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

鎖定
196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寧夏民族歷史研究室( 1964年改為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1979年恢復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設民族宗教研究室;1981年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改為寧夏社會科學院,民族宗教研究室改為民族宗教研究所;1990年易名為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
中文名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
機構類別
研究所
機構地點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成立時間
1962年
編    制
4室1部1中心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基本情況

196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寧夏民族歷史研究室( 1964年改為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1979年恢復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設民族宗教研究室;1981年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改為寧夏社會科學院,民族宗教研究室改為民族宗教研究所;1990年易名為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現另掛牌中東伊斯蘭國家研究所。此外,曾掛靠寧夏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年分立。
199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1991年正式創辦了《回族研究》季刊,原由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主辦,2001年改為寧夏社會科學院主辦,編輯部分立。
2003年組建中國回族伊斯蘭研究中心;2005年組建《中國回族百科全書》編輯部。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編制及人員構成

下轄4室( 回族史、伊斯蘭教、中東伊斯蘭教與中亞回族、民族理論研究室 ),1部(《中國回族百科全書》編輯部),1中心(中國回族伊斯蘭研究中心)。現有9人。其中研究員3人,副研究員3人,助理研究員3人。博士1人,碩士5人。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研究人員

主 任:馬 平(研究員)
副主任:丁克家 (研究員)、孫俊萍(副研究員)
成 員:劉 偉(副研究員)、王伏平(副研究員)、馬 燕(助理研究員)、金 貴(助理研究員)、馬 敏(研究實習員)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學術影響

學術界評價
是學術界公認的國內關於回族問題及中國伊斯蘭教問題的研究中心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國內著名學者評價説:“寧夏社會科學院作為我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專門社科研究機構,下設全國唯一的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從隸屬關係上寧夏社科院是省一級的研究機構,但從回族學研究的角度,它所發揮的功能不應僅僅侷限於寧夏一地,其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更應以寧夏為基礎,將研究的視野擴展到全國,在研究方面力爭起到生力軍的作用。寧夏社會科學院在團結、協調全國回族學研究力量,制訂科研規劃方面,也應起到回族學研究界孃家的作用,這是21世紀來臨之際,回族學術界對寧夏社會科學院的希望和企盼。”
擁有本領域內較高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
形成以楊懷中為首席專家的回族學、中國伊斯蘭教研究領域的、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頂尖級學術帶頭人羣體。在我國一些學術團體如中國宗教學會、中國民族學會、中國民族史學會中國民族理論學會、中國世界民族學會、中國回族學會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中國伊朗友好協會等全國性學術團體中,有多人次分別擔任副會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有國務院、自治區特殊津貼專家、自治區百千萬人才、三一三人才各1人。
在本學科領域內擁有多項“第一”和“之最”
專業人員編制最多,整體實力最強;
重大課題——國家重點項目、西部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等最多;
主辦重大的全國性、國際性學術活動最多;
由本所1990年創辦《回族研究》季刊(現已成立處級的編輯部),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專門研究回族問題的學術期刊,現為中國中文( 民族類 )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獲獎層次較高
多項成果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國家圖書獎”、“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獎”、“寧夏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國外學術影響
近年來,應有關國家的政府或學術機構邀請,我所楊懷中、餘振貴、馬平、丁克家、丁明俊、孫俊萍、劉偉、馬金寶、王伏平、金貴等50多人次分別出訪美國、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訪問、考察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其中:楊懷中曾兩次訪美,並在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南加州大學、馬薩諸塞州大學等6所著名高校學術講演,並多次出訪中亞、西亞、南亞、歐洲等諸國。餘振貴在日本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日本文部省共同舉辦的“伊斯蘭與都市化國際會議”,系唯一中國代表。楊懷中、餘振貴、馬平、丁明俊、丁克家等5 人赴伊朗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馬平3次赴伊朗參加國際學術會議;4次赴中亞吉、哈兩國考察;4次赴日本並在早稻田大學、愛知大學等著名高校學術演講。丁克家受國家留學基金委派遣赴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 [1]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學者及研究員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楊懷中

楊懷中,男,回族,1934年生。甘肅省靖遠縣人。1958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分配在寧夏文教廳文化局從事回族歷史文化調查蒐集工作;1968年秋至1970年秋在自治區幹校勞動鍛鍊;1970年秋調入寧夏人民出版社編輯部從事回族歷史伊斯蘭教學術研究書稿的編輯出版工作,為政史編輯室負責人。1981年秋至今,在寧夏社會科學院從事回族伊斯蘭教研究,先後任所長、名譽院長,現為回族學重點學科首席專家。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自治區政協六、七屆委員。
曾任寧夏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現任中國伊朗友好協會副會長、寧夏高級專家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中國回族學會顧問、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委員、寧夏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寧夏回族研究會名譽會長。
主要研究方向:回族歷史與文化、伊斯蘭教歷史與文化。
曾主持多項國家課題,並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主要著作有:《回族人物誌》(元、明、清、近代四冊)、《回族史論稿》、《伊斯蘭與中國文化》、《中國伊斯蘭文獻著譯提要》;點校《欽定蘭州紀略》、《欽定石峯堡紀略》;參編《中國通史》;目前正在主編《回族通史》《中國回族百科全書》等。其中,《回族人物誌》獲第三屆民族圖書獎三等獎;《回族史論稿》獲首屆民族圖書獎三等獎;《中國伊斯蘭文獻著譯提要》獲得北方18省區優秀著作獎;《中國通史》先後榮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特等獎、第三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的歷史學特等獎。
1991年創辦並主編《回族研究》至今,該刊物被評為“中國民族學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同時被教育部評選為國家級學術刊物,躋身於CSSCI(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期刊測試中心)419家“來源期刊”行列。
多次出國講學。先後到美國洛杉磯聖塔拔巴拉加州大學、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霍留奧克學院、南加州大學,並赴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及、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印度等國參觀考察、講學,許多講稿發表於世界著名刊物。學術界的評論文章有40餘篇。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丁克家

丁克家,男,回族,研究員。1969年生,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人。1991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同年7月被分配到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民族師範專科學校漢語系任教。1993年8月任職於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從事回族文化伊斯蘭文化研究工作。2003年獲寧夏大學外國哲學碩士。2006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研究院,獲哲學博士。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前往英國牛津大學伊斯蘭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一年。 2009年11月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寧夏回族自治區“新世紀313人才工程”人選。
現任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副所長,寧夏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伊斯蘭教協會委員,《回族研究》(季刊)雜誌編委,寧夏回族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學會回族學會理事。寧夏大學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宗教學、伊斯蘭文化、回族學。
主持國家哲學社會課題一項,寧夏回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課題3項,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研究10餘項。
出版有專著《至真至美的回族藝術》、合著《世界視野中的回族》、合編《我們走在青藏高原上——洮商考察記行》等,參編《伊斯蘭與中國文化》《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中國回族名人辭典》《寧夏回族》《中國回族之最》《回族簡史》《中國伊斯蘭教發展史簡明教程》《伊斯蘭思想與回族社會的協調發展》等書。曾經在《世界宗教文化》《中國宗教》《中國民族》《中國國家地理》《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國穆斯林》《西北民族研究》《回族研究》《寧夏社會科學》《伊斯蘭哲學研究》(英文)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
曾於1999年赴伊朗參加國際會議。曾於2004年赴香港浸會大學做訪問學者。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孫俊萍

孫俊萍,女,回族,研究員,河北省河間縣人。198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同年分配至寧夏社會科學院,長期從事研究工作,現任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副所長。“西部之光”訪問學者。曾於1999年赴土耳其考察。
現為寧夏民盟區委會文化支部主委。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寧夏回族研究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伊斯蘭文化、回族哲學。
出版編著《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學思想》,參編《西北迴族社會發展機制》《簡明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國伊斯蘭教發展史簡明教程》《近現代回族愛國鬥爭史話》《中國回族之最》《寧夏回族》《中國回族大詞典》《中國回族名人詞典》《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百科全書》《一個回族村的當代變遷》等11部, 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回族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譯文50餘篇。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劉偉

劉偉,男,回族,副研究員。1964年生,寧夏海原縣人。198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1987年任職於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曾於2002年赴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考察。
現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兼任寧夏回族研究會理事、《寧夏穆斯林》編委。
主要研究方向:回族地方史、回族建築和回族文化遺產。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西部回族古建築文化與保護開發》。
已主編《寧夏回族歷史與文化》《寧夏清真寺概觀》、合編《固原回族》、合著《回族雕刻藝術》等個人學術著作五部,參編《中國回族科學技術史》《中國回族之最》《寧夏回族》《寧夏回族文化藝術博覽》《近現代回族愛國鬥爭史話》等多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文章30餘篇。
曾參與策劃了寧夏電視台拍攝的《在山走動的的地方》七集人文電視紀錄片,在寧夏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播放並獲獎。2003年與寧夏伊斯蘭教協會創辦《寧夏穆斯林》雜誌,擔任攝影、編輯、版式設計,2000年《固原回族》被評為寧夏社會科學院青年優秀三等獎,2008年《回族雕刻藝術》評為首屆中國回族學會學術著作三等獎。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王伏平

王伏平,男,回族,副研究員。1971年3月生,寧夏青銅峽市人。1994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199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部,獲歷史學碩士。1998年任職於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並長期擔任《回族研究》編輯。“西部之光”訪問學者。
中國民族學會回族學會理事、寧夏回族研究會理事。寧夏大學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回族學、中國伊斯蘭教研究工作,
主持或參加國家及自治區級社科基金項目8項。
出版了專著《寧夏回族史話》、合著《西北地區回族史綱》,參編《中國回族抗日救亡史稿》《簡明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國伊斯蘭教發展史簡明教程》(試用本)《中國民族團結考察報告》《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等5部。在《回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黑龍江民族叢刊》、《北方民族》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西北地區回族史綱》獲寧夏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青年獎著作二等獎和首屆中國回族學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