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晉縣

(河北省邢台市轄縣)

鎖定
寧晉縣是“千年古縣”,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東北部。北接石家莊,南瀕鉅鹿縣、隆堯縣,西接柏鄉縣,東臨新河縣、衡水市冀州區 ,轄14鎮2鄉1個街道(寧北街道)和1個省級開發區,364個行政村,人口86萬,總面積1110.9平方公里。
寧晉縣地處黑龍港流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開闊,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洨河、滏陽河、老漳河、北澧河、泜河等11條河流匯集於此,素有“九河下梢”之稱。屬暖温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岩鹽、地熱等。是傳統農業大縣,種植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擁有耕地114萬畝,糧食總產常年保持在90萬噸左右,特產雪花梨、鴨梨、食用菌等。工業形成了電線電纜、健康食品、光伏新能源、紡織服裝、智能農機、綠色化工六大產業集羣,其中電線電纜、健康食品、光伏新能源、紡織服裝位列107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羣,2023年集羣營收1218億元,同比增長15.78%。 是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全國“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試點縣、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全國村志編修示範縣、河北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首批試點縣、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振興優秀縣。
202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30.21億元,增速3%,全部財政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完成35.5億元、18.8億元,分別增長33.4%、15.6%。 [50] 
中文名
寧晉縣
行政區劃代碼
1305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邢台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東北部
面    積
1110.9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14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鳳凰鎮天寶東街23號 [1] 
電話區號
0319
郵政編碼
05555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氣候區
車牌代碼
冀E
地區生產總值
330.21 億元(2023年) [49] 
人    口
745389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寧晉縣建制沿革

建制沿革
遠古時期,境域稱楊地,又稱楊紆。
唐堯之世,分天下為九州,楊地屬冀州之域。
舜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冀州分為幽、並二州,楊地屬幷州。
夏商二代,幽州、幷州合併,楊地屬冀州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
秦代,“廢分封,設郡縣”,全國分三十六郡,楊氏邑屬邯鄲鉅鹿二郡地。
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楊氏縣、廮陶縣,屬鉅鹿郡。公元9年,王莽新政,楊氏稱功陸。
東漢,復將楊氏縣、廮陶縣歸屬冀州刺史部鉅鹿郡,郡治廮陶。建安十七年(212年),廮陶縣改屬冀州魏郡。
三國魏時,楊氏、廮陶縣仍屬鉅鹿郡;黃初七年(226年),鉅鹿郡改為鉅鹿國;太和六年(232年),國徙為郡,郡治廮陶(今寧晉南)。
咸寧六年(280年),西晉統一天下,分全國為十九州,楊氏縣、廮陶縣屬冀州。
北魏,鉅鹿郡分設為北鉅鹿郡和南鉅鹿郡,廮陶縣屬北鉅鹿郡。永安二年(529年),楊氏舊址置廮遙縣,縣治楊氏舊城(今城關),屬南鉅鹿郡。
北齊,廢廮陶縣,併入廮遙縣,屬趙郡
隋代,隋文帝改州、郡、縣製為州縣制,廮遙縣複名廮陶縣,改屬欒州。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復將欒州改趙郡,廮陶縣屬趙郡。
唐代,廮陶縣先屬趙州。武德五年,屬欒州。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全國為十道,廮陶縣屬河北道趙州。天寶元年(742年),取“安寧晉福”之意,改稱寧晉,屬河北道趙州。
五代,置河北路,寧晉屬河北路趙州。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河北路分為東、西兩路,趙州屬河北西路,寧晉縣隨屬之。大觀三年(1109年),趙州改稱慶源節度,寧晉屬之。宣和元年(1119年),趙州改為河北西路慶源府,寧晉屬之。
金代,天會七年(1129年),慶源府複稱趙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趙州改稱沃州,寧晉屬之。
蒙古初年,沃州複名趙州,屬真定路。太宗六年(1234年),廢趙州,置永安州,寧晉屬之;太宗七年(1235年),廢永安州,複名趙州,寧晉屬之。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屬直隸中書省真定路趙州。後改中書省為京師,改路為府,寧晉屬京師趙州(今正定)。
清初,仍屬趙州。雍正二年(1724年),趙州升為趙州直隸州,寧晉屬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為避宣宗名諱“旻寧”,改“寧晉”為“甯晉”。
民國2年(1913年),複名“寧晉”,屬直隸省冀南道,縣衙改稱縣公署。
民國3年(1914年),屬大名道。
民國17年(1928年),廢除“道”行政建制,寧晉縣直屬河北省,縣公署改稱縣政府。
民國25年(1936年),屬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區。
民國26年(1937年)10月,國民黨縣政府南逃,寧晉縣處於無政府狀態;日軍佔領縣城,扶植地方士紳組建維持會(日軍急於南下,未駐紮)。
民國27年(1938年)2月,八路軍東進縱隊佔領縣城,解散維持會,地方士紳推舉出縣長;9月,中共領導的寧晉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駐縣城東關,屬冀南區四專署;10月,縣抗日政府撤離縣城;11月,日軍侵佔縣城,偽縣公署成立;12月,國民黨寧晉縣政府重新設立,府無定址,多活動在農村。
民國29年(1940年)4月,析寧晉縣南部置寧南縣,成立寧南縣抗日民主政府。寧晉縣屬晉察冀邊區冀中區七專區,寧南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十一專區。
民國30年(1941年),寧晉縣與趙縣、元氏縣連壤區組成趙元寧聯合縣,和寧晉縣同隸冀中區七專區;寧南縣仍屬冀南區十一專區。
民國34年(1945年)6月,撤銷趙元寧聯合縣,復原轄區劃;寧晉縣改屬冀中區六專區,寧南縣改屬冀南區四專區;8月,寧晉縣、寧南縣抗日民主政府改稱民主政府;9月,寧晉縣城解放,寧晉縣民主政府遷駐縣城。
民國35年(1946年)7月,寧晉縣改屬冀中區十一專區;寧南縣仍屬冀南區四專區。
民國37年(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察冀邊區和晉冀魯豫邊區兩邊區即行撤銷,寧晉、寧南直屬華北人民政府。
民國38年(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10月,寧南縣與寧晉縣合併為寧晉縣,屬河北省邢台專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寧晉縣屬邢台專區。
1958年4月,寧晉縣劃歸石家莊專區;12月,撤銷新河縣、趙縣,併入寧晉縣。
1960年5月,撤銷石家莊專區,寧晉縣屬石家莊市。
1961年5月,恢復邢台專區,寧晉縣劃歸邢台專區;7月,析寧晉縣復置趙縣、新河縣
1970年,邢台專區改稱邢台地區,寧晉縣屬之。
1993年7月,邢台地區併入邢台市,寧晉縣改屬邢台市管轄。
2003年11月,析轄區內大曹莊鄉、徐家河鄉劃歸邢台市大曹莊管理區。
2005年1月,河北省政府確定寧晉縣為河北省首批擴權縣之一。
2015年3月,寧晉縣被確定為第二批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縣。9月,取消第二批省直管縣改革試點,寧晉縣重新劃歸邢台市管理。
2017年9月,大曹莊管理區併入寧晉縣,實行一體化管理 [51] 

寧晉縣行政區劃

寧晉縣隸屬邢台市,截止到2023年 [50]  ,寧晉縣轄1個街道、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園區,364個行政村。 [2]  [45]  縣人民政府駐鳳凰鎮天寶東街23號。 [1] 
街道、鎮、鄉
行政區劃代碼
所轄社區、行政村
寧北街道
130528001
小王莊村、大王莊村、北塔莊村、小及村、黃退一村村、黃退二村、 黃退三村、大及村、小棗村、王村、石柱村、果村、荊裏莊村、北樓下村、和平社區
鳳凰鎮
130528100
得勝村、永興莊村、新寧村、書院村、繁榮村、光復村、民主村、解放村、團結村、幸福村、南關村、八里莊村、大柳莊村、小柳莊村、王家場村、焦家莊村、南魚台村、西王裏村、東王裏村、漫柳莊村、北魚台村、亭子頭村、郭家寨村、劉路村、孟村、薛莊村、敏村、辛寨村、趙莊村、孫村、南曹村、中曹村、路前村、孫家莊村、李史莊村、上城嘉苑社區、上城華府社區、洨濱社區、興寧社區、貿源社區、九河社區、麒麟社區、富強社區、月城社區、天寶東社區、天寶西社區、興合社區、吉祥社區、民樂社區、狀元社區、石坊社區、東城社區
河渠鎮
130528101
河渠村、巴家莊村、褚家莊村、薛家營村、馬家莊村、東里村、西里村、堤裏村、固下村、趙村村、前濁南村、後濁南村、大北里村、小北里村、大南里村、小南里村、白侯村、大召村、張召村、喬家寨村、南樓下村、小北蘇村、大北蘇村、漳北村、南近村、北近村、中近村、北陳村、李家營村、馬房村、油房村、南蘇村、 內章村
北河莊鎮
130528102
北河莊一村、北河莊二村、北河莊三村、北河莊四村、北河莊五村、東陳一村、東陳二村、東陳三村、東陳四村、 東沙良村、西沙良村、南河莊村、東河莊村、西河莊村、素邱一村、素邱二村、素邱三村、侯家莊村、范家莊村、小曹莊村、高莊村、柏房村、西趙村、中興村、北孟村、東孟村、西孟村、塔底村、翟村
耿莊橋鎮
130528103
耿莊橋村、后辛立莊村、前辛立莊村、北周家莊村、西周家莊村、南周家莊村、劉家台村、馬家台村、史家台村、趙家台村、曹家台村、楊家台村、馮家台村、耿趙莊村、楊豐頭村、劉豐頭村、新豐頭村、大疙瘩村、孫家堯村、史家咀村、孟莊橋村、杜賈莊村、西官莊村、南官莊村、北官莊村、孟家莊村、李單莊村、畢家莊村、趙家莊村、長路村、西龐莊村、東龐莊村、崔官莊村、孫家口村、孫莊村、南莊村、閆莊村、賈莊村
東汪鎮
130528104
東汪一村、東汪二村、東汪三村、東汪四村、東汪五村、東汪六村、艾辛莊一村、 艾辛莊二村、艾辛莊三村、南丁曹一村、南丁曹二村、 南丁曹三村、北丁曹村、小河口村、洨口村、鋪頭村
賈家口鎮
130528105
賈家口村、東馬家莊村、小河莊村、馮家莊村、西侯高村、東侯高村、歷城村、小劉村、神堂村、朱家莊村、黃兒營東村、黃兒營西村、堯台一村、堯台二村、堯台三村、白木村、延白村、連邱村、蔡家莊村、大營上村、曹家樓村
四芝蘭鎮
130528106
四芝蘭村、三芝蘭村、北侯莊一村、北侯莊二村、北侯莊三村、北圈裏、北趙家莊村、北齊家莊村、南齊家莊村、南遷善村、北遷善村、侯家佐村、大楊莊村、南圈裏村、 邸亮莊村、佃户營村、屈家莊村、北辛莊村、前辛村、西曹固村、東曹固村、南白豆村、北白豆村、韓家莊村、南侯莊村、李家莊村、段家莊村、北孟莊
大陸村鎮
130528107
大陸村一村、大陸村二村、大陸村三村、大陸村四村、北梁家莊、南梁家莊、趙平邱北村、常家莊一村、常家莊二村、常家莊三村、東閻家莊村、東魏家莊村、東張家莊村、雷家莊村、金家莊村、武家莊村、周家莊村、趙平邱中村、趙平邱南村、陳家莊村、鎮邱村、東王莊村、雷李莊村、草廠村
換馬店鎮
130528108
換馬店村、米家莊一村、米家莊二村、米家莊三村、大康莊村、小康莊村、東棗村、北棗村、 胡谷村、曹伍疃一村、曹伍疃二村、武家橋村、南及橋村、西及橋村、北及橋村、樓底村、藏莊村、西棗村、秦邱村、西村、邊村、寨子村
蘇家莊鎮
130528109
蘇家莊村、北朱家莊村、南高李莊村、北高李莊村、東丁村、西丁村、畢家寨村、湯家寨村、李羊盃村、孫羊盃村、趙羊盃村、段羊盃村、小楊莊村、段木莊村、西馬莊村、東馬莊村、王家莊村、高莊窠村、疙瘩頭村、伍烈霍村、浩固村、司馬村
唐邱鎮
130528110
唐邱一村、唐邱二村、唐邱三村、唐邱四村、孔小營一村、孔小營二村、孔小營三村、孔小營四村、雙井村、岳家莊村、裴家莊村、南馬莊村、胡嶽村、兼場村、郝莊村
大曹莊鎮
130528111
北鎮村、南鎮村、東鎮村、西鎮村、中鎮村、小馬村、周村、嬰泊社區
侯口鎮
130528112
侯口一村、侯口二村、侯口三村、曹伍莊村、邢朱莊村、營台村、高口村、香亭村、邱頭村、陶禮村、東曹莊村、城北村
紀昌莊鎮
130528113
紀昌莊北村、紀昌莊中村、紀昌莊南村、鄭家窯村、西和睦村、東和睦村、清善頭村、清善橋村、百尺口村、橋河東村村、橋河西村村、西林子村、東林子村、講理村、磚河村
北魚鄉
130528205
北魚一村、北魚二村、北魚三村、黃趙台村、郭家台村、於家台村
徐家河鄉
130528206
徐家河村、榆樹莊村、鹽場前村、鹽場後村、劉家場村、老王莊村、泊裏莊村、魚灘頭村、賈家莊村、宋家莊村、張家莊村
寧西籌備辦
——
曹家莊村、南塔莊村、谷家莊村、楊家莊村、東南汪村、閆家莊村、魏家莊村、張化莊村、前張孟村、後張孟村、北沙良村、北留村、南留村、西南汪村、北董村、鳳城西社區、晶龍社區、新興社區、文源社區 [51] 

寧晉縣地理環境

寧晉縣位置境域

寧晉縣位於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東北部,東與新河縣衡水市冀州區石家莊市辛集市交界,西與柏鄉縣相連,南與隆堯縣鉅鹿縣接壤,北與石家莊市趙縣晉州市毗鄰。縣域介於東經114°46′—115°15′,北緯37°24′—37°48′之間,東西最大距離43.4公里,南北最大距離44.5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110.9平方公里。 [3] 

寧晉縣地質構造

寧晉地區屬冀中台陷,近贊皇穹斷束、寧晉斷凸區,為八個IV級構造單元之一。千百萬年來受太行山衝、洪積,窪地湖相沉積影響,沉積了較厚的黃土、沙層,新生界地層總厚度2000米。第三系廣泛隱伏於地下,藴藏有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石膏、薄煤層、熱水等資源;上第三系厚500—1350米,下第三系大部分缺失。第四系沉積主要有鬆散的亞粘土、輕粘土夾粉砂、粗砂等,一般厚500—600米,垂直向上由老到新依次為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全新統。
寧晉縣跨居臨清坳陷三級構造單元上, 由於強烈構造差異運動,基層發育有北北東向晚近期活動斷裂,割裂成束鹿斷陷、 隆堯凸起、鉅鹿凹陷兩個四級構造單元。受新生代區域應力場作用,新舊斷層形成束鹿、百尺口、柏鄉三條斷裂帶。斷層主要由北盤上升、南盤下降的北東向大斷層組成。束鹿斷裂帶(太行山前斷裂帶)自辛集入境,經四芝蘭、東汪、耿莊橋向南出境,入隆堯縣牛家橋,近代地震活動較頻繁。百尺口斷裂帶北起辛集市南智邱,經百尺口、艾辛莊,向南出境,入隆堯、鉅鹿、寧晉三縣交界處,北東走向,近代地震活動僅次於束鹿斷裂帶。柏鄉斷裂帶北起晉州市,南至柏鄉縣,北東向,被衡水斷裂帶和隆堯南斷層切斷,近代地震活動一般。據1990年中國地震裂度區劃圖,寧晉縣城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為7度。據2015年《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寧晉縣城地震動峯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徵週期為0.35s [51] 

寧晉縣地形地貌

寧晉縣地處冀中平原中南部,屬太行山東麓沖積平原,地勢低平,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自然坡降1/4000。全境最高海拔36.5米(米家莊),最低海拔24.4米(孟家莊),高差12.1米。受諸多自然條件影響,境內形成西部扇緣沖積平原、東北部河流沖積平原、東南部滯洪窪地三個地貌單元。
西部為扇緣沖積平原,洨河、北沙河沿東側向東南窪地縱流,與窪地交接;地勢較高,崗丘稀少,地面緩平;耕種歷史悠久,歷來為糧棉高產地域。
東北部為河流沖積平原,受歷史上滹沱河、百尺溝、鹼河多次氾濫、沖刷、改道的影響,泥沙沉積,形成沙灘、沙丘、沙崗、沙坑等地貌,土壤次生鹽鹼,已治理改造為宜林宜糧宜棉土地。
東南部為滯洪窪地,地勢最低,歷史上為寧晉泊、大陸澤水域,道光十九年(1839年)乾涸後為季節性滯洪區,河道縱橫,新沖積物逐漸填充、覆蓋,地面加高;地多鹽鹼,經治理皆成沃土良田。 [51] 

寧晉縣氣候

寧晉縣屬東部季風區,暖温帶半乾旱地區,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春季,天氣乍寒乍暖,乾旱多風;夏季,高温、高濕,降水多而集中;秋季,秋高氣爽,温度宜人;冬季,天氣寒冷而乾旱。
年平均氣温12.9℃,極端最低氣温-23.3℃(1966年2月22日),極端最高氣温43.2℃(2002年7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481.1毫米,降水季節、年際差異大,全年約70%的降水分佈於夏季,年最大降水量946.5毫米(1963年),最小降水量177.3毫米(1972年);年平均總日照時數2486.2小時,5月日照時數最多,11月最少;無霜期平均198天,初霜日平均在10月5日,終霜日平均在5月4日;年平均風速2.3米/秒,全年最多風向南風 [51] 

寧晉縣水文

古代
寧晉縣地勢低窪,歷史上縣域東南部有寧晉泊,其前身為大陸澤,黃河曾流經此地,公元前602年黃河改道後,發源於太行山的多條河流注入大陸澤。宋代,大陸澤位於今隆堯、鉅鹿、邢台市任澤區境內,由於河水灌淤,湖底抬高,積水循滏陽河向下遊相對低窪的寧晉縣境移動。後因滹沱河屢次氾濫,泥沙淤積,17世紀初大陸澤分為南泊、北泊兩部分,其中北泊湖體平淺、散漫,河湖交錯,因主要位於寧晉縣內,又名“寧晉泊”。17世紀中葉後,由於滹沱河南徙入寧晉泊,又引導南泊之水北泄,寧晉泊急劇擴大,直到1839年滹沱河向北改道後,寧晉泊失去穩定水源,加之圍湖造田,湖泊逐漸萎縮。清代中後期,寧晉泊東西寬度自北魚村至史家咀村20餘里,南北長度自南魚村至素邱、東汪、魚台、趙莊長30餘里,有環泊村莊18個,泊中村莊10個,窪地雖初步墾為耕田,但仍有漳、澧、滏、七里、沙、洨、泜、槐、午等9條河道彙集於此,有“九河下梢”之稱,多洪澇災害。1939年洪水時寧晉泊南北長度僅14公里,枯水季節已不顯泊形,最終乾涸消失。 [4-7] 
歷史上,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河道遷徙多變,河多水大,洪澇頻發,害多益少;且河源複雜,河流淤塞、改道、消失頗多。較大河流有滹沱河、漳河、滏陽河、洨河等。
  • 滹沱河流出太行山後,其中一股向東注入寧晉泊,河道善淤、善決、善徙,有“小黃河”之稱;1868年北徙後遠離縣境,但每遇洪水仍向南氾濫。
  • 漳河在西漢以前屬黃河水系,新莽時黃河南徙,屬清河支流,隋朝為南運河支流,屬海河水系;唐代以來漳河改道頻繁,遷徙分南、中、北三個河道,北道自東南入境,匯入寧晉泊。清代中期,漳河並行三道,入滏陽河一支稱新漳河,至新河南入寧晉泊一支稱老漳河。
  • 滏陽河自耿莊橋村南入境,北流至小河口村南,橫穿澧河,呈十字河形,後北流淤塞,滏澧合流,改向東經艾辛莊、侯口東出境;經歷代疏浚,曾為邯鄲至天津水路航道。鹼河、沙河、七里河、澧河原為滏陽河支流,後皆被滹沱河衝淤,壅塞失形,或四散漫流,或改道。泜河槐河午河為澧河支流。
  • 洨河經欒城、趙縣,自邊村入境;明崇禎年間河道淤塞,改至南關廣濟橋南流,散漫平地,不顯河形;1946年將洨河自小馬村北匯入北沙河,舊河遂廢。
此外,漢代境內有太白渠(運糧河、綿水),漢永平元年(公元58年)開通漕船,自元氏西北經趙縣北晉村向南入境,再經張孟、高莊入寧晉泊。久已失形。 [8] 
現代
寧晉縣屬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境內河流主要有洨河、北沙河、午河、泜河、北澧新河、滏陽河、滏陽新河、汪洋溝-滏寧渠、小漳河、老漳河、滏東排河、三河溝通共12條,總長度共計167.62km,這些河流屬於季節性河流,旱季乾枯,雨季行洪排瀝,且多在境內匯流。
洨河上游有二條支流,一支為瀦龍河,發源於元氏縣胡家莊,該支上建有八一水庫;另一支為沙河,發源於獲鹿縣後仙。流域面積1658平方公里,長59.85公里,該河經欒城、趙縣、在寧晉縣換馬店鎮邊村入境,在我縣境內長26.2公里,流經6個鄉鎮(換馬店鎮、北河莊鎮、經濟開發區、東汪鎮、大曹莊鎮、鳳凰鎮),28個村,設計流量換馬店鎮西及橋以上665秒立米,以下為700秒立米,縱坡1/2200-1/4000,洨沙匯流以下縱坡1/4000,設計流量560秒立米。洨河左堤即北圍堤,1967年冬至1968年春開挖洨河時築成,與東圍堤共同調控寧晉泊蓄滯洪區洪水沿滏陽新河下泄,北圍堤自石家莊趙縣胡家營起,到小河口村南與滏陽河左堤相接,長28.55公里,2021年實施了寧晉縣洨河(北圍堤綜合治理項目)。
北沙河在京廣鐵路以上叫槐河,槐河發源於贊皇縣嶂石巖,京廣鐵路以下經高邑、趙縣、寧晉,在寧晉縣大曹莊鄉小馬村西北與洨河匯流。北沙河寧晉段由河渠鎮大北蘇村西南入境,至寧晉縣大曹莊小馬村西,在我縣境內長17.7公里,流經3個鄉鎮(河渠鎮、北河莊鎮、經濟開發區),17個村,洨沙匯流以上縱坡1/1600,原設計流量460秒立米,2014年大北蘇—北沙良段經治理後,設計流量750秒立米。
午河在柏鄉縣城以上分南北二支,南支發源於臨城縣東部丘陵區,鐵路橋以下,流量30秒立米。北支發源於贊皇縣院頭鎮,韓村鐵路橋以下,流量50秒立米。流域面積856平方公里,幹流自柏鄉縣城起經隆堯縣北部,在寧晉縣徐家河村西匯入泜河,長72公里。午河自寧晉縣北魚村西南入境,至徐家河村西與泜河匯流,在我縣境內長4.3公里,流經1個鄉(北魚鄉),2個村,河底寬12至14米,設計流量80秒立米,縱坡1/7000。
泜河上段分南北二支,南支發源於內丘縣章台,北支發源於贊皇縣和山西交界處,泜河上段有臨城水庫,下游到寧晉縣徐家河村西有午河匯入,至曹家台西北入北澧新河,流域面積879平方公里,隆堯縣八里橋以下長20.6公里。泜河自我縣北魚鄉郭家台西南入境,至耿莊橋鎮曹家台西北入北澧新河,在我縣境內長10.26公里,流經3個鄉鎮(耿莊橋鎮、北魚鄉、徐家河鄉),8個村,河底寬15至20米,設計流量130秒立米,縱坡1/8000。
北澧新河是滏陽河系主要行洪河道,是貫通大陸澤和寧晉泊兩大滯洪區的行洪骨幹河道,承接滏陽河系大部分支流的來水,在邢台市任縣環水村附近有留壘河、沙洺河、南澧河、順水河、牛尾河匯入,在邢家灣附近有白馬河、小馬河、李陽河匯入,在寧晉縣東汪鎮小河口村南與滏陽河、洨河匯流,匯流以下稱滏陽河。北澧新河自邢台市任縣環水村起,至寧晉縣東汪鎮小河口村南,全長41.27公里,設計流量300秒立米,河底寬25至38米,縱坡1/3000至1/10000。北澧新河自寧晉縣徐家河鄉老王莊村東南入境至滏陽河匯流長13.2公里,流經2個鄉鎮(徐家河鄉、耿莊橋鎮),9個村,設計流量300秒立米,河道為複式斷面,兩側灘地寬100米左右,縱坡1/10000,河底寬32米。
滏陽河是一條天然河道,發源於邯鄲市峯峯礦區,至滄州市獻縣賈莊橋與滏陽新河匯流,全長422.65公里,總流域面積2.05萬平方公里,其中艾辛莊樞紐以上1.442萬平方公里。滏陽河自邢台市寧晉縣耿莊橋村南入境,至寧新縣界,在我縣境內長26.5公里,流經3個鄉鎮(耿莊橋鎮、東汪鎮、侯口鎮),19個村,十字河以上設計流量35秒立米,艾辛莊樞紐以下設計流量150秒立米,河底縱坡1/10000。
滏陽新河主要承接滏陽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洪水,配合中游窪地滯洪工程,使洪水安全下泄,流域面積1.442萬平方公里,滏陽新河自邢台市寧晉縣艾辛莊樞紐橡皮壩起,至滄州市獻縣樞紐,長132.4公里。左堤自邢台市寧晉縣艾辛莊樞紐起,至滄州市獻縣賈莊橋,長130.4公里,右堤自邢台市寧晉縣耿莊橋鎮趙家莊東北起,至獻縣樞紐,長137.12公里。滏陽新河設計標準為50年一遇,設計流量3340秒立米;25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流量6700秒立米;深槽設計流量250秒立米。該河為複式斷面,上游為喇叭口狀,堤距1.5公里,河槽縱坡1/10000,河底寬11至23米。滏陽新河主河槽自艾辛莊樞紐橡皮壩起至寧新縣界在我縣境內長3.5公里,流經1個鎮(耿莊橋鎮),2個村。
汪洋溝全長69.8公里,位於子牙河水系滏陽河上游,發源於石家莊市藁城北席、樂鄉之間,流經趙縣,並由趙縣向南入邢台市寧晉縣,在寧晉縣小河口村和鋪頭村間與滏寧渠相接,在東曹莊村匯入滏陽河,是一條重要的平原排澇河道,流域面積1392平方公里。汪洋溝-滏寧渠寧晉段全長39.3公里,流經7個鄉鎮(寧北街道辦事處、換馬店鎮、經濟開發區、鳳凰鎮、大曹莊鎮、東汪鎮、侯口鎮),38個村,設計流量35秒立米,河底寬11米,縱坡1/4700。
小漳河起源於邯鄲市曲周縣西流上寨村西北,至邢台市寧晉縣孫家口,全長84.2公里,流域面積507.3平方公里,屬排瀝河道,防洪標準10年一遇,以右堤為主,河底縱坡1/10000。小漳河自寧晉縣耿莊橋鎮楊豐頭村南入境至孫家口涵洞,匯入滏東排河,在我縣境內長10.23公里,流經1個鎮(耿莊橋鎮),6個村,設計流量80秒立米,底寬22至27米,河底高程22.21至21.3米。
老漳河自邯鄲市曲周縣東水町起(以上有支漳河和老漳河上段兩條支流),至邢台市寧晉縣孫家口涵洞入滏東排河,長65.4公里,流域面積2366平方公里,是黑龍港主要排水河道之一,排澇標準按定雨量法,三日暴雨250毫米設計,300毫米校核。老漳河自邢台市寧晉縣耿莊橋鎮李家莊入境至孫家口涵洞,在我縣境內長6.9公里,流經1個鎮(耿莊橋鎮),5個村,設計流量390秒立米,校核流量430秒立米,縱坡1/10000,設計河底寬63米。
滏東排河上起邢台市寧晉縣孫家口涵洞,接納老、小漳河瀝水。沿滏陽新河右堤右側,經新河、冀縣、衡水、武邑、武強、與滄州市交河縣馮莊閘分岔,一岔通過馮莊閘與北排河接通,一岔進入連接渠至董敬屯匯入老鹽河,全長115.8公里,總控制排水面積4409平方公里,滏東排河自孫家口涵洞起,至寧新縣界,在我縣境內長3.33公里,流經1個鄉鎮(耿莊橋鎮),2個村,河道底寬67至74米,縱坡1/15000,設計流量432秒立米,校核流量624立米,孫家口涵洞以上排水面積2366平方公里。
三河溝通是連通北澧新河、滏陽河、小漳河的人工河道,主要作用:一是調節三河之間的洪水,如果汛期北澧新河或滏陽河水大,而小漳河水小,可由三河溝通向小漳河泄洪,減輕滏陽河、北澧新河的負擔;二是蓄水灌溉,只要一條河內存水,即可將水攔蓄,三河沿岸均可灌溉。三河溝通自馬家台西北北澧新河起,往東至耿莊橋村北穿過滏陽河,再往東至楊豐頭村東北與小漳河溝通,全長6.2公里,流經1個鄉鎮(耿莊橋鎮),5個村,設計流量50秒立米,河底為平坡,河底寬15米,河底高程20.5米。 [51] 

寧晉縣土壤

寧晉縣境內的土壤有1個土類(潮土類),4個亞類(典型潮土、褐土化潮土、鹽化潮土、濕潮土),10個土屬,59個土種。
寧晉縣土壤亞類概況表 寧晉縣土壤亞類概況表
寧晉縣耕地土壤各項養分指標均低於臨界水平的土壤;受缺水、乾旱影響,次生鹽化現象嚴重;東北部沙質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 [9]  經過改造,鹽化土和沙荒土已生產出糧、棉。 [10] 

寧晉縣自然災害

寧晉縣氣象災害以洪澇、乾旱為主。春旱十年九遇,初夏旱平均十年三遇,伏旱平均四年一遇,秋旱平均五年一遇。洪澇以秋澇為主,縣境地勢低窪,為“九河下梢”之地,汛期多條河流的洪水彙集於此,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建國後通過水利建設,水災明顯減少,較大的有1956年、1963年、1996年、2016年水災。其他氣象災害有乾熱風、大風、暴雨、冰雹。歷史上蝗災多發,1964年後無蝗災發生。
地震
寧晉縣處於地質構造複雜、構造運動強烈的華北地震區,有三條斷裂帶過境,大地震約百年或數百年一遇。1966年3月8日05時29分,寧晉縣耿莊橋至隆堯縣牛家橋、馬欄一帶發生6.8級地震,震中烈度9度,全縣死亡1156人,傷7788人。3月22日16時11分和19分,東汪附近先後發生6.7級和7.2級地震,震中烈度10度,極震區面積137平方公里,房屋全部倒塌,全縣死亡431人,傷2022人,是近百年較大的一次地震。3月26日23時14分和19分,百尺口、束鹿、冀縣交界處先後發生5.2級和6.2級地震,震中房屋倒塌十之七八。 [11-13] 

寧晉縣自然資源

寧晉縣水資源

寧晉縣多年地表水資源量748.7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5696.8萬立方米,年地表水可利用量4438.9萬立方米(保證率75%);地下水資源量5788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補給量6847.9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可開採量7672.9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075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183立方米,畝均水資源量僅107立方米。
寧晉縣地表水用水主要是河道、閘涵,在汛期攔截河流洪水;工業、生活主要開採地下水,農業用水除沿河鄉鎮外大部分靠開採地下水進行灌溉,平水年需水量2.17億立方米,缺水1.09億立方米,水資源嚴重缺乏,地下水年超採量約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枯竭。 [14] 

寧晉縣土地資源

寧晉縣土地利用情況(2022年)
土地利用類型
面積(萬畝)
佔土地總面積比例
耕地
114.03
68.43%
園地
4.52
2.71%
林地
8.41
5.05%
城鎮村工礦用地
28.45
17.07%
交通運輸用地
5.45
3.27%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3.29
1.97%
其他用地
2.48
1.50% [51] 

寧晉縣礦產資源

石油、天然氣
寧晉縣的石油資源主要分佈在晉-45斷塊、晉-105斷塊、晉-89斷塊、晉古-2斷塊,位於四芝蘭、蘇家莊、大陸村3個鄉鎮。荊邱油田位於寧晉縣境內,1966年勘探,於1979年開發,是華北油田南部油區主力油田之一。 [15]  荊邱油田原油為半稠油;李羊杯至四芝蘭斷塊為稠油,尚未開採。截至2008年,寧晉油區地下儲量100餘萬噸。 [16]  [17] 
四芝蘭鎮北孟莊村南約300米處,荊邱油區地下擁有鹽礦資源,該區域在2929—3170米之間214米的厚度中,屬於膏鹽層,即含有石膏礦鹽。據華北油田地質學家推測,晉古45至106井南面的晉古55井含鹽層厚,含鹽高,地下含鹽面積可覆蓋荊邱油區,鹽區面積在22平方公里以上,儲存量約1000億噸。 [16]  該鹽礦屬鈣鹽型,氯化鈉平均品位達92%,硫酸鈣5%以下,是中國國內罕見的富礦,開採價值很高。 [18] 
地熱
寧晉縣地處雄縣—寧晉高温帶,境內有地熱的地下山體呈東低西高特徵,地熱水儲量約600億立方米,水質屬於弱鹼類。 [51] 

寧晉縣人口

明代洪武初年,寧晉縣僅有310户,2754人。清光緒四年(1878年)增長至43005户,226499人。1949年,寧晉縣有96295户,374315人。1955年人口達到40萬,1972年突破50萬,1987年增長到60萬, [19]  1998年超過70萬。 [20] 
寧晉縣主要年份人口數據
年份
總户數
總人口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1950年
96011
377414
190467
186947
1960年
105864
415670
208944
206726
1970年
116720
486905
248105
238800
1980年
128398
543177
276573
266604
1990年
150314
653700
332962
320738
2000年
177066
711962
360550
351412
2010年
196367
764828
387650
377178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寧晉縣入住人口745389人。佔全市人口10.48%。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51.16%;女性人口占比48.84%。年齡構成方面,0—14歲人口占比25.37%,15—59歲人佔比56.42%,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21%,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3.16%。 [46] 

寧晉縣政治

王 濤 中共寧晉縣委書記
孔軍峯 寧晉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51] 

寧晉縣經濟

寧晉縣綜述

生產總值(億元)
三次產業比重(%)
公共財政預算
收入(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1.05
75.7:10.7:13.6
0.11
——
63
1985
2.61
66.8:21.1:12.1
0.13
——
353
1990
4.70
50.9:33.4:15.7
0.29
——
437
1995
16.13
47.8:28.9:23.3
0.53
——
1573
2000
25.57
36.5:40.1:23.4
1.02
4571
2688
2005
42.40
29.5:49.0:21.5
1.72
6810
3606
2010
97.76
23.8:48.6:27.6
4.70
13561
6200
2015
164.30
16.6:51.6:31.8
6.57
21462
11323
2020
254.74
12.4:52.2:35.4
14.00
31485
17757
2021年,寧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93.6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全部財政收入27.2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80元,同比增長5.7%;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7元,同比增長8.9%。
2022年,寧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30.0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6.6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2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11元,同比增長3.7%;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6元,同比增長6.2%。
2023年,寧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30.2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全部財政收入35.4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8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44元,同比增長5.6%;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91元,同比增長6.6%。 [51] 

寧晉縣第一產業

綜述
寧晉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持續夯基礎、優結構、延鏈條、提效益,形成了糧食生產、畜牧、蔬菜食用菌、梨果四大農業特色產業,打造了健康食品、智能農機特色產業集羣。寧晉縣擁有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0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5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4家。擁有河北省著名商標14件、河北省名牌產品7個。綠色食品16個,有機農產品18個。2023年,寧晉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64.21億元;一產增加值完成36.1億元。 [51] 
農業
寧晉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河北省第一產糧大縣。糧食播種面積連年保持在190萬畝左右,糧食總產90萬噸以上。
寧晉是河北省58個蔬菜生產大縣之一,尤以生產小黑平菇和創出“菌中皇后”羊肚菌設施栽培高產出名。蔬菜播種面積常年10萬畝左右,產量28萬噸,其中食用菌5.5萬噸、產業產值達10億元,被評為“北方羊肚菌種植基地縣”“河北省羊肚菌特優區”,“寧晉羊肚菌”獲評省級區域公用品牌。
寧晉縣梨果種植9.3萬畝,常年產量保持在27萬噸,全國最大的韓梨系超新品種——“創造梨”種植基地在,面積超過1000畝,畝產值超過4萬元。“寧晉鴨梨”是省重點推介品牌,被評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最受歡迎的地理標誌產品”稱號。蘇翠一號梨種植面積7000畝,是河北省最大的蘇翠1號種植區。 [51] 
林業
寧晉縣林業區劃 寧晉縣林業區劃
2023年全縣完成造林110公頃,林業育苗408公頃,實施病蟲害防治作業面積2925公頃,清理林下可燃物1069公頃,救助放生二級以上國家野生保護動物10只;發展林下經濟6306畝,實現增收1504萬元 [51] 
畜牧業
寧晉縣畜牧業區劃表 寧晉縣畜牧業區劃表
寧晉縣是“全國畜牧大縣”“全國牛奶生產50強縣”。截至2023年末,全縣奶牛養殖場33家、存欄4.1萬頭、牛奶年產量10萬噸,生豬存欄18.36萬頭,羊存欄5.96萬頭,禽存欄256.29萬隻。全縣肉類總產量3.54萬噸,禽蛋總產量3.58萬噸。 [51] 

寧晉縣第二產業

綜述
寧晉縣第二產業結構表 寧晉縣第二產業結構表
寧晉縣第二產業以工業為主。 [23]  2015年,寧晉縣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166.83億元,比2014年增長13.3%;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10.24億元,比2014年增長8.9%;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8.4%,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 [22] 
工業
清代,寧晉縣棉紡織業興起,以絲麻紡織為主,多為家庭手工,亦有小型作坊,未形成規模。民國年間,辦起麪粉廠、制酒廠。1949年,寧晉縣工業總產值104萬元,全為輕工業。1954年改造私營手工業。1958年大辦地方工業,全民所有制工業興起,有紡織、食品、機械、製鞋、金屬加工等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63萬元,重工業佔45.8%,工業盲目發展,重產量不重質量。60年代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經濟佈局趨於合理,工業生產發展。70年代,寧晉縣工業由國有工業、縣辦工業、鄉村工業組成,經濟成分以國有、集體公有制為主。
1978年,寧晉縣有工業企業12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838萬元,工業產品主要有紙張、棉布、植物油、化肥、農具、小型拖拉機等,輕重工業比重為48.9:51.1。80年代初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調動企業積極性。1983年後,鄉鎮企業崛起,村及村以下集體和個體企業迅猛發展。1988—1993年,在國營工業企業推行企業承包責任制,進行企業勞動、工資和人事制度改革。90年代,逐步形成紡織、服裝、機械、食品、化工、電纜、建材等行業為主的多門類工業結構。1994—2006年開展國營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轉換經營機制。隨着民營工業企業發展壯大,單晶硅太陽能、電線電纜、紡織服裝、醫藥化工、機械、食品等逐步成為主導產業。到2023年底,全縣共有449家規上工業企業,1—12月份規上工業產值完成977億元,同比增長1.22%,增加值增速0.9%;
2023年,電線電纜、健康食品、光伏新能源、紡織服裝、智能農機、綠色化工六大產業集羣完成營收1218.17億元,同比增長15.78%,上繳税金22.28億元,增長9.6%;電線電纜產業集羣完成營業收入534.26億元,同比增長26.93%,上交税金6.11億元,同比增長21.6%;紡織服裝產業集羣完成營業收入110.84億元,同比增長5.1%,上交税金2.49億元,同比增長4.58%;健康食品產業集羣完成營業收入211.57億元,同比增長8.42%,上交税金4.98億元,同比增長6.72%;光伏新能源產業集羣完成營業收入189.55億元,同比增長5.23%,上交税金5.15億元,同比2.69%;能裝備製造產業集羣完成營業收入101.78億元,同比增長12.63%,上交税金0.94億元,同比增長9.93%;綠色化工產業集羣實現營業收入70.13億元、同比增長16.64%,上繳税金2.59億元、同比增長9.3%。
截止2023年底,寧晉縣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5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20家、省級“專精特新”示範企業2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5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2家、建立研發機構121家、上雲企業960家(其中製造業上雲企業641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159家、入庫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47家、完成技術合同登記額2.65億元,吸納京津技術合同額2300萬元、2023年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歸集18.6億元。 [51] 
經濟功能區
寧晉經濟開發區(大曹莊管理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始建於2011年5月,是省政府批准設立的首批工業聚集區;2022年12月整合河北寧晉經濟開發區與大曹莊管理區管理機構和職能,實行“區區合一”,成為設區市管理的省級開發區。開發區規劃面積 22.3 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53家,其中規上企業298家(佔全縣66.4%)。先後榮獲“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化工園區十強”“中國電線電纜生產重鎮”“河北省光伏產業名區”“河北省玉米深加工產業名區”“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等榮譽稱號。2023年,營業收入完成806.6億元、同比增長9.3%;税收完成25.5億元、同比增長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3億元,同比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6億元,同比增長22.7% [51] 

寧晉縣第三產業

綜述
寧晉縣第三產業以交通運輸業、郵電業、批發零售餐飲業等為主。2023年,寧晉縣第三產業增加值128.38億元,增長6.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67億元,同比增長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8億元,同比增長4.5%;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3億元,同比增長11.8%,金融業增加值35.69億元,同比增長9.3%;房地產業增加值8.9億元,同比增長3.4%;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4.78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他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51.95億元,同比增長5.6%。六大新興服務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體娛樂業)增加值佔第三產業增加值的31.5%;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7.1%,拉動縣域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 [51] 
商業貿易
國內貿易方面。改革開放前,寧晉縣建立了以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為主的商貿體制和流通服務網絡。1985年開始實施流通體制改革,民營和個體類市場主體及農村集市逐步發展。1996年,商業局、物資局、外貿局三個部門合併組建商貿發展總公司,並在1998年籌備建設縣商貿中心;2000年“寧晉商廈”作為全縣首個規模化的縣商貿中心正式運營。隨着商業體系和商貿流通快速發展,居民消費市場由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為主的單邊活動,逐步轉變為多層次、多渠道、多種主體的統籌發展格局;到2008年,形成了以專業市場為主體、大型超市為骨幹、民營個體商店(鋪)為依託,農村集市為補充的商業體系和流通網絡。2010年以來,家樂園集團、滄州信和集團先後入駐寧晉縣,建成了天一廣場、信和商廈2家大型商業綜合體,並引進肯德基、屈臣氏、呷哺呷哺等知名連鎖店和品牌餐飲;寧晉縣綠源蔬菜果品批發市場不斷壯大,聚集了1400多家固定(流動)商户,從事農副產品、快消食品、水產海鮮及日用百貨等多種商品批發銷售,年交易額達6億元;中小型商場、超市及便利店快速發展,實現了縣、鄉鎮、行政村全覆蓋。同時,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也帶動縣域電子商務經濟發展,至2022年12月全縣登記電商業務的法人企業1500餘家、個體商户9000餘家,入駐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電商平台和直播平台,湧現了河北童泰、河北麥客食品、河北寶豐食品、河北蒂孩兒、河北聖達斯測繪為代表的知名電商企業;鳳凰鎮、河渠鎮、蘇家莊鎮3個鄉鎮和東南汪村、楊家莊村等14個行政村分別獲評“淘寶鎮”、“淘寶村”。2023年,寧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43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3.90億元,同比增長11.1%;“福盛泉”品牌榮獲國家級“中華老字號”稱號。
對外貿易方面,1971年寧晉縣始有商品出口貿易,主要出口服裝、柳編制品、梨等。1977年成立外貿局,1983年改製為對外經濟貿易公司。1998年後,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成為主要出口產品。(參考資料:寧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寧晉縣誌:1979~2008[M].北京:方誌出版社,2012.08:354-355.)目前醫藥化工、光伏、機械配件、紡織服裝是我縣重點出口行業,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香港、越南等100餘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寧晉縣進出口總值28.66億元,其中出口總值25.31億元。 [51] 
金融業
銀行
成立時間
銀行
成立時間
中國人民銀行寧晉縣支行
1948年12月
2008年6月
中國農業銀行寧晉縣支行
1979年2月
邢台銀行寧晉支行
2009年9月
中國建設銀行寧晉縣支行
1979年9月
寧晉縣民生村鎮銀行
2011年11月
中國工商銀行寧晉縣支行
1984年1月
河北銀行寧晉支行
2014年7月
中國銀行寧晉縣支行
1992年12月
寧晉縣農村商業銀行
2014年11月
1996年12月
邢台農村商業銀行寧晉支行
2016年5月
2023年,寧晉縣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57 億元,比2022年增長9.3 %。截至2023年末,寧晉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76.27億元(其中住户存款532.89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 113.42億元,廣義政府存款29.96億元),比年初增長82.35億元,同比增長13.86%;金融機構貸款餘額439.53億元(其中住户貸款163.5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76.05億元),比年初增加85.21億元,同比增長24.05%。 [51] 

寧晉縣交通

寧晉縣公路

寧晉縣境內有高速公路1條,國道4條,省道3條,縣道2條,鄉道17條,村道212條。
G20青銀高速公路寧晉段於2006年通車,過境長度30.745公里,雙向四車道。
308國道(青島—石家莊)由新河縣界入境,經東汪、鳳凰、換馬店3鎮入趙縣界,境內長31.2公里。
230國道(通武線) [44]  原233省道(安新線,安國—新河)原為始建於1977年的縣道辛新線(辛集—新河),1996年升級為233省道,境內長8.373公里。
339國道 [24]  (濱州港—榆林)。原393省道(鄭昔線,衡水鄭口—山西昔陽)全線修建於1997年,境內長42.056公里,路面寬12米。
515國道 寧晉縣小棗村至隆堯縣堯東莊段,線路全長51.735公里,用地面積2334860平方米。 [47] 
234省道(定魏線,定州—魏縣)過境全長44.358公里,路面寬12米。
縣道趙寧線(趙家圈—寧晉)寧晉段起自辛集市界,止於寧晉縣城,境內長29.728公里。
寧雞線(寧晉—雞澤)寧晉段起自鄭昔線,止於寧晉隆堯交界處,境內長10.706公里。
主要鄉道有司荊線、蘇黃線、高長線、雙曹線、寧米線、大於線、寧於線、司寧線、百大線、曹河線、寧河線、農大線、趙泊線、大賈線、徐北線、講金線、耿鋪線等。 [25] 
2016年,寧晉縣城區道路總里程達188公里,形成了“九縱八橫”的路網框架。 [21] 

寧晉縣航運

航道
洨河,古稱洨水。發源於獲鹿縣山區由邊村入寧晉,在大曹莊村北與槐河(今北沙河)匯流。境內長27公里。宋、元明代為運糧河。明崇禎年間( 1640-1641), 河道淤塞,航運停止。清同治十一年(1872)新挑河疏浚後,引洨水入滏,時有航船通行。民國35年,寧南縣政府動員民工挑浚洨、沙河,自高莊橋向東至十字河入滏陽河。豐水季節亦有船舶運行、擺渡。建國後陸路交通發展,橋樑增多,航運停止。
滏陽河,源於邯鄲峯峯礦區,自耿莊橋村南入境,北流至小河口村南橫穿澧河,呈十字河形。後北流淤塞,滏澧合流,改向東經艾辛莊於侯口東出境。滏陽河屬華北平原地下型河流,舊志稱“ 博而且深,清而且駛”。明成化十八年(1482)開始通航。清嘉慶十三年(1808)開挖耿家莊(今耿莊橋)等處河道,俾商船民舶暢駛。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自耿莊橋接隆平(今隆堯)開挖至十字河,寬10餘米,深2.6-3米;又自十字河挖至侯口村,河寬26米,深3.3米,全長25公里,水流通暢,商船上下稱便。
澧河,發源於任縣,又稱澧水。自隆平(今隆堯)張家口入寧晉,向東北流至前、后辛立莊入滏。清同治十一年(1872)自張家口挑浚至關帝廟,寬23米,深3米,匯槐、午、洨、沙、泜諸水入澧河。向東經徐家河、曹家台、史家咀至十字河入滏。寬40米、深4.5米、長16.5公里。民國初,淤積日甚。民國35年(1946),寧南縣政府組織直彎、清淤工程,河道順暢。澧河系滏陽河上游最大支流,水流平緩,適宜航運。建國前後,是縣內水運主要航道之一。60年代中期,河水漸淺,時常斷流,航運停止。
碼頭:
北魚碼頭,在縣南15.2 公里,古槐、午、泜河交匯處。清光緒《寧晉縣鄉土志》載:“北魚區系槐、午、澧流經之處。每河水暢流時,帆檣如林、車馬輻輳,為闔邑水旱要埠。”
白木村橋碼頭,康熙十八年(1679)縣誌載:“白木村橋在縣東三十五里滏陽河上。真定、藁城、獲鹿、無極、元氏、贊皇、欒城、趙州、井陘、平山、靈壽、柏鄉、高邑等縣引鹽卸於此,起載。”是當時重要的鹽運碼頭。
艾辛莊碼頭,在縣東南19公里滏陽河畔。民國34年(1945)9月,寧南縣政府在艾辛莊碼頭建立國營義和貨棧, 民國35年改稱瑞豐貨棧,佔地10畝,商運兼營。運出棉花,運進煤炭、百貨等。
耿莊橋碼頭,在縣東南 20.1公里滏陽河畔。1946年至1964年,來往船隻常停靠於此,裝卸貨物、上下旅客。
十字河碼頭,在縣東南16.5 公里史家咀村北,滏、澧河交匯處。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 設屯貨點,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船捐局,是滏、澧水運貨物的集散中心。
侯口碼頭,在縣東22.3公里滏陽河口岸。清嘉慶年間始設碼頭。民國23年(1934),縣船員工會在此成立。建國後亦常卸煤炭於此。
水運:明成化十八年(1482),疏通滏陽河,開始水運。清嘉慶五年至十三年(1800-1808)兩次開挖隆平、寧晉等處河道,使商民船隻暢駛,“上自臨水(磁州),下達津沽,來往商船, 帆檣如林”。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邑侯陳鈺在十字河設船捐局,收入充作全縣學款。民國初,豐水季節來往船隻如梭,水運繁忙。“七七事變”後,滏、澧河一度民船斷絕,只有日軍押送貨船行駛。民國34年(1945) 9月,寧南縣政府組織民船運輸,在耿莊橋、十字河、艾辛莊、侯口等地設屯貨點或貨棧。1949年,滏、澧河沿岸從事航運的木船20多艘,年航運期260天,貨運量6.5萬噸。1955年,專營航運的私人船隻近30艘,船民120餘人。船隻多系雙身對尾型(俗稱對屁股槽)木船,載重量40~50噸。上行靠拉縴行駛,下行則張帆、撐篙、搖櫓兼使。入境貨物主要是煤炭、食鹽、瓷器、日雜百貨,運出貨物多是棉花、糧食等農副產品。日貨運量達1000餘噸。1958年,交通局在耿莊橋建航運站,負責組織水路運輸,辦理水運手續,實行“三統一”管理(統一組織貨源、統一調度、統一運價),並對常駐衡水、邯鄲的船户定期辦理供糧手續。1961年,縣人委成立“寧晉縣航運指揮部”,統一領導寧晉、新河航運工作。1965年,因河水斷流,貨源不足,航運機構撤銷。豐水季節,尚有航船行駛。1972年大旱,邯鄲航運局拖輪擱淺於後辛立莊橋下一年之久,滏陽河停運。 [51] 

寧晉縣社會事業

寧晉縣教育

寧晉縣學校掠影
寧晉縣學校掠影(3張)
古代,寧晉縣內有孔廟學宮、蒙泉書院、洨濱書院、正學書院等教育機構,還辦有若干社學、義學和私塾。宋代至清代,寧晉縣共產生文、武進士83人,文、武舉人229人。1903年洨濱書院改為官立高等小學堂。到1905年全縣有小學堂109所。1930年開辦樹德中學,1937年停辦。1949年,寧晉縣有高級小學21所,初級小學273所。1951年成立寧晉縣初級中學,1956年增設高中班,更名為寧晉中學。1956年始辦幼兒園。“文革”時期,寧晉縣幾乎村村有小學和初中,呈“小而全、小而亂”的局面,教學質量低下。1979年,有小學374所,初中268所,高中76所。改革開放後對中小學教育進行調整與整頓,壓縮撤併學校。1988年,四芝蘭中學更名為寧晉二中。1995年,開辦第一所民辦學校(第一私立學校);當年,全縣有小學343所,初中47所,高中2所。1997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因生源減少,2002年起對學校進行撤併。 [26-27]  2014年,寧晉縣有幼兒園40所,在園兒童23619人;小學185所,在校生52764人;初中19所,在校生17884人;高中4所,在校生7594人。 [28] 
2023年,寧晉縣共有在校學生(含學前班)166724人。其中,幼兒園267所,在園兒童21634人;小學88所、教學點129所,在校生82357人;初中19所,九年一貫制6所,在校生38333人;高中4所、完全中學2所、十二年一貫制2所,在校生17609人;特教1所,在校生117人;中職4所,在校生6674人。現有省級示範性幼兒園8 所、農村示範園20所,省級示範性高中2所。教育系統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孩子好,一切都好”為育人目標,樹清風正氣、抓主責主業、創品牌學校、守安全底線,在學校黨建、教師隊伍、辦學條件、質量效益、管理水平、校園安全等方面持續發力,教育振興邁出堅實步伐。順利通過了市對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寧晉縣先後獲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集體”“河北省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示範縣”,寧晉中學被評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寧晉五中入選首批“河北省中小學校黨建示範校”培育創建單位,大陸村中心小學、寧晉六中被認定為河北省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示範校。 [51] 

寧晉縣文化

寧晉縣文化休閒場所
寧晉縣文化休閒場所(2張)
民國時期,縣城開辦有中華書局、世界書局、英華書店、維新書局、商務印書館等書店,城隍廟、火神廟建有戲樓,鄉村在廟會、年節臨時搭台演出。1925年興建七合茶園,1947年更名為寧晉戲院。1947年,民眾教育館成立,為縣文化館前身。1950年,成立新華書店,興建人民禮堂。1958年,《寧晉報》創刊,縣有線廣播站、電影管理站成立,各公社普遍建立電影放映隊。1963年建立縣圖書館。“文革”時期,文物古蹟損失嚴重。1971年,寧晉戲院拆建,改為人民劇場。80年代,新建了寧晉影院、縣圖書館、鄉鎮文化站、鄉鎮影劇院等文化活動場館。1986年,寧晉縣文化局和縣演出公司相繼成立。1987年,設立文物保護管理所,縣調頻廣播電台FM103.8開播。1989年,縣電視台試播。1993年開通有線電視。1996年起組織文化下鄉活動。2003年,人民劇場、演出公司合併為人民影劇院。 21世紀初特別是2008年以來,工筆畫快速發展推廣,成為一項產業。 2024年,寧晉縣有影劇院1個,體育場館4個。 [51] 

寧晉縣衞生

寧晉縣醫療衞生機構
寧晉縣醫療衞生機構(3張)
民國時期,西醫傳入,縣城有翟氏醫院、道生醫院、萬育堂、春景堂等中、西醫醫療機構以及廣昇堂等藥鋪。1942年霍亂流行全縣。1946年成立益民醫院。1949年縣紅十字會成立。1951年,益民醫院更名為寧晉縣衞生院。1953年建立婦幼保健站。1956年成立衞生防疫站。1958年,各公社普遍設立衞生所,全縣建立大隊醫療衞生保健站231個。1961年,寧晉縣衞生院更名為寧晉縣人民醫院。1969年始辦農村合作醫療。1972年,寧晉縣人民醫院更名為寧晉縣醫院。1973年縣衞生局成立。1979年,婦幼保健站與縣計生門診部合併更名為寧晉縣婦幼保健院。1990年,寧晉縣中醫院成立,1994年更名為寧晉縣中西醫結合醫院。1995年建立寧晉縣精神病院和寧紡職工醫院。2000年,實行農村醫療機構“一村一室”,全縣共有村衞生室326個。2005年,寧晉縣被確定為河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2006年,39所鄉鎮衞生院合併為14所。 2015年,寧晉縣衞生局和寧晉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合併組建為寧晉縣衞生和計劃生育局。2019年,按照《寧晉縣機構改革方案》(寧字〔2019〕2號)文件要求組建寧晉縣衞生健康局。2023年底,全縣醫療衞生機構共有588個,其中:公立醫院5個;民營醫院12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3個;鄉鎮衞生院16個(中心衞生院7個、一般衞生院9個);村衞生室367個;診所、衞生站、門診部181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2個;寧晉醫雲醫學影像中心、寧晉淨安血液透析中心各1個。全縣實有牀位4957張,衞生技術人員總數5008人,執業(助理)醫師2535人,其中執業醫師1577人、註冊護士1992人、醫護比1:0.78、牀護比1:0.4,全科醫生總數432人,鄉村醫生908人。 [51] 

寧晉縣歷史文化

古遺址
廮陶城遺址、王舍寺遺址、安上村遺址、堯台遺址、曹皇后梳妝樓遺址、雲台寺遺址、小南海奶奶廟遺址、風台遺址、柏房遺址、北魚遺址、東陳遺址、延白遺址
古墓葬
北樓下戰國墓、西南汪墓羣、楊駿墓、段德隆墓、張翀墓、潘底古墓、劉文程墓、老漳河古墓羣、曹彬墓、塔底墓羣、劉文炳墓、曹鼐墓、南塔莊晉墓、長路墓羣、董文燦墓、馬輪墓、高文豪墓、楊如霖墓、孟旋吉墓
古建築
古丁橋、廣濟橋
古石刻
孫莊經幢、開元寺碑、福壽寺碑、文廟碑、鐘樓石柱、重修天神廟碑、創建天仙觀碑、換馬店造像、北陳村造像、光福寺造像、北魚村造像、南海奶奶廟石刻、聖旨碑、會善橋碑、重修天仙聖母廟碑、重修福勝寺碑、獻鯉坊碑、舍田修路碑記、“與謨定命”碑
旅遊景區
泥坑酒文化旅遊產業園、童泰文化旅遊產業園 、黃兒營紅色文化園 [51] 

寧晉縣名勝古蹟

曹鼐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東王裏村東。為明代狀元曹鼐衣冠冢,今遺存石人、石馬、神道碑等古蹟。
堯台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簡稱堯台,相傳為堯帝禪讓舜帝時修築的高台,秦始皇以磚瓦建亭紀念,明代建成廟宇,清末凋落,今留遺址。
雲台寺 雲台寺
小南海奶奶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孟家莊。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皇家為紀念皇太后李豔妃在天仙觀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有大皋、正殿、三皇殿及二皋等古建築羣。損毀於近代,遺有殘碑、柱石、石獅子等。1980年重建。
雲台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柏房村南。建於唐開元年間,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殿、天王殿及兩旁廊房七十二間。興盛於宋,毀於元、明戰火。1997年後重建大雄寶殿、天王殿等。
南關石拱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南關村南。為明代三孔古石橋,橫跨汪洋溝之上。 [51] 

寧晉縣牌坊文化

寧晉牌坊
寧晉牌坊(7張)
寧晉縣過去是“牌坊縣”,寧晉縣城是“牌坊城”,明清兩代為牌坊建造的頂峯,據考證,清末時遍佈寧晉城鄉的牌坊有150多座,其中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縣城內就有30多座,尤其是石坊南路不到800米的街上有11座之多。寧晉牌坊從材質上可分為木柱坊、木瓦結構坊、木石結構坊、石坊及當代鋼筋水泥五種,從表意方面大致分為官爵坊、科第坊、誥敕旌表坊、旌表善舉坊、孝賢貞烈坊、府衙寺廟坊、歷史典故坊、墓地坊八類。縣城12座跨街石坊最具代表性,多為四柱三門式,採用高浮雕手法,人物、龍鳳、花草等栩栩如生。牌坊既是一種建築,也是一種歷史文化的載體,起到彰顯功德、名垂後世、維護封建禮教的作用。到1966年地震前尚存30餘座牌坊,多為石坊,極少木坊,後毀於“文革”的“破四舊”運動,全被燒灰鋪路。改革開放後,陸續新建“安寧晉福坊”“慈善坊”“鳳凰來儀坊”“寧紡集團坊”以及黃兒營、小河莊、堯台村口坊等20餘座,立在城鄉各處。 [29] 
官爵功名坊
狀元坊、大學士坊、都諫坊、黃堂坊、進士坊、御史坊、洨濱書院坊、正誼明道坊、敦義崇道坊、有道之士坊、德學耆儒坊、清朝耆碩坊、正學書院三石坊、清忠耀華坊、諫議坊、太史坊、總憲坊、監察御史坊、兩世司農坊
建築門前坊
太和元氣坊、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仁育·義正坊、顯佑伯坊、古丁橋坊、大中丞坊
義民賢孝坊
王瑄義民坊、高文炳義民坊、王聰啓孝子坊、王浡義士坊
節烈坊
高泰妻孫氏貞節坊、孫昌谷妻張氏貞烈坊、王家幹妻高恭人貞節坊、孫纘妻王氏貞節坊、王三極妻張氏貞節坊、鄭天祥妻梁氏節孝坊、王明嗣妻張氏貞節坊、石柱王氏家族五節烈坊、北河莊李門趙氏貞節坊、南河莊李氏貞節坊、荊裏莊趙三聘妻李氏貞節坊、北及橋黃鵲作歌坊、清標彤管坊、換馬店樊氏貞節坊、黃退閆家孟家尚家貞節坊、東陳張瑄妻陳氏貞節坊
墓地坊
狀元曹鼐墓地坊、李氏先塋坊、範氏先塋坊、王經邦墓地坊、刑部尚書馮英墓地坊、鄭家墓地坊
現代坊建
安寧晉福坊、寧紡集團坊、幸福坊、鳳凰來儀坊等

寧晉縣寧晉工筆畫

寧晉工筆畫
寧晉工筆畫(4張)
工筆畫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傳統繪畫表現方式。20世紀80年代,伴隨着中國現代工筆畫的復興,寧晉農民工筆畫漸露頭角,2000年以後快速發展。寧晉工筆畫繼承中國工筆畫的傳統和繪畫技法,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注重細節和寫實,力求形似,“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統一。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覆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再隨類敷色,層層渲染,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寧晉工筆畫題材涉及現代人物、傳統仕女、釋道神像、翎毛花卉、走獸魚蟲、青綠山水等,在京津被稱為“河北派”。2010年,河渠鎮被中國工筆畫協會授予“中國工筆畫之鄉”稱號。 [30]  2011年,寧晉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工筆畫)。 [31-32]  到2014年,寧晉縣形成了以河渠鎮為中心,輻射城關、換馬店、北河莊等鄉鎮,遍佈全縣三分之一村莊的工筆畫產業帶,從畫室、基地、學校到市場的完整產業鏈,產品銷往全國和日韓、東南亞。工筆畫成為寧晉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33-34] 

寧晉縣特產美食

寧晉鴨梨:果實呈倒卵圓形,果形端正,鴨頭狀突起明顯;單果重≥200g,果皮綠黃色,表面光潔,果點小;果皮薄微有蠟質,肉質細,脆、石細胞少,酸甜適中,具清香味。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固酸比≥70。
寧晉特產
寧晉特產(3張)
寧晉雪梨:個大味甜、潔白如玉,又稱“象牙梨”。其肉甘甜清香,質地清脆多汁。高產、優質、早熟、耐儲藏。單梨平均重225至30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12%~16%,可溶性糖6.4%,可滴定酸0.08%。並含有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碳水化合物和各種維生素,甜脆可口。
食用菌:1982年起羣眾自發種植,2001年後達到規模生產。以平菇為主,有金針菇、草菇等十幾個品種,年產3萬多噸,銷往國內外。
泥坑酒:始產於1916年。以優質紅糧為原料,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濃郁、醇香柔和、回味悠長之特點。泥坑酒釀造技藝為河北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宮面:清末民國時期原產於褚家莊,為特製手工掛麪,麪條細而且空心,色白而微青,柔韌而晶亮,開鍋下面,一滾即熟,口感爽滑筋道,嚼之有彈性、韌性。
餄餎:用蕎麥麪和麪,將一塊麪團放在漏牀上擠壓出一根根餄餎條,直接落進鍋煮,煮熟後撈在碗裏,澆上清湯、肉滷,撒上香菜即成。其特點是筋道,耐嚼,清香。 [51] 

寧晉縣著名人物

紀昌,紀昌莊人,春秋時期神射手,飛衞弟子,《列子·湯問第五》有“紀昌學射”典故。
李左車,小南里村人,秦末漢初謀士。初依附趙王武臣,封廣武君。後歸附韓信,為西漢開國功臣。 [35] 
尹賞,字子心,楊氏縣(今寧晉縣)人,西漢酷吏。任長安令、江夏太守期間,因整頓治安、捕殺盜賊而聞名。
曹彬(931—999),字國華,延白村人,北宋開國名將。率軍征伐北漢南唐,官至檢校太師、同平章事,拜樞密使
曹皇后(1015—1079),延白村人,祖父曹彬。景佑元年(1034年)冊封為皇后,歷經仁宗、英宗、神宗三代,歷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曹佾(1018—1089),延白村人,曹彬之孫,曹皇后之弟。俗稱曹國舅,為民間傳説的“八仙”之一。官至護國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守太保、開府儀同三司充太一宮使、濟陽郡王。卒贈太師,追封沂王
曹利用(971—1029),字用之,趙州寧晉人。北宋重臣。奉命與契丹和議,訂立“澶淵之盟”。官至樞密使同平章事
董錫,字伯祿,東南王村人。歷任監察御史,嘉議大夫,保定路清工匠提領,河南路總管,工、兵、刑部尚書。
曹鼐(1402—1449),字萬鍾,別號恆山先生,東王裏村人。明宣德七年(1432年)中狀元。歷任泰和縣典史、經筵講官、侍講學士、翰林學士、吏部左侍郎兼學士等職,入值文淵閣參與機要事務十年。在土木堡之變中遇難。
蔡靉(1496—1572),百尺口村人,明朝御史,巡察浙江、南直隸、河南等地,後被罷官,回鄉興辦教育。 [48] 
王懷慶(1875—1953),字懋宣,南塔莊人,北洋軍將領。參加甲午戰爭、抗擊八國聯軍、鎮壓灤州起義、鎮壓外蒙古叛亂、直奉戰爭等戰事。官至北洋步軍統領、北京衞戍總司令、熱察綏巡閲使兼熱河都統。
李桂雲(1910—1988),女,號丹秋,小柳莊人,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京梆藝術創始人。
陳強(1918—2012),河北省寧晉縣徐家河村人 [36]  ,電影表演藝術家,2012年6月26日晚21點38分在北京安貞醫院 [37]  逝世,享年94歲 [38-39] 
陳佩斯(1954— ),陳強之子,籍貫河北省寧晉縣徐家河村,喜劇演員,表演藝術家。 [40-41] 
趙忠祥(1942—2020),著名播音員、主持人。 [42] 
李全貴,河北省寧晉縣人,1938年9月參加八路軍,同年入黨。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副校長。 [43] 
張伯禮(1948— ),祖籍寧晉,出生於天津,“人民英雄”、中醫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李兆申(1956— ),河北省寧晉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劉江江(1985— ),河北省寧晉縣人,青年導演、編劇,2023年憑藉電影《人生大事》獲得第1屆金熊貓獎電影單元最佳導演獎。 [51] 

寧晉縣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寧晉縣入選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年12月,寧晉縣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20年4月,寧晉縣入選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2020年9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食品產業強縣(市、區)(創建型)。
2021年2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範縣。
2021年4月,寧晉縣入選2020年全省農業產業化先進縣。
2021年4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衞生縣城。
2021年6月,寧晉縣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1年7月,寧晉縣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
2021年10月,寧晉縣入選2021年度河北省新媒體“十強縣”。
2021年12月,寧晉縣入選全域綜合整治國家試點。
2021年12月,寧晉縣入選2022年省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
2022年5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試點縣。
2022年6月,寧晉縣入選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
2022年6月,寧晉縣入選2022年度省農業產業化創新先行縣。
2022年6月,寧晉縣入選2022年河北省第一批“潔淨城市”。
2022年9月,寧晉縣被省政府支持創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先行縣。
2022年9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第二批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工作項目試點縣。
2022年12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縣級試點。
2023年1月,寧晉縣入選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
2023年3月,寧晉縣入選全國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
2023年3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2023年度農業產業化創新先行縣。
2023年6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
2023年6月,寧晉縣入選全國縣域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試點。
2023年7月,寧晉縣入選河北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首批試點縣。
2023年8月,寧晉縣入選全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縣。
2024年1月,寧晉縣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5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