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密縣瓷窯遺址

鎖定
密縣瓷窯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大隗鎮窯溝村和大路溝村,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唐代、宋代時期的古遺址。 [2-3] 
密縣瓷窯遺址南北長約1250米,東西寬250~330米,文化層厚2~4米。1961年,發現。1984年、1993年,進行兩次發掘。發掘瓷窯3座、瓦窯1座、碾料池1座、釉料池1座。從瓷器造型、釉色、裝飾特點看,屬於北方磁州窯系,以白瓷為主,黑瓷和青瓷次之,還有少量的醬釉、黃釉瓷。瓷器主要是小型器,典型器物有白釉瓷碗、白釉綠彩注子、黃釉席紋注子、青釉花邊枕、珍珠地劃花動物紋枕等。還燒造一定數量的宋三彩器,主要有香爐、枕和俑等。以珍珠地為最具有特點的裝飾手法,其次有刻花和印花,其中珍珠地禽鳥和食草類動物(羊、鹿)紋樣,是密縣瓷窯最具特色的裝飾圖案。密縣瓷窯遺址的燒窯時間始於唐而終於北宋初期,對研究唐、宋瓷窯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2-3] 
2013年5月,密縣瓷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密縣瓷窯遺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大隗鎮窯溝村和大路溝村
所處時代
唐代、宋代時期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32-1-332

密縣瓷窯遺址歷史沿革

1961年3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在密縣進行文物登記時,看到了縣文化館陳列的瓷器展品,引起了他們的重視,並特邀魏殿臣同志陪同到密縣瓷窯遺址進行調查,並採集到一些標本。同年11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又組織第二次調查,這次由安金槐、賈娥和馬志祥三同志參加,調查成果於1962年3月在《光明日報》發表。世界著名陶瓷專家、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先銘同志看到《光明日報》報導後,親自赴密瓷窯遺址又作了現場調查。1964年在《文物》雜誌上發表了《河南密縣、登封唐宋古瓷窯調查》論文。 [2-3] 
20上世紀70年代初,大規模平整土地,填土造田,密縣瓷窯遺址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原大溝深約10米,被夷為平地。
1984年,進行了試掘。 [2-3] 
密縣瓷窯遺址 密縣瓷窯遺址
1993年9月,因修建南環路,將路基定在密縣瓷窯遺址南部重點區,對遺址又一次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出土大量的瓷器和瓷片。 [2-3] 

密縣瓷窯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密縣瓷窯遺址位置圖 密縣瓷窯遺址位置圖
密縣瓷窯遺址,地處南北走向的菜園溝河兩岸,李公惠政橋橫跨其上,橋北稱碗窯溝,橋南稱菜園溝。在河溝兩側斷崖上,都暴露出窯具和瓷片的堆積層,尤其是橋南河溝東側更多,堆積層一般厚1~3米。密縣瓷窯遺址南北長約1080米,東西寬200~300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密縣瓷窯遺址共發現唐宋瓷窯3座,瓦窯1座,碾料池1處,釉料池1處。 [2-3] 
地層堆積(南壁剖面)
第1層:耕土層,厚15~25釐米。土色黑褐,質較軟。內含大量近現代瓷片及磚瓦。
第2層:黃褐色,厚25~60釐米。夾草木灰。此層出土有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片及“乾隆通寶”銅錢。同時此層中還見有一批唐宋瓷片,如瓜稜罐、珍珠地牡丹鸚鵡紋枕等。
第3層:褐色土,夾有草木灰及煤渣,最厚處60釐米,並由西向東逐漸變薄。此層包含有大量宋代瓷片和宋代三彩器,能看出器形的有瓜稜罐、寬沿燈、高圈足敞口大碗、黑釉及青釉的斗笠碗、白釉綠彩或黑釉注子、三彩枕片、三彩騎馬俑、骰子、象棋和圍棋子,另有支燒具、匣缽等窯具。瓷片以白瓷為主,青瓷和黑瓷次之。
第4層:淺黃褐色土,僅出露在探方西南角,最厚處70釐米。土質較硬。包含有較多的瓷片、布紋板瓦及窯具。從瓷片中能看出器形的有璧底深腹碗、璧底唇口碗、內飾五條連弧紋的折腹盤、花邊口沿碗、葵口碗、黃釉注子、長方形枕片、玩具俑等,窯具主要是大量的匣缽片。
第5層:深黃褐色土,厚20~95釐米。土質較純淨,且堅硬。此層未見瓷片,包含物有陶片、布紋板瓦殘塊以及人骨和“開元通寶”銅錢等。此層下有瓦窯一座。
第6層:燒土層,厚15~50釐米。此層僅見有一塊瓷片,器形不明,包含物中有大量的碎磚、布紋板瓦片和燒土。 [3] 
瓷窯
瓷窯,3座,只有93MXT3Y2保存較好且較典型。Y2位於T3第3層下,窯門向西,方向280°,整個窯體分三個部分:煙囱、窯室及火膛。東部為兩個圓形煙囱,口小底大,底徑約1.5米左右,殘高1.2米左右。煙囱外壁為厚約20釐米的紅燒土,內壁塗有耐火土,已被燒成青灰色,內壁表面凸凹不平,有明顯的工具痕。中部為窯室,窯壁大部殘缺,殘高僅0.2米左右。窯室與兩個煙囱之間,分別有三個煙道相通,也大都殘缺,只有西南角一處保存較好,可看出煙道高30釐米、寬20釐米。從殘存的窯室壁可看出有兩層,裏面一層為青磚,外層為紅燒土。窯室東西寬2.5米、南北長3.4米。經解剖,發現此窯曾經兩次使用,原來的窯室較小,火膛靠近東面,室東西僅寬1.8米。第二次使用時用土壞和磚在窯室前加長後再次使用。窯室西部為火膛,由於它靠近斷崖,大部分已被流水沖毀,僅存西南角。火膛面比窯室低約0.7米,顏色呈青黑色,燒結程度高。密縣西關發現的幾座瓷密,從結構、形狀看,屬於北方常見的饅頭窯。 [3] 
瓦窯
瓦窯位置在T西部,開口於T1第5層下,編號93MXT1Y1。窯整體呈馬帝狀,窯門向南,方向190°,窯體分四部分:火道、火膛、窯牀和煙囱。火道為斜坡狀,兩壁均因火燒呈紅色,窯門寬0.65米。火膛呈半圓形。窯牀平面呈梯形,寬1.5~2.1米、長2.1米,整個窯牀面被燒成青灰色。窯牀北面為平面近長方形的煙囱,煙囱與窯室之間有三個煙道相通,中部主煙道寬30釐米、高20釐米,兩側煙道寬15米、高20米。煙囱底面比窯室高出30釐米左右,中部挖一方坑與中部主煙道相通,兩側煙道挖兩個小圓孔相通。由於在窯室的內外發現大量板瓦,且許多是次品,因此判定該窯是專門燒製瓦的,出土的布紋板瓦應為唐代遺物,故此密屬於唐代窯。 [3] 
碾料池
碾料池呈長方形,方向10°。位置在T3、T4的西部至斷崖處,西壁因臨近斷崖被流水沖毀而蕩然無存,其餘三壁保存較好,池壁是用廢棄的匣缽逐個扣壓疊砌而成。該池口大底小,殘高1.5米、南北長11.5米左右、東西寬約1~2.1米。碾料池內堆積有一層瓷土,厚約4~10釐米,此層瓷土為碾料池的原生堆積。由於碾料池內填土的包含物均屬五代遺物,故其時代應為五代,這種用匣缽壘砌的碾料池,也見於河北磁縣觀兵台遺址。 [3] 
釉料池
釉料池位於T5第4層下,編號93MXZ1,為口小底大的袋狀坑,底徑3.85米。池東部在探溝外,未作清理。池西部為一寬約1米的門道,進門約0.15米貼東壁處,有一磚砌的長方形小池,長0.75米、寬0.45米。小池中部又用磚隔成兩個方池,西部池較深,約30釐米,內有草木灰;東部堆積較厚的瓷土,經火燒後發紅。推測是一處配製釉料的池子。在池中發現一醬釉白唇雙耳小罐,為宋代的典型器物,因此可判斷這個配料池為宋代遺蹟。 [3] 

密縣瓷窯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密縣瓷窯遺址相冊
密縣瓷窯遺址相冊(3張)
密縣瓷窯遺址,採集到大量的瓷片和瓷器。從採集到的標本看,瓷片以白釉為主,黑釉和黃釉次之,珍珠地劃花與三彩次之,青釉最少。白釉瓷中數量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碗,還有一定數量的壺,以及碟、罐、燈、盒、豆、盂、高足杯、瓷玩具等;黃釉瓷中多為壺,還有大小不同的碗,特別是雙帶柄流壺為典型唐代器物;珍珠地劃花瓷中有枕和碗兩種,瓷枕有珍珠地花蕾、花葉紋,珍珠刻劃回首鵪鶉卧鹿圖案,還有刻劃葵花紋、菊花等圖案。其中有一件珍珠地劃花鸚鵡紋瓷枕作為國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瓷碗有珍珠地卷枝紋和花草紋等;黑釉瓷有雙系罐、蓋盒和帶托盤支柱燈等;青釉瓷有厚胎暖盤器、瓷缽等。採集到的窯具有直口直壁、大小深淺不同的匣缽,有直口方唇、厚頸斜腹、小平底的碗籠,還有各式各樣的大小不同的圓形墊餅、三角形墊餅、三岔形支燒工具、工字形支燒工具等。 [3]  [4] 
燒窯歷史
白釉珍珠地刻花瓷枕 白釉珍珠地刻花瓷枕
從遺址中採集的標本看,有唇口壁底碗,碗身斜出成45度角,外口突起寬而圓的口邊如唇,底是寬而淺,中心形成小而淺的凹窩,足邊外側部都削去稜角。此外,短流帶柄壺和平底蓋盒,這些器皿都具有典型的唐代特徵;還有一種白釉碗,碗口沿外部凸起小唇邊,碗胎較薄,器身稍高,造型特徵與各地五代墓出土的碗式有頗多共同點。還有一件小蓋盒白盒底,盒身高而直,邊與底之間也成45度,圈足,這是五代比較流行的一種式樣。還有一種白釉瓜稜罐,這是北宋最常見的罐式。從以上瓷器標本的特徵看,密縣窯燒瓷時間始於唐而終於北宋。 [3] 
窯瓷風格。
從紋飾上看,過去見到的絕大部分都是花卉,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常見的題材。密縣窯的紋飾具有另一種獨特風格,它的紋飾與唐代金銀器貼花十分相近,同時把起襯托作用的小珍珠地也以印的方法表現出來,在白釉地上呈現出紅赭石色的紋飾,產生了很好的裝飾藝術效果。燒造珍珠地刻花瓷器的窯址,已發現的有魯山段店、寶豐青龍寺、磁縣觀台鎮、修武當陽峪和登封曲河五處,但密縣瓷窯出土的瓷片看,其年代遠比這五座窯址早。密縣最初開始燒製,然後影響到登封,進而由登封向南影響到寶豐、魯山,向北影響到修武、磁縣。傳世的珍珠地刻花瓷器,多年來考古界沒有搞清它的產地,密縣窯址的發現,解決了這一問題。 [3] 
唐代白瓷劃花、刻花
唐代白瓷較少花紋裝飾,這是北方白瓷發展的一般規律,而密縣瓷窯遺址中出土的白釉平底洗殘片,都刻有簡單葵瓣紋,但由此開創了白釉劃花、刻花裝飾的先河,導致了劃花、刻花裝飾的發展。 [3] 

密縣瓷窯遺址文物價值

密縣瓷窯遺址 密縣瓷窯遺址
密縣瓷窯遺址的燒窯時間應始於唐而終於北宋初期,對研究唐、宋瓷窯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4] 

密縣瓷窯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密縣瓷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密縣瓷窯遺址旅遊信息

密縣瓷窯遺址地理位置

密縣瓷窯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大隗鎮窯溝村和大路溝村。

密縣瓷窯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密縣瓷窯遺址,路程約18千米,用時約3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