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富春山圖

(清代張宗蒼創作絹本設色畫)

鎖定
《富春山圖》是清代張宗蒼創作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中文名
富春山圖
作    者
張宗蒼
創作年代
清代
材    質
絹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現收藏地
南京博物院
規    格
縱153.5釐米,橫78釐米
幅    式
立軸

富春山圖畫作內容

富春山圖 富春山圖
畫幅左上角有作者題識和款署:“墨池清晝落花間,刻意臨摹且閉關。漫向痴翁求粉本,富春依舊有春山。乾隆元年春分日仿大知老人意,張宗蒼。”此畫為仿元黃公望法作富春山景色。描繪浙江富春山一帶初秋的景色。作者採用傳統的“二遠”的構圖法,畫面近景山腳下坡陀沙渚,彼岸亂石,山石崎嶇不平,坡石間樹木叢生,姿態各異,有的樹幹挺拔直上,有的樹幹彎斜向上,有的盤根虯曲,有的枝葉茂密,有的枝葉疏落,顯示出濃濃的秋意。在山石間和叢樹蔭下,有一間房舍,室內有一位高土席地而坐,正在讀書翻卷,顯得悠然自在的樣子。中景為大山的山腰,山間溪流潺潺,樹木葱葱郁郁,有數間座落整齊的房舍、樓閣,四周圍繞着山林,幽清深靜,層層遠去,再遠望,則是崇山疊嶂,峯巒岡阜,危崖石壁,巨形卵石,峯勢轉折,山腰瀰漫着嵐氣,不見其底。 [1] 

富春山圖創作背景

此畫雖為仿作,但卻有己意。此畫作於乾隆元年(1736),時年50歲,為張宗蒼中晚年之作。 [1] 

富春山圖藝術鑑賞

全畫氣勢磅礴,筆致清幽,線條舒展,風格蒼秀,頗覺葱鬱可觀。此畫技法上,他以淡墨幹皴及焦墨點簇所具有的層次、厚度,着力表現山石渾厚蒼樸的質感。畫樹多用工筆細勾,畫面上左側和上部有數片虛淡處理,更是突出了山林境界的深邃玄遠。 [1] 

富春山圖作者簡介

張宗蒼( 1686—1756),清代畫家。字默存、墨岑,號篁村、太湖漁人,晚稱瘦竹。江蘇蘇州人。黃鼎弟子。始以主薄理河工事,高宗乾隆時供奉內廷。善山水,筆力沉着,山石用幹筆積累,後以焦墨醒,並專於渴染。林木葱蔚,盡去畫院甜熟之習。嘗與姚文翰合作《歲朝圖》卷,姚作界畫人物,張宗蒼補景。畫跡有《石渠寶笈》著錄160件;雍正九年作《雪景山水》軸。傳世作品有《仿董北苑山水》《雨洗秋山》。 [1] 
參考資料
  • 1.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金盾出版社,2004.09,第21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