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宮治昭

鎖定
宮治昭,名古屋大學文學博士,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龍谷大學特任教授,先後擔任靜岡縣美術館館長、龍谷大學龍谷博物館館長,先後獲得日本國華特別獎、中日文化獎、東海印度學佛教學會學術獎、中村元東方學術獎。曾長期深入調查阿富汗巴米揚佛教遺址、印度和犍陀羅等地區佛教遺址,出版有印度佛教美術、犍陀羅佛教美術、中亞佛教美術研究等數十部研究專著和百餘篇學術論文,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包括《涅槃與彌勒的圖像學-從印度到中亞》、《犍陀羅美術尋蹤》、《吐峪溝石窟壁畫與禪觀》等。
中文名
宮治昭
外文名
akira miyaji
國    籍
日本
出生地
靜岡縣
出生日期
1945年2月
畢業院校
名古屋大學
代表作品
《涅槃與彌勒的圖像學-從印度到中亞》
《犍陀羅美術尋蹤》
《吐峪溝石窟壁畫與禪觀》
主要成就
中亞佛教美術
職    稱
教授

宮治昭個人簡介

出生於1945年2月,籍貫靜岡縣沼津市。日本著名佛教美術史學者、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龍谷大學特聘教授。 [1] 
1968年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術史畢業,1972年印度哲學博士課程退學,1991年獲得名古屋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涅槃和彌勒的圖像學—從印度到中亞》。
先後在弘前大學擔任副教授、名古屋大學教授。
2007年從名古屋大學退休,獲得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稱號,同年轉任靜岡縣美術館館長。
2007年擔任龍谷大學教授,龍谷大學博物館館長。 [2] 
先後獲得日本國華特別獎、中日文化獎、東海印度學佛教學會學術獎、2012年中村元東方學術獎。
所屬學會:美術史學會、密教圖像學會、東海印度學佛教學會、南亞學會、日本東方學學會、東方學會、日本佛教學會、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3] 
2016年12月3日,中亞佛教藝術研究最重要的學者宮治昭教授帶領日本專家代表團,包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井上隆史,龍谷大學副教授巖井俊平,京都大學助教授內記理,以及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藝術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邵學成博士在人民大學發表重要報告。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丁方教授為演講致辭並與宮治昭教授和井上隆史教授討論阿富汗事宜 [4] 

宮治昭人物生平

宮治昭先生從1969到1978年的十年間進行了阿富汗巴米揚佛教遺址的調查,跟隨名古屋大學和京都大學的考古隊4次調查巴米揚石窟,出版了相關的考古調查報告,他參與的這份巴米揚石窟美術考古報告對巴米揚遺址的記錄非常全面。 [5] 

宮治昭個人作品

  • 『インド美術史』(吉川弘文館、1981年、2009年再版)
  • 『涅槃と彌勒の図像學 -インドから中央アジアへ-』(吉川弘文館、1992年)
  • 『ガンダーラ 仏の不思議』(講談社選書メチエ、1996年)
  • 『仏教美術のイコノロジー -インドから日本まで-』(吉川弘文館、1999年)
  • 『バーミヤーン、遙かなり』(NHKブックス、2002年)
  • 『仏像學入門 -ほとけたちのルーツを探る-』(春秋社、2004年)
  • 『インド仏教美術史論』(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10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