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宦官之禍

鎖定
中國歷史上,如果皇帝將君主權力賦予一部分給自己的家奴--宦官,讓他們去幹預朝政,就會形成宦官專權。這種現象的形成可能有兩個決定因素,一個是皇帝受到來自外朝文官集團(包括帶兵武將)的威脅,另一個是皇帝個人權力與文官集團權力的對比。前一個因素決定皇帝重用宦官的權利有多大,他感覺到來自文官的威脅越大,就越有可能提拔宦官,讓他們去制約外朝羣臣。後一個因素決定宦官干政多大程度上能夠實現,就算皇帝極力想提拔宦官,但如果文官集團足夠強大,就能挫敗皇帝的努力。
作品名稱
宦官之禍
作品別名
黨錮之禍

宦官之禍萬歲爺的起源

萬歲爺”是封建社會皇帝的專有稱謂, 王公貴族有時被稱為千歲。作為一個太監,能被稱為僅次於皇帝的九千歲,這在中國歷史上恐怕只有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賢一人曾經做得到。

宦官之禍魏忠賢的簡介

魏忠賢是無賴出身,為逃脱賭債而自閹入宮。魏忠賢大字不識一個,是徹頭徹尾的文盲,但他博聞強記,尤善逢迎拍馬,為人更是猜忌殘忍、陰險毒辣。皇長孫朱由校的乳母客氏荒淫而狠毒,客氏深知朱由校是未來的皇帝,因此非常賣力。按慣例當皇子停奶後乳母應當離宮回家,但因朱由校過分地依賴客氏,儘管朝臣們多次上奏要求客氏離宮,但善於籠絡皇子的客氏還是得以繼續留在宮中。甚至當朱由校之母去世後,客氏竟然取代了朱由校母親的角色。當時明宮中盛行宦官與宮中女子結成假夫妻的行為,稱“對食”,魏忠賢即與客氏結成了對食。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客氏備受寵信,被封為奉聖夫人,其家中子弟被任命為錦衣千户。大字不識的魏忠賢也因客氏的關係而一躍成了司禮秉筆太監。客、魏兩人沆瀣一氣、橫行無忌,共同把持宮中大政,對他們的行徑不屑一顧的太監、宮女,包括皇帝的妃嬪皇后,都受到其脅持或迫害。

宦官之禍歷史典故

宦官之禍起因

客氏與魏忠賢的專權與熹宗怠於朝政密切相關。明熹宗生性好動,愛好騎馬、泛舟、演練。魏忠賢投其所好,從各地選大批上好的馬匹供皇帝騎乘,以至於皇宮成了跑馬場。魏忠賢還常帶皇帝到北海泛舟,有時自己與客氏充當船伕。魏忠賢還挑選甲士萬餘人在宮中列陣,宮女與宦官也都加入陣中,早晚操練,號稱內操,皇帝如同將軍指揮打鬥,玩得不亦樂乎。荒廢朝政的明熹宗還善於木工製作和土木工程,經常在宮中從事這類工作。對皇帝秉性深知的魏忠賢專挑皇帝專注於木工活時請皇帝示下,皇帝總是不耐煩地把決定權交給魏忠賢,這正好給了他為所欲為的時機。在皇帝的縱容下,掌握大權的魏忠賢忘乎所以,每次出宮都浩浩蕩蕩,聲勢浩大,官紳士人則須跪在道路兩旁,高呼九千歲。

宦官之禍經過

在熹宗執政初期,東林黨人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葉向高、楊璉、左光斗等東林黨人都是朝廷的重臣。東林黨人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一個政治集團,他們反對礦監、税監的掠奪,主張廣開言路,實行改良。魏忠賢要達到操縱政局的目的,必須把東林黨人趕盡殺絕。他首先指使親信製造了汪文言案,企圖藉此羅織罪名,陷害東林黨人。時任御史的東林鉅子楊璉上奏,疏參魏忠賢為害朝廷的二十四條大罪,其奏章條條有據,義正詞嚴,膾炙人口。但是熹宗深受魏忠賢與客氏的迷惑,不僅未譴責魏忠賢,反而指責楊璉捕風捉影,大膽妄言。
皇帝的縱容壯大了魏忠賢的氣焰,他先迫三朝元老葉向高離朝,然後開始瘋狂地迫害東林黨人。楊璉、左光斗及給事中魏大中等都遭酷刑而死。魏忠賢的爪牙們製造了《東林同志錄》、《東林點將錄》,把反對者都列入東林黨人的名單,加以迫害。對貶官在外或罷官在家的東林黨人也沒有放過。東林黨人的勢力在魏忠賢掌權時受到沉重打擊。
魏忠賢權傾朝野,一批無賴投機之人紛紛投其門下,爭當其乾兒義孫。整個明廷從朝廷到地方,到處都有這樣一些無恥之輩。禮部尚書顧秉謙,年齡遠長於魏忠賢,帶着兒子叩見魏忠賢,連稱自己的鬍子都白了,直接做魏忠賢的兒子不合適,但魏忠賢可以把他的兒子收為義孫。大學士、禮部尚書魏廣微,因為同姓魏,自認是魏忠賢的侄兒,得到了魏忠賢的信任,後來想提拔或罷黜哪位官吏,魏忠賢一律照準。在魏忠賢的乾兒義孫中,較出名的還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他們為虎作倀,無惡不作,是魏忠賢迫害反對者的助手。

宦官之禍精彩回顧

圍繞在魏忠賢周圍的無恥之徒,為討好魏忠賢,還想出了為其立生祠、塑雕像等無恥的招數。浙江巡撫潘汝楨在杭州西湖邊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其規模超過了岳飛廟與關公廟。其後,各地都撫大吏,甚至一般商人、無賴都紛起仿效,還請皇帝為他們建立的魏忠賢生祠賜名。這些人對魏忠賢的泥胎五拜三稽首,山呼九千歲,大江南北,一片烏煙瘴氣。對魏忠賢的歌頌之聲不絕於耳,這些人為了表示對魏忠賢的尊敬,不再呼其名,而稱“廠臣”。如大學士代皇帝所批奏摺上也寫“朕與廠臣”,閹黨魏忠賢的氣勢何其盛也! 魏忠賢還貪天之功為己功。當時努爾哈赤於東北發動叛亂,明將袁崇煥率軍取得了寧遠大捷後,魏忠賢與滿朝文武反而加官晉爵。

宦官之禍結果

公元1627年,年僅23歲的明熹宗因縱於聲色而身患重病,不久即死去。魏忠賢深知皇帝對自己重要性,他曾想盡各種方法救皇帝的命。熹宗沒有兒子,張皇后在熹宗死前舉薦熹宗的弟弟信王朱由儉作為皇位的繼承人,即明崇禎帝。崇禎帝早就不滿於魏忠賢、客氏的專權,因而上台後便伺機除掉這兩個奸邪之人。御史、諫官們也一哄而上,上書譴責魏忠賢的罪惡行徑。崇禎帝順水推舟,首先把魏忠賢趕出宮廷,安置在鳳陽。魏忠賢還沒有到達鳳陽就得到了皇帝要殺他的消息,魏忠賢眼見大勢已去,便在旅舍內畏罪上吊自殺。崇禎帝下令將其碎屍萬段。與其一同作威作福的客氏先被趕到浣衣局服役,後被亂棒打死。魏忠賢與客氏的親族也大多被殺,依附他們的無恥之徒則被逐出朝廷。被魏忠賢排擠的東林黨人再次上台,但是,留給大明朝與崇禎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