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化縣氣象局

鎖定
寧化縣氣象局,國家一般站標準建設寧化縣氣象站。
建於1957年9月,位於寧化縣北山城邊小山頂,觀測場經度為116º38´、緯度26º14´,海拔高度358.9米,區站號為58818。1957年建站初期有3人,現有氣象在編職工8人,聘用6人,退休人員4人。其中,黨員3人,團員5人;大學以上學歷4人,大專學歷5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人。年齡50歲以上2人,40-49歲5人,40歲以下8人。
中文名
寧化縣氣象局
職    能
氣象觀測
地    市
三明市

目錄

寧化縣氣象局基本信息

1957年9月,按國家一般站標準建設寧化縣氣象站。1958年1月1日,開展氣象業務,站址位於寧化縣北山城邊小山頂。站址至今未變遷過。2007年1月1日台站升級為寧化國家氣象觀測站一級站,2009年1月1日更名為寧化國家基本氣象站。
1958年1月1日起,觀測時次採用地方時01、07、13、19時每天4次觀測;1960年8月1日起,改為每天02、08、14、20時四次觀測;1967年9月1日至9月30日,改為每天08、14、20時3次觀測;1967年10月1日起,改為每天02、08、14、20時4次觀測;1998年1月1日起,改為每天08、14、20時3次觀測;2007年1月1日起,改為每天02、05、08、11、14、17、20、23時8次觀測,並維持至今。觀測項目有云、能見度、天氣現象、氣壓、氣温、濕度、風向風速、降水、雪深、日照、蒸發、地温、結冰等。1959年9月開始增發航危報業務,1997年起取消航危報。
2004年觀測業務擴展到土壤墒情觀測;裸露最高、最低温度觀測;水泥面最高、最低温度觀測;閃電定位等。

寧化縣氣象局發展

21世紀初,縣級氣象現代化建設開始起步,2002年4月,縣局SAWS-R自動氣象站建成並開始試運行,自動氣象站觀測項目有氣壓、氣温、濕度、風向風速、降水、地温等,觀測項目全部採用儀器自動採集、記錄,替代了人工觀測。2005年開始,自動氣象站正式投入業務運行。
2007年開始籌建鄉鎮SAWS-R型四要素自動氣象站,2008年6月在我縣的16個鄉鎮中完成18個四要素自動氣象站建設,觀測項目有氣温、風向、風速、降水;2009年5月建立一個6要素自動氣象站,觀測項目有氣壓、氣温、濕度、風向、風速、降水。初步建成平均間距約25公里格距“地面中小尺度氣象災害自動監測網”。
1989年前,主要通過電話、傳真、廣播和郵寄旬報等方式向全縣發佈氣象信息。1998年開通“12121”天氣預報電話自動答詢系統。2003年起陸續通過建立電視氣象影視製作系統、手機氣象短信、電子郵件、寧化在線、政府信息交換窗口、政務網等多種形式發佈各類氣象信息。
20世紀60年代始,逐步開展農業氣象業務,為國家農業氣象觀測一級站,2007年升級後,更名為國家農業氣象基本觀測站,目前主要觀測項目是觀測中稻的整個生長過程,物候觀測主要有桂花、燕子,並開展相應的農業氣象服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