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壽宮

鎖定
寧壽宮(The Palace of Tranquil Longevity),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內,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作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寢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寧壽宮開始改造為歸政臨朝受賀之所,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造完工 [1]  [4] 
寧壽宮分為外朝、內廷和花園三部分,宮殿建築以寓意長壽、祥和為主題。寧壽宮最南端為九龍壁。外朝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皇極門寧壽門、主殿皇極殿、後殿寧壽宮。內廷建築可以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東路為休憩娛樂區,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暢音閣閲是樓尋沿書屋慶壽堂景福宮梵華樓佛日樓。西路為遊賞區,即寧壽宮花園,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衍祺門古華軒遂初堂萃賞樓符望閣倦勤齋 [4]  [11-12]  。寧壽宮的建造展現了乾隆帝對歸政後閒適生活的企盼,是研究清乾隆皇帝和清乾隆時期建築的主要實物 [25] 
1961年3月4日,包含寧壽宮在內的故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寧壽宮
外文名
The Palace of Tranquil Longevity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內
所處時代
清朝

寧壽宮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規模營建寧壽宮,作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寢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開始改造寧壽宮,作為歸政臨朝受賀之所。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寧壽宮改造完工 [4] 
清嘉慶七年(1802年),寧壽宮內多處建築修葺 [8-10]  [13]  [16-17]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寧壽宮內閲是樓拆去月台,改安踏跺。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寧壽宮內閲是樓拆東西配樓,改建廂廊。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寧壽宮內閲是樓修整 [14]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寧壽宮內多處建築重修 [8-10]  [13]  [16-17] 
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將寧壽宮作為寢宮進行修建,其中將寧壽宮部分宮殿外檐圍廊由龍鳳和璽彩畫改為蘇式彩畫。
1979年,將寧壽宮部分宮殿外檐圍廊重新修繕,將蘇式彩畫恢復為龍鳳和璽彩畫 [1] 

寧壽宮建築格局

寧壽宮分為外朝、內廷和花園三部分,宮殿建築以寓意長壽、祥和為主題。寧壽宮最南端為九龍壁。外朝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皇極門寧壽門、主殿皇極殿、後殿寧壽宮。內廷建築可以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東路為休憩娛樂區,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暢音閣閲是樓尋沿書屋慶壽堂景福宮梵華樓佛日樓。西路為遊賞區,即寧壽宮花園,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衍祺門古華軒遂初堂萃賞樓符望閣倦勤齋 [4]  [4]  [11]  [12] 

寧壽宮主要建築

寧壽宮外朝建築

皇極門
皇極門是寧壽宮正門,前有東西狹長的小廣場,其西側為錫慶門,東側為斂禧門,北與寧壽門相對。皇極門南向,為隨牆琉璃門3座,坐落於漢白玉須彌座上。3座門洞皆為券頂,上覆門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五踩單翹單昂斗拱,枋、椽、斗拱等構件皆為琉璃燒製。正中門樓略高,稱正樓,兩側稍低,稱次樓。主樓與次樓的夾空處用規格略小的琉璃仿木構件做成略低於次樓的門樓,稱夾樓,黃琉璃瓦懸山頂,三踩單昂斗拱。兩次樓的外側同樣鑲砌兩座小型門樓,稱邊樓,琉璃瓦頂內側為懸山式,外側為廡殿式。每座門樓兩側皆有黃琉璃垂蓮柱,並向內挑出卷草紋斗拱雀替,故皇極門亦稱“三間七樓垂花門式牌樓門” [4-5] 
寧壽門
寧壽門在皇極門北,是寧壽宮的第二道宮門,為屋宇式建築,黃琉璃瓦歇山式頂,面闊5間,進深3間。前檐正中3間建為敞廳,兩梢間下砌檻牆,上置三交六椀菱花檻窗各4扇,中安方格風窗。兩側山牆接八字影壁。後檐以金柱為界,明間和左、右次間設門,兩梢間以牆封堵,牆為素面飾砂綠邊。門建於漢白玉石台基上,中設丹陛,三出階,左右置鎏金銅獅各一。門內設高台甬路與皇極殿相連,周飾欄板 [4]  [6] 
皇極殿
皇極殿為寧壽宮建築羣的主體建築,初名寧壽宮,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772—1776年)改稱為皇極殿,與後殿寧壽宮前後排列於單層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制。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前檐出廊,枋下渾金雕龍雀替。明間,左、右次間設殿門,餘各次間下砌檻牆。後檐明、次間闢為殿後門,可達寧壽宮,餘各間砌牆。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品級僅次於太和殿。殿內左置銅壺滴漏,右置大自鳴鐘 [3-4] 
皇極殿建於青白石須彌座上,前出月台。御路與甬道相接,直貫寧壽門,四周通飾漢白玉石欄板。月台左右及甬道兩側各設台階。殿兩側為垂花門、看牆,分別與東、西廡房相接,將院落隔為前後兩進。廡中開門,東為凝祺門,西為昌澤門 [3-4] 
皇極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御道兩側各有六方須彌座一個,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鐫篆體壽字各三 [3-4] 
寧壽宮
寧壽宮建於單層石台基之上,台與皇極殿相接,四周以黃綠琉璃磚圍砌透風燈籠矮牆。宮面闊7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式頂。檐廊柱枋間為鏤空雲龍套環,枋下雲龍雀替,皆飾渾金。內外檐裝修及室內間隔、陳設皆仿坤寧宮。東次間開門,置光面板門兩扇,上為雙交四椀亮子,門左右下砌檻牆,上安直欞吊搭窗。餘各間均為檻牆、直欞吊搭窗。每間上部各安雙交四椀橫披窗3扇。後檐明、次間為門,每道門雙交四椀菱花槅扇4扇,餘各間砌牆。室內吊頂鏃花蝙蝠圓壽字天花。迎門一間後檐設一小室,內置煮肉鍋灶。西側3間敞通,安木榻大炕,設有薩滿教神位及跳神用法器,為祭祀之所。東側兩間相連為卧室,後檐設仙樓,東山牆闢門,可通廡房 [1]  [4] 
寧壽宮兩側建廡房及南轉角與東西兩廡相連,兩廡各9間,均於南數第3、6間開門。殿後左右各有一座磚砌的方形煙囱,上安銅頂,為寧壽宮灶房及室內煙道所用 [1]  [4] 

寧壽宮內廷中路建築

養性門 養性門
養性門
養性門為寧壽宮內廷建築的正門,面闊五間,歇山頂黃琉璃瓦屋面,中三間開門 [4] 
養性殿
養性殿位於寧壽宮後的養性門內,是寧壽宮後寢主體建築之一,為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3間,每間以方柱支撐,隔為9間,前接捲棚抱廈4間。明間、次間開門,原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現為玻璃門窗,明間4扇,餘各2扇。進深4間,室內隔為小室數間,曲折廻環。明間前後開門,中設寶座,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片金升降龍天花。左右置板牆與東西次間相隔,牆各闢門,對稱而設,門楣之上置毗廬帽。東暖閣分為前後兩組空間,前曰明窗,後曰隨安室,室東懸“儼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筆。西暖閣隔為數間小室,北室為佛堂,建仙樓兩層,內置佛塔、佛像,肅穆有制;南室稱長春書屋。盡間仿養心殿三希堂制闢為墨雲室,因畢沅進古墨而定名。西山牆外耳房仿養心殿梅塢而建,與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內以白石依牆堆砌山景,南面開窗,西、北、東三面彩繪壁畫,西山牆闢小窗可觀寧壽宮花園一角 [4]  [7] 
樂壽堂
樂壽堂位於養性殿以北,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其南北庭院東西廊壁嵌敬勝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 [4]  [8] 
樂壽堂面闊7間,進深3間,周圍廊。通面闊36.15米,通進深23.20米,建築面積839平方米。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柱網結構為減柱造,即明間與東、西次間減殺了前檐4根金柱。為裝修和支撐二層樓板的需要,在室內6根金柱南1.82米處增柱6根,東、西稍間靠北距老檐柱南1.6米處增柱2根,增加的8柱外觀與構造柱相同,但上方沒有承重的梁枋構架,至天花梁底皮止 [4]  [8] 
樂壽堂明間前後檐為五抹步步錦槅扇4扇,餘各間均為檻窗,檻窗分三層,下為玻璃窗,上二層步步錦支窗。室內明、次間以東西向閣道分隔成南北兩廳。東西稍間南部和靠北牆通道為單層,餘為兩層,第二層面積341平方米。大廳仙樓和東西稍間南部、北廊以及夾層、閣道的裝修式樣風格統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木材,間飾玉石、琺琅等飾件 [4]  [8] 
頤和軒
頤和軒位於樂壽堂北,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
頤和軒面闊7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前檐出抱廈5間,後檐出抱廈3間。除前檐抱廈外,餘各間均出廊。前檐抱廈明間、東西次間開敞,形成較深遠的前出廊,東西稍間裝板牆,南面為檻牆、支摘窗。軒明間為五抹頭槅扇門,次間為檻窗,上為步步錦支窗,下為方玻璃屜窗。稍間為步步錦支摘窗。後檐抱廈次間、山面軒稍間、盡間均為檻窗。明間有穿廊3間,東西向開門,可通軒北東西兩小院。軒東西山面廊南北封裝,設有小門,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圍廊,形成小院 [9]  [11] 
頤和軒前月台左側設有日晷,月台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有遊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9]  [11] 
景祺閣
景祺閣位於頤和軒北,是二層樓閣式建築,面闊7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底層四面出廊,前檐明間開門,接穿廊直抵後檐,次間開檻窗,上為方格玻璃窗,下為玻璃屜方窗。室內西次間設小戲台,西梢間山牆闢小門與閣後小院相通;東次間內以槅扇分成小室數間,東梢間有樓梯通二層。一、二層之間設平座,尋杖欄杆施於二層擎檐柱間。二層前檐明間開步步錦槅扇門,裙板飾夔龍紋;次間、梢間均為步步錦支摘檻窗。東面明間開門,餘皆為步步錦支摘檻窗。檐下原為金龍和璽彩畫 [10-11] 
景祺閣前西側小院內有迴廊與符望閣相通,東側有敞廳3間,與景福宮相鄰。緊貼景祺閣東側有假山一座,山頂原有翠環亭,後於清道光年間拆除。山頂平台與景祺閣二層之間飛架漢白玉小石橋一座,山下有洞名曰“雲竇” [10-11] 

寧壽宮內廷東路建築

暢音閣
暢音閣位於寧壽宮內廷東路南端,座南面北,為清宮內廷演戲樓。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於閣後(南)接蓋捲棚頂扮戲樓 [11]  [13] 
暢音閣三重檐,通高20.71米,捲棚歇山式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一、二層檐覆黃琉璃瓦。閣面闊3間,進深3間,與南邊5開間扮戲樓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層檐下懸“暢音閣”匾,中層檐下懸“導和怡泰”匾,下層檐下懸“壺天宣豫”匾。內有上中下三層戲台,上層稱福台,中層稱祿台,下層稱壽台。壽枱面積210平方米,台內不設立柱,採用抹角梁。枱面後部設有4座樓梯,接平台,上樓梯可抵達祿台。壽台北、東、西三面明間的兩柱上方裝飾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北)面掛聯:“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枱面中部設地井,蓋板可開合。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祿台、福台均將前沿(北側)做為枱面,使觀戲者抬頭便可看到。三層台設天井上下貫通,祿台、福台井口安設轆轤,下邊直對壽台地井,根據劇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員、道具等 [11]  [13] 
閲是樓
閲是樓位於暢音閣北,為清宮觀戲場所。樓座北面南,前有月台,東西有配樓。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拆去月台,改安踏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拆東西配樓,改建廂廊 [14] 
閲是樓單檐二層,捲棚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繪金龍和璽彩畫。樓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廊。下層明間開玻璃門3扇,次、稍間為檻牆、支摘窗,上支窗為雙步步錦格心,下為玻璃窗。上層明間安槅扇6扇,次、稍間裝修與下層相同。下層東西次間靠南窗均設有寶座牀。樓東西闢門與兩側轉角廡房相通,再與東西廂廊相連,經南部轉角廡房可直達暢音閣南扮戲樓 [14] 
尋沿書屋
尋沿書屋位於閲是樓北,屬慶壽堂建築組羣,面闊5間,進深1間,前後出廊,綠琉璃瓦黃剪邊捲棚硬山頂。明間安步步錦槅扇門,餘為檻牆支摘窗。前有垂花門1座,既是院門,亦為整個慶壽堂建築羣的主入口。東西配殿各3間,黃琉璃瓦捲棚硬山頂,明間開門,步步錦槅心。西配殿明間後檐開門,接過道直通樂壽堂前院 [15] 
慶壽堂
慶壽堂位於尋沿書屋北,為正殿,面闊5間,進深1間,前後出廊,黃琉璃瓦綠剪邊捲棚硬山頂,前後檐明間安步步錦槅扇門,餘為檻窗。東西配殿面闊3間,進深1間,前後出廊。水磨磚牆,室內青磚墁地,外檐繪以蘇式彩畫 [16] 
景福宮
景福宮位於東北部,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面闊、進深各5間,四周環以圍廊。前檐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後檐東梢間開門,其餘4間為檻牆、支摘窗;兩山面亦皆為檻牆和支摘窗。坐落於漢白玉須彌座台基上,檐柱柱礎雕刻精美的覆蓮花紋,為故宮中少有。屋頂綠琉璃瓦黃剪邊,採用三卷勾連搭歇山捲棚頂,曲線優美,坡度平緩,檐下飾蘇式彩畫。外檐下懸匾曰“景福宮”,室內明間懸匾曰“五福五代堂”。前東、西兩面皆為遊廊,與前廊相通,圍合成半開敞的小庭院,院內植松柏 [17] 
梵華樓
梵華樓位於寧壽宮內廷東路最北端,倚北宮牆而立,坐北朝南,7開間,二層樓,捲棚歇山頂。樓下明間供旃檀佛銅像,高210釐米。東西各3室,分別供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造掐絲琺琅大佛塔6座。塔周圍三面牆掛通壁大幅唐卡,畫護法神54尊。各室中央均為天井,直通二層。二層繞天井設紫檀木圍欄,琺琅塔頂正在天井中央。二層明間供木雕金漆宗喀巴像,其餘6間隔為6室,由西向東依次佈置為:一室般若品(顯宗部),二室無上陽體根本品(無上瑜伽部父續),三室無上陰體根本品(無上瑜伽部母續),四室瑜伽根本品(瑜伽部),五室德行根本品(行部),六室功行根本品(事部)。每室主供密宗、顯宗主尊銅像,各9尊,供於北牆長案;東西壁為紫檀木千佛龕,內供122尊小銅像。6室供佛合計786尊 [18] 
佛日樓
佛日樓仿建福宮花園慧曜樓而建,北依寧壽宮北宮牆,東有石梯與梵華樓相連。樓為2層,上下各3間,黃琉璃瓦綠剪邊捲棚歇山頂。一層間隔成數室,供奉藏傳佛教五大密教主尊(密集金剛、上樂金剛、大威德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五方佛和釋迦牟尼佛。二層供奉三世佛(釋迦牟尼佛、燃燈佛、彌勒佛)、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北、東、西三壁設長供案,上供無量壽佛小銅像378尊。樓前以虎皮石飾面牆圍成小院,開月洞門 [19] 

寧壽宮寧壽宮花園

古華軒
古華軒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的主體建築,為座北面南的敞軒,面闊3間帶回廊,正面懸掛乾隆帝御筆“古華軒”木匾。捲棚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用以界分內外,形成內外空間的貫通。軒明間內檐和後檐4間懸掛木雕龍匾4塊,明間楹聯一副,均是乾隆帝為古楸而題。軒前檐下有古楸一株,構軒時樹齡已逾百年,倚樹建軒,故名“古華軒” [11]  [20] 
遂初堂
遂初堂為寧壽宮花園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坐北面南,綠琉璃瓦黃剪邊捲棚歇山頂,前後出廊。前廊下懸乾隆帝御筆滿漢文“遂初堂”匾。中間開門,餘開支摘窗。明間為過廳,左右出轉角遊廊,與東西配房前廊相通。東西配房各5間,北3間明廊,中間開門,南2間為暗廊。配房南端出廊,與院牆垂花門的倒座遊廊相接。外檐均飾蘇式彩畫,虎皮石牆基。正房、東西配房及轉角遊廊、廊房相連,圍成一座方正的庭院。院門為四扇綠漆的垂花門。院內疊石山一座,海墁地面中鋪設方磚甬路,以連通正房與東西配房 [12]  [21] 
萃賞樓
萃賞樓位於寧壽宮花園第三進院,坐北朝南,捲棚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上下兩層,各面闊5間,前後出廊。樓的正面下層為明廊,上層東四間為明廊,西梢間隔為暗廊,明間開門,餘為窗。樓的後檐下層兩次間各開一門,上層中間開門,餘皆為窗。隔扇門均為步步錦隔心,夔龍團紋裙板,窗為步步錦支摘窗。上下檐柱間設雕花彩繪木欄杆。外檐飾博古紋蘇式彩畫,檐下安倒掛楣子。樓上後檐明間的門外凌空架一白石小橋,通往後山主峯上的碧螺亭。樓前假山巒峯疊起,洞谷相通。樓西側有上下游廊與雲光樓相接 [12]  [22] 
符望閣
符望閣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俗稱“迷樓”,為該院的主體建築,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餘鋪黃色琉璃瓦。室內裝修製作以金、玉、琺琅等鑲嵌裝飾 [12]  [23] 
倦勤齋
倦勤齋位於寧壽宮花園最北端,符望閣後,北倚宮牆,仿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而建,座北朝南,面闊9間,捲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檐下繪蘇式彩畫。東5間與符望閣相對,東西各接遊廊,分別與符望閣東西廊相接,房廊相對,構成一個封閉的院落,自然形成東5間、西4間的格局。東5間,明間開門,餘為步步錦支摘窗。明間檐下懸“倦勤齋”匾額。內頂棚糊以團花紋天花。從東次間東前檐柱至西次間西前檐柱建成凹字形仙樓,以紗櫥隔為小室數間,設寶座牀多處。仙樓為卍字錦底竹絲掛檐,玉璧鑲嵌,百鹿圖裙板,夾紗雙面繡隔心。中有通道與西4間連通。西4間,頂棚飾以竹架藤蘿的海墁天花,周圍竹籬環繞,樓閣間有裝飾室內的通景畫。南立一楠木雕彩繪竹紋圓光罩,與北牆裱糊的彩繪竹籬圓光罩遙相對應。齋前由東西兩段遊廊隔成一個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聳立,有十字方磚甬路,可以行進。西4間前一弧形院牆,中開八方門,通往竹香館 [12]  [24] 

寧壽宮文物價值

寧壽宮的建造展現了乾隆帝對歸政後閒適生活的企盼,同時也潛藏着他作為一個文人天子的精神寄託,是研究清乾隆帝和清乾隆時期建築的主要實物 [25] 

寧壽宮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包含寧壽宮在內的故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寧壽宮歷史文化

寧壽宮相關人物

  • 愛新覺羅·弘曆
愛新覺羅·弘曆,在位時間(1736—1795年),清高宗乾隆皇帝,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於雍親王府。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弘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鐘愛,養之宮中。清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為皇儲,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為和碩寶親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號乾隆。乾隆帝執政60年後,雖禪位與其子顒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進行了3年統治。他不僅是中國曆代帝王中壽命較長的皇帝,而且也是實際執政時間較久的皇帝。清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卒於養心殿,年89歲。卒諡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清東陵清裕陵 [27] 

寧壽宮太上皇宮

寧壽宮是乾隆帝自視功德圓滿,為履行他不超過祖父康熙帝61年在位時間的諾言,決定在宮中建造的太上皇宮殿。在建造時,乾隆帝將這一太上皇宮建造為具備朝賀、寢居、敬神、遊樂、賞戲等全部功能,並且囊括此前下江南所見的奇珍異寶與美景。
清嘉慶元年正月初一(1796年2月9日),乾隆皇帝兑現了他18年前的諾言,將皇帝位傳給了兒子永琰。儘管乾隆退了位,卻仍住在養心殿,而沒有按照清廷的禮制,在禪位之後移居它處。清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帝駕崩於養心殿。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25歲時登基移居養心殿,直到89歲去世,他在這裏一共生活了64年,而原為“太上皇臨御之所”的寧壽宮,卻一天也沒有住過 [26] 

寧壽宮旅遊信息

寧壽宮地理位置

寧壽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內。

寧壽宮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58、101、103、124、128、觀光1線、觀光2線、觀光3線路公交車,在神武門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寧壽宮約2.9千米,駕車約10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