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田家

鎖定
《宿田家》是唐代詩人唐彥謙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寫詩人夜宿田家的所見所想。全詩語言質樸,描寫細膩,猶如一幅生動逼真的社會生活畫,揭示了唐末社會的無比黑暗,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好惡之感,是一篇思想深刻的現實主義作品。
作品名稱
《宿田家》
作    者
唐彥謙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宿田家作品原文

宿田家
落日下遙峯,荒村倦行履
停車息茅店,安寢正鼾睡。
忽聞扣門急,雲是下鄉隸
公文捧花柙,鷹隼駕聲勢
良民懼官府,聽之肝膽碎。
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小心事延款,□餘糧復匱
東鄰借種雞,西舍覓芳醑
再飯不厭飽,一飲直呼醉。
明朝怯見官,苦苦燈前跪。
使我不成眠,為渠滴清淚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懷伊尹心,何補堯舜治 [1-2] 

宿田家註釋譯文

宿田家詞句註釋

⑴宿田家:宿在農家。宿,投宿。田家,種田人家。
⑵行履(lǚ):這裏指行走的腳步。履,鞋。
⑶隸:官府的公差、衙役。
⑷花柙(這裏讀yā):即花押,在文書上或契約上簽名。
⑸鷹隼(sǔn):兩種兇猛的鳥。駕:憑藉,依仗。
⑹搪塞(táng sè):應付。
⑺顛躓(zhì):走路時跌跌絆絆的樣子。
⑻延款:招待。
⑼□:此字原缺,一作“酒”,聯繫下文,“酒”字的可能性很大。酒餘,剩下的一點點酒。匱:缺乏。
⑽種雞:正在下蛋做種的雞。
⑾芳醑(xǔ):有香味的美酒。
⑿渠:他,指田家,一説指上文的老媽媽。
⒀瘠:瘦弱。
⒁弊:困頓。
伊尹:商湯的賢相,佐湯滅夏,使天下大治。
⒃堯舜治:堯舜時代那樣的清明政治。 [3-4]  [5] 

宿田家白話譯文

沉沉夕陽下了遠處的山峯,在荒村中倦客歇息了步履。
停下馬車安歇在小小茅店,我卧在牀榻上正沉沉酣睡。
忽然聽到一陣陣扣門聲急,説是下鄉催租的赫赫官吏。
手捧着帶有花押的公文本,好象鷹隼一般依仗着聲勢。
良民們昨常懼怕嚴酷官府,這聲聲叫喊使人肝膽全碎。
老媽媽走到門外前去應付,跌跌撞撞向東一頭又向西。
陪笑臉小心冀翼招待飯菜,缺菜少米哪能打對得滿意。
東鄰借一隻留下蛋的母雞,西舍借一瓶酒味濃的香酒。
一直吃得飽而又飽還不散,飲而又飲一直到酩酊大醉。
心裏害怕明天一早去見官,向官吏苦苦哀求久久下跪。
這件事使我徹夜木能入眠,為這農家的遭遇流着眼淚。
民間的財富早被盤剝乾淨,人民大眾的生活日日凋弊。
我這小官白白有聖賢之心,無法挽回堯舜時清明政治。 [4] 

宿田家創作背景

唐代末年,吏治更加黑暗腐敗,當時苛捐雜税多如牛毛,各級官吏趁機敲詐勒索,民不堪命,社會危機日漸嚴重。詩人是朝廷官員,官至節度副使、刺史等職。一次他在趕路途中借宿農家,碰巧耳聞目睹了下鄉的差役對農民的欺壓敲詐,詩人為之流下了同情的眼淚,深感自己雖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願,卻無力迴天,對混亂的時局毫無辦法,於是他以自己的所見所想入詩,寫下了這首《宿田家》。 [5] 

宿田家作品鑑賞

這首詩通過詩人夜間投宿農村的所見所聞,反映了晚唐統治者對人民的欺凌、壓榨和盤剝,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痛苦的同情和對統治者殘酷統治的不滿。
全詩共分三層意思。先寫詩人日暮投宿,夕陽沒入了遠山,詩人來到這偏僻的山村之時,已經感覺很疲倦了。“日落下遠峯”點明瞭時間,“蕪村倦行履”交代了投宿的地點,而且這兩句渲染出一派蒼涼索漠的氛圍,為全詩定下了淒涼的基調。三、四句為過渡句,詩人在小店中借住一宿,這看似平靜的茅店,真的是平靜的嗎,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同時“酣睡”二字也緊扣上聯中的一個‘倦’字,突出了詩人旅途中的疲勞。
這首詩第二個層次是寫詩人在店舍中所見所聞。“忽聞扣門急,雲是下鄉隸”,這兩句敍述差人的到來驚醒了睡夢中的詩人,“扣門急”是詩人所聞。一個“急”字寫來人來勢之猛,扣門的聲音一聲急似一聲。在這之後點出了人物,原來這是一夥催租的差吏。這兩句也暗示了差人的跋扈及其囂張氣焰。詩人又用“公文捧花柙,鷹華假聲勢”,來寫差吏的裝腔作勢和鷹單般的兇狠,這兩句極其生動地刻畫了差人狗仗人勢,狐假虎威,窮兇極惡的醜惡嘴臉。一個“捧”字,突出了差人對上司的媚顏奴骨;一個“假”字,則突出了差人作為官府鷹犬的可憎面目。
接下來的十二句是寫田家應付官差的情形,是詩人所見。“良民懼官府,聽之肝膽碎。”這兩句描繪了農民們老實可憐的樣子,和差人的窮兇極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懼”字體現了官府擾民、欺民、掠民對農民心理造成的恐懼感之深、之重。
下兩句描繪了一位老人夜晚開門出去應付差人時步履蹣跚的情景。為什麼會是老母親去應付如狼似虎的公差,年輕人此時都哪兒去了,詩人雖未明説,但也可知是那無止境的徭役和兵役是出現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村中的年輕人也許早就被抓丁拉差掠走一空,即使有剩下的,哪還敢見公差,何況是晚上。“老腳走顛躓”一句飽含辛酸,官府無道、掠民擾民,民不堪負重,於此可見一斑矣。
“小心事延款,酒餘糧復匱”這兩句描述的是老母親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準備招待公差,卻苦於酒少糧缺。“小心”突出了老母親對公差的恐懼。“酒餘”句則突出了農户家中十分窘迫的生活狀況,反襯了公差的可惡,揭示官府及其爪牙不體恤民情,擾民掠民的事實。
“東鄰借種雞,西舍覓芳醑”這兩句描述的是老母親借雞酒招待差人的情景。差人既然已經來了,家境再窘迫也得想法招待,於是只好去東借西借,這個中的酸楚及痛苦也許只有這無奈的老人心中才最清楚。要在平時,誰又捨得去宰吃正在下蛋做種的雞。可差人來了又不得不宰,這平白的敍述中隱藴了千千萬萬老百姓內心深處的多少無奈。
“再飯不厭飽,一飲直呼醉。”差人吃了又吃卻不僅僅滿足於吃飽,酒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方才罷休。“不厭飽”、“直呼醉”是詩人對差人醜態窮形盡相的描寫。而老母親,她害怕明天去官府見官,在燈前跪着對差人苦苦哀求。一個“怯”字進一步體現了老百姓對官府的恐懼之深。“苦苦”、“跪”都是描寫老母親的,年紀大得連走路都跌跌撞撞的,在忙忽着讓差人酒醉飯飽之後還要對其下跪哀求。此情此景,真可謂撕心裂肺,讓作者目不忍睹。詩人雖並未寫差人此時的舉手投足,但已經暗暗説明:如果不是他的惡言相逼,老母親又怎麼會有如此的舉動呢?
詩的第三層是寫詩人的感嘆。“不成眠”説明詩人對官吏橫行,貧民受苦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懷,可見詩人對人民痛苦的同情。用“滴清淚”體現詩人對這民不聊生的關心和哀嘆。下四句正是從這感嘆中發生而來。詩人感嘆的是“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在統治者嚴酷的剝削壓榨之下,人民的生活日益貧困。
全詩層次分明、脈絡清晰,記人記事具體形象。人物雖着筆不多而形象卻很生動逼真,各具情態,老婦的衰老與傷心,差吏的兇殘與無厭,詩人對田家的同情與對差吏的痛恨的感情都真實流露了出來。 [4]  [5]  [2]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687頁
  • 2.    嚴潔.晚唐詩鑑賞:鳳凰出版社,2006:457-460
  • 3.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28頁
  • 4.    尚作恩 等.晚唐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221-224
  • 5.    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