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容州

鎖定
貞觀元年(627年)以容山得名容州治北流縣 [3]  (開元中移普寧縣 [7]  )。開元中升容州都督府、置容管經略使。宋皇祐五年置容州路領11州。元至元十六年改為容州路總管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為容縣 [3] 
中文名
容州
由    來
以境內有容山得名
記    載
新唐書
位    置
廣西容縣
州治駐地
北流縣(627-712)、普寧縣(742-1377) [3]  [7] 

容州歷史沿革

容州唐朝

唐朝容州為嶺南道五管之一容管所在地,容管經略使統領14州60餘縣。容管經略使修築容州外城範圍跨繡江兩岸,長13餘里,內城周長2裏260步。設屯田24所,教種大麥等以供軍糧。 [1] 
武德四年(621年)以永平郡之普寧縣(今廣西容縣)和合浦郡之北流縣置銅州。 [2] 
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頒令各州縣以所在地之名山大川命名,銅州境內有名山大容山,因改銅州為容州。 [2]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此時容州領普寧、北流、陵城、渭龍、欣道 和陸川等縣。 [2] 
開元中(713~741)移郭下北流縣於西南六十里,又自州移普寧縣於郭下。北流縣,本在州郭,開元中移於今理。 [7] 
開元中(713~741)容州升格為都督府 [3]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置容州管內經略使,領14州60餘縣。 [3] 
乾元二年(759年)容管經略使增領都防禦使。 [3] 
上元元年(760年)容管經略都防禦使升為觀察使。 [3] 
乾寧四年(897年)升容管觀察使為寧遠軍節度使。 [3] 

容州五代十國

開平四年(910年) 二月,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命其弟劉陟攻打容州,寧遠軍節度使龐巨昭率兵奮抗,劉陟未能取勝。龐巨昭知自己非劉陟對手,即歸順楚王馬殷,自此,容州屬楚。 [3]  楚王任姚彥章主持容州。 [3] 
乾化元年(911年) ,劉陟再次出兵攻打容州,楚王馬殷派都指揮使許得勤率桂州兵力援救容州,姚彥章戰敗,容州失守,姚遷移容州士民及州府庫藏財物跑回長沙,自此,容州歸屬南漢。 [3] 
天福七年(942)夏,南漢國王劉龔任用其子劉弘熙鎮守容州。 [3] 
五代十國寧遠軍節度使轄區示意圖 五代十國寧遠軍節度使轄區示意圖 [9]

容州宋朝

容州,都督府,普寧郡,寧遠軍節度。開寶五年(972年),廢欣道、渭龍、陵城三縣。縣三:普寧(上。開寶五年廢繡州併入)。陸川(中。開寶五年廢順州併入)。北流(中。開寶五年廢禺州併入)。 [4] 
皇祐五年(1053年),置容州路,領11州。 [3] 
大觀元年(1107年),置容州大都督府,不久改為帥府。 [3] 
建炎年間(1127~1130年),復仿唐制,設湘、邕、容、廣、桂五管,容管治所設於普寧縣。 [3] 
宋朝容州位置示意圖 宋朝容州位置示意圖 [8]

容州元朝

至元十六年(1279年),容州改為容州路總管府。 [3] 
大德五年(1301年),改容州路為容州,領普寧、北流、陸川三縣。 [3] 

容州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廢普寧縣併入容州。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改容州為容縣,屬廣西梧州府。 [3] 

容州名勝古蹟

容州經略台與真武閣

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到容州都督府任容管經略使,在容州城東築經略台, 用以操練兵士,遊觀風光。 [6] 
明朝初年在經略台上建起一座真武廟,明萬曆元年(1573年)知縣 伍可受召集鄉宦楊際熙等人商議,把真武廟增建成三層樓閣,名為真武閣。全閣為槓桿式純木結構,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用近3000條鐵黎木構件,以槓桿結構一原理,串聯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約,合理協調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體。二層樓的四根大內柱,雖承受上層樓板、樑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是全閣結構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它依靠槓桿作用,象天平一樣維持整座建築的平衡。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5次地震,3次大風,仍安然無恙。 [6] 
經略台真武閣位於容縣城東,被譽為“天南傑構”,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容州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

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維嘗謂: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許,逢一術士,望其姓名,雲此墳若高數尺必出貴子,惜太低,生女亦貴。母懷娠十三月始生。初誕時,滿室馨香,胎衣如蓮花,三日目不開,母夜夢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開,眸如點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絕倫。後軍都督署楊康見之,以財帛啖其父。求為女。妃家素蜜,不得已與之。康有二子讀書,妃三歲,日夜同坐,聽其誦讀, 漸長,通語孟。康夫婦惜如珠玉。楊長史琰,攝行帥事,聞之左右,令與母偕來,一見大奇, 私謂厥妻日:“此女姿質異常。貌有貴相。吾二女遠未逮也。”遂給以金帛與康,求為女。 康不從。乃脅取之,舉家號泣。送去居無幾何,長史秩滿,攜歸長安,與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諳音律,明經史。後進入壽王宮。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 天寶間冊為貴妃雲。 [5] 

容州典籍記載

容州新唐書志

第三十三 地理七
容州普寧郡,下都督府。本銅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北流、普寧置。貞觀八年更名。元和中徙治普寧。土貢:銀、丹沙、水銀。户四千九百七十,口萬七千八十五。縣六:有經略軍。普寧,下。北流,下。武德四年析置豪石、宕昌、南流、陵城、新安五縣。貞觀十一年省新安,後又省豪石、宕昌。北三十里有鬼門關,兩石相對,中闊三十步。陵城,下。渭龍,下。武德四年析普寧置。欣道,下。本寧人,隸藤州。貞觀二十三年更名,來屬。陸川。下。本隸東峨州,唐末來屬。

容州宋史列傳

第八十五記載
賊破豐州,岊與諸將一日數戰,破容州刺史耶布移守貴三砦
則西夏有容州,正與上面兩條史料相合。不過具體地點待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