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食

鎖定
宿食,讀音是sù shí,漢語詞彙,意思為夜餐。出自《易林·觀之豫》。
中文名
宿食
拼    音
sù shí
解    釋
夜餐
出    處
漢·焦贛《易林·觀之豫》
注    音
ㄙㄨˋ ㄕㄧˊ

目錄

宿食解釋

(1).中醫指積食之症。
(2).指未能消化的食物。
(3).留存過夜的食物。
(4).夜餐。 [1] 
(5)住宿和吃飯。

宿食出處

《醫宗金鑑·張仲景<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注:“宿食病,即今之傷食病也,謂食隔宿不化也。”
《周書·藝術傳·姚僧垣》:“僧垣曰:‘脈洪而實,此有宿食,非用大黃,必無差理。’”
《再生緣》第二七回:“這劑藥,把肚子裏的宿食全部都消下去,熱也就退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真個是:香積廚中無宿食,浄明缽裏少餘糧。”
漢·焦贛《易林·觀之豫》:“鰥寡獨宿,憂動胸臆,莫與宿食。” [1] 
明·施耐庵《水滸》第二回: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參考資料
  • 1.    宿食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