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寄全椒山中道士

鎖定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此詩抒寫秋風秋雨之夕,詩人懷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攜酒去安慰老友又無從尋覓的惆悵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摯的情愫和淡遠的情趣。全詩語言簡潔,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情味幽遠。
作品名稱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    者
韋應物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寄全椒山中道士作品原文

寄全椒山中道士1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2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3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4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5 [1] 

寄全椒山中道士註釋譯文

寄全椒山中道士詞句註釋

  1. 寄:寄贈。全椒:今安徽省全椒縣,唐屬滁州。
  2. 郡齋:滁州刺史衙署的齋舍。山中客:指全椒縣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3. 澗:山間流水的溝。束:捆。荊薪:雜柴。白石:《神仙傳》雲:“白石先生者,中黃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人故號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艱苦的修煉生活。
  4. 瓢:將乾的葫蘆挖空,分成兩瓣,叫做瓢,用來作盛酒漿的器具。風雨夕:風雨之夜。
  5.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跡:來去的蹤跡。 [1]  [2] 

寄全椒山中道士白話譯文

今天郡齋裏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隱居的人。你一定在澗底打柴,回來以後煮些清苦的飯菜。想帶着一瓢酒去看你,讓你在風雨夜裏得到些安慰。可是秋葉落滿空山,什麼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跡? [2] 

寄全椒山中道士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興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奔蜀,韋應物立志讀書,進士及第,官至洛陽丞,後被迫辭職後又任滁州刺史。此詩創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2] 

寄全椒山中道士作品鑑賞

寄全椒山中道士整體賞析

此詩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讀者細心領略。
詩的關鍵在於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冷。然後,詩人由於這兩種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説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還有道家修煉,要服食“石英”。那麼“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煉,詩人懷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安慰。然而詩人進一層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巖邊安頓,明天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麼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連路也不容易找,走過的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因而也不知去何處找對方。
詩雖淡淡寫來,卻使讀者能感到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覆。開頭,是由於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於又覺得找不着他而無可奈何;而詩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於無從消解。
詩人在風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帶着酒去拜訪,可見兩人的深厚友情。而滿山落葉,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詩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悵。全詩淡淡寫來,卻於平淡中見深摯,流露出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覆。開頭,是由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於又覺得找不着他們而無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無從排解。
這首詩,看來像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啓人想象的卻是表面平淡而實則深摯的情。在蕭疏中見出空闊,在平淡中見出深摯。這樣的用筆,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覺,也就是形象思維的巧妙運用。韋應物這首詩,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謂“化工筆”,也就是這個意思。 [3] 

寄全椒山中道士名家點評

彥周詩話》:“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東坡用其韻曰:“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不當和也。
容齋隨筆》:韋應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詩云雲。其為高妙超詣,固不容誇説,而結尾兩句,非復語句思索可到。
《韋孟全集》:劉雲:其詩自多此景意,及得意如此亦少。妙語佳言,非人意想所及。
《批點唐詩正聲》:全首無一字不佳,語似衝泊,而意興獨至,此所謂“良工心獨苦”也。
《唐詩歸》:鍾雲:此等詩妙處在工拙之外。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通篇點染,情趣恬古。一結出自天然,若有神助。
《唐風定》:語語神境。作者不知其所以然,後人欲和之,知其拙矣。
唐詩別裁》:化工筆,與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處不關語言意思。
《繭齋詩談》:無煙火氣,亦無雲霧光,一片空明,中涵萬象。
網師園唐詩箋》:妙奪化工(末句下)。
《唐賢清雅集》:東坡所謂“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正指此種。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超妙極矣,不必有深意。然不能數見,以其通首空靈,不可多得也。
《峴傭説詩》:《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東坡刻意學之而終不似。蓋東坡用力,韋公不用力;東坡尚意,韋公不尚意,微妙之謂也。
唐宋詩舉要》:一片神行。 [2]  [3]  [4] 

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者簡介

韋應物(約737-792),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年時以三衞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後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故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語言簡淡。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王孟韋柳”。傳世作品有《韋蘇州集》。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8
  • 2.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57
  • 3.    劉逸生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85-686
  • 4.    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韋應物)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8-15]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