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室內環境治理員

(從事民用建築物等內部空間環境簡易檢測、污染評估和治理等工作的人員)

鎖定
室內環境治理員是指以改善室內、車內、飛機、火車及船舶等內部空間的人居環境質量及降低化學及生物污染物指標為目的, 從事辦公樓宇、家庭住宅、公寓及別墅、學校、醫院、幼兒園、養老機構、工業廠房及生產車間、公共場所等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的污染評估及淨化治理的技術人員。 [2] 
中文名
室內環境治理員 [1] 
外文名
Indoor Environment Manager [1] 
別    名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 [1] 
驗證單位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 [1] 
單位性質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直屬正司級事業單位 [1] 
定 義
從事民用建築物及飛機、汽車、船舶等內部空間環境簡易檢測、污染評估和治理等工作的人員 [1] 
考試時間
3月、6月、9月、12月的第四個週六 [1] 
考試性質
全國統一考試 [1] 
證書類型
人員能力驗證證書 [1] 
驗證結果
從好到差,一般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1] 

室內環境治理員發展情況

2023年10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發佈《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發佈人員能力驗證計劃(2.0版)的通知》,與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合作,面向社會正式開展包含室內環境治理員、室內環境治理工程師和室內環境治理總工程師的人員能力驗證工作。最終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和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共同頒發《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證書。這也是首個國家級的室內環境行業人員能力驗證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特別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行動。目前,我國的室內環境治理行業正經歷着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這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隨着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在成為一個和人民羣眾健康息息相關的新興行業。
2023年11月7日,由環境商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室內環境企業發展大會暨行業能力促進大會”在京召開。本次大會由環境商會室內環境管理專委會、中國建築材料研究總院環境所承辦。一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室內環境治理領域企業家齊聚一堂,主要圍繞邁入新國標後,室內生態環境產業升級、科技賦能,室內環境治理服務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同時,大會啓動“中國室內環境治理人員驗證及室內淨化治理企業能力等級評價”項目。
2023年2月1日,新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22)正式實施。早在2002年,我國首次發佈了《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這是一部保障室內空氣質量安全、保護公眾健康的重要公共衞生標準。新的標準規定了室內空氣質量的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標、衞生限值及檢測方法。新標準的實施,不僅吸引了眾多的企業與投資者轉向室內環境治理行業,而且促使室內環境治理行業依據標準進行宣傳,依據標準開展業務,依據標準進行驗收。室內環境治理行業從此走上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發展之路。
2001年7月6日,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啓動制定10項《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並於2002年1月正式實施。
2001年9月,國家衞生部制定《室內空氣質量衞生規範》,提出了對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臭氧、甲醛、苯、苯並[a]花可吸人顆粒物、總揮發有機化合物、細菌和氧等污染物的濃度限量指標。
2006 年2月,衞生部重新修訂、發佈了《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衞生管理辦法》,同時發佈的有《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衞生規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衞生學評價規範》與《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範》。
2007 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佈《公共場所衞生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徵求意見稿)》。
在短短几年內,一系列國家標準出台。這些標準涵蓋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空氣污染物濃度檢測方法、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及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規範等各個方面,涉及的主管部門有衞生部、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
2022年7月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室內車內環境管理專業委員會籌備組正式成立。成立大會上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馬輝指出我國室內車內環境行業整體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行業規模偏小,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能力較弱,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別是在行業規範、服務標準、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與市場需求和用户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為此我們要認真摸索,快速開拓出一條規範、嚴謹的行業之路。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室內車內環境管理專業委員會籌備組組長趙天順也提出作為環境商會的重要分支機構,專委會將秉持圍繞大局、發揮職能、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資源共享、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創新、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行業社團組織和行業龍頭企業優勢,共同搭建平台、合作開展業務、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我國室內、車內及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檢測、淨化及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建立健全室內環境與健康的服務規範和標準化制定,推進室內進化行業保障公眾健康相關的保護政策的建議及制定,推動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促進室內環境檢測、治理行業健康成長,大力集成行業不斷突破與和諧前行,推動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上述這些標準的實施,不僅吸引了眾多的企業與投資者轉向室內環境治理行業,而且促使室內環境治理行業依據標準進行宣傳,依據標準開展業務,依據標準進行驗收。室內環境治理行業從此走上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發展之路。 [2] 

室內環境治理員文件通知

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關於開展人員能力驗證工作(第四批)的通知 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關於開展人員能力驗證工作(第四批)的通知
2023年4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發佈《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關於開展人員能力驗證工作(第四批)的通知》,面向社會正式開展人員能力驗證工作。其中包含室內環境治理員能力驗證。 [1] 

室內環境治理員行業背景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上世紀90年代後期,室內環境污染開始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據北京、上海等地的調查,高達八九成的裝修兩年內的居民樓、寫字樓室內環境污染指標嚴重超標。被聯合國衞生組織確定為致癌物質的甲醛、苯、二甲苯等,嚴重危害着人們的健康。尤其是兒童罹患的白血病等,已被證實與裝修污染有關。
進入新世紀,我國對日益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格外重視,先後發佈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要求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築的室內環境質量必須達到相應的標準,室內環境治理行業由此迅速發展。 [1] 

室內環境治理員主要職責

室內環境治理員內容一

(1)室內環境治理員負責對企業的室內環境進行評估和監測,使用各種專業設備和技術,檢測空氣質量、噪音水平、光照情況等,並分析評估結果,確定是否存在潛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2)負責識別和管理室內環境的風險因素,對可能存在的污染源進行調查和評估,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確保員工和用户的健康與安全;
(3)根據評估和監測結果,制定室內環境治理方案,提供專業建議,制定改善室內環境質量的措施和計劃,並與相關部門合作,確保方案的實施和效果;
(4)負責監督和指導企業內部的環境治理工作,與設施管理部門、清潔服務供應商等合作,確保室內環境的日常維護和清潔工作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5)負責對企業員工進行環境保護和室內環境健康方面的培訓與教育,提供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員工瞭解室內環境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相關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6)負責監督企業室內環境管理的合規性,瞭解相關法規和標準要求,確保企業在室內環境治理方面遵守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並進行必要的報告和記錄;
(7)在出現室內環境相關問題或危機時負責解決和應對,調查問題的根源,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保護員工和用户的健康與安全,同時降低企業的法律和聲譽風險。 [1] 

室內環境治理員內容二

(1)與客户進行有效的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和關注點,解答他們對室內環境質量管理的問題,並提供專業建議和指導;
(2)對客户的室內環境進行評估,包括空氣質量、噪聲水平、照明條件等方面的檢測和分析,幫助客户瞭解當前環境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3)根據客户的需求和評估結果,提供相應的室內環境治理方案和改進建議,包括空氣淨化、噪聲控制、照明優化等方面的措施;
(4)為客户提供技術支持,解答他們在室內環境治理過程中的問題,指導他們正確使用和維護相關設備和系統;
(5)向客户提供培訓和教育,使他們能夠理解和認識室內環境管理的重要性,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環境保護和改善;
(6)負責協調和管理與客户相關的室內環境治理項目,包括制定項目計劃、資源調配、進度控制等,確保項目按時、高質量完成;
(7)與客户建立良好的關係,及時迴應他們的需求和反饋,定期進行客户滿意度調查,不斷改進和優化服務質量;
(8)確保客户在室內環境管理方面符合相關的法規和標準要求,幫助他們制定合規的管理政策和操作規範;
(9)對客户在室內環境方面的緊急情況和問題進行快速響應和解決,確保客户的安全和滿意度;
(10)定期進行客户滿意度評估,收集客户的反饋和建議,為改進和優化服務提供參考和依據。 [1] 

室內環境治理員發展前景

室內環境污染早已被聯合國衞生組織確認為“第三代環境污染”,室內環境治理在國外起步較早,並形成了一定規模,行業管理規範,發展較為成熟,其室內環境治理更講究居住、使用的舒適性。
據有關專家估計,隨着人們環境意識的持續提高和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室內環境治理的市場將繼續保持上升態勢。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如能加強對該行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本職業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可觀。 [1] 

室內環境治理員面向人羣

1.從事環境保護方面研究工作的相關人員;
2.從事室內環境研究,環境檢測,評價,管理和規劃等工作;
3.室內裝修、施工、裝修設計等從業人員;
4.從事室內環保及產品開發,或進行室內環境工程規劃相關單位;
5.政府機關單位環境治理相關負責人員,以及有志於從事室內環境治理工作的各類人員。 [1] 

室內環境治理員知識能力要求

室內環境治理員需要對室內環境的全面瞭解,能夠識別和評估各類室內污染物,熟悉室內環境治理技術與方法,具備檢測與監測能力,瞭解相關法規與標準。同時能夠準確判斷室內環境安全性,選擇合適的治理手段,並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要求。任職室內環境治理員應當參加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組織的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培訓並通過驗證。 [1] 

室內環境治理員參考標準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是依據人員能力驗證規則,規則編制參考了《合格評定能力驗證的通用要求》(ISO/IEC17043)、《利用實驗室間比對進行能力驗證的統計方法》(ISO13528)中的全部或部分條款,既保證了規則體系的規範化,又對行業從業人員的水平及行業從業人員現狀進行動態分析,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同時也使其具有根據行業發展進行調整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符合人員培養培訓和驗證的需求。 [1] 

室內環境治理員工作原則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工作遵循客觀公正、科學規範、以用為本、多元評價的原則,實現“專業學習-能力驗證-精準診斷-靶向訓練-持續學習”的“PDCA”循環,着力提升人員從業素質和能力,為建設“人才強國”提供支撐。 [1] 

室內環境治理員驗證流程

參加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需向指定的單位提交相關材料,進行培養培訓,經過培養培訓學時達標者,可獲得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頒發的《學時證明》,憑藉《學時證明》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人員能力驗證綜合服務平台參加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考試。 [1] 

室內環境治理員培養培訓

(一)專業學習
包括:在線學習、現場培訓等,以普法宣貫、知識更新、理論教學、案例分析等為重點內容。
(二)實踐學習
包括:現場操作、師徒傳幫帶等,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為重點內容。 [1] 

室內環境治理員考核方式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一般分為線上考試或現場考核,鼓勵採取線上方式。人員能力驗證工作採取線上統一考試,參訓學員登錄人員能力驗證綜合服務平台進行線上考核。考生信息採用計算機考試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在線完成學員信息填報、考試、電子試卷管理等工作。 [1] 

室內環境治理員考核時間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測驗實行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的考試製度,原則上每年舉行4次考試,分別安排在3月份、6月份、9月份、12月份的第四個週六,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1] 

室內環境治理員分值佔比

室內環境治理員培養培訓及能力考核的主要考試題型分為四類。其中,單選題(20題,20分);多選題(10題,20分);判斷題(10題,10分);問答題(3題,50分),總分100分。 [1] 

室內環境治理員考核結果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結果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體按照《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規則》進行確定,不合格者需重新報名下季度“人員能力驗證”考核,重新繳納考試費用,人員能力驗證成績考核合格後可取得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證書》。 [1] 

室內環境治理員結果應用

(一)能力提升
應建立培訓培養和能力驗證結果反饋和改進機制,為人員能力提升提供精準靶向改進建議和持續學習建議。
(二)鼓勵採信
應積極協調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用人單位等,鼓勵其採信人員能力驗證結果,持續營造良好用人環境。
(三)行業建議
人員能力驗證組織部門應根據人員培訓培養及能力驗證總體情況,開展行業從業人員質量分析,為提供整體從業水平提供技術支撐。 [1] 

室內環境治理員證書頒發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證書 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證書
經培養培訓學時達標並人員能力驗證考試合格者,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頒發《室內環境治理員》人員能力驗證證書,並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官網查詢驗證。 [1] 

室內環境治理員驗證單位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直屬正司級事業單位 ,是國家層面從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研究的科研機構和智庫型機構,以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政策理論、學術研究、監管輔助、標準研究、從業人員能力提升為主要職責。 [1] 

室內環境治理員驗證優勢

1.從求職者角度來看,人員能力驗證首先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員專業知識掌握不足的問題,其次,通過培養培訓後對參訓人員進行能力驗證並分析其驗證結果,可提高參訓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同時對自己能力水平有清晰的認知,有助於求職者就業以及對後續職業發展的規劃;
2.從行業和企業角度來看,人員能力驗證工作的開展將會為社會輸送更多具備專業知識的崗位合格者,不僅能通過大數據對該行業的專業水平做一個全面評估,還能解決本行業“招人難”的問題,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從國家角度來看,人員能力驗證工作響應“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集培養培訓和能力驗證為一體,培養人才、成就人才,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增添了新動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