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宮家村

(山東省墾利縣郝家鎮宮家村)

鎖定
宮家村是山東省墾利縣郝家鎮所轄28個行政村之一,位於鎮府駐地3.5公里處,西鄰黃河南展壩,220國道從宮家村境內穿過,交通十分方便。截止到2007年,全村有農户160户,人口514人,耕地面積936畝,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
中文名
宮家村
所屬地區
山東省墾利縣
人口數量
514人
耕地面積
936畝

宮家村政區人口

宮家村是山東省墾利縣郝家鎮所轄28個行政村之一,位於鎮府駐地3.5公里處,西鄰黃河南展壩,220國道從宮家村境內穿過,交通十分方便。
截止到2007年,全村有農户160户,人口514人,耕地面積936畝,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

宮家村村莊由來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移民宮九先、張君城先後由河北棗強縣遷此建村,取名宮家莊,後改為宮家村。

宮家村歷史沿革

山東省墾利縣郝家鎮宮家村始祖宮九先、張氏始祖張君城先後自河北棗強縣遷山東蒲台縣宮家莊。
明洪武年間屬山東濱州蒲台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屬武定府蒲台縣。
1913年廢止府州制,屬岱北道蒲台縣(1914年改稱濟南道蒲台縣)。
1925年10月屬武定道蒲台縣。
1950年5月屬惠民專區蒲台縣。
1956年3月,國務院撤銷蒲台縣。
後幾經更迭宮家村併入墾利縣。稱為墾利縣郝家鄉宮家莊,
1993年立村碑改為宮家村。
後為與其他同名村做區分,稱為墾利縣郝家鎮宮家村。

宮家村經濟狀況

該村村民在1995—2007年的經濟收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村裏農業由於路不通,灌不暢嚴重製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1
995年油田開發,藉助油地結合,路也暢通了,灌溉設備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的收入也由此得到很大改善。
2004年5月1日,該村率先在全鎮完成了現代遠程教育系統的安裝工作,為農民羣眾致富奔小康又添新途徑,村民從中得到了很多知識,學習到了以棉花為主的科學管理栽培技術。
2006年進行產業結調整,側金盞菊花卉種植在該村展開。

宮家村村莊建設

村莊的發展速度快是宮家村的一大亮點。經濟條件的不斷髮展,村民對居住條件會有更高的要求。
該村率先在全鎮進行新村規劃建設,2000年完成了新村的規劃工作,通過上報審批,2001年第一批房屋建設開始動工。2003年11月18日在新建東大街成立了農貿市場(逢古歷四、九集日)。
街道的變化可以説是重大變化之二,以前的彎曲小路,羊腸小道已成為宮家村永遠的歷史,代替為筆直寬闊的柏油路主道,路燈盞盞;整齊的附屬衚衕路,綠樹成蔭,優美整潔。
截止到2006年全村共硬化路面1000多米,下水道修建工作全面竣工,宮家村路燈亮了,街道寬了,庭院整齊美了。

宮家村精神文明

經濟的不斷髮展,村民們眼界寬了,思想解放了,對精神文明也有了追求和嚮往。村民積極參與“傑出孝子”、“好婆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户”活動,家庭矛盾、鄰里糾紛越來越少。
2004—2005年該村先後被評為縣級、市級小康文明村。
截止到2007年,多次被省、市、縣、鎮評為“文明信用村”、“模範村民委員會”、“先進單位”、“市級衞生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