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實踐家

鎖定
實踐家指那些自覺自我行為的行動者,相對思想家,哲學家,研究人員而言,他們的去執行和實踐一些推理和理論得出方法,而不是空口説空話或紙上談兵。
中文名
實踐家
外文名
Practitioners
定    義
自覺自我行為的行動者
作    用
創造作用貫穿主客體間

實踐家作用

實踐家發揮創造作用貫穿着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實踐由實踐主體、實踐客體和實踐手段三個方面構成。主體是指處於一定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中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個人或社會集團。客體是指主體在實踐活動中所指向的對象。主體對客體有能動作用,客體對主體有制約作用。主體客體化指人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本質力量轉化為對象物,即主體通過對象性活動向客體的滲透和轉化,也就是主體對象化。如人類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製造出先進的生產工具。客體主體化,指客體從客觀對象的存在形式轉化為主體生命結構的因素或主體本質力量的因素,客體失去對象化的形式,變成主體的一部分。客體和外界事物的形態、屬性、規律等經由人的實踐活動拓寬了人的視野,發展了人的智慧,增長了人的才幹,豐富了人的情感,磨鍊了人的意志,從而轉化為個體的素質和能力。如人類通過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獲取了新的知識,提高了人們的科學技術水平。
實踐家通過實踐造就了人化自然和人造的世界。人化自然 與“自在自然”相對。指與人的實踐活動相關聯的、由人的本質力量所創造併為社會的人所佔有的對象世界。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通過“對象性活動”的論述所表述的一個思想,與異化自然相對。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的類本質,其中包含有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把自然界作為勞動對象,勞動的根本內容是對象化,即勞動者把自己的本質力量凝聚和體現在作為勞動產品的自然對象身上,使自然界打上人的活動的印記,使人的有效的能力變為自然對象的屬性。勞動的對象化必然以自然界為前提。因為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麼也不能創造。
實踐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表現得日益明朗,致使西方的唯心主義哲學也不得不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反映出來,其中最突出的是實用主義。實用主義哲學十分強調實踐的意義,但它否認實踐的客觀性,甚至否認實踐對象的客觀性,把實踐等同於主觀經驗;否認客觀規律對實踐的制約,把實踐的能動性誇大為人的主觀隨意創造;否認實踐的社會歷史性,把實踐當作個人生物式地應付環境的行為;把實踐取得對個人有用的效界看作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完全不考慮認識內容是否和客觀相符合。因此,實用主義的實踐觀是一種同馬克思主義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實踐家反映客觀

實踐家通過實踐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一句話,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實踐家檢驗真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真理是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要判定主觀是否符合客觀, 就必須對主觀和客觀進行比較, 這也就是説, 作為真理的標準, 必須具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結起來的特點。 在人的主觀認識範圍內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標準, 我們不能用主觀檢驗主觀, 用認識檢驗認識。客觀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因為客觀事物也不能把主觀認識和其自身加以對照。 實踐是精神見之於物質、 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實踐除具有普遍性的優點外, 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所謂“直接現實性”, 是指實踐可把正確的認識變成直接的現實。這樣, 實踐就成為溝通主觀和客觀之關係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