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寅賓門

鎖定
東門,是俗稱,其正式名稱是寅賓門,古時稱鎮流門。寅,敬也。《書經·堯典》有“寅賓出日”句。東門緊傍東南的官船碼頭公安門,也是迎來送往之地。東門被稱為“寅賓門”,以敬賓客,是十分貼切的。寅賓門城台寬12.65米,長34米,上建有“賓陽樓”。東門之所以出名,成為荊州的著名景點,也是因為有了這個賓陽樓。現有的賓陽樓雖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但也彌足珍貴。
中文名
寅賓門
城台寬
12.65米
34米
寅賓門 寅賓門
荊州古城現有的城門中,東門無疑是最有名的,這一名氣來自於東門城樓——賓陽樓。這裏是來荊州參觀古城的賓客必到之地,也是荊州古城曝光率最高的地方。特別是不久前在我市舉行的奧運聖火荊州傳遞活動,特意選取了在金鳳廣場舉行,賓陽樓就成為這一活動絕佳的背景,其雄偉身姿隨着媒體的廣泛報道傳遍了全中國。
原有的賓陽樓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重建,後損毀。1986年至1987年,按照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大木構架的賓陽樓重建起來。其通高12.9米,南北面闊18.9米,東西深約11.6米。其結構為重檐歇山頂,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屋面青灰筒瓦覆蓋,屋脊翼角翹起,各飾帶獸。城樓分為上下兩層,重800餘噸,全部由36根、直徑35釐米左右的圓形木柱支撐。上層天花為祥龍圖案,樑架仿明代青綠點金旋子彩畫,四周繞以迴廊,供遊人環樓遠眺。檐下懸掛8盞6面型龍頭宮燈。下層檐下有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題寫的“賓陽樓”匾額,金邊黑底,長2.6米,寬1.1米,金色陽文。南北兩門各裝一對鍍金虎頭門環,門檻包以青銅。四周原設有平座,中間陳列有仿製的關羽、張飛的大刀、長矛。兩層角脊上飾有鰲魚和獸頭。門窗均為四抹頭斜方格眼隔窗門窗,城樓內地面鋪有1.2市尺方形青石。南北兩端牆角設有木梯各一架,供遊人直上二層,觀賞風景。
對於我們荊州本地居民來説,提到東門,更多的是指車水馬龍的新東門。新東門雖非原有城門,但與新北門、新南門不一樣,它在清末就有了。據傳,東門(寅賓門)和公安門原來都有吊橋,後來被洪水沖毀。此後重建吊橋時,便合二為一,建在了東門和公安門之間,距兩邊各200米左右。民國年間,這些吊橋逐步改為固定的木構橋樑。其中以東門最大,因設九孔,俗稱“九眼橋”。1986年在疏浚護城河的同時,新建了東門九孔石橋,使之成為我市進出古城的一條交通要道。這座橋高7米,寬25米,長100米,中間為機動車道,兩側為單向人行道,人行道兩側,飾有石刻護欄。在石橋南側的橋洞上方,透雕石質蟠龍龍頭,內連自來水管伸出橋外。每當龍頭噴水,陽光折射,恰似九道彩虹,橫空出世,令人歎為觀止。因此,這座橋也被改名為“九龍橋”。
昔日的寧靜今日的喧囂
靠近賓陽樓的張居正街,如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三十幾年前,這裏的環境在68歲的謝道春老人眼中,只能用“荒蕪”來形容。大片的農田和墳墓,為這裏平添了幾分無言的冷清和落寞。這裏的人,大多住着土牆屋和草棚子,因為生活貧苦,連瓦屋都十分少見。
從老人口中我們得知,張居正街以前叫解放路,路面很窄。民國前,這裏是滿城的一部分,以後仍有很多滿族人居住在這裏。在謝道春小時的記憶中,滿族老太太都有點兇,他害怕單獨出來玩。
那時的城牆,沒有如今的熱鬧:城樓沒有修復,城牆上也長滿了雜草,城磚風化得很厲害。城牆上人煙稀少,很少有人來玩。“城牆上的磚也被一些人搬去墊基腳了,在上面玩還不能大意,得防着,別一不小心掉下來。”老人指着城牆上那些依稀可見的類似屋檐的痕跡告訴我們,那裏就是以前別人搭棚的地方。搭棚的大多是外地人,因為無處落腳,他們就在城牆邊,用蘆蓆搭起了簡易的家。後來這邊改造時就全拆遷了。
熱心的老人還告訴我們,以前土城邊上栽過很多漆樹,後來都被砍了,城門洞子(甕城)裏還建過油庫。不過這些地方都已經長滿了草,很難找到它們留下的痕跡。在南面的城牆上,有幾排模糊的字跡,雖然已經無法辨認,但還是讓人充滿了好奇,忍不住去猜想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故事。
護城河上昔日的木橋,已演變成了“九龍橋”;昔日的交通要道老東門,如今也是格外悠閒清淨。沿着護城河往北走,能看見新增的觀光馬車、古裝攝影和各種運動器械,這裏的現代氣息似乎更濃。大人們在這裏悠閒漫步,孩子們在一旁打鬧嬉戲。春暖花開的季節裏,這裏似乎已成為人們休閒放鬆的最好去處。
如今的東城,每天都有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這樣的興旺與熱鬧在三十年前,謝道春不曾想到。可他還是十分喜歡這份變化,“人多了,熱鬧了,我們生活在這裏也開心嘛!”
踏着古老的青石板一路走來,不經意看見城牆邊有一棵橫向生長的樹,樹幹已有一半折斷,可樹尖上依舊發滿了嫩綠的小芽。欲斷的樹枝歷經艱辛,卻依然支撐着新的生命,或許這也正如城牆,雖歷經千年的滄桑,但仍能在風雨後,承載起新生的力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