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田村

鎖定
客田村位於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北部客田鎮,東鄰洪渡鎮雙泉村、龍泉村,南隔洪渡河與新景鄉姚溪村、新仲村、中元村、瑞石村、長依村相望,西面為四坪村,北面是蒲井村、隘頭村。民國27年曆為克天聯保、克天鄉、客田鄉、客田公社、客田區、客田鎮駐地。
中文名
客田村
行政區類別
面    積
47115 畝
氣候條件
年均温13.4~16.4℃
人口數量
4501人(2006)

客田村行政區域

客田村行政區域就是1953年的客田鄉行政區域,包括 克天壩、瓦廠壩、惠家壩、花蓮壩、齊地壩、提山、蜂背、巖腳、白巖、黃蠟池、保唐、馬鬃嶺、老鷹巖、磨角溪、燎原社、八木內、楊家村、燒巖、堯上、毛福井、馬家村、天子頭、新田、白水灘、鄧家、對門寨等自然村寨。
有24個村民組,村域總面積31.41平方千米,是1992年撤區建鎮並鄉前一箇中等鄉鎮的面積,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面積最大的行政村。2006年年末總人口4501人,在沿河縣432個行政村中居第一。

客田村歷史沿革

客田地,漢屬涪陵縣,蜀漢屬漢復縣,隋屬務川縣,唐屬洪杜縣,宋先後屬洪杜、彭水、務川縣。元、明、清屬婺川縣。清乾隆年間開闢客店(田)場,場期“三、八”。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屬後坪彈壓。民國3年(1914年)屬後坪縣,民國27年(1938年)設克天聯保。民國30年(1941年)省後坪縣後入沿河縣。民國31年(1942年)設克天鄉,旋改為客田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1950年設客田鄉,1953年分設客田、蒲景、白鶴、大泉、隘頭鄉,1956年蒲景鄉併入客田鄉。1958年隘頭鄉並人客田鄉,並改為客田公社。1959年隘門區駐地遷往客田,改為客田公社,原客田、白鶴公社改為客田、白鶴管理區。1961年改客田公社為區,改客田、白鶴管理區為公社。1984年改客田、白鶴公社為鄉。1993年撤客田區,並客田、白鶴鄉為區級客田鎮。

客田村氣候資源

境內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温13.4~16.4℃,1月日均温2.4~5.3℃,極端最低温-6.7~-6.4℃,7月日均温23.7~26.8℃,極端最高温36.6~40.2℃,無霜期285天左右。年日照時數120小時,年降水量1200毫米。氣候温和,農作物一年二熟。

客田村土地資源

土地總面積47115畝。有耕地21000畝,其中田12000畝、土9000畝;林地13000畝,其中有林地7000畝;草地3400畝;水域1390畝。土壤以黃壤和石灰土為主。

客田村礦產資源

境內有螢石、方解石、重晶石等礦藏,待開發。

客田村旅遊資源

客田村文化旅遊資源品位高,分佈集中,內容豐富,魅力獨具,開發潛力巨大。
  • 對門寨紅三軍駐地
1934年5月14日至17日賀龍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此休整駐紮。地形獨特,風景優美,物產富饒,鄰近務川自治縣蕉壩鄉,是進入務川縣的要路。
  • 一兩絲瀑布
一兩絲瀑布,瀑布高117.2米,寬23米,位於客田村境內烏江二級支流克天河下游。河水從海拔482.2米的中游河牀直瀉海拔只有365米的下游谷底,形成117.2米高的大瀑布,瀑布高几乎是號稱亞洲第一大瀑布的黃果樹瀑布的兩倍。中水或枯水期,瀑布遠看如萬丈銀練垂掛蒼穹,近看飛珠濺玉如簾若霧,讓人感嘆宏偉壯觀之餘尤生優雅臨仙之感,幾分會意瀑布“一兩絲”之名。若逢洪水期,其勢驚天動地、氣吞山河,常人不敢觀看;如果你是膽大且習水性的探險獵奇者,划船到洪渡河江面遙看瀑布:哇!天穹迸裂,金河跌下。膽戰心驚的觀瀑者覺得,“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待得驚魂稍定,你會恍然有所悟:克天河,名副其實的克天河。
克天河流域面積29.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0.55立方米每秒。發源於海拔1200米的蒲井村大水井,向北流,跌下500米高的梯子崖(豐水期可看到瀑布奇觀)進入客田村。中游客田村境內建有燎原水庫,有灌溉和調節克天河水量的作用。在客田村境內形成3.9千米平緩河道,經克天壩、花蓮壩、齊地壩,於齊地壩南400米跌下一兩絲懸崖,形成一兩絲瀑布,後向南匯入洪渡河,全長9.8千米。
七十年代利用一兩絲天然落差建有一兩絲電站,枯水季節水量大部分用於發電,瀑布景觀常常變成了真正的“一兩絲”。如讓電站枯水期停運或跨流域調借纏溪河、馬鬃嶺河水量補充,則常年可見克天河的本來面目及一兩絲大瀑布壯觀景色。
  • 田宗顯墓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民族誌》記載:田宗顯(561-633),字輝光,號躍華,原籍夔州(今重慶奉節)人,是黔東北土家族田姓始祖。隋開皇元年(581),大臣蘇威以田宗顯才智過人薦舉於朝廷,欽賜思州事。旋即茲土大治,民有太平,授兵部職。隋開皇二年,朝廷採用“以夷制夷”、“以土官治土民”的羈縻政策,授田宗顯為黔中刺史。隋末陝西白蓮教金頭和尚倡亂,朝廷調田宗顯帶兵致天鵝山與戰。金頭和尚潰敗,奔成都,田追及,金覆敗,走渝城,潛往小河,踵至漆地(今沿河自治縣後坪鄉金竹山)。迨金頭和尚授首,奉命鎮管黔中思州一十八堡、沿河四十八渡。卜居石馬(今沿河自治縣城西約七十多公里的中寨鄉轄地騾子巖)。武德初,朝廷授田宗顯黔中宣慰榮祿節度使知思州軍民事,始建思州田氏世襲土司政權,其轄地包括今黔東北和川東南邊境鄰近的沿河、德江、印江、思南、石阡、務川和酉陽、秀山等縣地。田宗顯卒於唐貞觀七年(633)癸巳歲,葬於今沿河縣西北客田鎮蓮花壩一兩絲,享年七十二歲。
此外,客田重要文化旅遊資源主要有:洪渡河風光、天子頭、堯上漢墓、齊地壩古石橋、保唐古營盤、花蓮壩田氏宗祠、梯子崖剿匪戰鬥遺址、燎原水庫等。
鄰村的重要景點有:甘溪場紅三軍休整地、石筍溝風光、甘溪溝暗河溶洞、白鶴水庫、大興石香爐;望鄉景巨型紅豆杉、楊公溪古銀杏羣;宋代隘頭巡檢司遺址、

客田村基礎設施

境內有客田經龔溪口至新景、至洪渡公路、客田至塘壩公路和客田至白鶴通蕉壩公路。開通了程控電話,農村電網覆蓋了全村。

客田村文教衞生

客田鎮初級中學1所,鎮中小學和提山完小。有鎮中心衞生院1個,衞生技術人員10人。

客田村農村經濟

客田村是沿河第一人口大村、第一產糧大村、第一生態農業資源大村。全村總面積31.41平方千米,24個村民組,2006年年末農業總人口4500人,優質稻田丈量面積9000餘畝,水域面積1390畝,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有一山一水八分田之説,是名副其實的高原魚米鄉。
農業文明。洪渡河流域開發較早,是中原文化向雲貴高原推進的主要通道之一。史料記載,商周時期這一帶鹽丹經濟已相當發達。從這一地區已發現的漢墓羣、漢磚瓦窯等大量文物證實,洪渡河流域在秦漢時期已有了相當發達的農業文明。
也就是説,我們看到的金竹梯田、客田壩田等農業景觀至少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中國是水稻的原產地之一,巴蜀、荊楚為水稻的歷史產區,有六、七千年的水稻栽培史,則洪渡河流域應在巴人時代就有水稻栽培。而金竹米、姚溪茶、都濡春等歷史農業品牌也應形成於兩漢、南北朝之間,以致隋、唐在這一帶設郡縣治所,地方政府就以現成的地方名優特產品金竹米、姚溪茶、都濡春等進貢朝廷。這在《茶經》、《元和郡縣誌》中都有記載。
村內有燎原水庫,庫容量12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000餘畝。主要農產品有稻穀、花生、玉米、黃豆、蔬菜、油菜、油桐、烏桕、生豬、水牛、山羊等。2006年糧食總常產量2430噸,人均佔有糧食540千克,農民人均收入1893元。
2006年有村鎮企業160個,從業471人,主要從事建築業、運輸業、飲食服務業、商業、工業,總產值785萬元,總收入710萬元。工業總產值107萬元,其中鎮辦工業產值49萬元。