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鎖定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79年,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主管,寧夏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性期刊。 [1] 
據2020年4月《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官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七屆編委會有編委共16人。 [2] 
據2020年4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共出版文獻6115篇、總被下載1378032次、總被引25192次、(2019)複合影響因子為0.257、(2019)綜合影響因子為0.138。 [3]  據2020年4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文獻量為4096篇,基金論文量為1239篇。 [4]  據2020年4月26日維普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發文量為5899篇。 [5] 
中文名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外文名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教育綜合
主管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
主辦單位
寧夏大學
編輯單位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9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64-1005/C
國際刊號
1001-5744
郵發代號
74-6
現任主編
馬宗保
屬    性
CSSCI
編輯部地址
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西路489號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辦刊歷史

1979年,《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
1981年起,該刊由《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更名為《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刊期為季刊。
2000年,該刊由《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 
2001年起,刊期改為雙月刊。 [5]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6]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辦刊條件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欄目方向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主要欄目是文學、法學、政治、歷史、經濟、教育、心理、哲學。 [4]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人員編制

據2020年4月《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官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七屆編委會有編委16人。 [2]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七屆編輯委員會<br>
職務
姓名
編委
馬宗保、馬春寶、劉芳、劉明、孫振玉、杜建錄、何風雋、金忠傑、周玉忠、周福盛、郎偉、俞世偉、郭琳、梁嚮明、蔡永貴、潘忠宇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辦刊成果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出版發行

據2020年4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共出版文獻6115篇。 [3] 
據2020年4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文獻量為4096篇,基金論文量為1239篇。 [4] 
據2020年4月26日維普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發文量為5899篇。 [5]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影響因子

據2020年4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總被下載1378032次、總被引25192次、(2019)複合影響因子為0.257、(2019)綜合影響因子為0.138。 [3] 
據2020年4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被引量為16609次,下載量為152302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7年影響因子為0.2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5029名。 [4] 
據2020年4月26日維普網顯示,《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被引量為11069次,H指數為28,影響因子0.16。 [5]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收錄情況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ProQuest 數據庫、哥白尼索引、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收錄。 [3-5]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榮譽表彰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被評為社科雙效期刊、Caj-cd規範獲獎期刊 [3]  、寧夏回族自治區優秀期刊。 [5] 
1999年起,《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7]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文化傳統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辦刊理念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立足寧夏,瞻顧全中國,注重學術性、先鋒性、開放性;努力反映中國當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沿水準與最新成果,體現時代特點、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倡導學術精神的弘揚光大與科學文明的廣泛傳播;努力實現該刊學術水平與中國現階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的相適應。 [1]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投稿指南

  • 網絡投稿程序:
(1)作者註冊;
(2)查看投稿須知;
(3)查看版權協議;
(4)填寫稿件信息;
(5)填寫作者信息;
(6)上傳稿件和附件。
  • 注意:
(1) 帶*的內容為必添項。
(2) 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訊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擔任。如果是學生,通訊作者應該是指導教師。
(3) 為提高稿件的外審效率,請作者推薦合適的專家供編輯部參考。推薦專家至少為兩位,多填不限。
(4)要把所有的署名作者一一填寫,因為在打印錄用通知時需要把所有的作者姓名全部打印上去。
  • 稿件流程:
(1)作者上傳的稿件成功後,作者會接到系統自動發送的收稿通知;
(2)稿件經初審合格後,作者會收到初審編輯發的稿件接受通知;
(3)作者按照初審編輯的通知到編輯部遞交有關材料;
(4)稿件經複審或專家外審;
(5)複審或外審通過的稿件編修;
(6)稿件由副主編定文發表。
(7)稿件刊出後半個月左右,期刊會寄送到第一作者所在單位(假期順延)。
(8)若作者投稿100天后未收到該刊編輯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並通知編輯部,請勿一稿多投。如不擬刊用,不退原稿,請自留底稿。來稿如涉及保密事項,概由作者負責。 [8]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期刊領導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現任領導

第七屆編輯委員會領導<br>
職務
姓名
主編
馬宗保
副主編
馬春寶 [2]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歷任領導

屆次
職務
姓名
第六屆
主編
齊嶽
第五屆
主編
陳育寧
第四屆
主編
吳海鷹
第三屆
主編
劉世俊
第二屆
主編
劉世俊
第一屆
主編
劉世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