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命1969-2010

鎖定
《宿命1969-2010》是內片輝、遠藤光貴執導電視連續劇,由北村一輝小池榮子主演,於2010年1月15日開播。該劇講述了有當首相野心的精英官僚和3個女人之間的慾望糾纏故事。
中文名
宿命 1969-2010
主    演
北村一輝
小池栄子
上原美佐
藤井美菜
製片地區
日本
導    演
內片輝
遠藤光貴
出品公司
朝日電視台
拍攝地點
日本
首播時間
2010年1月15日
發行公司
朝日電視台
出品時間
2010年

宿命1969-2010劇情簡介

ANB朝日電視台定於2010年1月15日(週五)開播的連續劇《宿命1969-2010》的主題歌將由色情塗鴉組合演唱,歌名為《望入你的瞳孔深處》。
宿命1969-2010 宿命1969-2010
《宿命1969-2010》一劇還是北村一輝出道以來的首次主演,雖然之前配角他是演過無數次了。因此該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該劇將圍繞着“家族”、“財富“、”權力”、“慾望”、“命運”這些人類自古以來就一直不變的永恆主題展開。講述北村一輝所飾演的揹負着不斷地追求權力這一命運的男子——有川崇和他身邊的三名各異女性的糾葛,以及與由真野響子和奧田瑛二等豪華陣容飾演的他的親族之間的攻防戰。
而對色情塗鴉組合來説,這也是他們自從2005年10月為TBS系日劇《今夜獨自入睡》演唱主題歌以來,時隔四年三個月再次為日劇演唱主題歌。《望入你的瞳孔深處》一曲充滿了成年人特有的氛圍,非常符合描繪充斥着慾望的上流社會舞台的《宿命1969-2010》一片。色情塗鴉曾在11月28日在東京巨蛋舉辦演唱會的時候披露了這首歌,而收錄了該曲的單曲大碟也在2011年的2月10日推出。
北村一輝曾誇獎該曲“怡人的旋律讓人深刻地體會到了女人心之深,不愧是色情塗鴉的作品。我很高興這首歌可以成為本片的主題歌”。而色情塗鴉也表示該曲是他們的全力之作,希望能給該劇增添光彩。

宿命1969-2010演職員表

宿命1969-2010演員表

宿命1969-2010職員表

原著 榆周平
導演 內片輝遠藤光貴、茂山佳則
編劇 坂上かつえ
配樂 長谷部徹Audio Highs、石井和之
美術設計 アックス
展開

宿命1969-2010幕後製作

原來這部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日本1969年“東京大學事件”,後來擴展成為“全共鬥”、“全學聯”運動。説得更直接一點,就是由日本學生髮起的企圖消除“特權階級”的革命運動,“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是當時喊的最響的口號,有人稱它為日本的“文化大革命”。當時參加運動的相當一部分人把毛澤東奉為精神導師、研讀《毛澤東語錄》。
這部劇中的男主角的母親有川三奈就是當時參加運動的一份子。1969年,有川三奈是東京大學的一名學生,而同時又是出身極好的大小姐,只是因為“受不了自己每次都享有特權”,於是竟投入了主張消除特權階級的運動中。結局當然是,造反被當局鎮壓,革命流產。帶着一份年輕的稚氣,理想破滅後的有川三奈在失敗中悟出了一個道理---“要用權力對抗權力。”她終於明白了一個不願捲入運動的法學院窮學生為何説出那番話---“靠你們這種運動,日本怎麼會改變?我會用自己的方式改變日本,潛入國家中樞從內部開始改變。你和我誰是正確的,歷史會證明的。”於是,她後來加嫁入地方小醫院,卻在丈夫死後創建了日本頂尖的醫療業。
世事變遷,當年那個立下志願,決定深入國家內部開始改變日本的窮學生白井真一郎,後來入贅政治之家,並逐步攀向權力頂峯,如今距離最高峯“內閣總理”一職僅一步之遙。理想主義也有堅定與不堅定之分,當初那個豪言深入內部改變日本的人,在40年間卻被權力的私心所吞噬,在全局的末尾,白井真一郎在用盡了無數的手段、背叛了諸多親情之後,終於即將登上頂峯。説編劇超現實主義一點,不想讓一切都絕望與枯槁也好,或者説寄託了編劇的美好理想也好,在全句末尾,當白川真一郎嘲笑男主人公有川崇的理想主義行不通時,卻反被有川崇質問:“會長認為政治和國民不沾邊麼?”並繼續説,“不管一個人有怎樣的信念,一旦他進入權力中樞,就會(把它們)忘得一干二盡,這就是會長心中的勝利麼?”最後,有川崇道出了那句經典的宿命論:“我總有一天會在政壇上與會長一較高下。我發現,這就是我的宿命。”
本劇的男主人公有川崇,那個母親在學生運動中生下的孩子,註定承擔了母親的全部政治理想。這個爭氣的男孩履歷完美---法學院畢業後赴美留學,歸國後放着家裏幾十家醫院不繼承,轉而進入政界。最重要的是,他很明事理---知道僅憑自己一人之力是很難走到權力頂峯的,説起來也略顯殘酷,後來他選擇和交往十年的女友分手(不能把原因全歸結於政治野心),而選擇和政治家白川家聯姻,也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承蒙上天的厚待,這場整治聯姻卻造就了一場生死不離的愛情---就算拋棄仕途也心甘情願的愛情。
有川崇是那種有才華、有機遇、有政治野心的青年,編劇賦予這樣一個人物美好的一點是---讓這個政治人物身上還存有一點“理想主義”。這點“理想主義”在有川崇即使仕途中受到重挫後也沒有消逝,他拉着母親的手安慰她説:“我親愛的美國人民,請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請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肯尼迪)”這把母子倆拉回了有川崇的童年時代:
母親讓有川崇翻譯那句肯尼迪的名言,並説:“什麼時候,日本首相的話,為整個世界帶來感動,改變整個人類的意識。”
孩子(有川崇):“如果有那麼一天的話就好了。”
母親:“就由你來完成,阿崇。”
四十年後,有川崇告訴母親,母親永遠是他的驕傲,而那時播下的夢想時至今日依然沒有凋零。
革命會流產,學生運動會失敗,但總有一些東西留下來了,而留下來的,將成為人類的榮光。
後人對這段真實的歷史這樣評價:“那是一個全世界的年輕人用熱血和理想去企圖改變這個世界的年代。”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