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蟄居族

鎖定
蟄居族指人處於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該詞起源於日本,原文為“ひきこもり”或“引き籠もり”,按字面解釋為“退隱、抽離”和“隱蔽、社會退縮”。
日本內閣府對蟄居族的定義是幾乎不走出自家和自己房間以及除滿足愛好等以外不外出的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 [1] 
日本政府2019年6月18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2019年度《兒童與青年白皮書》。其中首次推出了在家閉門不出超過半年的“蟄居族”專題。 [2] 
中文名
蟄居族
外文名
ひきこもり
別    名
引き籠もり
提出者
日本
提出時間
2005年
適用領域
社會學
應用學科
社會學

蟄居族日本現狀

在日本,據稱蟄居族人數超過100萬,蟄居族中最高的蟄居紀錄長達15年。這羣被學者稱為“失蹤了的100萬人口”的蟄居族佔日本總人口的1%,其中80%是男性。對於他們,日本的學者分析認為,男人在社會上的壓力太大,扛不住了,就採取了逃避手段。這類蟄居族的代表口號是“讓壓力見鬼去吧,我不喜歡它,我就是失敗,這(蟄居)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2019年度《兒童與青年白皮書》公佈日本40-64歲的蟄居族在日本全國範圍估計有61.3萬人。 [1] 

蟄居族羣體特點

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大都市裏,也存在這樣的一羣人。如果仔細觀察,你甚至會發現自己身邊就有這樣喜歡蟄居在家的朋友。與西方社會的蟄居族相比,他們選擇逃離社會、蟄居在家的情況比較複雜。近日,記者通過網絡和電話走進我們身邊的蟄居人羣,探訪他們的蟄居狀態以及蟄居背後的故事。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寧肯獨自上網、看電視或讀書看報,也不願意外出工作,以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存在的一個族羣———蟄居族
“頹廢、孤僻、拒絕溝通……沒工作意欲,依靠家人的接濟而生活,更嚴重者,斷絕與外界聯繫。”在他們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不是是否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而是可以通過“閉門不出”,來解脱心理上對於社交的恐懼感受。
工作難找、生存壓力大是這類人羣出現的主要原因,面對壓力,一部分人被激發出了生存能力潛能,但也不可避免讓一部分人出現不適應,因“邊界感”模糊而出現煩惱,甚至哀傷、痛苦,這些感受又驅使人產生很強的焦慮感潛意識地迴避壓力、逃避複雜的社交。
以前並沒有給自己生活下一個定義,看到這個才發現自己已差不多是這類人,不説全部但也是大半個身子踏入進拉這個族羣,過着異樣的生活。整天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有個網上感覺就已是最大的享受,不願去面對這個複雜的社會,不願為生計去奔波勞累,把自己關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中,對任何事情都失去熱情,只想享受着這份安逸。不知不覺這樣的生活已伴隨我半年之久,每每想改變下自己,但總是三分熱,才發現這種想法已在心中深深埋下,我已愛上了蟄居生活,人生的價值觀念已經發生轉變,成為了社會的邊緣人。

蟄居族心態特徵

一:家裏蹲自然得在家裏面待著,害怕接觸外面的世界,往往沒有朋友。
二:無業遊民有朋友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所以,不會總在家裏待著。
其實本質上來説心態不一樣家裏蹲已經不具備正常與人交往的心態了,而無業遊民屬於正常人,只不過暫時在家一段時間不上班或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要想走出去,無業遊民因為心態上的優勢,因此變得更容易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