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家庭革命

鎖定
《家庭革命》是一部由趙妍傑所著的書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文名
家庭革命
作    者
趙妍傑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1月
定    價
128 元
ISBN
9787520159852

家庭革命內容簡介

至少在近幾千年,家庭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單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價值觀念的載體。在近代中國,家庭卻淪為革命的對象。本書研究近代中國的家庭革命,探討這一反常的現象何以發生及怎樣發展。本書不是考察實際生活中家庭功能失調的社會問題,而是討論讀書人看待家庭的眼光的轉變。在傳統政教體系崩潰的進程中,家庭面臨國家、天下(世界)、個人、社會等力量的衝擊而喪失了其作為社會基石的地位。家庭革命是相當複雜、深刻的,既包括進步改良之意,也包括根本廢除之意。中國在近代國際競爭中的失敗,造成讀書人不僅激烈質疑傳統,也開始對人與人的關係進行深刻反思,並試圖重新構建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家庭革命雖更多表現為負面的批判和改革,其實集破壞性與建設性於一體。 [1] 

家庭革命作者簡介

趙妍傑,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家庭革命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家庭革命的興起與革新家庭的思考
第一章 為國破家:清末家庭革命之肇興
一 為國破家的革命
二 從非議禮教到打破三綱、五倫
三 家庭形象的負面化
第二章 面向未來:廢婚毀家以重構社會的嘗試
一 想象一個無家庭的未來
二 構建一個無家庭的理想社會
三 拿什麼來凝聚社會?
第三章 從勸誡到禁止:近代中國關於早婚的言説及其影響
一 羣體與個體的互滲:早婚有害的論述
二 對於應該何時結婚的討論
三 通過法律禁止早婚
第四章 從合禮到非法:納妾制度的有罪化
一 納妾制度成為專制時代的象徵
二 人道、人格與人倫的關懷:納妾有害的社會輿論
三 從輿論走向黨義、國法:納妾制度的有罪化
第五章 兒童公育及其爭議
一 探索理想的養育模式
二 婦女解放呼籲兒童公育
三 作為社會根本改造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 苦與樂:五四時期對家庭的想象與憧憬
第六章 從活老虎到垂死之老虎:從孝道地位的下降看五四時期的家庭革命
一 孝道在中西、公私、新舊競爭中的窘境
二 從金科玉律到朽木糞土:打破孝道的迷信
三 非孝引起的社會漣漪
四 孝本天性:質疑和批評非孝的聲音
第七章 為了人生幸福:五四時期家庭革命的個體訴求
一 快樂的天堂:西洋小家庭正面形象的確立
二 活地獄:舊家庭形象負面化的高潮
三 從地獄到天堂:“小家庭是第一樁事”
四 婚姻革命:親子之間的衝突與對峙
五 從多重視角反思五四時期的家庭革命
第三部分 情感對制度的衝擊:新婚姻觀念的幾個核心主張
第八章 被誤解的自由:自由戀愛的想象及其對兩性關係的衝擊
一 西方自由戀愛思想的衝擊
二 爭議中的自由戀愛
第九章 先戀愛後結婚:從性和愛的角度看婚姻
一 戀愛結婚:渴望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
二 被神聖化的愛情:戀愛至上主義的流行
三 為情所困的煩悶青年
第十章 離婚自由:五四前後婚姻解體的去道德化及正面化
一 離婚是文明還是罪惡?
二 如何面對舊式妻子?——“愛情”衝擊下的新問題
三 離婚是藥還是病?
四 離婚是女權還是男權?
第四部分 個人與互助:家庭革命的社會脈絡
第十一章 煩悶的“我”:家國秩序解體後的個人
一 從天下看家庭:爭做無家庭的世界民
二 思想解放後的煩悶青年
第十二章 試驗新生活:五四後北京工讀互助團的家庭革命
一 走向實踐的家庭革命:工讀互助團的組建
二 一場戀愛風波
工讀互助團的解散及其引起的反思
第五部分 比較視野中的家庭革命
第十三章 以禮服定文野:婚禮標識所見之中西與城鄉的互動
一 從中西到文野:文明結婚禮的興起
二 從文明結婚禮看城鄉與禮俗的纏結
第十四章 從家庭在西方思想中的地位反思近代中國的家庭革命
一 廢家思想的系譜
二 重家的傳統
三 嚮往集體生活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