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寒窶

鎖定
寒窶,漢語詞語,拼音是hán jù,意思是貧寒。
中文名
寒窶
拼    音
hán jù
注    音
ㄏㄢˊ ㄐㄨˋ
出    處
《三國志·魏志·荀攸傳》

目錄

寒窶解釋

亦作“寒寠”。
1.貧寒。
2.指貧寒之人。 [1] 

寒窶出處

《三國志·魏志·荀攸傳》“顒憂懼自殺”裴松之注引《漢末名士錄》:“郭賈寒窶,無他資業。”
《新唐書·鄧景山傳》:“景山與劉晏善,其後家寒窶,晏屢經紀之,嫁其孤女。”
清·黃宗羲《左副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諡忠介四明施公神道碑銘》:“公起自孤童,身至大僚,不改寒寠之習。”
宋·蘇轍《次韻答王鞏》:“子孫盡豪俊,豈類世寒寠。”
明·唐順之《祭孫南野太僕文》:“人皆謂公出自紈袴,公之居官一如寒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