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青平

鎖定
宿青平,男,漢族,1959年生,山西省臨汾市蒲縣人。1982年畢業於山西大學哲學系,學士學位;1976年3月參加工作,1978年10月入黨;曾任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委副書記、區長、山西省臨汾市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局長等職。 [1] 
中文名
宿青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
出生日期
1959年
畢業院校
山西大學
代表作品
華門,華表

宿青平人物履歷

1982年——畢業於山西大學哲學系,後被選拔進山西省委組織部;
1989年——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研究室副主任;
1992年——中共山西省侯馬市委擔任市委副書記;
2008年01月01日——山西省臨汾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擬任山西省臨汾市城建局局長;
2008年04月28日——根據山西省臨汾市人民政府市長劉志傑的提請,決定任命宿青平為山西省臨汾市建設局局長。
2015年09月——免去山西省臨汾市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局長職務。 [1] 

宿青平主要貢獻

宿青平作為臨汾市公廁革命推動者,用十年時間推動“公廁改革”,打造了一座遠近聞名的公廁之城。 [2] 

宿青平人物評價

1998年,已在侯馬市工作近六年的宿青平被確定為侯馬市市長候選人。但在當年7月侯馬市召開的第七屆黨代會上,他連侯馬市市委委員都沒有入選,因此要被調到異地任職。獲悉這一消息後,侯馬市數千羣眾自發前往市委大院為其送行,很多人下跪請宿書記留在侯馬,有一個環衞工人甚至哭得暈倒在送行現場,場面很是動人!
有人直言,宿的落選是因為“那次黨代會被人操縱了。”此事發生後,《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對此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讓更多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2000年,宿青平出任臨汾市(縣級市,堯都區的前身)市長。上任伊始,他倡導設立了“市長熱線”,市民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可以撥打“2022345”這部電話。
“市長熱線”究竟有多火?曾在這裏工作過的一個接線員説,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2000多個電話,市民反映的問題五花八門,既有道路難行的,也有噪聲污染的,還有斷電斷水的。有人過年買了變質豬肉打電話,甚至有人因為職能部門辦事不公而決定自殺之前也打電話。一般來説,市民反映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
“市長熱線”讓宿青平火了一把,但再次讓他成為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的,卻是堯都區“小天安門”和“華夏文明之門”的修建,後者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華門”。
2001年,時任堯都區區長的宿青平力主修建“天安門”、“華表”、“華門”等系列工程。三年後,總高50米的華門落成,因其比法國凱旋門高了40釐米而被稱作“天下第一門”。
華門系列工程完工後,很快招來鋪天蓋地的爭議。
2007年3月28日,堯都區餘家嶺煤礦發生死亡26人的瓦斯爆炸事故。第二天,臨汾市委常委會決定撤銷宿青平的堯都區委副書記職務,並建議人大免去區長職務。3月30日,人大會議免去了宿青平的區長職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