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實事求是

(漢語成語)

鎖定
實事求是(拼音:shí shì qiú sh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 [1] 
實事求是原指根據實證,求索真知;現多用以按照實際情況辦事,不誇大不縮小。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賓語、狀語。 [3] 
中文名
實事求是
拼    音
shí shì qiú shì
近義詞
腳踏實地
反義詞
弄虛作假
出    處
《漢書·河間獻王傳》
注音字母
ㄕˊ ㄕˋ ㄑㄧㄡˊ ㄕˋ
語法結構
緊縮式
語法屬性
作定語、賓語、狀語

實事求是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實事求是”。 [1] 

實事求是成語故事

西漢劉德,身為漢景帝十四個兒子當中的一個,為慄姬所生,被封為河間王(封地在河間,今河北河間一帶),死後被稱為“河間獻王”。 [2] 
當時儒學還未成為正統。經過秦末的戰爭,典籍留存很少,讀書人也是鳳毛麟角,想恢復儒學談何容易。這時,河間王劉德應時而起,“於灰盡之餘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劉德為王26載,始終沒有捲入諸王爭權的政治漩渦,而將其畢生精力投入到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之中。 [2] 
他從民間收集了很多先秦時期的著作。秦始皇焚書以後,古書較少,劉德愛書好學,人們便把祖先傳下來的古書,奉獻給他。對於收集到的書,都認真作了研究和整理,做學問時一絲不苟,腳踏實地。刻苦鑽研的精神深得人們的好評。很多學者都願和他一起研究學問。甚至皇帝和官府中的學者,對他的學識,對他的治學態度都很佩服。 [2] 
經過艱苦的校勘工作,劉德整理出大批的正本古籍,對於當時書典十分匱乏的漢朝來説,真是雪中送炭。史載劉德多次車載《詩》、《書》等古籍應詔入朝,漢武帝劉徹看到劉德帶來這麼多書,十分高興,每次都要舉行隆重的接書儀式。 [2]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專門為他寫了傳記。傳記中對劉德的研究精神作了高度的評價,讚揚劉德鑽研古代學問,對古代文化研究十分認真,從確切的事實根據中得出正確的結論。作為皇帝的兒子,能如此虛心好學,實屬罕見,其傳首就評價劉德治學“實事求是”。 [2] 

實事求是成語寓意

世界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存在規律,如果想了解魚的習性,卻滿心歡喜選擇乘上飛機到空中去觀察,那是不可能的。人們的行動必須遵行對象的客觀規律。同樣對事情結果的定論不能捕風捉影,沒事卻生造事情出來,或者把事情的大小性質作了升級或降級處理。成語告訴人們,只有遵循實事求是的規律性,一步一個腳印前行,真實的美好才會向你展現。 [2] 

實事求是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實事求是”原指根據實證,求索真知;現多用以按照實際情況辦事,不誇大不縮小。 [3] 
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賓語、狀語。 [3] 
運用示例
宋·劉歧《趙氏金石錄序》:“東武趙明誠德夫家,多前代金石刻,仿歐陽公《集古》所論,以考書傳、諸家同異,訂其得失,著《金石錄》若干卷,別白抵捂,實事求是,其言斤斤,甚可觀也。” [1] 
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七回:“老弟肚裏實在博學。但上頭的意思是要實事求是;你的文章固然很好,然而空話太多,上頭看了恐怕未必中意。” [1] 
清·梁啓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本朝學者以實事求是為學鵠,頗饒有科學的精神。”也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實實在在辦事。” [1]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977
  • 2.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454-455
  • 3.    李衝,張明德,李榮環主編. 多功能中學生實用詞典[M]. 長春:長春出版社, 1993.0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