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家變

(王文興著長篇小説)

鎖定
《家變》是一本現實主義類小説,作者是王文興。這部小説以父與子兩代人的衝突為主線,揭示了台灣小公務員的貧苦,以及在金錢觀念、西化意識影響下,人們在精神生活及心理上的畸形發展。
《家變》描寫父子之間的矛盾、相剋和衝突,在資本主義生活方式裏的家庭的瓦解…不過這篇小説帶來的最大刺激,在於那“文學創新”。為了表現小説中設定的情況,反映那微妙的心理起伏,作者不惜用自創一體的文具,已完全否棄傳統文字秩序的文字去描寫。
中文名
家變
外文名
Family Catastrophe
作    者
王文興
文學體裁
現實主義小説

家變作者簡介

王文興(1939年-2023年 [1]  ),福建省福州市人。他入學較晚,一入學就是三年級。他從高中三年級開始寫小説,他的第一篇小説,曾在亞洲雜誌舉辦的學生組小説比賽中得到第三名。台北師大附中畢業後,考取台灣大學外文系。1960年和同班同學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早期的《現代文學》編輯事務多由他負責。台灣大學畢業後,他去美國依阿華大學的作家工作室從事研究,並獲碩士學位。
返回台灣後,在台灣大學外文系任教授,並擔任中文系的課程。他專心教書和寫作,極少參加社會上的活動。但1978年台灣鄉土文學大論戰時,他卻多次表態,對台灣的鄉土文學持否定態度。他的作品不多,但大都以兒童或青少年為主人公或為背景,以兒童的悲傷和恐懼刻畫人生。他的小説中表現得最沉着有力的主題是:命運。著有短篇小説集《龍天樓》、《玩具手槍》,長篇小説《家變》、《背海的人》。

家變作品特色

《家變》的特色有三:
1.文字的精確
2.筆觸的細膩
3.細節抉擇的妥恰。
《家變》就是“真”。家庭中的四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全書的經緯。其結構建築於兩個不同時間的發展,一是用阿拉伯數字標明的過去時間,描述著范曄的成長,家庭的變遷,變遷中的家人之間的關係。這個發展其實是故事的主流。用英文字母標示的現在尋父經過,著墨不多,可説是副流。

家變內容概要

故事是講一個多風的下午,一位滿面愁容的老人將一扇籬門輕輕掩上後,向籬後的屋宅投了最後一眼,便轉身放步離去。他一直未再轉頭,直走到巷底後轉彎不見。這個老人是范曄的父親——範閩賢,因不堪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在自己晚年時所加的諸般虐待而離家出走的。范曄在報上登了尋人廣告,兩年後他父親仍沒回來。故事情節在兩條依年代順序發展的平行線上進行:一條是現在,以英文字母分段,敍述父親之離家出走,主人公范曄的尋父經過;一條是過去,以阿拉伯數字編排,敍述范曄的成長過程。在這兩條以父親出走為銜接點,分別在不同時空向前發展的平行線之間,不斷出現的尋父啓事
有如詩歌中的重複句,作為連接兩條敍述線的轉折,推動了故事的進展。啓事刊登的頻繁性,也與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從以數字為序的情節線上,我們得知,父親範閩賢原來是來自廈門的大陸去台人員。主人公范曄的祖父曾任清朝巡撫,叔祖是福建道台,外祖也做過廣東知縣,父親還去法國留過學;他們是這代才從福州遷居到廈門的。主人公范曄的童年便是在廈門度過的。從學齡前的5歲寫到上小學,也寫盡了父母對他的鐘愛。後來,他隨父母和同父異母的哥哥渡海去了台灣。他們開始住在南部,但他父親混得並不怎麼好,於是又去台北找他的老首長謀差,於是他們全家又搬到了台北。他父親在一個機關裏當小職員。他原先任秘書,後卻降為輔導,工資平空降低兩百多元,所以他們的經濟狀況愈來愈差,入不敷出,靠借貸度日。
他逐漸長大後,對自家家境的貧窮,很感到羞恥,他都不好意思請自己的朋友到家中來。即使他們來找他,他也都把他們阻攔在牆外談話,不讓他們進屋。他也憎惡他家周遭的環境,為此,他不肯去公用自來水龍頭那裏去給家中運水。他對自身貧窮的恥辱感還勝過於他對父母的孝心,寧可叫父母二老去運水。他最不能忍受的是他家用的是又髒又臭的公共廁所,以及他家沒有浴室,只能在廚房用大盆洗澡,而且他的父母在冬季很少洗澡,也使他不堪忍受。一日,他的父親興奮地回來對家人説,他偶然見到一個大陸時期的老朋友陳伯啓,陳伯啓説他認識一個華僑,最近要來台灣做生意,要他在台灣當經理,目下他正尋覓人手幫忙,問他父親願不願意幫他忙,每月薪金最少也有三千元。全家聽了都十分高興,尤其是范曄,他夢想從此就可以改變目前這種貧窮的家境。他為此騎車走在街上都心曠神怡
覺得天空比平常藍,雲朵也比平常更白。他甚至比他父親還要急,每隔些時日便催他父親去一次陳伯啓處。但他父親每次回來都有推詞。有一天,他父親突然接到一封素白喪帖。原來那陳伯啓突然患心臟病逝世了。范曄的父親去參加陳伯啓的葬禮,還從微薄的薪金中拿出二百元作為奠金。經過這一次的波折起伏之後,范曄就改以卑夷的眼光去看他父親。范曄的同父異母哥哥終於要結婚了。他回家來,要求父親給他主持婚禮,因為女家不答應對方家長不同意的婚事。但是,父親堅決不同意。哥哥宣稱:父親不同意,是因為對方是台灣本省人,曾經做過酒家女,云云。但哥哥指摘父親偏狹的地域觀念頑固、腐朽、荒謬,遠不如對方台灣人;她做酒女完全是為了幫助生病的父親,她不惜犧牲自己養活別人,比起他父親濫意破壞兒子的終身幸福,也比不上她。父親認為兒子是“反了”,哥哥抓起牆上掛的一把鐵鎯頭
,揮划着説:“父都不賢,難怪子不孝嘞!”眼看一幕濺血弒父慘劇就要發生,在母親高聲喝喊之後,哥哥才把鐵擲下,離開了家。事後,范曄對父親説:“假定那時二哥要真地動手的話,那我就一定拿刀子刺了他。”范曄19歲時考取了大學的歷史系。范曄驀然發現他父親原來是個個子奇矮的矮個子,並且他一生以來首次查覺他的父親原來是個拐了只腳的殘疾人。他驚訝於自己竟然這麼久沒有發現。他還發現他的兩個雙親許多過失和缺點。他甚至懷疑過自己到底是不是他的父母生下的。因為許多人都説他長得不像他們。不久,他的父親忽然被單位的某一個人告密了,那人控告他一年來虛報一名三輪車伕的名額,侵吞了這個三輪車伕的餉額。
他父親很不善於處理這件事。范曄出面幫助父親處理,到頭來還是被父親搞砸了。父親終於辦理了退休手續,這對他們一家的經濟影響很大。幸好范曄這時已經大學畢業,留校擔任助教,業餘還搞些翻譯和寫些稿,以貼補家用。自從父親退休以後,父子更加多了在家相聚的時間,也因此使范曄更加看見他父親的種種可惱、可憎、可恨復可笑的言談舉止。這時,范曄又發現父親許多不可原諒的生活習慣,兩代人的消費觀念也相差甚遠。范曄買來一台電扇,父親卻捨不得用,怕費電。他獨自讀書時,父親經常發出各種聲音侵害他。父親還經常説謊,平日喜歡誇大,做勢扮演的戲劇化。父子兩人互相扭打成一團。父親甚至亮出來雪亮的小刀,並摜過一隻酒瓶,
正好砸中擊碎在他的臉上。父親説:“我生了你,養了你,我就有權可以毀掉你。”警方聞訊趕來,警察沒有發現什麼,隨即離去。范曄則抓起地上那把鋼刀,向他父親刺去。父親瀝血闖起來狂奔。一天晚上,在他和父親爭吵完了之後,卻在日記上憤怒地寫道:“家是什麼?家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一種制度!它也是最最殘忍,最不人道的一種組織!……為什麼要有家庭制?這個制度最初到底是誰無端端發明出來的?……事實上如果我們開眼看一看人家其他的異種西方國家文明,看看其他的高等文明,就會知道根本就不認為什麼‘孝’不‘孝’是重要的東西,在他們的觀念裏邊好像完全歷來就沒有注意過是有這樣的一個需要。”但是,每當寧靜的夜晚,他有時又感到極度的懊悔,自己實實對不起父親,他對待父親未免太兇暴了一點。他反問自己:我自己真地不愛我的父親嗎?我其實是於心裏面深深地愛着他的。
如此想着時,他感到輕鬆,便會安詳甘美地落入夢鄉。這一天,父親過生日,由於父親在飯桌上有些不雅的表現,范曄便申斥父親,甚而不顧母親説情而喝令父親不許吃飯:“你馬上給我下去!”又有一次,他父親給他一位僑居美國的遠房姑姑偷偷寫信訴苦,向人家要錢,那位幾十年與他家沒有聯繫的遠房姑姑居然匯一筆錢來。范曄認為父親犯了大錯——給他家丟人了。於是,他嚴嚴地、重重地懲罰了父親:禁閉三天。接着,父親偶感風寒,病了幾天。又過了沒兩天,父親就神秘地,任誰也不知道他為了什麼,離開家門出走了。時間過去了兩年,父親仍然沒有回來。關於繼續尋找父親的安排和計劃,范曄也幾乎可以説都要忘記掉了。現在,家中只有母親和他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彷彿比過去還要愉快一些。

家變小説目錄

第一部
A B C D E F G H
(A~H、1~110)
第二部
I J
(I~J、111~123)
第三部
K L M N O
(K~O、124~157)

家變作品鑑賞

王文興的長篇小説《家變》,寫了7年之久。1972年在《中外文學》發表之後,因為它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甚至語言文字,都是“離經叛道”的“異端”,在台灣文壇立即引起轟動,為這部作品,開了多次座談會、發表過多篇文章進行討論。本書主人公范曄和他父親之間的問題,絕非戀母恨父的心理問題,也不是簡單的“代溝”問題,而是真實地反映了60年代台灣社會處在轉型期,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受到西方文化觀念的衝擊的一個縮影。旅居美國的一位台灣評論家認為:“王文興的《家變》是中國傳統文化日漸崩潰的象徵,禮運大同理想的破滅。‘固有文化’若能維繫人心,
就不可能有范曄式的家變出現。因為即使他對這位養育他長大成人的老人深惡痛絕,他也該想到這是他的父親,五倫之一。……王文興面對人心真相之勇氣,為二十年來台灣文學之僅見。這種‘真相’,生活在我們這個仍在表面上講究傳統道德的社會的人,是不敢也不忍迫視的。台灣和香港相信有不少做兒子的,在他們的浮光掠影中,也許會有過范曄的想法,但未必敢有他的做法。……《家變》使我們害怕,不敢一讀再讀,理由可能是這本書揭發了不少做人兒子的連對自己也不敢承認的隱私。……《家變》的內容既是離經叛道,那麼文字之乖異,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寫喜劇有喜劇的文字,抒情有抒情的文字,諷刺小説有諷刺小説的文字。王文興處理一個令人看了會感到不快的題材,因此他創造了一種與此配合得令人看了不起快感之文字。《家變》文字讀來有點詰屈贅牙,
如果我猜想得不錯,可能是這個題目,連王文興寫起來都覺得有點寒心,因此囁嚅起來。”(劉紹銘:《十年來台灣小説》)在台灣,有人説:“我認為《家變》在文字之創新,臨即感之強勁,人情刻畫之真實,細節抉擇之精審,筆觸之細膩含蓄等方面,使它成為中國近代小説少數的傑作之一。總而言之,最後一句話:《家變》,就是‘真’。”(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台灣另一位作家認為:“如果説讀《家變》不習慣,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讀者應該試着去習慣王文興,而不應該要求王文興來習慣讀者。”(朱西寧:在《〈家變〉座談會上的發言》)
歐陽子在《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則説:“王文興重組范曄童年時,很成功地鑽入幼童之意識……逼真動人,使讀者隱約憶起早已忘懷、但確曾有過的某些類似之童年經驗。”台灣著名詩人羅門也説:“採取近乎電影的寫實鏡頭,靈活,精緻,而真摯,有時更美得迷人,且能引起那種潛向內心的感動……結構形態新穎,精巧,優美,《家變》確是一部對現代美學與現代精神有所探索與發現的小説。”(在《家變》座談會上的發言)在同一個座談會上,旅美的著名台灣小説家張系國説:“這一部小説在我自己感覺中有其象徵的價值,寫出年青一代對老一輩的心理變化,較同夾型的小説來得深刻得多”。海峽兩岸的文學都是用漢語寫作的中國文學。兩岸作家在文學創作活動中,對漢語的運用能具有開拓性的創新,都是值得肯定和歡迎的。王文興在《家變》中對漢語語言文字的創造性的運用,應給予鼓勵,也值得讚賞。(張葆莘

家變名家點評

“我認為《家變》在文字之創新,臨即感之強勁,人情刻劃之真實,細節抉擇之精審,筆觸之細膩含蓄等方面,使它成為中國近代小説少數的傑作之一。總而言之。最後一句話:《家變》,就是《真》。”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
“為了參加這個座談會,當然要重新看一遍(第三遍),重新挑一挑毛病啦!再仔細一讀。還是很喜愛它,甚至於要我再讀一遍依然興致不衰。”
——林海音“《家變》座談會”
“如果説讀《家變》不習慣,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讀者應該試着去習慣王文興,而不應該要求王文興來習慣讀者。”
——朱西寧“《家變》座談會”
“王文興重組范曄童年時,很成功地鑽入幼童之意識……逼真動人,使讀者隱約憶起早已忘懷,但確曾有過的某些類似之童年經驗。”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
“採取近乎電影的寫實鏡頭,靈活,精微,而真摯,有時更美得迷人.且能引起那種潛向內心的感動……結構形態新穎,精巧,優美……《家變》確是一部對現代美學與現代精神有所探索與發現的小説。”
——羅門“《家變》座談會”
“這一部小説在我自己感覺中有其象徵的價值,寫出年青一代對老一輩的心理變化,較同類型的小説來得深刻得多。”
——張系國“《家變》座談會”
“我認為《家變》最成功的地方便是文字的應用……第一,作者更新了語言,恢復了已死的文字,使它產生新生命,進而充分發揮文字的力量;第二,他把中國象形文字的特性發揚光大,第三,為了求語言的精確性(主要是聽覺上的),他創造了許多字詞。”
——張漢良“淺談《家變》的文字”

家變評價

在台灣文學史上,王文興的《家變》是一本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長篇小説。王文興從1966年開始寫作《家變》,在1973年出版,發表後造成軒然大波。這是因為《家》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語言文字,在當時的台灣文壇都是創新的,甚至創新到被某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異端”,為了這部作品,台灣文學界曾經開過多次座談會,發表過多篇文章來討論。
作家張系國指出:“《家變》寫出年輕一代對老一輩的心理變化,要比同類型的小説深刻得多。”台大外文系教授顏元叔則説:“《家變》在文字之創新,臨即感之強勁,人情刻畫之真實,細節抉擇之精審,筆觸之細膩含蓄等方面,使它成為中國近代小説少數的傑作之一。總而言之,最後一句話:《家變》,就是‘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