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喬治·寇松

鎖定
英國政治家。1885年入議會。曾任印度事務次官,外交事務次官。1898~1905年任印度總督。
上任後建立了印度西北邊境省,並整飭文官制度,出兵西藏,分割孟加拉,由於跟任印度軍隊總司令的基欽納意見不和,遂辭職回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掌璽大臣(1915~1916)和戰時內閣成員(1916~1919)。1919~1924年任保守黨內閣外交大臣,1920年蘇聯紅軍反擊波蘭干涉軍時,曾提出不得越過所謂寇松線的要求,主持洛桑會議(1922~1923),消除土耳其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土和約的不滿。後任樞密院長。
中文名
喬治·寇松
外文名
George Nathaniel Curzon
別    名
第一代凱德爾斯頓的寇松侯爵
出生日期
1859年1月11日
逝世日期
1925年3月20日
畢業院校
伊頓公學牛津大學
職    業
政治家,理論家
主要成就
印度總督(1899-1905)
英國外相(1919-1924)
出生地
英國德比郡凱德爾斯頓
代表作品
《中亞細亞的俄國》
《波斯與波斯問題》
《遠東問題:日本朝鮮中國》
《邊疆線》

喬治·寇松生平概述

喬治·納撒尼爾·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 1st Marquess Curzon of Kedleston (1859年1月11日英國德比郡凱德爾斯頓-1925年3月20日倫敦 )第一代凱德爾斯頓的寇松侯爵,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曾任印度總督 (1899-1905),因在印度分割孟加拉,用兵西藏,劃分蘇波邊界而聞名。

喬治·寇松帝國之星

寇松出身於英國的貴族家庭。是第4代斯卡斯代爾男爵最大的兒子。在伊頓公學上學時,儘管與那裏的老師關係相處不很融洽,但寇松卻顯示了他在學術上的卓越才華,贏得了許多獎項。
1878年,他進入牛津大學繼續求學,1880年他當選為牛津學生會主席,併成為萬靈學院的一名研究生。他的才華引起了保守黨的注意,在黨領導的精心栽培下。
1885年他牛津大學畢業後就成為索爾茲伯裏侯爵的秘書。
1886年,索爾茲伯裏出任首相。在他的舉薦下,寇松的仕途之路最初就頗為順利:
寇松的第一個妻子 寇松的第一個妻子
1886年當選為議員,1891年~1892年出任印度事務部次官。在仕途得意的同時。
1895年,他迎娶了芝加哥一位百萬富翁的女兒瑪麗,他們生有3個女兒,之後,他再度官運亨通——被任命為外交部次官。
寇松在學生時代就對英帝國的東方事務有着濃厚興趣,入仕之初的 “權勢+財富”生活讓他增添了少年得志的驕傲,增加了馳騁政壇的雄心,東方也成了他展示才能的重要空間。
1888年後,在索爾茲伯裏侯爵的建議下,他以議員身份周遊世界。根據遊歷、考察的體會,他陸續出版了 《中亞細亞的俄國》、《波斯與波斯問題》和《遠東問題》。在這些著作中,他指出,要想維護英帝國的海外“疆界”和霸權,英國應當以印度為基地與俄國展開對中亞的爭奪,並依託印度 “打通遠東門户的陸路和鐵路”,通過海上力量保護,鞏固它在遠東的優勢地位。

喬治·寇松中國之行

1896年李鴻章與索爾茲伯裏、寇松(右) 1896年李鴻章與索爾茲伯裏、寇松(右)
1892年,英國政客喬治·納撒尼爾·寇松勳爵曾來華旅行。他在兩年後出版的《遠東問題:日本朝鮮中國》一書中,記述了在津做客直隸總督衙門、會晤李鴻章的場景,並稱這是他“畢生最美好的回憶”。
寇松乘着綠色的轎子來到直隸總督衙門門前,步行穿過幾座略顯髒亂的偏狹前院。建築陳舊、油漆斑駁,也許這就是官不修衙的表徵。在總督接待來訪的房內,中間擺着長桌,四周都是座椅,佈置簡單。寇松沒想到,總督辦公地竟如此儉樸。
寇松近距離觀察了李鴻章。看到他“有六英尺多高,身着灰色絲長袍,戴黑絲帽,很有威儀。”“唇上的大鬍子將嘴巴遮住一半,下巴上也留着中國式鬍鬚。頭髮是正在變白的深灰色。 [1]  ”在翻譯幫助下,二人就共同關心的時政問題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會談。
1896年8月,出訪歐美的李鴻章,在英國又見到以外交副大臣身份陪同英國首相接待他的寇松。寇松回憶起在津觀感,並以《遠東問題》一書相贈。

喬治·寇松印度總督

1901年印度獵虎 1901年印度獵虎
1891年,他被首相索爾茲伯裏任命為負責印度事務部的國務大臣。4年後,寇松全權擔任了外交副大臣,被授予樞密院官員的稱號,使他擁有相當於內閣成員的權利。
1898年,當他39歲時,寇松被任命為英屬印度總督,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印度總督,在任命時,他選擇了一個愛爾蘭貴族爵位,以便回國後可以重新進入下院。
他在1897-1898年邊境暴動剛被鎮壓後不久到達印度,因此特別主意西北邊境那些獨立的部落,新闢了一個省,稱為西北邊境省。實行安撫和鎮壓並用的政策,這個省在他任內只發生過一次暴動,即1901年的蘇德·瓦茲裏暴動。
初露鋒芒後,他那些維護殖民帝國的海外疆土“理論”開始付諸實施。他委派了許多委員會,去調查印度的教育、灌溉、警政和其他行政部門,並把各省和印度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置於穩固的基礎之上。他創立了帝國學生軍訓隊、同海得拉巴土邦王解決了比拉爾問題,降低鹽税、救濟窮人。
1903年1月他主持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加冕印度皇帝的典禮,並把各個藩王招到德里舉行了盛大的覲見儀式 [2] 
1902年印度總督寇松 1902年印度總督寇松
在按照慣例五年任期屆滿後,他連任了一次總督。因而可以繼續他的各項改革措施,他檢查民族報刊,強化對學校的控制,為了鞏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他承襲了傳統的“分而治之”的殖民統治原則,1905年,他公佈了把孟加拉省劃分為兩個行政管理區的法令,用了孟加拉複雜的階級和民族矛盾,煽動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矛盾,破壞和分裂孟加拉民族的團結。他把印度視為英國同列強爭奪中亞、遠東的基地,以便宰割、兼併遠東那些在他看來“政治邊界”尚未確定的國家,因此他在英屬印度實施高壓政策。
為了同俄國在中亞展開 “大博弈”,他鼓勵同波斯的貿易,1903年訪問了波斯灣,同年他派榮赫鵬率軍侵入中國西藏,1904年攻佔拉薩,又逼籤《拉薩條約》,1905年又脅迫九世班禪到印度,企圖把西藏地區從中國分裂出去,進而取得在中亞爭奪中對沙俄的優勢 [3] 
但他的舉動激起了中國與南亞人民的反抗,也引起了俄國對英國的懷疑,打亂了英國的全球戰略。這時,英國為了對抗德國,正迫切需要與沙俄協調立場,所以當寇松為侵略中國西藏的“勝利成果”而歡呼時,英國政府則對他的行動頗為不滿。同時,亨利·坎貝爾·班納曼自由黨內閣又取代了亞瑟·貝爾福保守黨內閣,加快了與俄國和解的步伐,加上他與駐印度總司令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元帥就軍隊代表在印度議會中的地位發生爭持的時候,得不到英國政府的支持,不得不在內外雙重壓力下辭職。

喬治·寇松上院貴族

1914年的喬治·寇松 1914年的喬治·寇松 [4]
1906年,他的妻子去世,“權勢+財富”的生活隨之結束。但寇松並未心灰意冷,依然為保衞英帝國的海外疆土而忙碌。
1907年,寇松出任牛津大學校長,他對自己的職務非常認真,對該大學的規章制度作出了若干重要更改。這時他已決心放棄再入下院,而作為愛爾蘭貴族代表進入上院,並出版了新書 《邊疆線》。在這本新作中,他仍然關注日益脆弱的英帝國邊疆,主張實施強有力的“前進政策”,維護英屬印度疆域的持久安全。
1911年,寇松被授予伯爵稱號,同時作為喬治五世加冕榮典,又獲得斯卡斯代爾子爵和萊文斯德爾男爵的稱號,他是議會改革的強烈反對者,但是當危機來臨時,他卻站在蘭斯多恩侯爵一邊,勸説大多數保守派貴族棄權,使得該法案得以通過,避免了一次憲法危機。
在世界大戰之前黨爭激烈的那些年代中,他是蘭斯多恩侯爵在上院中的主要副官。但此時他的注意力,許多都花在牛津大學的校務上,此外,他對古物有一種學者式的愛好,購買了林肯郡塔特夏爾和蘇塞克斯郡達姆的兩處古堡,使他們免遭破壞,並且最後將它們獻給了國家。

喬治·寇松外交大臣

寇松的第二個妻子 寇松的第二個妻子
1914年,寇松參加了戰時內閣,1915年他成為掌璽大臣,第二年勞合·喬治代替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成為首相。
1917年他又娶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富有的寡婦,美國駐阿根廷領事門羅·欣德斯的女兒。
1919年~1924年他成為外交大臣,然而,勞合·喬治不相信職業外交家,寧願通過自己的私人渠道來左右外交政策。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他是一個相當嚴厲的人,只有少數密友才瞭解他威嚴外表下的詼諧、親切甚至謙虛,按照他在印度獨斷獨行的做法,他和基欽納的衝突,他居然沒有反抗就忍受勞合·喬治對外交事務的越殂代皰,讓人很是奇怪。
1921年被封為侯爵。作為外交大臣,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國際大棋局,如何防範俄國的革命之火向全球蔓延,如何維護英帝國的海外疆土,是寇松關心的頭等大事,為此他在蘇俄的東西兩側實施了“畫線防火”戰略:在遠東地區,他力圖把中國西藏變成“緩衝區”。
寇松出任外交大臣後,英方更加積極地與中國交涉。但寇松這次徹底失望了:面對五四運動後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熱情,北京國民政府不敢違背民意,1919年還故意通電全國揭露1914年以來英國的無理要求,一時間全國各界紛紛抗議英國干預中國內政,而後以人民反對為由拒絕重開“三方會議”,1924年後又明確拒絕了英國的無理要求。
為了在蘇俄西側建立“防火牆”,1919年12月寇松提出一條劃分蘇波邊界的臨時邊界線,主張把應屬於波蘭的一切地區都劃歸波蘭,這就是著名的“寇松線”。但蘇聯不接受這條邊界線,1920年蘇聯在蘇波戰爭中失敗,波、蘇兩國簽約,把“寇松線”以東的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大片領土併入波蘭。於是,蘇俄西側形成了一道“防火線”,寇松暫時達到了強化波蘭地位、防止蘇俄影響進一步擴大的目標。但這條線使波蘭同蘇俄、立陶宛發生了衝突,為日後波蘭外交上的孤立埋下隱患,還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誘因之一。二戰後,這條線經過微微調整後正式成為蘇聯和波蘭的國境線。
儘管勞合·喬治的聯合政府一直維持到1922年,但是經濟蕭條,政治和外交爭議導致了它的垮台。安德魯·博納·勞接替勞合·喬治成為英國首相。這時寇松才掌握了外界部長的全部權利,然而,6個月後,博納·勞惡劣的健康狀況使他不得不辭職。雖然寇松一直是首相的最有利,也是最合適的候選人,但是戰後英國的政治現實卻斷送了他的候選人資格。因為認識到好戰的工黨日益整長的權利,保守黨領導人士決定首相應該從下議院選出,他們拒絕寇松而推選了新首相斯坦利·鮑德温 。這一決定為英國政治開創了一個先例,在整個20世紀都生效。 [2] 
在法國總理雷蒙·普恩加萊挑起魯爾危機後,他先是表示否認法國的行動和英國有任何關係,接着乾脆再8月發表了一個嚴厲譴責法國的聲明,支持支持了德國的要求。這個結果就是道威斯計劃的形成。
在1924年鮑德温戰勝工黨的拉姆齊·麥克唐納,第二次擔任首相的時候,沒有讓寇松回到外交部長的位置上,只是讓他擔任了樞密院議長,這是寇松晚年第二次失望的事。他還是體面的接受了這個職務。寇松一生孜孜不倦,遵循一種嚴格的養生法,不斷的工作和寫作,儘管他的脊柱骨早在學生時代就彎曲了,有嚴重的身體缺陷,他卻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當他在東方旅行時,常常騎馬走幾百英里,他全靠毅力強迫自己日復一日的進行超過常人所能及的工作。
1925年春,他突然病倒,卧牀半月後於3月20日死於倫敦。由於無子,他的侯爵和伯爵爵位斷絕。斯卡斯代爾子爵和男爵爵位傳給了他的侄子。長女艾琳·寇松繼承了萊文斯德男爵的爵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