又稱"寧州大戲"或"寧河班"。是江西大型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發源於修水縣,流行於贛北及湘、鄂、贛交界一帶。寧河戲文武兼備,唱、念、做、打完整成套。傳統劇目可查者約4000餘種,多系整本,聲腔以二凡和西皮為主,兼收徽調崑曲和民歌小調。

寧河戲發展歷程

寧河戲定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名"寧河戲"。修水縣以其境內最大河流修水而得名,源出幕阜山,由山口、東津、渣津、楊津、溪口等水匯聚而成修水,流經武寧、永修等縣,與贛江匯合,流入鄱陽湖。元至正二十三年(1286)置寧州,清嘉慶六年(1801)改名義寧州,公元1912年改義
寧河戲 寧河戲
寧縣,1914年始改修水縣。故修水亦稱寧河,寧河戲由此得名。

寧河戲案堂班

縣乃戲劇之鄉,據明嘉靖年間天一閣抄本《寧州志》載,早在東晉升平年間(357-361)即盛行歌舞百戲,"娛事之樂,諸如雜摹百技、儺、傀、倡優、燈綵戲劇等,城鄉土庶猶然成風。"其中的"儺"與"傀",即是寧州大戲形成的源頭。此地與湘、鄂接 壤,偏於一偶,四周環山,交通不便,故民風古拙純樸,尤敬儺神,其儺風長盛不衰,儺班林立。據《義寧州志》載:每於農曆八月,便要舉行大型的賽會演戲,"鄉里演戲,謂之行儺。"其儺班稱之為案堂班,遍佈全縣各地,從鄉間戲台殘存題壁看,明萬曆年間就有春林、鳳舞、同慶、舞雲、鴻雲等案堂班。

寧河戲三元班

寧河戲 寧河戲
最出名的為修水縣小溪村三帝案《神咒語》所載明代"隆慶元年(1567)菊月興"的三元班,清瞿炳火育《箴俗臆説》雲:"各城鎮村落,每建一神龕,必襄金立會,置買田租,少者不下數十石,多者或至數百石,歲歲皆為 演劇消耗,甚至強宗之祖祠,亦復如是。"三元班不僅如此,而且在乾隆三年(1738)建造了自己的演出場所,名"三帝殿"故三元班又稱"三帝班"。 所唱腔調,始為本地民歌和土腔小調,俗稱"儺歌",演出內容也多為歌頌神明或敍述菩薩來歷等。弋陽腔傳入後,受其影響,儺歌土腔向儺歌高腔轉化,開始演出弋陽腔連台本戲《目連傳》《徵東傳》《徵西傳》等。在諸多案堂班中,還有專職演出傀儡戲的,亦極盛行,據《高安縣誌》載:"陽戲,傀儡戲也。"至建國初期,當地的陽戲,仍保留了弋陽腔的曲調和劇目。案堂班八月祀神之後,憑藉儺案的香火範圍,可到鄰近地區作營業性質的演出,謂之"打案",亦稱"唱賣戲",如三元班即活動於小溪、溪口境內,並常往返於武寧和湖北崇陽等地。清康熙年間(1662-1722),安徽石牌腔、撫州宜黃腔相繼傳入,為案堂班所吸收,形成兼唱高腔、崑腔、吹腔及宜黃腔等多種聲腔的戲曲劇種,寧河戲開始進入成熟期。至乾隆年間,出現了著名的"寧州十八班",而三元班為其首。

寧河戲鼎盛期

嘉慶年間,寧州大班開始進入省會南昌演出,受到很高的讚譽
寧河戲 寧河戲
,並深入饒河班根據地鄱陽、樂平一帶,甚至南達贛州。道光二十七年(1847),湖北崇陽的漢劇三勝班,進入義寧州的溪口、漫江等地演出,三元班吸收了漢劇西皮這一腔調,繼而各地案堂班亦紛紛吸收,從而促使寧河戲最終以皮簧亂彈腔為主腔,弋、昆兩腔衰微,寧河戲進入鼎盛期,此時有職業班社5個,案堂班31個,其中陽戲案堂班7個。 同時,常與湖北崇陽、通城等縣漢劇班及湖南平江等縣巴陵戲班藝人,互相搭班,同台演出,擴大了寧河戲的影響,促進了劇種本身的發展。
其劇目除《目連傳》等三個弋陽腔連台本戲外,來自宜黃戲專唱二凡的有《一捧血》《三官堂》《販馬記》《滿門賢》《上天台》等;來自漢劇專唱西皮的有《清河橋》《滎陽關》《八義圖》等;來自徽班專唱吹腔的有《四國齊》《銅橋渡》等,總計約有400餘種,多為整本大戲。腳色行當早期為三生、三旦、三淨的"九腳頭"制;後改"一未、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即所謂"十頂網子",有延續弋陽腔、青陽腔腳色行當體制的明顯痕跡。音調高拔宏亮,鬚生喜用"邊音"和"嘎音",花臉則多虎音及炸音,深厚遒勁。表演程式規範,在長期實踐中吸收各劇種長處,形成自己獨有的套路,鬚生的"口功",旦角的"水袖功"以及"棍法功"、"拳法功"等等,均有章法可循。又能從民間輕鬆活潑的燈採中吸取營養,如《採桑逼封》
寧河戲 寧河戲
,由醜扮齊王,為了表現各種跑馬姿態,用蟒袍前擺作馬頭,後襬作馬尾,這種表現形式與宜黃戲《四國齊·點馬》中身扎馬形作種種跑馬舞姿,又具有另一不同風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不少寧河戲藝人蔘加蘇維埃化妝講演團,積極參軍參戰,並編演《打曹家》《活捉張輝瓚》等革命新戲,始終活躍在湘、鄂、贛紅色邊區根據地。1953年,民間寧河戲藝人以共和制形式組成修水縣寧河戲劇團,1958年轉為地方國營。"文革"中解散,1978年恢復。1980年參加全省古老劇種調演,演出《採桑逼封》《海舟過關》《二進宮》等傳統劇目,獲"積極搶救發掘藝術遺產先進獎"。

寧河戲表現風格

寧河戲寧州大班

江西地方大種劇。發源於江西修水縣,流行於贛北及湘、鄂、贛交界一帶。修水縣舊為寧州州治,民間舊俗多敬儺神,每當酬神還願,儺歌儺舞盛極一時。明隆慶年間即有專業班社,唱高腔。清初又從徽劇中吸收吹腔、崑腔,從漢劇中吸收皮簧,從宜黃戲中吸收二犯。逐漸形成一種以唱皮簧腔為主體的劇種寧河戲,俗稱“寧州大班”。

寧河戲宗教色彩

戲劇目可查者有四百多種,多系整本戲,有弋陽腔的《徵東傳》《西遊記》等,吹腔和崑曲的《四國齊》《大香山》《六國封相》等,來自宜黃腔的《販馬記》《雙貴圖》等和唱西皮的《蓮台山》《茶陽關》等。過去藝人多為儺神的崇奉者,班主又多為儺主,演出前後都要演習具有宗教色彩的唱儺歌,請儺神和辭神等關目。因演出主要是為了敬神,一般沒有姦淫兇殺的劇目和表演。傳統劇目中《文公走雪》《銅橋渡》《採石磯》等劇,是別的劇種罕見的劇目。

寧河戲儺舞動作

寧河戲的表演別具一格,如有時不用馬鞭,僅以蟒袍前擺作馬頭,後襬作馬尾,生動地表演騎馬上嶺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狀。《秦瓊表功》中秦瓊的舞蹈身段別緻多樣,曾攝成電影記錄片。寧河戲的舞蹈身段凝重渾厚,尚有儺舞的痕跡。

寧河戲搶救寧河戲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江西修水縣文化部門和民間藝人積極整理、挖掘失傳多年的寧河戲和全豐花燈,並推陳出新使之發揚光大。寧河戲已被挖掘和整理出傳統劇目260餘個,移植、改編了古裝戲120餘出,新編歷史劇20餘本,創作現代戲10餘台,記錄、整理了戲曲腔譜60餘種,一批業餘寧河戲曲班活躍在民間,成為當地羣眾文化的一道獨有風景。寧河戲和全豐花燈是修水縣保留下來的兩朵文化奇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其中全豐花燈已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為1月13日,修水縣全豐鎮寧河戲農民劇團的演員在為村民演出傳統劇目《陳世美》。
寧河戲 寧河戲

寧河戲傳承保護

2021年5月24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申報的寧河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寧河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修水縣紅色基因與文化傳承發展中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