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宣王中興

鎖定
宣王中興,是指在周宣王即位後,為消除厲王暴虐政治的影響,緩和國內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頓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時的復興,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勢復振,諸侯又重新來朝,史稱“宣王中興”。
不過,宣王中興為時並不長,到了宣王晚年,國勢又走下坡路了。
中文名
宣王中興
主要人物
周宣王

宣王中興背景

周厲王在位時,原為國家所有的土地越來越多的轉化為貴族所有的私田,厲王便任用虢公長父榮夷公,開始將山林澤藪的產出都歸為王室所有。由於這項政策損害了普通平民的利益,受到廣大國民的反對,但厲王拒絕聽取意見。 [1] 
終於在三年後,憤怒的國人率人攻打王宮,大勢已去的厲王渡過黃河,逃到了(山西霍縣 [2]  。厲王出逃後,國人共推共伯和攝行王政(一説是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主政,所以又稱周召共和)。 [3]  之後,厲王在共和行政的第十四年(公元前827年)駕崩。
周公和召公擁立厲王的太子靜即位,是為宣王。 [4] 

宣王中興政治

宣王即位後,吸取父親厲王的教訓,在周公、召公的輔佐下,革除厲王時期的弊政,恢復文、武、成、康時期的政策,使得原有些衰敗的周朝又恢復了活力。 [3] 
宣王在徵南國後,為了鞏固對周王室對於南土的統治,宣王將其舅申伯徙封於謝(今河南南陽)。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還繼續西周早年分封,封其弟友于鄭(今陝西省華縣東)。 [3] 
西周宣王 虢季子白盤 西周宣王 虢季子白盤
在內政方面,首先是改革政治,以周公、召公二相為輔,又任用尹吉甫、鐘山甫等賢臣,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政治遺風。
宣王廣開言路,積極聽取下屬的意見。
又警告官員不得貪污賦税,魚肉鄉里。
同時,加強紀律,要求官員各自約束,不得縱酒鬧事。 [3] 
與此同時,還宣佈“不藉千畝”。宣王之前,每年春耕時節,天子都要舉行藉田禮。到宣王時,先前集體耕種公田之法已難以繼續,藉田禮名存實亡。於是,宣王宣佈廢除此藉田典禮。這一措施,顯然具有表示放寬對山林川澤的控制之意義。
經過一番勵精圖治的治理,國內形勢開始轉好,諸侯們也紛紛前來朝見,周室的威信又恢復起來了。 [3]  [17] 

宣王中興軍事

對外方面,周宣王即位後,針對獫狁不斷侵擾、掠奪財物、殺害人民這一嚴重情況,周宣王一方面派南仲駐兵朔方,加強防守力量,同時又派尹吉甫領兵北伐,追至太原(泛指陝北,晉北一帶的黃土高原),獫狁兵敗北逃,其他戎狄部落也復臣服於周。 [15-16] 
宣王在戰勝之後,又派方叔帶兵南征荊楚,也取得一些勝利。 [15-16] 
隨後,派尹吉甫用武力壓服南淮夷,南淮夷進獻貢物,暫時控制了東南地區,恢復了對南方的影響。 [15-16] 
在宗周以西,以秦仲為大夫,命他西征西戎,結果秦仲為西戎所殺,又召秦仲之子莊公兄弟5人,帶兵7000人,再伐西戎,結果取得勝利。 [16] 

宣王中興伐西夷

周室中衰後,周邊的戎狄部落便不斷侵襲周朝,特別是西北的狁和西戎,是最具威脅的部落。由於他們仍處於遊牧階層,居無定所,經常會直接威脅到首都鎬京 [3] 
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以非子的後裔秦仲為大夫,開始大規模的發動對戎人的反擊戰爭。秦仲攻西戎時,被殺。宣王又命其子秦莊公兄弟五人伐戎,得勝。 [16] 
宣王五年,宣王還曾與尹吉甫一起討伐西戎於鼓衙(今陝西澄城西北)。後來,尹吉甫率師直攻到今甘肅省鎮原一帶,迫使西戎向西北退走。 [3] 
同時,宣王對薰育、昆夷和狁發動戰爭。這些戎族原本乘周室中衰,一度深入到宗周腹地,迫使慣於定居務農的周人四處逃散,生活陷入困難。宣王的這次用兵,將狁驅逐到遙遠的北方。
事後,宣王令南仲戍守朔方,令他們不再有進犯北境的機會。 [3] 
對西戎戰爭的勝利,保衞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普通人民也是歡欣鼓舞,《詩經·小雅·出車》和《詩經·小雅·六月》就表達了他們對勝利的喜悦和對戰爭英雄的讚美。 [3] 

宣王中興徵淮夷

對於侵犯江漢地區的淮夷,從宣王二年(公元前826年)起,宣王開始征伐東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荊蠻
他命令召穆公以及卿士南仲、大師皇父、大司馬程伯休父等率軍討伐淮夷,沿淮水東行,使當地大小方國中最強大的徐國服從,向周朝見。 [16] 
這一時期,宣王還曾命方叔率師征伐荊蠻(即楚國,參見詞條方叔伐楚)、尹吉甫徵徐戎。 [16]  這些戰事都進行得十分艱苦,在十多年間進行了不計其數的戰役。
宣王十八年(公元前810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域,各方國都迎接王命,並進獻貢物,至此才將他們征服。
宣王將這些新徵服的領土賜給戰爭功臣召穆公申伯仲山甫等人,這些事蹟都記載於《詩經》的《江漢》和《嵩高》之中。 [3] 

宣王中興徵北戎

在宣王晚年,由於頻繁的對外用兵,大大的消耗周室的戰鬥力。
在征討申戎、太原戎、條戎和奔戎的戰爭中,只有對申戎才取得了勝利。
而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征伐姜戎時,雙方在千畝展開大戰,宣王調用“南國之師”參戰,結果是南國之師盡喪而大敗。 [5]  周室原本有西六師和成周八師等重兵,在這次戰爭中卻動用了南國之師,正反應了兵力的不足。 [3] 

宣王中興經濟

宣王中興取消籍田之禮

原本,土地都是為周室國有的,周天子會將土地再劃分井田,讓農民在井田進行勞作。在每年春天,天子還會親自舉行籍田千畝的典禮,也就是進行全國耕種總動員。
但到了西周後期,原本的土地國有制遭到了很大的破壞,不止原本的“公田”成為貴族的私有田,那些由荒地開墾出來的土地也淪為了私有田。這些土地都被貴族劃分為許多塊分給人民自行耕種。
厲王時,為將土地再收為國有,不惜採用暴虐的手段,結果是他本人被趕跑。
宣王即位後,認識到既有事實,便順應時勢,廢除了原本每年春天都必要舉行的籍田典禮。
這項制度應是周天子必做的事情被取消,本是宣王對土地私有的一種承認,既然私有制已經是事實,那相關的禮制也屬多餘。因為宣王對土地私有的承認,使得人民提高了勞動積極性,也使得在厲王時期受到破壞的農業生產開始恢復。
也正是如此,才能令宣王有北伐狁、西戎,南征淮夷、荊蠻的實力本錢,從而出現宣王中興的局面。
但宣王順應形勢的舉動,並不為守舊的貴族所理解。宣王在千畝之役中的大敗,便有人歸罪於不籍千畝。 [6] 

宣王中興統計人口

由於千畝之役的失敗,南國之師盡喪,宣王便決定“料民於太原”。 [7-8]  料民,意即統計人口。
宣王的料民之舉,受到貴族的反對,仲山甫就認為:
自古以來,不用統計人口,就知道人口的多少。因為司民負責登記生死;司商負責賜族受姓;司寇則負責處決罪犯;而各行各業也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管理的人口數量。
宣王並沒有聽取他的勸諫,仍然進行了人口的統計。 [9] 
宣王的這番舉措,增加了國家對人口的控制,也解決了兵源不足的問題。 [10] 

宣王中興影響

中興的表面下,西周的各種社會矛盾仍在繼續發展,有的諸侯已經不肯出力拱衞王室,有的甚至蓄謀叛亂。
當時的銅器“禹鼎”記載説,原來臣屬於周朝的噩侯,聯合東夷和南淮夷進攻周王室,直打到成周附近,宣王傾全國的兵力進行抵抗,卻沒有成功,最後不得不借助一些諸侯的力量,才勉強取勝。
公元前789年,周王室的軍隊討伐姜戎,軍隊幾乎喪失殆盡,宣王也險些被俘。
宣王中興,在政治和軍事上確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他在對嚴允、西戎、徐戎、荊楚進行的一系列戰爭中,取得不少勝利;但也有失敗之時。
宣王一再徵兵徭,遭到大臣們的反對,農奴也大量的逃跑,有些農村成為鹿場,有些田園鞠為茂草。 [11] 
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則由於貴族的強大阻力難有大的作為。
料民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仍未統計完畢。
他在晚年中興之志大減,常深居宮中,貪圖宴樂。
他為強立自己喜愛的魯孝公為國君,而不惜興兵伐魯,從而出現同姓諸侯不睦情況。 [12] 
有些貴族感到危機的來臨而選擇逃跑,也正説明了統治階級的矛盾尖鋭。 [10] 

宣王中興評價

周宣王即位以後,在周公和召公的輔助下,經過整頓內政,使原來動盪不安的局面逐漸趨於安定。
但由於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勞動人民的負擔,加劇了階級矛盾。
所以,直到其子幽王即位後,周室終於發生了大危機。 [13]  最終掩蓋不住西周的敗落景象。 [11] 
西周時代的宣王一朝,歷史上號稱“中興”,有許多文獻記載可證。但是學術界對此歷來褒貶不一,評論各殊:
有的學者認為:“周宣王是一位有遠見的有果斷的英主”;有的著作則指出:“宣王時期不但沒有緩和各種社會矛盾,反而暴露了統治力量的虛弱”;有的歷史教科書甚至得出結論説:“所謂‘宣王中興’顯然是名不符實”。 [14]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大夫芮良夫諫厲王曰:“王室其將卑乎?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有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何可專也?所怒甚多,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極,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故頌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爾極’。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於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敗也。”厲王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用事。
  • 2.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
  • 3.    孫立羣、劉洪濤、 杜家驥等,《新編中國曆朝紀事本末·先秦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191-193頁
  • 4.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共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太子靜長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為王,是為宣王
  • 5.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
  • 6.    孫立羣、劉洪濤、 杜家驥等,《新編中國曆朝紀事本末·先秦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194-195頁
  • 7.    《國語·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仲山父諫曰 :“民不可料也!
  • 8.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
  • 9.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聽,卒料民。
  • 10.    孫立羣、劉洪濤、 杜家驥等,《新編中國曆朝紀事本末·先秦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196頁
  • 11.    宣王中興  .中華歷史[引用日期2013-09-05]
  • 12.    《國語·周語上》: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魯,立孝公,諸侯從是而不睦。
  • 13.    宣王中興  .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3-09-05]
  • 14.    楊善羣 .《論周宣王中興》:《史林》,1988年01期
  • 15.    《百家講壇》 20221207 詩説先秦 庭燎之光兆中興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4-03-10]
  • 16.    [百家講壇]周宣王開展多項軍事行動奠定王朝中興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4-03-10]
  • 17.    [百家講壇]周宣王勵精圖治拉開西周中興的序幕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4-03-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