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實秋文存

鎖定
梁實秋(1903.1.-1987.11.3 ),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曾赴美留學,後任教於南京東南大學和暨南大學。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月刊。後遷至台,歷任台北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英語教研所主任、文學院院長、國立編譯館館長。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雲集》、《偏見集》、《秋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
中文名
實秋文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實秋文存簡介

梁實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中國浙江杭縣(今餘杭),出生於北京。
晚年梁實秋曾説過一生中有四個遺憾:一,有太多的書沒有讀;二,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為古人;三,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四,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也有同感。
他是國家社會黨黨員,否認文學有階級性。早期梁實秋專注於文學批評,堅持將描寫與表達抽象的永恆不變的人性作為文學藝術的文學觀,批評魯迅翻譯外國作品的“硬譯”,不同意魯迅翻譯和主張的蘇俄“文藝政策”,主張“文學無階級”,不主張把文學當作政治的工具,反對思想統一,要求思想自由。這期間和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從1927年到1936年,論戰持續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魯迅不幸逝世,對壘式論戰也自然結束。但是,這場論戰所產生的影響既深且遠。它不因魯梁論戰的結束而結束。論戰所產生的影響實體己超出魯梁本身,論戰性質也己逾越了文學範疇,其餘波擴漣到後來年代,以至於今。抗戰年間,發生在重慶的那場“與抗戰無關”的論爭,雖不能説與這場論戰有直接的關係,但也不能否認它們之間有着微妙的關聯。

實秋文存生平概況

1915年秋考入清華學校。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作。第一篇翻譯小説《藥商的妻》
1920年9月發表於《清華週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發表於1921年5月28日《晨報》第7版。
1923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年回國任教於南京東南大學。
1924年到上海編緝《時事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誌。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1930年,楊振聲邀請他到山東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
1932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幅刊《文學週刊》。
934年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後主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
七七事變,離家獨身到後方。
1938年抗戰開始,梁實秋在重慶主持《中央日報·平明副刊》。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政府教育部小學教科書組主任,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主任委員。抗戰後回任北京師大教授。
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後改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後兼系主任,再後又兼文學院長。
1961年起專任師大英語研究所教授。梁實秋先生在台灣
1966年退休。曾攜妻子游美,在美台兩地輪流居住,其妻辭世後重返台灣。他40歲以後着力較多的是散文和翻譯。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40年,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用7年時間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
1975年同韓菁清結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台北。
梁實秋40歲以後着力較多的是散文和翻譯。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從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輯。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40載,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

實秋文存家庭情況

元配夫人程季淑(1901 - 1974.4.30),祖籍安徽績溪,1927年2月與梁實秋結婚。育有三女一子。1973年夫婦二人移居西雅圖省親,程夫人不幸因意外去世。梁實秋悲痛不已,寫下《槐園夢憶》紀念。
·長女 梁文茜
·次女(夭折)
·三子 梁文騏
·四女 梁文薔
續絃韓菁清(1931 - ),原籍湖北黃陂,20世紀40年代中期出道成為影星歌星。1974年與喪偶不久的梁實秋相識,並於翌年結婚,引發爭議。晚年熱心於兩岸交流事業。

實秋文存著作與翻譯書目

著作
《冬夜草兒評論》(評論)與聞一多合著,1923(自費刊印)
浪漫的與古典的》(評論集)1927,新月
《罵人的藝術》(雜文集)1927,新月
《文學的紀律》(評論集)1928,新月
《偏見集》(評論集)1934,台.正中
《約翰孫》(評論)1934,商務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實秋自選集》1954,台北勝利書局
《談徐志摩》(散文)1958,遠東
《梁實秋選集》1961,台北新陸出版社
《清華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雜文》1963,文星
《文學因緣》(散文)1964,文星
《談聞一多》(散文)1967,傳記文學
《秋室雜憶》(散文)1969,傳記文學
略談中西文化》1970,台北進學書局
《實秋雜文》1970,仙人掌
《關於魯迅》1970,台北愛眉出版社
《實秋文存》1971,藍燈
《西雅圖雜記》(散文)1972,遠東
雅舍小品續集》 1973,台.正中
《看雲集》(散文)1974,志文
《槐園夢憶》(散文)1974,遠東
梁實秋自選集》 1975,黎明
梁實秋論文學》 1978,時報
《梁實秋札記》1978,時報
白貓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雜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談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國文學史》1985,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
翻譯書目
《阿伯拉與哀綠綺斯的情書》(散文集)英國密爾頓著,1928,新月
《莎士比亞全集》
《結婚集》(短篇小説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華
《潘彼得》(小説)英國巴利著,1930,商務
《西塞羅文錄》 羅馬西塞羅著,1933,商務
《職工馬南傳》(長篇小説)英國哀里奧特著,1932,商務
《威尼斯商人》 (劇本)英國莎土比亞著,1936,商務
《奧賽羅》(劇本)英國莎士比亞著、1936,商務
《哈盂雷特》 (劇本)英國莎士比亞著,1936,商務
《暴風雨》(劇本)英國莎士比亞著, 1937,商務
《吉爾菲先生之情史》1944,黃河書局
《情史》英國喬治.艾略特著,1945,重慶黃河出版社
《咆哮山莊》 (長篇小説)英國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務
《百獸圖》英國奧威爾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亞戲劇集20種》 1967,文星
《雅舍譯叢》(詩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亞全集》(戲劇37集、詩3集)1986,遠東

實秋文存故居

梁實秋故居位於魚山路33號。30年代初,梁實秋在山東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期間曾在此居住,並創作出版了《文藝批評集》,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院內留有梁實秋當年栽植的樹木。故居巷口有青島市文物局立的銘牌。梁實秋認為在青島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時期,還認為在中國從北疆到南粵,以青島為最好。

實秋文存妙言摘錄

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乃是人間無可比擬的幸福。
以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方法是讀書。
“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呢。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談話,和作文一樣,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次,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
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翁,我親眼見孩子到處在做現在的主人翁。

實秋文存動盪歲月

梁實秋在美國呆了3年,獎學金還沒有用完就回國了。他急着回國,是因為我母親。母親自幼喪父,和她的叔叔們住在一起,在那個時代,不經媒妁而自由戀愛可是件驚世駭俗之事。眼看年紀一天天大了,家裏的叔父張羅要給她定親,父親在美國着了急,學習一結束趕緊就回國了。1927年2月11日,父親與母親在北京南河沿的歐美同學會舉行了婚禮。
結婚後,父親與母親在上海生活了3年,父親以教書為生。在上海時,他們與羅隆基、張舜琴夫婦為鄰,這對夫婦時常在午夜爆發“戰爭”,張舜琴經常哭着跑到我家訴苦,每次都是母親將她勸回去。那一段時間,父親與胡適、徐志摩等人過從甚密,都是“新月派”的人,父親與徐志摩管胡適叫“大哥”。後來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來往不多。
1930年,父親又帶着我們全家來到青島教書。我就是1933年在青島出生的,但不到1歲時,因為父親被胡適先生邀到北大教書,我們一家又回到了北京。其實我對青島沒有任何印象,但1999年我特地到青島,回到我的出生地、當年我們生活過的地方,一看石碑上刻着的“梁實秋故居”幾個字,我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北京的生活沒安定多久,1937年7月抗戰爆發,聞聽自己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單”,父親當即寫下遺囑,孤身逃離北京。父親也是第一批從北京逃出來的學者之一。在天津的羅隆基家借住幾天後,父親又輾轉到了南京、重慶,自此與我們分離了6年之久。我還能記起那一天,母親帶着我們站在屋子裏,有人去辦公室喊父親,父親進門後跟母親説了句什麼,然後父親緊盯着我們3個孩子,激動地説:“這就是我的孩子,這也是我的孩子!”
在很多人眼裏,父親是個“洋派十足”的人,這可能歸根於父親在美國留學時養成的一些習慣。但骨子裏,父親絕對是一個有很深中國文化情懷的人。他從美國回來立即拋開鋼筆用起了毛筆,直到抗戰結束後,才不得不又用起鋼筆。很多人問我:“你父親英文那麼好,是不是在家裏整天和你説英文?”恰恰相反,父親在家從來不跟我説一句英文,他只説北京話,穿那種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從美國回來教書時,他口操英語,卻總是長袍馬褂,千層底布鞋,疊襠褲子還要綁上腿帶子,經常引得時髦男女竊笑。
抗戰結束後,我們一家又回到了北京。1948年底,形勢已經開始不穩,父親帶我和哥哥先從北京趕赴天津,想搶購船票去廣東。母親留在北京處理親戚的房產,準備第二天去天津與我們會合。不料當天晚上鐵路中斷,我們父子三人進退維谷。母親急電,囑我們立即南下,不要遲疑。第二天,我們惶恐不安地登上了輪船,卻不知以後會怎麼樣。
當我們漂泊了16天到達廣州後,得知母親成了北京城最後起飛的兩架客機上的乘客之一。我們一家人在廣州又團聚。當時大姐文茜已從北大畢業,因為結婚嫁人,沒有同我們一起走。而哥哥文騏正在北大讀書,到了廣州後,哥哥覺得台灣沒有什麼好大學,最後決定回北京繼續上學。結果我們自此與哥哥、姐姐生死不明地分隔了幾十載。當時沒有人會預料到分隔得那麼久,如果預料到那種結果,我想我們一家死也不會分開的。
不盡的思念
梁實秋在台灣
到了台灣,父親又重新開始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
父親翻譯莎士比亞劇本始於抗戰前,那時我只有四五歲。後來因抗戰,顛沛流離,只譯了10本,便停頓下來,因為翻譯莎士比亞是沒有錢的,為了我們一家,父親必須謀生,教書、寫文章。生活相對安定下來後,他又開始有計劃地翻譯。父親給自己規定,每天要譯兩千字。台灣的天氣很熱,那時也沒有冷氣,父親這個北方人對氣候頗不適應,他又很胖,非常怕熱,經常揮汗如雨。父親非常有毅力,如果因為有事未能完成預計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補上。
翻譯莎士比亞,是胡適先生的建議,最初是父親與另外兩個人一起翻譯,但那兩位後來中途退出,只剩下父親一人堅持。翻譯莎士比亞是件苦事,因為他全部用古英文寫作,我曾向父親抱怨説,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亞的原文,父親笑着説:“你若能看懂的話,那就不是莎士比亞了。”父親每譯完一劇,就將手稿交給母親裝訂。母親用古老的納鞋底的錐子在稿紙邊上打洞,然後用線縫成線裝書的樣子。沒有母親的支持,父親是無法完成這一浩大工程的。翻譯莎士比亞沒有收入,母親不在乎,她沒有逼迫丈夫去賺錢,而是全力以赴支持父親。這一點,在我小時候並沒有深深體會,長大結婚,有了家庭後,才能理解母親當年的不易。
我在台灣與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獨生女”。我們經常坐在客廳裏,喝茶閒聊,話題多半是“吃”。話題多半是從當天的菜餚説起,有何得失,再談改進之道,話題最後,總是懷念在故鄉北京時的地道做法,然後一家人陷於惆悵的鄉思之情。
父親與母親的感情很好,他們後來跟着我到西雅圖生活了一段時間,我時常在汽車的後視鏡裏很“嫉妒”地發現,他們還經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親與母親照樣手拉手到附近市場購物,市場門口一個梯子突然倒下,正好擊中了母親。母親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因傷勢很重,需要動大手術。臨進手術室前,母親以一貫的自我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進手術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預感,對父親説:“你不要着急,治華(注:梁實秋的學名為梁治華),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幾個小時後,護士出來通知,母親已不治。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刻,父親坐在醫院長椅上開始啜泣,渾身發抖,像個孤苦無依的孩子……
中山公園的四宜軒是他們當初定情之地。1987年,我借到北京開會之機,專程到中山公園拍了許多四宜軒的照片,帶回給父親。但父親還是不滿足,説想要一張帶匾額的全景。可惜四宜軒房屋尚在,匾額早已無影無蹤。後來大姐文茜又去照了許多,託人帶給父親。父親一見照片就忍不住落淚,只好偷偷藏起來,不敢多看。就在去世後一個月,父親終於輾轉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圖母親的墓地前,告慰母親。
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陸探親,回到了兒時居住的庭院,卻已是物是人非。臨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棗樹葉,上面還有一個小青棗,讓我帶回台灣,送給父親。這棵棗樹是我們在北京時老棗樹的後代,老樹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棗葉包好,回到台灣後,把在大陸的見聞一五一十地向父親彙報,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騏33年的經歷,講到激動處,與父親相對而泣。那個棗和樹葉後來都枯萎了,父親把葉子留下來,放在書裏,珍存着。
1986年,我最後一次赴台探望父親。臨走時與父親在客廳中道別,父親穿一件藍布棉外衣,略彎着腰,全身發抖。他用沙啞的聲音不厭其煩地告訴我怎麼叫出租車,怎麼辦出境手續等,那一刻,他又把我當作他的沒出門的小女兒。那一次,我充滿了不祥之感。
1987年11月3日,父親因突發心臟病住院。當時,小量地輸氧已經不夠。父親窒息,最後扯開小氧氣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這樣死了!”此時,醫生終於同意給予大量輸氧,卻發現牀頭牆上大量輸氧的氣源不能用,於是索性拔下小量輸氧的管子換牀。就在這完全中斷輸氧的5分鐘裏,父親死了。父親強烈的求生慾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臟停止,他留下的最後五句絕筆之一是:“我還需更多的氧。”沒想到父親留在人間最後的字跡,竟然是這樣的求生呼號。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腸寸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