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夏百科全書

鎖定
《寧夏百科全書》是1998年9月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科全書類工具書。
《寧夏百科全書》是一部彙集寧夏各科知識的地方綜合性百科全書,該書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條目組成,附有分類目錄、彩色插頁目錄、筆畫索引,附錄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統計資料。 [1] 
中文名
寧夏百科全書
作    者
《寧夏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
類    別
百科全書
出版社
寧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8年9月
開    本
16 開
ISBN
7227016471

寧夏百科全書成書過程

寧夏百科全書編寫背景

《寧夏百科全書》是改革開放的產物,當中國改革開放加大步伐的時候,生活在寧夏的各族各界為了寧夏的振興和發展,需要進一步認識區情,需要知識,需要科學。彙集寧夏地方所有知識,讓全中國瞭解寧夏,讓外界瞭解寧夏,編纂一部《寧夏百科全書》便應運而生。1994年3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明確指出要把編纂《寧夏百科全書》當作一項重要的文化建設工程來完成,隨即正式成立由有關領導和知識界專家學者組成的編委會,研究明確指導思想、編寫體例、設置分編、擬定計劃、組織編寫隊伍。一百多位自治區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了條目的撰寫。許多撰稿人深入實際,調查研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1997年10月,《寧夏百科全書》完稿。 [2] 

寧夏百科全書出版工作

1998年9月,《寧夏百科全書》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3] 
《寧夏百科全書》出版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
湯曉芳
封面設計
李鐵良
責任校對
沈斌
特邀審稿
何光漢、龍城順、李萌、吳音
參考資料: [3] 

寧夏百科全書內容説明

《寧夏百科全書》是一部彙集寧夏各科知識的地方綜合性百科全書。該書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條目組成。附有分類目錄、彩色插頁目錄、筆畫索引,附錄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統計資料。概述文章全面介紹寧夏各領域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供讀者系統閲讀。其中包括寧夏“總述”和寧夏的“地理”、“歷史”、“政治法律”、“經濟”、“科技”、“教育”、“衞生”、“民族宗教”、“文化”、“社會”、“當代人物”,共十一編。該書收入詞目5133條,詞目選錄時限定所用資料,起自遠古,迄於1995年底,有些詞目內容延伸至1996年。統計資料一般截止1995年底,有的截止1996年底。該書記事的空間範圍,一般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域為界限,但在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中,少數條目以歷史實際記述的地域為界限。為便於讀者閲讀、使用,該書條目採用分類排列方式,但有的條目與條目之間排列順序,並不反映嚴格的科學分類體系。如機構、企業、成果等排序先後不表示其地位之不同,名次之前後、規模之大小。當代人物編則按界別分類,各界別中按姓氏筆劃排列。歷史詞目凡學術上有定論的,按定論介紹;無定論的,以一説為主,兼述他説,或諸説並存。引用古籍文句或中國古代專名,原則上都改用簡化字,只對極少數容易混淆的,酌情保留或用括號加註繁體字或異體字。歷史紀年按下列方式表述:清及清以前用夏曆紀年加註公元紀年,民國及民國以後用公元紀年。為提高檢索率,對一些詞目採用簡稱,其全名在釋文中給出。彩色圖片分5組,直觀反映寧夏概貌。 [1] 

寧夏百科全書書籍目錄

《寧夏百科全書》目錄
目錄
頁碼
前言
1
凡例
1
總目
1
分類目錄
1
彩色插頁目錄
1
寧夏回族自治區總述
1
分編概述、條目正文
13
附錄
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統計資料
923
923
筆畫索引
1013
參考資料: [4] 

寧夏百科全書編寫特點

《寧夏百科全書》的特點有:一、全面性。儘可能全面地覆蓋寧夏上下幾千年、縱橫數百里、各行各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情況;對每一個知識主題,又儘可能地概括它的歷史、現狀、核心內容。二、科學性。儘可能客觀、準確地彙集有關寧夏的知識和各方面情況,科學地、歷史地、實事求是地評價優秀的文明成果;引用事實儘量找到原始出處,使用政府權威統計數據,凡有爭議的觀點和事實或並列或存疑,不主觀妄定。三、地方性。從概述文章到條目釋文,着重突出寧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四、實用性。儘可能地緊密結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任務,充分反映寧夏改革開放成果。《寧夏百科全書》注重介紹編著時各學科新出現的知識,注意收入新出現的詞彙,許多詞目是第一次系統地總結、概括該知識領域的成果,不少珍貴資料和有創見的論述是第一次公之於眾的。 [2] 

寧夏百科全書榮譽表彰

《寧夏百科全書》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
1999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1999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
2000年
第十二屆中國西部10省市書籍封面設計獎三等獎
參考資料: [5-7] 

寧夏百科全書編寫人員

《寧夏百科全書》編寫人員
編纂委員會
主任
白立忱
副主任
馬啓智、劉仲
委員
丁思儉、馬駿廷、王正偉、王文慶、王世福、王景巔、白文福、鄺經邦、任懷祥、汪一鳴、陳心慧、陳育寧、何兆國、吳宣文、吳方貴、吳忠禮、湯曉芳、餘振貴、宋志斌、周特先、蘇煥蘭、楊繼國、姚江峯、張維國、袁宗傑、徐莊、賈義、董家林、秦均平、竇文敏
主編
陳育寧
副主編
吳宣文、徐莊
分編主編、副主編
地理分編
歷史分編
政治法律分編
經濟分編
科技分編
衞生分編
教育分編
民族分編
社會分編
文化分編
當代人物分編
主編:汪一嗚,副主編:周特先
主編:陳育寧,副主編:吳忠禮
主編:任懷祥,副主編:宋志斌
主編:董家林、馬駿廷,副主編:陳心慧、鄺經邦、姚江峯
主編:蘇煥蘭,副主編:賈義
主編:馬成義,副主編:竇文敏
主編:王景巔,副主編:王世福
主編:何兆國,副主編:餘振貴
主編:王正偉,副主編:秦均平
主編:袁宗傑,副主編:楊繼國、王文慶
主編:吳方貴,副主編:丁思儉、張維國
編輯部
主任
湯曉芳
作者名單
條目作者
馬青、馬為平、馬佔保、馬漢成、馬成義、馬學禮、馬慶驃、馬建文、馬建忠、馬依田、馬全財、馬國驊、馬炳元、馬洪真、馬素琴、馬閩霞、馬振江、馬曉光、馬鶴銀、王利、王林、王衞平、王長生、王心農、王文章、王正偉、王玉林、王世福、王君蘭、王建平、王建華、王志敏、王昆傑、王全柱、王彥夫、王辛武、王林乙、王富才、王喜志、王德臣、井玉平、雲中、貝瑛仁、尹積善、文武需、方婉君、牛廣俊、鄧極先、田羣英、史鐵生、鄺經邦、白軍勝、白國雄、孫寶山、李州、李琳、李萌、李爽、李文岐、李月祥、李東文、李永泗、李進逵、李慶躍、李壽芬、李學忠、李明翔、李潤軍、李彥和、李樹智、李桂林、李盛榮、李新民、李凝祥、朱萬福、喬生彪、呂進、呂志鈞、劉進國、劉廷責、劉光權、劉光輝、劉慶武、劉志才、劉建洲、劉和芳、劉忠信、劉柏章、劉桓、劉育鉅、米建國、閆勇、許朝齋、江靜、朱雲、朱正凡、朱運濤、任主成、孫永明、孫志文、孫寶山、杜玉斌、蘇承志、蘇煥蘭、來建國、廷河、吳俊、吳少東、吳小紅、吳天夏、吳生岐、吳忠禮、吳貴成、吳宣文、吳海鷹、吳淮生、吳彥虎、吳敏先、吳敬祝、祁彥斌、宋鳴、宋本智、宋志斌、汪一鳴、汪偉民、沈自龍、沈斌、汪建敏、汪德勝、湯曉芳、張濤、張澗、張雄、張一塵、張文啓、張遠成、張立剛、張永康、張學誠、張宏年、張志盛、張忠和、張宗燦、張國新、張俊民、張鍾和、張振寧、張繼忠、張新君、邵祥能、邵曉霞、陳茜、陳心慧、陳雙鳳、陳有功、陳孝瑩、陳志偉、陳君健、陳育寧、陳忠祥、陳海祥、陳晉積、陳錫康、何開勝、何光漢、何新宇、何兆國、何世瓏、何繼英、餘振貴、餘耀清、納新平、林濤、林子明、範鳳林、範兆常、楊萬祥、楊佔山、楊漢森、楊建國、楊宏或、楊洪濤、楊繼國、楊彩霞、楊維傑、楊新才、武鐵松、周文盈、周立梅、周希澤、周學峯、周特先、羅維傑、羅斯青、龐玉瑛、鄭廣興、鄭昭昌、金孝立、金學東、趙瑩、趙玉如、趙光明、趙佩廷、趙愛桃、趙培棟、趙魯渤、胡亞斌、荊乃立、柏楊、郭佳榮、郭思嘉、施萬材、賀亞平、賀汝良、賀宏偉、姚姣、姚江峯、秦均平、賈義、秦綏武、耿紫霞、柴旭霞、高凱、高嵩、高廣珍、高文基、高慶存、唐人山、唐遠鈴、唐青遠、唐寶山、談擁民、梁國俊、海學武、鐵維英、侯啓洪、侯志鵬、徐莊、徐安倫、徐克英、徐國相、韓傑、韓陝寧、曹莉、曹志試、曹哲民、曹景軒、黃洪乾、龔大福、梅成瑞、崔學光、章建忠、鹿炎、董積玉、董新正、靳輝、葛志傑、蒙養學、景永時、強學禮、強新華、温永盛、魯志、魯人勇、雷斌、蔣龍珠、蔣和定、蔣鴻亮、虞期湘、竇文敏、譚鳳茹、樊秋惠、樊建民、薛建華、戴曉曦、魏宜玲
圖片攝影
丁三成、丁思儉、馬衞東、於仲華、王正明、王有才、王守祝、王貴生、鄧尚喜、石觀達、劉海峯、劉泉龍、劉憲忱、田春林、李書彬、李兆仁、米壽世、何新宇、陳思禹、俞自力、海洋、張治軍、胡憲國、海兆株、徐轂仁、陶克圖、韓三當、韓廣華、董宏徵
地圖繪製
馬旭、孫志文、楊利榮、杜曉榮、胡素娟、周淑虹、汪曉萍、陳玉萍
地圖檢查
白莉、赫天沛
數據資料核對
宋傳升
參考資料: [3] 
參考資料
  • 1.    《寧夏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寧夏百科全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凡例
  • 2.    《寧夏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寧夏百科全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前言
  • 3.    《寧夏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寧夏百科全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版權頁、人員介紹頁
  • 4.    《寧夏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寧夏百科全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目錄頁
  • 5.    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中國媒體概覽(下冊).北京: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900
  • 6.    馮炯華等.寧夏年鑑2001.北京:方誌出版社,2001:417
  • 7.    中國出版年鑑社.中國出版年鑑2000.北京:中國出版年鑑社,20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